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届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7、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一句写的是动景,“_” 一句写的是静景。(2分)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融进了诗人的想象和夸张,使用_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曹操_。(3分)参考答案:7、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8、互文(互文见义)、 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首联中的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一句是_。(3分)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采用_修辞手法,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尾联表达_。(2分) 参考答案: 7、客路 行舟 潮平两岸阔(3分)8、对偶 游子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钱塘湖,即杭州西湖。7、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8、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与本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问诗人运用哪些具体景象表现了“钱塘湖”堪比“西子”的秀美景色?(2分) 参考答案: 7、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8、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绿阴。四、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这首小令的题目是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8、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7、秋思,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意思相近即可)8、参考示例: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的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意思相近即可)五、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7、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8、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3分) 参考答案: 7、“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8、示例:“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荷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六、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7、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_。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_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忧愤。(2分)8、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颈联描写了_景物,营造了_的意境,表现了诗人_的情感。(3分)参考答案:7、出使边塞慰问将士(1分) “蓬”“ 雁” (1分)8、“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1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1分);孤寂、飘零(1分)。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10题。(5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7、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之情。(2分)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象大胆,奇特,被誉为“神来之笔”,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美妙的画面。(3分) (二)7、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送”字直接 ,“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2分)8、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参考答案:(一)7、叙事;思乡8、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面里,就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俯视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面上结成了一座楼阁,新奇美妙。(或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二)7、 点题(扣题), 拟人8、“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八、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 之情。(3分)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 参考答案:7、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8、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九、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春 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参考答案:7、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8、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十、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11题。(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7、题目中的“酬”字,应该是 意思。(1分)8、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闻笛赋: (2)烂柯人: (二)7、首联通过“ ”和“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写出了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的遭遇,表达出自己 之情。(3分) 10、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 。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诗人 ,也给友人以鼓舞。(2分)参考答案:(一)7、以诗相答8、(1)怀念故友。 (2)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二)7、凄凉地 弃置身 被贬后的愤懑不平8、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 意志坚定(坚韧不拔)的气概十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13题。(5分)赤壁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这首诗是 诗(咏史、咏物、写景抒情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抒发了诗人 。(2分)8、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3分)参考答案:7、咏史诗 对国家兴亡的慨叹。8、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比喻惨淡的国运;以“ ”比喻自己坎坷的身世。(2分) 8、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7、风飘絮,雨打萍。 8、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十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词的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 _”、一个是“_ _”。(2分)8、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准确生动地描绘了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_。(3分)参考答案:7、又恐 何似 (2分) 8、 月移夜深,离别之人难以入眠的情景。(2分) 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1分)(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十四、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关怀古”是 。(2分) 8、请谈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7、曲牌名;题目 8、表现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情感。十五、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7、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的 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 和 。表现了诗人 (2分)8、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词?如何理解?(3分)9、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如何理解?(3分) 10、“心远地自偏”一句怎么理解?(3分)1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3分)1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一句怎么理解?(3分)13、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3分)14、“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3分)15、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3分)1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3分)参考答案:7、摆脱世俗烦恼后 南山的美好晚景 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8、心远。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9、“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特点。10、意思是说精神和现实拉开了距离,超脱世俗的功名利禄,不管住在什么地方都是偏僻和宁静的.宁静在心,心不动,外边的世界就不会动.表达了作者超脱自在的生活态度.11、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12、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13、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14、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15、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记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义,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16、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十六、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采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有什么作用? (2分)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两个典故,请选择其一说说你的理解?(3分)(二)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句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着 ,又用_ _ 和_ _ 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3分)8、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2分)参考答案:(一)7、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分)8、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1分),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2分)(3分,意近即可)(二)7、对理想的追求 冰塞川 雪满山(3分)8、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分,意近即可)十七、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这首诗所描写的事件是 ,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 。(2分)8、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的情思,发出了“ , ”(填原诗句)的呐喊,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3分)(请找出诗歌的主旨句 ,并作简单赏析。)(3分) 参考答案:7、八月暴风雨袭击茅屋 , 丧乱 , 安史之乱 。8、忧国忧民,“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十八、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11题。(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7、从诗歌内容看:诗前十句重在_,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填2字)(2分)8、试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3分)(二)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3分)8、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一)7、咏雪 送别8、答: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写法上: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二)7、答:“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此句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8、依依不舍,传达出因朋友离去无限惆怅的情景。(1分)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1分)(说明:第点中,答出“依依不舍”或惆怅给1分;第点中,答出“豪迈气概”或“壮烈情怀”给1分)十九、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9题。(5分)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 的志向。 (2分) 8、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7、离愁 继续忠心报国(积极的人生态度)8、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二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5分)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7、 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 _”字贯串全文。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_”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2分)8、名句鉴赏:“肠断白洲。”(3分)参考答案:7、望 斜晖脉脉水悠悠8、 这句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归人。能不肠断? 一个“断”字胜过千言万语,抒发了她久等爱人未归悲伤欲绝、柔肠寸断的情感。二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5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7、本词上阙重在描写,描写了_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重在抒情,抒写了词人_ 的豪情壮志。(2分)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参考答案:7、密州出猎 (或:出城打猎 出猎打猎 狩猎) 渴望报效国家 (或:渴望建功立业)8、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委以重任的愿望和为国效命的决心)。二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5分) 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7、上片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写出来。(2分)答:8、这首词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3分)答:(二)7、“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_,说明这时已到了_。 (2分)8、怎样理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分)参考答案:(一)7、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8、 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来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化虚为实,巧妙地表现了词人的悲愁之多,且沉重。这样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二)7、“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季节特征,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 8. 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二十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 学年成都市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及思路)
- 2025年化疗药物使用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公务员2025年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项卷
- 2025年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名著阅读练习
- 2025年预防溺水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家禽测试题及答案
-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 2025年初中五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冲刺试卷
- 大数据分析应用实施规范
- 客源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1年新《经济法基础》-第10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 眩晕综合征护理常规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 机械原理 课件 第4章 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飞行体验游旅行合同
-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课件
- 《结直肠癌外科学》课件
- 2025年江苏南京鼓楼城市管养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施工自检报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