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训练题“打假”例谈_第1页
历史训练题“打假”例谈_第2页
历史训练题“打假”例谈_第3页
历史训练题“打假”例谈_第4页
历史训练题“打假”例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历史训练题“打假”例谈 每年高考过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往往会用挑剔的目光去审视每一道高考试题,力图从中发现疵点。然而 ,我们平时所见到的训练题中,有更多遗憾。这其中,由于校对不细而出现的错别字、漏字、参考答案错误等 现象尚可理解、尚可纠正;但因命题者考虑欠周、设计失当而生产出的“假冒伪劣产品”就难辞其咎了。高中 历史教师,尤其是担任高三毕业班历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学会用科学的“火眼金睛”加以鉴别辨析,不遗余 力地坚决“打假”。笔者经过辨析,将其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设计缺乏科学性 有一些训练题,命题者只以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作为题目设计评判标准,致使题目出现低层次的知识性错 误。如: 例 1 1928 年 4 月,井冈山会师的军队中,不包括 A.湘南工农武装 B.南昌起义部队 C.秋收起义部队 D.广州起义部队 (原参考答案是 D) 此题显然仅据教科书望文生义而作,题目无答2 / 7 案。稍有常识的人知道, 1927 年 12 月广州起义失败后,撤出 广州的部队除大部分与广东、广西的农民武装会合之外,还有一小部分部队在湖南韶关附近与朱德、陈毅率领 的南昌起义部队会 合。之后他们又与湘南工农武装经湘南起义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等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 师。所以,此题中四支部队均属井冈山会师的队伍。此题知识性错误告诉我们,拟题首先要保证科学性。又如 : 例 2 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不同点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盛行分封制 C.强化国家机器 D.压迫 奴隶和贫民 (原参考答案是 B) 此题也是科学性欠缺的典型。因为史记殷本纪曾载:“商子孙分封,以国为姓”。可见,商朝就推 行了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是在疆域扩大基础上对商朝分封制的承袭和发展。基于此, 题目中没有符合题意的选 项。再如: 例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军队是 A.南昌起义部队 B.工农革命军 C.黄埔军 校学生军 D.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原参考答案是 A) 此题也系望文生义之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军队是哪一支呢?当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多倾向于 1926 年北伐战争的先锋 叶挺独立团。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郑德荣、朱阳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指 出:“这个团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是我党直接领导3 / 7 的最早的一支武装,是北伐军中觉悟最 高 、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南昌起义虽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 革命的开始,但南昌起义部队并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军队。故此题也无答案。类似于以上 3 例的题目还 有不少, 不胜枚举,表明拟题的科学性亟待加强。 二、无效干扰 无效干扰是指拟题时,题目设计过于简单平直。特别是选择题,选项设计思维含量极低,使学生不加思考 唾手即得正确答案。如: 例 4 “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 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 对。 ”这种现象是指 A.秦朝“焚书”、“坑儒” B.西汉“独尊儒术” C.战国“百家争鸣” D.明清八股 取士 (原参考答案是 D) 此题虽然摘取史料、创设新情境,但由于材料基本无阅读阻碍,因此学生轻而易举就能选出正确答案。笔 者曾以此题作为检测题,结果学生正确率为 100,说明题目、选项的干扰性太弱,试题无区分度。 又如: 例 5 西方殖民者进入拉丁美洲后,对印第安人实行的政策是 A.种族歧视 B.种族分化 C.种族灭绝 D .种族隔离 (原参考答案是 C) 4 / 7 此题指向明确,选项设 计从字数上看长短一致,符合试题编制准则,但 A、 B、 D 三项设计均不具备干扰性。 测试结果是学生全部选对, 试题区分度为零。 例 6 “安史之乱”的实质是 A.统治集团内部宫廷斗争 B. 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最高统治权的 斗争 C.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D.少数民族分裂国家的叛乱 (原参考答案是 B) 此题选项设计考虑到了“统治集团内部”、“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夺权”、“分裂国家”等等因素, 然而 A、C、 D 作为选项干扰性太弱,起不到干扰作用。故此题难度值极低,区分度不理想。 三、干扰过强 这一特征表现为拟题有意无事生非,找一些偏而且难的非主体性知识设计题目,或者对题目所摘取的史料 生僻晦涩词句不作解释,或者题问选项措词深奥难懂而造成学生失误。如: 例 7 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特点有 A.严格划分商业区和住宅区 B.三重城墙, 使城市作同心圆发展 C. 打破“市”、“坊”界限,全城皆市 D.一改方城传统,是不规则的矩形 (原参考答案是 B、 C、 D) 此题 B、 D 两项虽然都 是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布局特点,但渗透了专业性很强建筑学知识。由于是地区级模 5 / 7 拟考试试题,测试结果选对答案的学生多为差生,显然是“跟着感觉走”的产物。可见, B、 D 两项的干扰强度 过大,试题区分度为负数,考查无效。又如: 例 8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与欧洲的直接交往始于东汉 B.波斯是唐 朝丝绸销往欧洲的中转站 C.明朝时中国船队开始航达非洲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原参考答案是 B) 此题系我市今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卷中的一道题,答案 B 不容置疑,关键是 C 项为绝大多数考生所选。 当时有部分高三教师也一头雾水,经与命题者联系,方知 C项重点词是“中国船队”。 宋代中国对外贸易已达 非洲,但以船队形式出航非洲始于郑和下西洋。如此拟题的确使许多学生掉进了命题者预设的“陷阱”,干扰 有效,但似乎脱离于考查检测的本质目的,犯了试题编制之大忌,应坚决避免。再如: 例 9 阅读孙中山 1917 年就陆海军大元帅职宣言摘录: 昔胡清失道,人心思汉,(孙文)与海内志士合谋征讨。武昌倡义,黄陂(黎元洪)实为主帅。江南方定 ,共和初造 文虽自退让,而推荐非人,终于反噬。南方涂炭,元勋杀戮,国会解散,恣睢五稔,僭号称帝 ,实赖西6 / 7 南豪杰出师致讨,兵未渡江,元凶殂殒。黄陂以副贰之位,依法继任。徒以除恶未尽,权奸当道 ,帝孽纵而不治,元勋抑而不用,侵约法宣战媾和之权,辱国会神圣立法之地。即被罢黜,嗾贼兴戎 ,以肇解散国会之祸;小丑乘之,应机复辟,国民根本,扫地无余。犹幸共和大义浃于人心,举国同声誓歼元 恶。文虽衰老,犹当搴裳濡足,为士卒先,与天下共击废总统者。 引自中国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 分 回答:试对孙中山 就职背景和原因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上述材料反映了 孙中山的哪些进步性和局限性? 原参考答案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袁世凯窃取政权,革命失败;袁世凯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 ,加强独裁,复辟帝制;黎段之争,张勋乘机复辟,全国上下讨伐张勋。材料中体现出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政治奋斗不息的斗争精神,但也体现了作为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缺陷。如:将辛亥革命的原因归为“ 胡清失道,人心思汉”,带有一定的民族偏见,认为黎元洪“实为主帅”,反映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将斗争 的希望 寄托于西南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