急性毒蕈中毒65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急性毒蕈中毒65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急性毒蕈中毒65例临床分析_第3页
急性毒蕈中毒65例临床分析_第4页
急性毒蕈中毒65例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急性毒蕈中毒例临床分析 论文关键词 急性;毒蕈中毒 论文摘要 目的:总结急性毒蕈中毒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常规治疗、解毒治疗、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等治疗。结果:痊愈 50 例( 76.92%),好转 11 例( 16.92%),自动出院 3 例( 4.61%),死亡 1 例( 1.54%)。结论:血液灌流对毒蕈中毒早期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毒蕈又称毒蘑菇 ,俗称野生蕈。农村地区自采新鲜野生蕈食用者较普遍。食用毒蕈可导致中毒,严重者可致多脏器损害,甚 至死亡 1。因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对我院 XX 年 1 月 XX 年 9 月收治因食用新鲜野生蕈而中毒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 例患者,其中,男 36 例,女 29 例,年龄 14 68 岁,平均( 38.1216.23 ) 岁。所有患者均根据有食用野2 / 6 蕈史、用餐后多人发病且具有类似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而作出诊断。食用毒蕈种类不详,均为新鲜蕈烧后食用,食用量难以准确估计。从食用毒蕈至就诊时间 1 5 d。既往身体健康。 1.2 临 床症状及体征 服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呼吸困难 2 例( 3.08%),胸闷、心悸 16 例( 24.61%),上腹部疼痛 64 例( 98.46%)。体格检查:体温正常 48 例( 73.85%),异常 17 例( 26.15%, 37.2 38.6 );血压正常 29 例( 44.61%),异常 36 例( 55.38%, 145 180/90110 mmHg)。意识清楚,两肺均未见异常。心脏: HR 20 90 次 /min,早搏 8 例。腹部体征:多为中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均未触及肿大,肝区叩痛 15 例( 23.07%)。双肾区无叩痛。未出现溶血、精神异常。 1.3 实验室检查 1.3.1 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正常,白细胞正常16 例( 24.61%),异常 39 例( 60.00%, WBC 11.2109 24.6109,N 76.3% 92.6%),尿常规:正常 44 例( 67.69%),异常 21 例 32.30%,尿蛋白 (+) (+)、潜血 (+) (+),大便常规均正常。肾功能正常 58 例( 89.23%),异常 7 例( 10.77%, BUN 7.7 14.7 mol/L,Cr 120 722 mol/L )。肝功能正常 22 例( 33.85%),异常 43 例( 66.15%, AST 403 / 6 657 U/L,ALT 92 403 U/L);血清心肌酶正常 50 例( 76.92%),异常 15 例( 23.08%, CK 106 40 000 U/L、 CK-MB 84 875 U/L, LDH 1 379 7 186 U/L, -HBDH 762 1 349 U/L)。其中肝、心、肾均有损害的 20 例( 30.77%)。 1.3.2 心电图正常 12 例( 18.46%),窦性心动过速 45 例(69.23%), ST-T 段压 低 6 例( 9.23%),频发室性过早搏动 8例( 12.31)。 1.4 治疗 1.4.1 常规治疗所有病例均给予催吐、洗胃,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维生素 C,同时积极施以对症治疗。 1.4.2 解毒治疗二巯基丙磺酸钠 0.125 g 肌注, 2 次/d, 3 9 d;生理盐水 250 ml+谷光甘肽 1.2 g 静脉滴注, 1次 /d, 3 9 d。 1.4.3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20例多脏器受损的患者都在入院后 24 h 内行血液净化治疗, 1 次 /d,每次根据病情治疗 2 4 h,疗程 2 5 d。有肾功能受损严重的同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4.4 呼吸机治疗 2 例呼吸困难,出现呼吸停止,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通气。 4 / 6 2 结果 痊愈 50 例( 76.92%),好转 11 例( 16.92%),自动出院 3 例( 4.61%),死亡 1 例( 1.54%),平均住院时间 6 d。出院时肝、肾功能和血清心肌酶恢复正常。 3 讨论 毒蕈种类繁多,我国有 80 多种,其毒素成分为含有数个氨基酸的多肽,属中分子物质,主要毒素有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神经毒素、肝 毒素。由于每种毒蕈含一种或多种毒素,故临床中毒症状比较复杂。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肝肾损害型 ),以中毒性肝炎型最为严重 2。本文 65 例中毒者,均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肠炎型;中毒性肝炎型 43 例( 66.15%),肾损害型 7 例( 10.77%),血清心肌酶异常 15 例( 23.08%),而肝、心、肾均有损害者20 例( 30.77%)。从本文可以看出,食用毒蕈中毒多有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肠炎型;肝脏仍是受损的主要器官,与吴世林等 3报道相符。本文有血清心肌酶异 常 15例( 23.08%),与文献 2报道不同。 65 例中毒者未出现神经精神型和溶血型,与陈云兵等 4报道一致。在这 65 例中毒者中, 20 例有肝、心、肾的损害,属混合型,任成山等 5早有这方面的临床研究。本文有 2 例呼吸困难者出现了呼吸停止,用呼吸5 / 6 机控制呼吸,为呼吸肌麻痹所致,应为神经损害型。 血液灌流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通过灌流器 (吸附剂 ) 清除外源或内源性毒物的方法。本组所采用的 HA 型树脂灌流器以大孔高分子树脂为吸附剂,主要吸附分子量为 0.5 5 ku 的物质,特别对与蛋白质结合紧密或脂溶性强的 物质吸附力强。蕈毒毒素多为中分子物质,在本吸附剂吸附范围之内。患者入院后早期进行血流灌流,可使血液中毒素含量迅速降低,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 6。结合本组病例的治疗总结,血液灌流对毒蕈中毒早期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一般要求在 24 h 内接受治疗,最好能在 8 h 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参考文献 1任成山,高全杰,陆海华,等 .毒蕈中毒临床类型及特征分析 J.中国急救医学 ,XX,25(11):781-784. 2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 M.第 1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XX.844-846. 3吴世林,孙智明,王清洋,等 .毒蕈中毒致爆发性肝衰与多系统器官衰竭 16 例报告 J.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3,2(9):110-111. 4陈云兵,方玉兰 .急性毒蕈中毒 62 例临床分析 J.现代医药卫生 ,XX,23(4):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