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感、禽流感 基本知识与防控,桐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年1月23日,概要,一、流感、禽流感基本知识及防控 二、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三、乡镇卫生院(妇保院)流感疫情处置要求,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143,000).,病原学,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1、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如禽类、猪、马、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7N9、H9N2、H7N7、H7N2、H7N3、H5N6、H10N8等,近些年主要为H7N9禽流感病毒。 2、乙型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循环并引起季节性流行,最近数据显示海豹也可被感染。 3、丙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和猪,但感染后症状轻微。 4、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是否导致人发病并不清楚。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 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 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病毒抵抗力,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30 分钟或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甲、乙、丙型流感区别,甲型流感: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乙型流感:引起局部流行。 丙型流感:一般只引起散发 禽流感: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传染源,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 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H7N9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传播途径,H7N9: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 而获得。,易感人群/高危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 染。,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 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ARDS、脓毒性休克和MODS。 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早期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 血生化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多有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12,病原学及相关检测,采集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痰、气道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 病毒核酸检测。 快速抗原检测。 血清学检测。 病毒分离培养。 备注:H7N9下呼吸道标本检测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呼吸道标本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原快速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低。 。,13,H7N9: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ARDS、脓毒性休克和MODS。主要依靠病原学鉴别诊断。,Signs 持续34天 咳嗽 干咳,严重 干咳 头痛 显著 少见 肌痛,周身不适 常见且严重 轻微 疲乏,虚弱 可延续23周 非常轻微 胸部不适 常见 轻到中度 鼻塞 有时 常见 喷嚏 有时 常见 咽痛 有时 常见,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鉴别,H7N9禽流感防制措施,1、传染源管理 (一) 与动物有关的禽畜养殖、运输、屠宰等部门要加强卫生清洁与消毒。病死动物需经消毒后送市卫生处理厂处理或就地深埋,防止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动物污染扩散; (二) 禽流感病毒的重要传播者和携带者是感染的禽、养禽设备、病禽的排泄物以及养禽工作人员的衣服等。 (三) 加强污染粪便的控制与管理,垫料和粪便可采用掩埋、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堆肥或旋转粉碎等方法处理;,(四) 病毒常从感染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病毒由于受到存在的有机物的保护而极大地增加了抗灭力,因此,对污染房舍进行消毒处理时,必须用去污剂清洗以去除有机物,然后再用加热、次氯酸钠溶液、甲醛溶液等祛除房舍污染; (五) 一旦高致病力禽流感疫情暴发,则应采取紧急扑灭措施。扑灭措施采取取决于疾病的性质、范围以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划定疫区,严格封锁、捕杀感染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的所有禽类,对疫区内受污染的场所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2、传播途径管理 (一) 接触患者或患者分泌物后应使用温肥皂水洗手; (二) 处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时应戴手套; (三) 被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应消毒; (四) 发生疫情时,应尽量减少禽类的接触,如不得不接触禽类时,应采取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等基本防护措施。 (五) 口岸动物检疫机关应随时掌握了解国外禽流感发生情况。一旦出现禽流感疫情,应立即采取禁运等紧急措施,防止病毒输入或疫情的蔓延、扩散。,3、易感人群管理 (一)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向市民广泛宣传预防禽流感相关知识,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休息,保持充分睡眠;加强营养,合理调配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病及时就医。减少与各种动物接触;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避免恐慌心理。 (二)从事禽类饲养、销售、运输或管理的 个人,工作中要注意遵守卫生防护规程,防止被患病动物传染;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需及时报告与治疗。 (三) 建议有关医药部门做好预防与治疗流感的中西药物采购供应。 (四) 向医院,家禽饲养场,有关的动物买卖市场,动物污物处理场,学校、幼儿园,老人院等场所发出有关禽流感防制指引。,个人预防措施,1.避免直接接触禽畜等动物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尽量不去活禽市场。 2.建议在正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净膛杀白处理家禽。 3.不自行宰杀禽畜等动物,不食用病、死禽畜肉。 4.生禽畜肉和生蛋等烧熟煮透,注意生熟分开。 5.涉禽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不直接接触禽类,接触后及时清洗、消毒(双手、环境等),6.做好个人卫生,注意室内通风,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体抵抗力。 7.如果接触禽类后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主动告知禽类接触史。 8.从菜市场回到家,及时洗手、更换外套。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手指、手背、手心都要搓洗,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 9.如果禽类出现大量生病或死亡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不吃病死鸡。,权威组织均推荐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 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1-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2005;80:277-280 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试行). 2005 Flore AE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luenza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2008. MMWR. Recomm. Rep 2008;57:1-60.,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季节性流感疫苗效力、效果,可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及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115岁儿童:保护效力为7791 65岁以下成人:可减少87流感相关的住院 60岁以上老人:保护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效力为58 老年人:可减少2770流感和肺炎相关的住院,婴幼儿接种流感疫苗的必要性,6-23月龄儿童因流感相关并发症住院治疗的风险较高1 疫苗接种: 降低儿童自身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健康安全风险 2,3 可通过改变社区内流感病毒流行降低成人感染机会 3 建议具有感染严重的或复杂流感的风险儿童接种1,1. CD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luenza.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MMWR July 28, 2006 / Vol. 55 / No. RR-10 2. Heikkinen T et aL. Am J Dis Child 1991;45:445-48 3. Hurwitz ES, et al. JAMA 2000;284:16771682.,流感疫苗的接种,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适用于任何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健康人,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1.流感疫苗有效减少发生流感的几率,减轻流感症状。 2.防止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人类同时感染人禽流感病毒的机会,并降低可能出现新型流感病毒大流行的危险性。,学龄儿童接种疫苗,可降低家庭接触者呼吸道疾病,未接种组 (n=31),接种组 (n=28),日托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可使未接种疫苗的家庭接触者发热性呼吸道疾病降低80%,其它呼吸道疾病降低70%以上。,发生率,Hurwitz E.S., Haber M., Chang A. Effectiveness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of day care children in reducing Influenza related morbidity among household contacts. JAMA, 2000-vol 284,No13.,接种流感疫苗降低学生缺课率,流感流行季节每个儿童缺课天数,缺课率降低56%1,每个儿童节约费用: 35美元2,1.Khan AS. Comparison of US inactivated split virus and Russian live attenuated, cold adapted trivalent influenza vaccines in Russian schoolchildren. J Infect Dis, 1996. 2. White T., Lavoie S. Potential cost savings attributabl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of school aged children. Pediatrics, 1999,糖尿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的效益,(,Colquhoun A.J et al, Effectiveness of influenza vaccine in reducing hospital admissions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Epidemiology infectious 1997, 119 : 335-341,英国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使糖尿病患者以下因素导致的住院率降低79% 肺炎和流感* 支气管炎 糖尿病(无并发症) 糖尿病昏迷 酮症酸中毒 *疫苗和循环毒株抗原匹配时,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效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降低肺炎&流感住院风险和全死因死亡风险 在1996-97年流感季节高达50% 在1997-98年流感季节达21%* *1997-98季节疫苗株与循环株匹配较差,1996-97和1997-98季节,美国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Hak E et al. Influence of high-risk medical conditi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among elderly members of 3 large managed-care organizations. Clin Infect Dis 2002; 35:370-7,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近年每种疫苗均含有三种毒株(甲1、甲3和乙型)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即使无变异,流感疫苗接种后体内抗体的持续保护时间大约6-8个月。 因此每年均需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能力。 (二)指定医疗机构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环境布局符合隔离要求。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消毒技术,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有包膜,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灭活。室温下传染性很快丧失,但在04能存活数周,-70以下或冻干后能长期存活。病毒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醇、碘伏、碘酊、乙醚、甲醛、乳酸等化学药物也很敏感。,(一)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2.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医疗器械、污染用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和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器、含氯消毒液等,消毒技术,手与皮肤:免洗手消毒液、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 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 分钟-3 分钟。 衣服、被褥: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技术,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和浸泡的方法。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排泄物、分泌物加入含氯消毒液,作用时间为30-60分钟。消毒后可直接倒入病房卫生间。,消毒技术,卫生间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湿式清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擦拭或刷洗 。,隔离技术,(一)隔离的原则。 1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发热门诊(传染病分诊点)或隔离病房进行隔离治疗。患者的活动应尽量限制在隔离病房内,原则上不设陪护。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隔离技术,2根据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应将患者安置在具备有效通风条件的隔离病房内。 (2)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 (3)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 (4)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5)隔离病房配置消毒剂。 (6)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3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隔离技术,(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1发热门(急)诊 医疗机构应当按规定设立发热门(急)诊,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引导相关患者到发热门(急)诊就诊。发热门(急)诊应采取如下措施: (1)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 (2)候诊区应当通风,其空间应能够满足患者候诊需要。 (3)有备用诊室。 (4)设隔离卫生间。 (5)设独立挂号、就诊、药房等部门。 (6)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7)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距离1米)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采用“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的措施;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2隔离留观室 (1)独立设区,标识明显。 (2)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3)患者病情允许时,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防护技术,(一)医务人员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流感的防护依据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二)常用防护用品。 1.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鞋套等。 3.应当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诊疗操作中感染风险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乡镇卫生院(妇保院)流感、诺如疫情处置要求,流感疫情,流感聚集:一天内同一班或宿舍出现3例及以上或连续3天内有5例及以上 流感暴发: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流感突发信息: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 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停课标准(供参考),如班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30%及以上或者10例及以上,以发热判定,可建议学校停课5天。(原来为4天) 举例: 1月23日参与处置,建议某某班级停课5天(1月24-1月26日,双休日正常放假) 1月24日参与处置,建议某某班级停课5天(1月25-26日、1月29日,双休日正常放假) 1月22日参与处置,建议停课5天(1月23-26日,周六正常放假),学校流感样病例疫情指导处理意见,一、病例判断 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可判断为流感样病人;如没有发热则由医生进行判断。(及时核实,按照发热人数核实,不要老师说多少就多少上报) 二、控制措施 1、隔离治疗病人,发病老师也需要隔离。 对无发热的新发病例要求在家隔离治疗至少3天。如期间出现发热症状则按照发热病人处理;如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加重,应继续隔离直至症状好转后48小时方能恢复正常学习工作。 对所有发热(体温38)者应立即就诊并回家休息,热退48小时后凭借家长与学校签订的健康承诺书方能正常上学。 如不能回家隔离就诊,学校应安排在单独宿舍居住,不参加集体活动(包括上课、开会等),不进入公共场所。 疫情发生单位要指派人员追踪病例的转归情况,并做好记录和报告工作。 2、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的学校应强化每日晨检制度,发现流感样病人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同时做好登记,并及时将汇总结果汇报辖区卫生院或县疾控中心和教育局,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动态。,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个人卫生 (1)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天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0-15min,有病例的教室至少30min。学生上课时,宿舍要开窗通风;课间和课后教室通风。并注意将窗户全部打开,形成空气对流。 (2)对教室、宿舍的课桌、椅、地面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抹、并关闭门窗作用30分钟,然后开窗彻底通风换气。 (3)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建设中耐久性钢轨焊接材料的探究报告
- 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智能装备革新驱动的高效未来
- 船舶工业:海事环境的智能清洁技术
- 绿色能源行业动力电池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
-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制造虚似调试系统设计与实践
- 环保涂料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 生物医药材料研发技术创新
- 2026年建筑工程公司高支模安全管控管理制度
- 生物质能源再生利用技术报告
- 新能源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创新应用及前景分析
- 医院院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 医院合作实施方案
- DB∕T 29-6-2018 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
- 2025年延安志丹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中国矫正器行业调查报告
- 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铁道职业生涯规划书课件
- 医美培训课件分享
- 扫黄打非七进活动方案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洞察及研究
- 2025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