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勿将默读打入“冷宫” 勿将默读打入“冷宫” 潘甜 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其乐融融,似乎让平静、单调的课堂变得热闹、生动了,许多教师把课堂气氛活跃当作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 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而忽略了默读的重要性,甚至认为默读要求学生做到不出声,会造成“冷场”,让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因此,极少有教师在教学中安排默读训练,即便采用,也是蜻蜓点水,往往学生方才把课文浏览完,来不及思索,教师便打断学生,马上进行朗读指导。更为普遍的是,教师很少在课堂上教给 学生默读的方式、方法。其结果是,学生课堂上表现热热闹闹,课后收获却冷冷清清。 一、感知性默读 锁定“静”与“动”的转换点 感知性默读是阅读者通过感官系统接触语言文字,了解阅读材料字面体现的信息的过程。 2 / 8 教学中,感知性默读般安排在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师要耐得住“冷场”局面,积极营造默读氛围。提出默读要求后,应让学生静静地读思,静静地批注,让学生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文本的信息。先“静” 静静地读,后“动” 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实现“静”与“动”的平稳过渡,“动”“ 静”结合,相得益彰。 镜头四: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五下草船借箭一课。 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明明知道周瑜让他三天制十万支箭是存心刁难他,为什么不推辞呢?”这个问题是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教师让学生默读探究。先指导学生联系下文借箭的过程,默默研读,自主探究。学生沉浸在文本中,静静读,细细品,促进了理解的深入和体验的深刻。默读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了交流、讨论,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 生 1:诸葛亮足智多谋,早就胸有成竹了,他有把握完成任务。 生 2:诸葛亮想到和曹军交火确实需要箭。 3 / 8 生 3:诸葛亮了解周瑜性格,而且他早就有了成功借箭的计谋。 生 4:诸葛亮那样做也考虑到周瑜的面子,以便孙刘联盟,共同抗曹。 这位教师就牢牢锁住了“静”与“动”的转换点,正因为先前教师给了学生一片静的“芳草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徜徉在文本的境界中,才有了后来的“动感地带”。静有静的好处,动有动的优势,动静结合才是课堂掌控的最高境界。 二、质疑性默读 焊接“疑”与“思”的断裂点 质疑性默读是学生 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荡思维,做到读思结合,读中有思,思中有悟的过程。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悟。在疑难处,教师要相信学生,不妨退一步,让学生去静思默读,用学生的个体思考去焊接思维的“断点”。这样的静思默读为语文课堂生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4 / 8 高潮。 镜头五:笔者执教人教版四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 师: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生 1:修改文章、邀请做客。 师:如果让你来给文章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生 2:怀念叶圣陶先生。 生 3:难忘的两件事。 生 4 老师,我有个问题,课文写了两件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师:你是个很会思考的孩子。同学们,请找找文中几次写到爬山虎?景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5 / 8 生默读思考,数分钟后,找出了三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学习这些句子并交流想法。 生 5:爬山虎不可能都这么一直绿着,说明作者对这两件事印象很深。 生 6:作者看到爬山虎就会想起叶老先生,想起他的教诲。那绿绿的爬山虎就是比喻叶老先生对作者的教诲。 学生的感悟多么精彩!学生提出疑问,并通过默读静思后,逾越了这一“文本鸿沟”。苏轼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这样原本理解不了的疑难“断点”往往能迎刃而解。在这一教学案例中,学生不但搞懂了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的原因,而且对叶老先生心生敬意,学生的理解感悟可谓水到渠成。 三、评价性默读 融化“感”与“悟”的冰点 评价性默读是学生在默读中,对文本提供的内容进行综合,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情感价值取向,对文本的诸多6 / 8 因素进行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静思默读,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积累与 文本结合起来,获得“感知”,同时,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有所“思悟”。这样的默读,融化了“感”与“悟”的冰点。 镜头六: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下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静静地读,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写上你的瞬间顿悟。 静静默读数分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7 / 8 生 1:一个人在屋子里的时候,不是自己看自己的花,而是别人看自己的花,而在街上又是自己 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解释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的哪四个字? 生 2:我为人人。 师:对了!那么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解释的又是哪四个字呢? 生 3:人人为我。 师:文中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事例,你能来说说吗? 生 4:在家里,爸爸工作赚钱养活全家,妈妈为爸爸和我洗衣做饭,我有时也为爸爸妈妈端茶捶背。 生 5:我从班级图 书角借阅同学们带来的书籍,我也8 / 8 把自己的书带来放在图书角给同学们看。 生 6:每天都有同学值日,为我们提供干净、舒适的教室环境,我也参加值日,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环境。 这位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默读时间,在这静静的默读过程中,与其说是学生在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调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铸管退火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快递设备运维师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球团原料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光纤套塑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粉矿烧结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碳五正异构分离装置操作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今日律师考试题及答案
- 磨毛(绒)机挡车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钒氮合金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全运会转播制作标准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1.1七律二首-送瘟神【课件】
- 《人工智能发展史》课件
- 环境保护负面舆情应急处理方案
- 肺结核课件教学课件
- 医学教程 《精神卫生法》解读
- DB53-T 1285-2024 学校集体用餐配送服务规程
- 图书馆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 《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推拿学课程教案
-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