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房颤的治疗策略_第1页
浅谈慢性房颤的治疗策略_第2页
浅谈慢性房颤的治疗策略_第3页
浅谈慢性房颤的治疗策略_第4页
浅谈慢性房颤的治疗策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浅谈慢性房颤的治疗策略 【论文关键词】心房颤动 ;策略选择 【论文摘要】慢性 (永久性 )房颤在临床上常难以准确界定。 XX 年 ACC/AHA/ESC 联合公布的房颤治疗指南 1中将慢性房颤定义为 :药物或电复律无法维持窦性心律 ,或医患决定不再尝试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 ,而允许房颤长期存在的一类房颤。国内公布的心房颤动 :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2则将其定义为 :复律失败或复律 24 小时内又复发的房颤 ,可以是房颤的首发表现或由反复发作的房颤发展而来 ,对于持续时间较长、不适合复律或患者不愿意复律的房颤 也归于此类。由是 ,慢性或永久性房颤是一类持续时间较长 ,无法转复或很难转复且无法维持窦性心律的房颤。 1 指南治疗建议 慢性房颤的发病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 ,治疗效果也不及阵发性房颤。 XX 年 ACC/AHA/ESC 心房颤动指南 1明确指出 ,对于慢性房颤推荐采用 -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控制静息状态下的心室率 (Ib 类适应证 ),并进2 / 5 行有效的抗血栓治疗 (Ib 类适应证 );对于是否采用导管消融治疗则缺乏相关研究。国内指南也指出 ,除非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有风险或房颤发作是伴有 严重临床症状 ,慢性房颤一般只需抗血栓、控制心室率治疗。 1.1 心率控制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合并高血压而无左心室肥厚的房颤患者 ,一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为氟卡尼、普罗帕酮或索它洛尔。对于左心室肥厚的患者 ,由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增加致心律失常作用 ,故仅推荐使用胺碘酮。合并冠心病的房颤患者 ,索它洛尔和多非利特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胺碘酮作为二线药物。胺碘酮和多非利特适用于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而 Ia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新指南中不再推荐用于房颤治疗。新药 Dronedarone 的分子结构与胺碘酮类似 ,但不含碘。因此长 期应用该药 ,无胺碘酮所致甲状腺、肺脏等多脏器毒性之虞 ,不过其疗效尚需临床试验证实。此外 ,一些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也显示出其对抗房颤的作用。回顾性研究显示 ,高血压或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使用 ACE抑制剂和 ARB 可减少房颤的复发。但其对于房颤患者的益处 ,究竟来源于对原发病的治疗抑或针对房颤本身 ,还有待于大型前瞻性临床试验所证实。 1.2 抗血栓治疗房颤最大的危险性在于导致卒中和肢体栓塞。 ACC 房颤强调除孤立性房颤和存在禁忌症外 ,所有房颤患者均应进行抗血栓治疗。房颤发生卒中的危险性与患者3 / 5 是否合并 5 项临床危险因素 (心 衰、高血压、高龄、糖尿病、既往卒中史 )密切相关 ,对高危人群需采用华发林治疗 ,中危人群选用华发林或阿司匹林 ,低危人群可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在抗血栓治疗中 ,华发林作为一种抗凝药物 ,通过抑制肝脏环氧化还原酶 ,使部分凝血因子无法活化而达到抗凝目的 ,华发林的剂量反应变异很大 ,受很多因素影响 ,因此需严密监测。应用华发林期间需检测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并维持其在 2.0 3.0 的范围内。然而 ,在临床实践中 ,实际采用抗血栓治疗的房颤患者所占比例很低。慢性房颤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高 ,如何对该人群进行抗血栓治疗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以往研究显示 ,老年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 ,同时老年患者中华发林导致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也高于年轻患者。其中 ,70 岁以上房颤患者 ,华发林所致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 0.37%,80 岁以上者高达 0.76%。由此看出 ,合并房颤的高龄患者本身具有较高的卒中发生风险 ,从理论上讲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然而高龄患者应用华发林的安全性 ,尤其是其引发严重脑出血的风险 ,现阶段仍不明确。目前 ,较为实际的策略是 ,一方面应结合老年房颤患者自身条件及其有无合并症等情况 ,评估其发生卒中的危险 性 ,同时更要考虑患者使用抗凝药物的出血风险 ,避免 “ 矫枉过正 ” 。 4 / 5 2 非药物治疗 目前 ,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仅局限在国际上一些较大的电生理中心 ,其消融术式主要有解剖消融、碎裂电位消融和分步消融。尽管导管消融治疗慢性房颤已取得一定效果 ,但目前广泛开展慢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尚不成熟。 对于多数慢性房颤患者 ,应严格遵循房颤治疗指南建议 ,在控制心室率的同时 ,加强抗血栓治疗 ,但需注意 ,对于慢性房颤的老年患者 ,在预防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同时应兼顾出血的风险 ,实施个体化抗血栓治疗策略。对于年 轻、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可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导管消融治疗。 参考文献 1黄从新 ,马长生 ,杨廷宗 ,等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 ,XX,43:491-494。 2Fang Mc,Chang Y,Hylek Em,et al.Advanced Age,anticoagulation intensity,and risk fo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mong patients taking warfari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nn Internmed,XX,141:745-752. 3Fang Mc,Go As,Hyle Em,et al.Age and the risk of warfarin-associat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