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C/T 138-1998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是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为烟草及其制品的感官质量评价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烟草和烟草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卷烟、雪茄、烟丝等。

根据此标准,感官评价主要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方式来进行。具体来说,评价过程中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对产品的颜色、形状、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
  2. 香气:未经点燃时产品散发出来的自然香味;以及点燃后产生的燃烧香气。
  3. 口感:指吸烟过程中感受到的味道特征,如甜度、苦度、酸度等。
  4. 刺激性:评估吸入烟气时对喉咙等部位造成的刺激程度。
  5. 余味:吸食结束后口中残留的感觉。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YC/T 138-1998》还规定了参与评价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建议采用盲测形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此外,标准中也提到了如何准备样品、控制实验环境等细节,以确保每次测试都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8-03-12 颁布
  • 1998-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YC-T 138-1998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pdf_第1页
YC-T 138-1998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pdf_第2页
YC-T 138-1998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C-T 138-1998 烟草及烟草制品 感官评价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V C / T 1 3 8 一 1 9 9 8前言 本标准针对烟草及烟草制品的产品设计、 开发和质量控制, 提供了五种适应不同要求的感官评吸方法。 本标准参考了G B 1 0 2 2 0 -8 8 (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 I S O 3 9 7 2 : 1 9 9 1 感官分析味觉敏感性的确定 , 部 分内 容 等 效 采 用 了I S O 4 1 2 0 : 1 9 8 3 ( 感 官 分 析 方 法 学 - 一 三 点 检 验) , I S O 4 1 2 1 : 1 9 8 7 8 感 官分析方法学利用标度的方法评价食品 , I S O 5 4 9 5 : 1 9 8 3 感官分析方法学成对比较检验) , I S O 6 5 6 4 : 1 9 8 5 ( 感官分析方法学风味剖面检验) , I S O 6 6 5 8 : 1 9 8 5 ( 感官分析方法学- 一 总论 , I S O 8 5 8 6 : 1 9 9 3 ( 感官分析 方法学一 一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指南 , I S O 8 5 8 7 : 1 9 8 8 ( 感官分析一 一 方法学排序法 , I S O 8 5 8 8 : 1 9 8 7 ( 感官分析方法学 A ” 一 “ 非A 检验 等国际标准, 在采用时对内容进行了调整, 使之更加符合我国国情。 技术内 容上与G B 5 6 0 6 . 4 -1 9 9 6 卷烟 感官技术要求 保持了良好的对应关系。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 , 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 郑州烟草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赵明月、 梅业安、 于明芳、 朱维敏、 刘钟祥、 都继忠、 胡清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Y t : / T 1 3 8 一 1 9 9 8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T o b a c c o a n d t o b a c c o p r o d u c t s -T h e s e n s o r y e v a l u a t i o n me t h o d 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一般要求、 检验方法及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统计学技 术。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及烟草制品的产品设计、 开发和质量检验的感官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消费者偏爱检验。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3 3 5 8 -8 8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G B / T 5 6 0 6 . 1 -1 9 9 6 卷烟抽样 G B 5 6 0 6 . 4 - - 1 9 9 6 卷烟 感官技术要求 G B 8 1 7 0 -9 1 数值修约规则 G B 1 0 2 2 0 - 8 8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G B 1 0 2 2 1 . 1 一1 0 2 2 1 . 4 -8 8 感官分析术语 ( ; B / T 1 6 4 4 7 -1 9 9 6 烟草和烟草制品 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11 评吸员 参加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人员。 分为初级评吸员、 优选评吸员和专家。3 . 2 初级评吸员 p r i m a r y a s s e s s o r 具有对烟草及烟草制品一般感官评价能力的评吸员。3 . 3 优选评吸员 s e l e c t e d a s s e s s o r 具有对烟草及烟草制品较高感官评价能力的评吸员。3 . 4 专家 e x p e r t对烟草及烟草制品具有丰富经验定量描述检验, 能独立地或在评价小组内进行感官评价的优选评吸员。y u a n t a t i v e d e s c r i p t i v e t e s t用可以再现的方式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标度检 验 s c a l e t e s t感官特性的一种检验方法或理论分析的方法。行b3317用等距标度的方式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特性的一种检验方法或理论分析的方法三点检验t r i a n g u l a r t e s t国家烟草专卖局 1 9 9 8 一 0 3 一 1 2 批准1 9 9 8 一 0 5 一 0 1 实施v c / T 1 3 8 一 1 9 9 8 差别检验的一种方法。同时提供三个已编码的样品, 其中有两个样品是相同的, 要求评吸员挑出其 中单个的祥品。3 . 8 A ,一 非A ” 检 验 A o r n o t A te s t 差别检验的一种方法。当评吸员学会识别样品 A ” 以后, 将一系列可能是“ A ” 或“ 非A ” 的样品提供 给评吸员, 要求评吸员指出每一个样品是“ A ” 还是“ 非A , 3 . 9成 对比 较 检 验 p a ir e d c o m p a r is o n t e s t 为了在某些规定的特性基础上进行比较, 而成对地给出样品的一种差别检验方法。 3 . 1 0局 部 循 环 评 吸 法 l o c a l c i r c u la t io n s m o k i n g m a n n e r 评吸员在用感官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时只采用部分评吸感觉器官进行评价。 如烟气进人口 腔稍事 停顿后便从鼻腔徐徐排出。 3 . 1 1整 体 循环 评吸 法 。 v e r a l l c ir c u l a t i o n s m o k i n g m a n n e r 评吸员在用感官评价烟草及烟草制品时采用全部评吸感觉器官进行评价。 如当 烟气被吸入口 腔, 通 过喉部吞咽后再从鼻腔徐徐排出。 4 一般要求4 . 1 评吸员4 . 1 . 1 评吸员的种类 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的评吸员应为具备相应评吸资格的人员。 评吸员 分为初级评吸员、 优选评吸员和专家三种。所有评吸员都应进行专门的选择与培训。4 . 1 . 2 评吸员的数量 所需要的评吸员的数量应满足第5 章中 给出的所需要的 评吸员的最少数量。4 . 1 . 3 评吸员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a ) 具有烟草及烟草制品方面的专业知识; 6 ) 具有从事感官评吸的兴趣和经验; 。 ) 身体健康, 不能有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 d ) 各评吸员之间及评吸员本人要有一 致和正常的敏感性; e ) 在感官评吸期间应具有正常的生理状态; f ) 感官评吸前不应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并不得饮酒; g ) 不应有明显体味或使用有气味的化妆品。4 . 1 . 4 评吸员的培训与选择 应以实际检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样品及各种检验方法培训和选择评吸员.4 . 2 检验的环境要求 感 官 评 吸 应 在 规 定 的 评吸 掌 内 进 行。 应 有 一 个 安 静 并 不 受 干 扰 的 环 境。 室内 应 通 风, 无 异 味。4 . 3 评吸过程中口腔残留烟味的清除 感官评吸过程中可采用茶水和水果对口 腔中残留的烟味进行调节和清除。 注: 茶水一般应采用清茶, 避免采用花茶或其他影响评吸时味觉感受的茶水。水果宜采用梨、 荔枝等新鲜清淡类水 果或罐头, 不宜采用影响评吸时味觉感受的水果或雄头。4 . 4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4 . 4 . 1 抽样 产品质量检验应按G B / T 5 6 0 6 . 1 抽取实验室祥品。 当 评吸员数量较多时, 可从备份样品中 补足。 对于产品设计、 开发应根据实际需要取足样品。斗 . 42 试样的制各应保证足够的试样。同一试样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差异。应尽力消除试样可能干扰评吸员判断的因Y C / T 1 3 8 一 1 9 9 8素。试样按G B / T 1 6 4 4 7 调节水分。4 . 4 . 3 试样的分发 试样应编码, 并随机地分发给评吸员, 避免因试祥分发次序的不同影响评吸员的判断。 为防止产生感官疲劳和不适, 连续评吸试样的数目 不宜过多, 一般应控制在2 5 支/ 天以内。应在评吸员敏感性较高的时间进行评吸。4 . 5 试样的感官评吸方式 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均应采用整体循环评吸法进行评吸感官评价。5 检验方法5 . 1 定量描述检验5 门, 1 定量描述检验主要应用: a ) 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b ) 质量检验。5 门. 2 检验要求5 . 1 . 2 . 1 为评吸员准备一系列试样和标准样品以及规定的表格( 见表1 ) , 要求评吸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试样的各项指标计分或按要求填写评吸意见。 表 1 卷烟感官质量检验原始记录项 目)E A614 136il im6m It16 P 9t ft16lz *20合计分数段ABCABCABCABCABCABC祥品编号牌别6423 62 81 86421 61 291 61 31 12 01 48门评吸者:日 期:年月日5 门. 2 . 2 参加检验的评吸员都要经过该种方法的培训。5 . 1 . 2 . 3 评价试祥前或评价试样过程中, 应对标准样品进行感官评价, 以便校对口 径, 以致不影响检验。5 门. 3 评吸员数量 7 个以上的评吸员。5 . 1 . 4 检验程序5 门 4 1 向评吸员提供标准样品、 已经编码的试样和表1 , 要求评吸员按照表1 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计分。除光泽、 谐调以。 . 5 分为记分单位外, 香气、 杂气、 刺激性、 余味的记分均以1 . 。 分为记分单位。5 . 1 . 4 . 2 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 应首先判定所评吸的试样属于哪一类型和哪一分数段。 分数段确定后,根据同类型标准样品的各单项感官质量对试祥的各单项进行计分。5 . 1 . 4 . 3 为了使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合理准确地掌握计分尺度,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给出了烤烟型、混合型、 外香型和雪茄型卷烟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 以便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参考。Y c / T 1 3 8 一 1 9 9 85 . 1 . 5 结果的表示5 . 1 - 5 . , 数据表示 检验完成后应对评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按 3 。 法或D i x o n 检验法剔除离群值。 将各评吸员的同一单项评吸结果加和, 求其算术平均值, 结果保留至两位小数。 将各单项的算术平均值加和, 得到总分, 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5 . 1 . 5 . 2 图表表示 根据5 . 1 . 5 . 1 得到的数据可按照附录C ( 提示的附录) 所列图表的形式表示。5 . 2 标度检验5 . 2 . 1 标度检验主要应用 标度检验主要应用于卷烟叶组配方设计及单料烟评吸。5 . 2 . 2 检验要求5 . 2 . 2 . 1 为评吸员准备一系列试样和标准样品以及规定的表格 附录D ( 提示的附录) , 要求评吸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试样规定的指标进行评吸。5 . 2 - 2 . 2 参加检验的评吸员都要经过该种方法的培训。5 . 2 - 2 . 3 对被检验的试样的各种特性应由 专家组成的 评吸小组预先进行一组试验, 以便确定出 其重要的感官特性。用 这些试验加工设计出一张描述性词汇表并确定检验试样的程序。 评吸员经过培训掌握方法, 特别是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术语词汇。可采用标准样品来培训评吸员。5 . 2 . 3 评吸员数量 7 个以上的评吸员。5 . 2 . 4 检验程序 向评吸员 提供标准样品、 已 编码的试样和表格, 要求评吸员 按照表格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吸。附录D ( 提示的附录) 给出了利用标度检验法检验单料烟的例子。5 . 2 . 5 结果的表示 所有评吸员的评吸结果均为有效。 将各评吸员的单项评吸结果加和, 求其算术平均值, 结果保留 至一位小数。5 . 3 三点检验5 . 3 . 1 三点检验的应用 三点检验是一种差别检验。 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细微的差别征也可以是某一特征。 适用于质量检验。, 差别可以是产品的所有特5 . 3 . 2 检验要求 为评吸员准备三个试样, 其中两个相同, 一个不同。要求评吸员指出两个相同者。5 . 3 . 3 评吸品扮量s 个以上的专家或1 5 个以上优选评吸员或2 5 个以上初级评吸员。数量。5 . 3 . 4 检验程序 向评吸员提供一组三个已 经编码的试样培训评吸员时可根据需要选择试样。三个不同排列次序的试样组中, 其中两个试样是相同的, 要求评吸员挑出其中两个相同的两种试样出现的次数应相等, 它们是: B AA AB A AAB5 . 3 . 5 结果的分析 原假设: 不可能根据特性强度来区别这两种试样。1 / 3 e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识别出单个试样的概率为尸 =Y C / T 1 3 8 一 1 9 9 8 备择假设: 可以根据特性强度来区别这两种试样。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识别出单个试样的概率为尸 1 / 3 , 该检验是单边的。如果正确回答的数目 大于或等于附录B ( 标准的附录) 表B 1 中第四列的相应的数, 则以5 %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5 . 4 A ” 一 “ 非A” 检验5 . 4 . 1 A ” 一 “ 非A ” 检验的应用 A ,一 “ 非A ” 检验是一种差别检验, 用以 确定两种产品 之间 是否存在感官差别。 适用于质量检验和测试评吸员对产品某一特性的灵敏度。5 . 4 . 2 检验要求 为评吸员准备一系列试样, 其中有些为“ A ” , 另一些与“ A ” 不同。 要求评吸员对每一样品鉴别是否为“ A ,5 . 4 . 3 评吸员数量 2 0 个以上优选评吸员或3 0 个以上初级评吸员。5 . 4 . 4 检验程序5 . 4 . 4 . 1 先将一已 知的 试样“ A ” 反复提供给评吸员, 直到评吸员可以识别它为止。 一旦检验开始, 评吸员不再评吸已 知的试样“ A 。 评吸员不应知道检验过程中试样“ A ” 或“ 非A ” 的数量。5 . 4 - 4 . 2 检验开始后, 每次随机给出 一个可能是“ A ” 或“ 非A, 的试样, 要求评吸员辨别。 评吸员必须指出试样为“ A ” 或“ 非A ” 。5 . 4 . 5 影响评吸员评吸的因素5 . 4 . 5 . 1 评吸员对已知“ A ” 的印象, 它影响“ A ” 或“ 非A ” 的判断。5 . 4 - 5 . 2 试样“ A ” 与“ 非A ” 的差异程度。5 . 4 . 5 . 3 “ 非A ” 试样之间有差异。5 . 4 . 6 结果的分析 用列联表表2 表示结果, 然后根据表3 作z 2 检验。 表 2 A” 一 “ 非A ” 检验评吸结果ikud; 199“ A”“ 非 A .总计 A月1 1nl 忍犯1 0“ 非 A”月2 1月留 舍n2 0总计刀0 1衬0 名凡oo其中: n , 试样本身是“ A ” , 评吸员也认为是“ A ” 的答案数; 、 试样本身是“ A , 而评吸员认为是“ 非A ” 的答案数; n i e 试样本身是“ 非A ” , 而评吸员认为是“ A ” 的答案数; n z z 试样本身是“ 非A ” . 评吸员也认为是“ 非A ” 的答案数;ni o n月2 0儿2 1与n , : 之和;与 。 : 2 之和; n a i n与n , , 之和; n o z n , : 与n i i 之和; n o o 答案总数。 原假设: 评吸员的判别( 认为试样是“ A ” 或“ 非A ) 与试样本身的特性( 试样本身是“ A ” 或“ 非A ) 相互独立。即:Y C / T 1 3 8 一 1 9 9 8n u / n z , =n , 2 / n . 2备择假设: 评吸员的评吸与试样本身的特性有关, 即n f n z , 尹 n , z / n x z(1) (2)尹统计量按下式计算.z 2 一艺( I E 。 一E 一。 , 5 ) z(3)式中: E o 各类观测数, ; ( i =1 , 2 ; 1 =1 , 2 ) ; E等于n ,o X n o ; / n o a P 。 或P1 / 2 ,则在5 %的显著性水平 七Y C / T 1 3 8 一 1 9 9 8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各类型卷烟感官质t参考衰表A 1 烤烟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iZ 5tl5ABC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光泽65 . 5 - 54 . 543 . 5 - 32 . 521 . 5 - 1(0 . 5油润油 润较鲜明油 润尚鲜明较油润尚油润稍油润较暗淡暗淡很暗淡香气3 6 - 3 43 3 - 3 13 0 - 2 92 8 - 2 52 4 2 22 1 1 91 8 - 1 61 5 - 1 31 2浓馥清雅丰满浓馥清雅较丰满浓馥清雅尚丰满 充实稍粗糙较充实稍粗糙尚充实稍粗袖淡 薄较粗糙淡薄粗糙淡 薄很粗糙谐调65 . 5 54 . 543 . 5 - 32 . 521 . 5 - 1G0 . 5谐调稍差于1 皆 调稍好于较谐调较谐调稍差于较谐调稍好于尚谐调尚谐调欠谐调不谐调杂气1 6 - 1 51 41 31 21 11 098G7无杂气似有杂气微少杂气微有杂气稍有杂气略少有 杂气略有杂气有杂气杂气多刺激性1 61 51 41 31 21 11 09无刺激似有刺激微小刺激微有刺激稍有刺激略有刺激有刺激刺激大余味2 0 - 1 91 8 1 71 6 1 51 4 - 1 31 2 - 1 11 0 - 98 - 76 - 58 38 3 -妻7 57 5 6 7 6 7 -5 85 8 - 妻5 0 5 0 -4 2 4 2 3 33 3 - - 3 0表A 2 混合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丈ABC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光泽65 . 5 54 . 543 . 5 - - 32 . 521 . 5 - 10 . 5油润油 润较均 匀油 润尚均匀较油润较油润较均匀较油润尚均匀尚油润暗淡暗Y C / T 1 3 8 一 1 9 9 8表 A2( 完)jz 55TfiABc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香气3 6 - 3 43 3 - 3 13 0 2 92 8 - 2 52 4 - 2 221 - 1 91 8 - 1 61 5 - 1 3镇1 2醇厚细腻丰满较醉厚较细腻较丰满尚醇厚尚细腻尚丰满充 足稍粗糙较充足稍粗糙尚充足稍粗糙单 薄较粗糙单薄粗糙单 薄很粗糙谐调65 . 5 54 . 543 . 5 32 . 521 . 5 - 10 . 5谐调稍差于谐调稍好于较谐调较谐调稍差于较谐调稍好于尚i 皆 调尚谐调欠谐调不谐调杂气1 61 51 41 31 2111 0987无杂气翼 夏微少杂气微有杂气fir.略少有 杂气略有杂气有杂气杂气多刺激性1 61 51 41 31 21 11 08 3 8 3 7 57 5 -要6 7 6 7 - 5 85 8 - - 妻5 05 0 - - 4 2 4 2 - 3 3 3 3 3 0表A 3 外香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分数分项 目下4 . 53 . 5 - 32. 55- 1蕊 0 . 5光泽油润较油润尚油润稍油润较灰暗灰暗很灰暗3 6-34S . 5 5油润较鲜明或较均匀3 3 3 1油润尚鲜明或尚均匀3 0 - 2 91 8 - 161 5- -1 3毛 1 2香气清新丰满较清新较丰满尚清新尚丰满2 8 - 2 5充实或 充足稍粗糙 2 4 - 2 2较充实或较充足稍粗糙 2 1 - - 1 9 尚充实或尚充足稍粗糙矩 少较粗糙短少粗 糙 短少很粗糙5 . 5 - 54 . 53 . 石 32 . 55- 1G O谐调i bp调稍差于谐 调稍好于较谐调较谐调稍差子较谐 调稍好于尚谐 调尚谐调欠谐调不谐调1 6- 1 5G 7杂气无杂气0m Z 7 Z 1Yiy1L ti iY Z jY l iY L有杂气杂气多l 8 2Y C / T 1 3 8 一 1 9 9 8表 A3( 完)id 5ABC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刺激性1 61 51 41 31 21 11 0G9无刺激似有刺橄微小刺激微有刺激稍有刺激略有刺激有刺激刺激大余味2 0- 1 91 8 - 1 71 6 - 1 51 4- 1 31 2 1 11 0 - 98- 76 - 5(4纯净舒适较纯净舒适尚纯净舒适较 净较舒适较 净尚舒适较 净稍舒适尚 净尚舒适略 净路舒适不 净不舒适综合得分1 0 0 9 09 0 -8 38 3 -妻7 57 5 -要6 76 7 -妻5 8 5 8 -)5 05 0 -多4 24 2 3 33 3 -多3 0表 A 4 雪茄型感官质量各单项指标记分及定量描述参考表i2. 5JCL5ABC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光泽65 . 5 - 54 . 543 . 5 - 32 . 521 . 5 - 1毛0 . 5油润油 润较均匀油 润尚均 匀较油润尚油润稍油润较暗淡暗淡暗香气3 6 - 3 43 3 - 3 13 0 - -2 92 8 - 2 52 4 - -2 22 1 - 1 91 8 - 1 61 5 - 1 3( 1 2浓郁细腻浑厚较浓郁较细腻较浑厚尚浓郁尚细腻尚浑厚 充足梢粗糙较充足稍粗糙尚充足稍粗糙单 薄较粗糙单薄粗糙单 薄很粗糙谐调65 . 5 54 . 543 . 5 - 32 . 521 . 5 - 1G0 . 5谐调稍差于i 皆 调稍好于较1 断 调较谐调稍差于较谐调稍好于尚谐调尚谐调欠谐调不谐调杂气1 6 - 1 51 41 31 21 11 098(7无杂气似有杂气竺 鳖Z J 月k鹭 宜刀月、稍有杂气略少有 杂气略有杂气有杂气杂气多刺激性1 61 51 41 31 21 11 0G9无刺激似有刺激微小刺激微有刺激稍有刺激略有刺激有刺激刺激大余味2 0 - 1 91 8 - 1 71 6 1 51 4 - 1 31 2 - 1 11 0 - 98 - 76 - 58 38 3 7 57 5 -)6 7 6 7 -妻5 85 8 5 05 0 - - 4 2 4 2 - 妻3 3 3 3 -3 01 83Y C / T 1 3 8 一 1 9 9 8 附录B( 标准的附录)显著性表表B I 二项分布显著性表( a =5 % )评吸员数成对比 较检验( 双边)成对比较检验( 单边)三点检验55467867867755691 01 1891 08996771 21 31 41 01 11 21 01 01 18891 51 61 71 21 31 31 21 21 3991 01 81 92 01 41 51 51 31 41 51 01 11 12 12 22 31 61 71 71 51 61 61 21 21 22 42 52 61 81 81 91 71 81 81 31 31 42 72 82 92 02 02 11 91 92 01 41 41 53 03 13 22 12 22 32 02 12 21 51 61 63 33 43 52 32 42 42 22 32 31 71 71 7363 73 82 52 52 62 42 42 51 81 81 93 94 04 12 72 72 82 62 62 71 91 92 04 24 34 42 82 92 92 72 82 82 02 02 11 8 4Y C / T 1 3 8 一 1 9 9 8表 B 1( 完)评吸员数成对比较检验( 双边)成对比较检验( 单边)三点检验4 54 64 73 03 13 1293 03 02 12 22 24 8495 03 23 23 33 13 13 22 22 32 3表B 2 z 2 分布显著性表双边假设显著性水平a0 . 1 0 ( 1 0 %)Q . 0 5 ( 5 %)单边假设0 . 0 5 ( 5 %)0 . 0 2 5 ( 2 . 5 %)自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