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诗歌赏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评析】 青年李白胸怀大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是一首写他自己初次出四川时,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半轮秋月悬挂在峨眉山巅。 影入平羌江水流。 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夜发清溪向三峡, 在夜色中我从清溪泽出发,奔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到了渝洲看不见你,多么想念啊。,自读诗歌 理解诗意,首句是仰望, 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 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 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秋 月,鉴 赏 品 味,峨眉山 平羌江 清溪 三峡 渝洲,千里旅行图,诗情媒介,思乡象征,整个诗境,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诗歌特色,探究与练习,“影入平羌江水流” ,什么“影”?此句什么景象?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 同时暗点 之事。 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 关系倒置句末。 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入韵,秋夜行船,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评析】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此诗 写于770年,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p)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1、这首诗前二句言过去之 ,为下文作了铺垫;后二句写现在之 ,抒发无穷感慨。 2、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 分析“落花时节”的多层含义。 3、默写。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 去之盛,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诗歌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第三句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 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唐),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白话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感人肺腑。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秋 词,刘禹锡(唐),刘禹锡 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反映了他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精神。,一、了解作者,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作者高远爽朗的心情。,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1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2 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3 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4 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5 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 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6 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7 除诗外,我国古代诗文中还有许多关于“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 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诗选,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李商隐年轻高才,出仕后,却身陷“牛李党争”,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又与李白、李贺合称“三李”。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芯;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思念。,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 ( )衬托( ),( )转化为( ) 2.“秋”字的作用 ?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使人想象了什么样的情景?表到了怎样的感情?,想象来来日与妻子重逢,在西窗下秉烛夜谈,诉说巴山夜时彼此相互思念之情。虚写未来的欢聚,正是为了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恋之情,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以会晤的欢娱衬托客居的寂寞, 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秋季是个让人感伤的季节,以景衬情。,5.诗中贮满了离情别恨, “巴山夜雨”在今天已成为离情的代用语,而这一短语在诗中反复运用,你认为作用何在呢?,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是实写,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长夜难眠。 第二次出现“巴山夜雨”,是在诗人的想象中和记忆中(虚写),营造出了一个温馨浪漫的场面。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友人)聚首,促膝长谈的愿望【“巴山夜雨”的重复运用,构思巧妙,体现了时间、地点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友人)聚首,促膝长谈的愿望,也能让人感受到诗人长夜难眠,仕途失意的怅惘。】,【赏析】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后者认为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到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静美,就像许多年前掀起红盖头的那个晚上。朦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幸福。我拥着你,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淅淅沥沥的雨。,诗歌素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是一位爱国诗人,尽管年老体 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 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 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背景介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著名爱国诗 人陆游在公元1192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由 于主张坚决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 触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这时已被罢官在家乡 闲住多年,而且不得过问政治,甚至不得到山 阴(今绍兴)以外的地方旅行。他的年龄也已68岁, 但他的报国壮志并没有衰退。从这首诗中可以明 显看出这点。,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 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 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译 文,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卧”字写多病,“孤”字写生活孤苦且思想苦闷,“村”写诗人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诗人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但“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作为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却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 诗中诗人巧借自然风雨,将实现与梦境联系起来的诗句: 2 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忘报国决心的句子: 3 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戍边志愿的诗句: 4 诗中极写诗人老病而孤凄冷清却又念念不忘复国的忧国之心的句子: 5 陆游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现了诗人至死 不忘复国的决心。本诗中表达与其相同意思的诗句: 6 曹操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由此 我们可以联想到本诗中诗句: 7 除本诗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表达诗人欲为国立功,报效国家的名句。请写出你 最欣赏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南宋),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于六十五岁被罢官,以后曾担任过闲官,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闲居在家乡山阴的镜湖边。对于 陆游这样以身许国、胸怀壮志的人,这种生 活使他难以忍受。他不能理解,也万没有想到, 为什么国难当头,他竟然报国无门,而落得心 系前线、闲老家乡的境地。因此,在词的结尾,他以天山代指南宋抗金的西北前线,以沧洲代指自己闲居的湖边,痛苦地发出了“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呼喊。这是爱国诗人内心矛盾的自白,也抒写了他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这种深沉的压抑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信息技术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题集及考点解析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招聘面试题解析
- 2025年玻璃熔化工中级面试题预测与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初中数学备考攻略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英语翻译硕士考试模拟试题及解析
- 2025年政府机关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题策略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高级技能测评试题集
- 2025年物流管理专业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 甲骨文文字演变
- 网络安全产品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CSCO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指南》解读
- 广播工程系统施工方案
- 新能源汽车概论 课件 5.1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2025福建德化闽投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VR体验馆商业计划书
- 房地产销售经理转正述职报告
- 正畸托槽粘接流程配合
- 厂区行驶车辆安全管理规定模版(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