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Vol.41,No.1 February,2015 第41卷第1期 2015年2月 浅析高职高专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 冯昆荣, 刘梅梅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四川 绵阳 621000) 作者简介:冯昆荣(1967 - ),女,四川南部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 建筑结构、工程管理等研究和教学工作。 摘 要: 建筑力学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重要专业 基础课之一, 对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工程实际中解决有关 荷载方面的问题都起着重要的基础和桥梁作用, 因此, 该 课程的教学质量尤其重要。 为提高教学质量, 适应新形势 教学改革需要,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文从实际出发, 针对建筑力学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训, 就高职高专建筑力学的教学改 革提出了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建筑力学;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672 -4011(2015)01 -0263 -02 DOI:10. 3969/ j. issn. 1672 -4011. 2015. 01. 125 0 前 言 建筑力学是建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涵盖了理 论力学、 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内容, 是研究建筑结构中 力学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是建筑结构、 建筑施工技术、 地 基与基础等课程的先行课程, 学生学好它可为后续专业课 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增强信心。 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老师费心讲, 苦心 让学生练习巩固; 学生无心学, 总感觉枯燥无味难度大”, 教学质量往往不太理想。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 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保证。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这一点显得尤 为重要。 为此, 本文在分析现行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 上, 着重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提出了几 点可行性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并指出这些方法不是孤立 的, 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 1 建筑力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 1 教学改革的问题 教学改革存在盲目性。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中, 强调以 学生为主体, 教师参与的教学模式。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 课题都是学生自己学习, 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必要 情况下还是要老师引导、 讲解。 可是, 很多教师却是每次 课都置身课外, 采用四步曲教学: 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学生之间讨论; 学生计算出受力结果, 然后报告给老 师; 最后老师在黑板上或者用 PPT 展示出计算过程和结 果, 不给予相关知识讲解, 也不讲解计算过程(课题过程如 表 1 所示)。 这样一来, 学生学起来很累, 还有很多的学生 是云里雾里的过了一节课, 最后什么也没有学会, 越来越 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1 2 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致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 教学质量差。 比如很多老师习惯版书, 使得很多过程图片 和工程案例无法全部展示出来, 学生感觉枯燥, 没有学习 兴趣和动力, 接受知识也有限。 还有的老师喜欢用多媒体 课件, 大量引入漂亮画面吸引学生, 然而要是老师每节课 都只在讲台电脑旁点点鼠标, 给学生展示漂亮的画面, 学 生也只是当看热闹, 一边进一边出, 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时甚至没有思考的时间。 教师常忽略学生的感受, 缺乏 换位思考, 对学生了解甚少。 表 1课堂教学过程 步骤示意图 1学生查找资料 2学生之间讨论 3学生计算结果 4老师展示结果 1 3 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基础差, 计算和分析底子薄, 没有很强的想象力, 学起来感觉较吃力。 再加上师兄师姐灌输的力学最难最枯 燥的思想, 学生对本课程有畏难情绪, 还没有开始学就打 退堂鼓, 部分学生还以自己高中是文科生的借口拒绝力学 学习。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觉得学习知识为考试过关, 认识不到与以后工作的关联性, 和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 抱着“六十分万岁, 多一分浪费”的态度学习。 2 建筑力学教学改革建议 2 1 授课安排方面 1) 第一堂课: 突出重点和学习方法。 在每学期上第一 堂时, 除了先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内容外, 还要针对目 录, 引领学生认识各章节内容, 明确各章节间的关联性, 以及各章节的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思路 和方法 “看、 想、 读、 画、 做”。 看 看老师课堂上讲解的课程内容, 看课本的具 体内容和例题解析; 想 老师讲解的同时跟着老师思 考课程内容和例题解题步骤; 读 读懂例题题意和要 求解什么; 画 画工程实物的受力简图, 以便于分析 受力; 做 做题, 根据平衡方程计算受力, 并绘制内 力图。 2) 期间上课: 注重复习、 引入课堂练习。 复习 在开始课程内容授课时, 每节课都要先回顾复习上次课的 362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Vol.41,No.1 February,2015 第41卷第1期 2015年2月 内容, 以便学生巩固知识; 引入 复习之后, 就要开 始本次课内容的学习, 怎样引导学生注意。 那就来个引入 的案例, 找个实际的工程构配件, 让学生认识它的结构、 绘制它的简图、 分析受力、 求解内力。 这样让学生带着问 题去学习, 最终要去解决我们身边的建筑构配件的受力问 题, 学生会有责任心的去学习。 如图 1 所示。 3 m 1 m 4 m q=2 kN/m (a) 雨棚(b) 简图(c) 受力图 图 1 3) 最后上课: 通篇总结, 重点练习。 课程内容讲完 后, 还有课程总结和复习练习。 一般学期结束时, 学生要 面临考试, 就会特别关注重点是什么, 老师要考什么。 这 时, 在最后两次课, 老师可以先把建筑力学课程内容来个 通篇总结, 让学生看着目录就知道这学期都学了什么, 每 章节引入了哪些工程实例, 解决了什么问题, 然后再给几 个经典案例, 让学生自己分析受力, 绘制内力图。 2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1) 工程事故引例、 引发学生安全意识。 也就是案例教 学法。 与其他案例法不同之处在于引入的案例仅仅是出现 工程事故的案例。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可 见, 学生乐学的重要。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他们知道将来 基本上不会去做研究工作, 所以他们觉得学了没用, 他们 所学的东西要有用, 这是学生的客观需求, 在和学生的交 流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更希望学一些“课程外的东西”,如何 创业、 如何做人、 如何做事, 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作 好准备。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 加深对概念的理 解, 在建筑力学内容讲授时, 要与实际联系起来。 比如“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可以转化为“人的尊重也是相互的”。 脱 离实际的课程都是没有用的, 怎样使课堂有效呢? 应该减 少理论性教学, 增加实践性教学, 并且教学要与当今发展 的科技相结合, 与行业的实践相结合。 建筑力学课程有很强的工程背景, 且工程应用性强。 在教学中, 引进工程案例进行讲授, 如讲施工中脚手架设 计不当出现人员伤亡、 现浇混凝土大梁模板支撑系统失稳 造成事故等案例, 引发学生安全意识,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 的理论知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 尽量避免今后发生事故。 由于事故有可能是学生今后工作中的问题, 因此, 学 生对案例分析很有兴趣, 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而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老师讲授和学生自学加强 对本课程的理解。 既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 解 决问题的能力, 又可加强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 2) 情境模型设计, PPT 教学引入动画, 形象模拟构配 件受力和变形。 贯彻“实境育人”的教学理念。 例题分析教 学时引入身边建筑, 比如宿舍的过梁、 教学楼的走廊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 将这些构配件受力和变 形通过 PPT 或者放映赏心悦目的模拟动画, 在屏幕上形象 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增强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解决力 学模型建立的问题, 让构配件受力问题由抽象变为直观, 以达到化解教学难点、 缩短学生认知过程的目的。 课程授课内容教学时也应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教学, 让学生在生动幽默或沉 重历史回顾的氛围中铭记课堂内容。 打破常规的多媒体教 学, 引入幽默可人的动画设计或历史古建筑的兴起与衰落, 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使教学达到简单明了、 学生 易懂的效果。 比如: 放映视频动画中国古建筑 木结 构,让学生在观看建筑历史的基础上, 学习木结构建筑屋 檐受力平衡问题。 3) 针对例题练习, 师生一起分析计算。 养成课堂问题 课堂解决的习惯, 师生均不拖泥带水。 很多老师都觉得要 和学生充分交流, 课堂上学习交流, 还要留有课下联系以 便继续交流学习的方式。 其实这样反而让学生养成拖拖拉 拉的习惯, 更多的是课下根本不去想着学习。 所以课堂内 容课堂解决是提高教学质量及其重要的方法。 一堂课讲完, 要留有十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一个题去 练习, 这十几分钟怎么利用?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 会分析 简化受力模型, 基本明白受力, 列出方程组, 具体答案就 不必学生自己必须解决了。 接下来是师生共同计算分析解 决问题, 老师每解一步都要先问学生怎么做, 这样学生说, 老师写, 遇到问题及时纠正, 一起完成习题练习。 学生就 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觉得是他们说出来老师写的, 最后 感觉是自己把问题解决了。 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和积极性。 2 3 隐形工作方面 “台上一刻钟, 台下十年功”。 这句话在教育教学方面, 尤其是建筑力学的教学方面, 尤其有意义。 台下功夫很多, 也挺难。 首先备课, 需要把建筑力学课本读懂, 解决每个 案例和习题, 还要知识内容简单化、 系统化、 关联化, 做 好教案和解题手记, 还要做清晰、 简洁、 幽默可人的 PPT 及动画。 其次同行交流, 采用互听和公讲模式。 教授建筑 力学的各个老师之间相互听课, 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经验, 改善自己的不足。 还有学院组织优秀教师公讲课, 不是单 独的建筑力学公讲, 其他学科一起, 这样可以学习优秀教 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建筑力学的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根本尺度, 是学校的 永恒主题。 教学质量的提高涉及到教师、 学生、 课堂环境、 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在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 我 们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方法, 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与 教学对象, 采取相应的改革方案,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 式, 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获取知识、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争取使建筑力学在高职教育 的教学改革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I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 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 化妆品工厂安全培训课件
- 冰淇淋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洞察及研究
- 兆欧表使用课件
- 骨盆平面模型讲解
- 创业导师的灵魂讲解课件
- 工程成本预算讲解
- 管培生项目汇报
- 工会财务课件讲解
- 班主任班级卫生管理培训
- 万亨工业科技(台州)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逆变器及配件、800万套新能源汽车控制器配件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防止触电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 娃哈哈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 破碎承包协议合同协议
-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课件
- 禁毒禁烟教育主题班会
- 交通运输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奖惩制度
- 蛛网膜囊肿的治疗与护理
- 外卖站长个人工作总结
-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