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6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6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_第2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6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_第3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6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一个野外考查小组到西藏考察藏羚羊生存状况。据此回答12题。1野外考查小组不需准备的仪器设备有()A望远镜B罗盘仪C照相机D汽车2野外考查小组需准备的装备有()防晒霜羽绒服雨衣救生衣救生圈ABCD1.D2.A第1题,汽车属于交通工具,不属于仪器设备。第2题,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天气多变变化,因此需要准备防晒霜、羽绒服和雨衣等装备。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研学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与图中虚线所表示的分界线相吻合的地理事物是()A分水岭B山谷C河流D纬线4有关图中区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B图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CM地区的耕地,有可能出现明显的盐碱化D绿洲所处地形为冲积扇3.A4.B第3题,图中河流支流从虚线处流下后,在山下形成冲积扇,可判断为分水岭。第4题,河口三角洲出现在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一位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在广阔低平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56题。5这位同学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东北平原B河套平原C珠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6该地区的土壤为 ()A黑土B红壤C水稻田D紫色土5.C6.C第5题,根据材料描述,这位同学的家乡种植水稻,有鱼塘,塘边种植甘蔗,属于基塘生产模式,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第6题,珠江三角洲常年种植水稻形成水稻土。7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位于北极点上才能找到北极星B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那儿是北方” C在南半球,也能看到北极星D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北极星也在天空中运动B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那儿是北方”,在南半球,不能看到北极星,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北极星是固定的,所以B正确。植物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生长较好。下图为某同学在我国西北某地旅游时所拍摄的一张照片。完成89题。8拍摄者位于树的()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9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A4:00B9:30C16:30D19:008.B9.B第8题,读图,光照好的一侧是阳面,生长较好。图为我国西北地区,阳面是南面,所以拍摄者位于树的西方。第9题,由上题可知,图中树影朝向西北,说明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属于上午,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9:30。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A、B、C、D四点标出东、西、南、北方位。(2)图中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_,表示冬至日的是_,表示春、秋分日的是_。(3)若当地太阳视运动轨迹为曲线,则30N60N范围该日正午日影指向是_;该范围内日出、日落方位:日出_,日落_。(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如曲线所示时,该地日出、日落的方位:日出_,日落_。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北极星的位置可判断处A为北方,因此B、C、D依次为南、东、西。第(2)题,结合(1)题,根据图中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是夏至、是春分、秋分、是冬至。第(3)题,影子在背太阳的一侧,因此30N60N范围该日正午日影指向正北,夏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第(4)题,是冬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答案(1)略。(提示:A北、B南、C东、D西)(2)(3)正北东北西北(4)东南西南等级过关练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考察了某地地貌发育特点后所画的素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甲地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12图中地貌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11.B12.A从素描图中的特征看,该地地貌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是因流水的侵蚀作用影响而形成的。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珊瑚虫一般分布在水温约为2030、水深50米以内、光照充足的清澈水域。珊瑚虫以捕食海洋里的浮游生物为生,在生长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钙和二氧化碳,分泌石灰质物质并形成骨骼与外壳,经不断堆积形成珊瑚礁。南海是全球十大珊瑚礁保护区之一,类型多样的珊瑚礁分布在从海南岛到南沙群岛的广阔水域,南海珊瑚礁多与海底火山伴生。材料二甘泉海台(虚线内)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水下台地,位于西沙海槽南侧。甘泉海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下图为西沙主要海域等深线图。(1)分析南海珊瑚虫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2)描述甘泉海台的地形特征。(3)推测甘泉海台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珊瑚虫对水温、水深、光照、食物都有一定要求,南海珊瑚虫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上述方面。第(2)题,台地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甘泉海台的顶部平坦、边缘较陡。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甘泉海台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水下台地,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甘泉海台首先是海底火山的形成,然后在顶部形成珊瑚礁,最后地壳下沉而成。答案(1)南海纬度低,水温较高,多浅海水域,海水清澈,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繁盛,食物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