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仿写中品悟散文《匆匆》之美_第1页
在仿写中品悟散文《匆匆》之美_第2页
在仿写中品悟散文《匆匆》之美_第3页
在仿写中品悟散文《匆匆》之美_第4页
在仿写中品悟散文《匆匆》之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在仿写中品悟散文匆匆之美 在仿写中品悟散文匆匆之美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张宏 散文是一种朴素、谦虚、真诚的美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阅读散文就像是倾听哲人睿智的絮语,心灵会享受到雨和阳光一般的滋润,所以欣赏散文是人生的一种需要。 提起散文,我们不得不提起朱自清。作为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清新隽永的文笔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视为白话美文的典范。而 提起朱自清,不得不提起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创作此文时,年仅二十四岁的他已从北大哲学系毕业两年,正是金色年华。此时的他在外人的眼里,已经是学有所成,应该踌躇满志了,但是他仍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文中他紧扣 匆匆 二字,形象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足见朱自清先生谦虚的生活态度。但是,由于小学生对散文接触较少,显得茫然和陌生。2 / 9 此文列为人教版第十二册的第二篇课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接触、发现、体验、感悟散文的美。 余秋雨说: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 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 既然是对话,那么就不仅要有聆听,还要有倾诉。笔者认为学习本文时,正值毕业班的孩子们即将告别相处六年的校园、相处六年的同学,他们心中潜藏的感叹是 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一去不复返 ,这与作家朱自清心中的感叹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有机契合,因而成为了引导学生感悟 匆匆 的有效切入点。 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本篇课文是小学生首次学习朱自清的文章,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作品优美的语言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的语言。因而,笔者认为,根据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他们仿写匆匆的兴趣,即以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为范本,学以致用,大胆想象,尝试创作属于自己小学生涯的散文匆匆的小学时光,做到读写互促,从中领悟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领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为此,我在教学匆匆时,进3 / 9 行了如下尝试: 一、在品读 排比句 之美的仿写中,培养观察力和思维力 匆匆一文的第一句是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朱自清先生抓住春的特点,通过诗一样的笔触,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会再开。描写了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朱自清先生写燕子、杨柳、桃花,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融入其中,可谓情景交融。 在品读排比句的过程中,我播放一段春天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中自然而然地步入了美丽的春天,为之后的仿写句子做 铺垫。先欣赏画面再自由表达,请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一去不复返的?遵循先说后写的规律,在充分表达后,我才出示句式,引导学生仿写: _去了,有再来的时候;_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_谢了,有再开的时候。4 / 9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认为,仿写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具体,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维时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 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情感的外显,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 在仿写中,孩子们根据观察到的春天景象,模仿匆匆的句式,挥笔写下这样的文字:黄鹂去了,有再来的时候;白杨树的叶子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迎春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为什么将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被我不小心遗忘在某个转角口了罢?现在又在哪奔波呢? 也有的孩子这样写:大雁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榕树的叶子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樱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六年小学日子为什么将一去不复还呢? 是有人带走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在哪里呢? 5 / 9 二、在感悟 排比句 之美的仿写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匆匆一文的另一排比句为: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朱自清先生巧妙入微地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式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 洗手、吃饭、默思。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将无形的时光写得有模有样,展示了日子在生活中不经意中来去匆匆,袒露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之情。 在学习过程中,我先请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这一排比句写了几件事?让学生知道写了 洗手、吃饭、默思 这三件事,这些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让时间很快过去。紧接着让学生划出时间分别是从哪里过去的?学生很快找到 水盆、饭碗、凝然的双眼 这三个词。从中体会作者是从最平凡最常见的事情入手,来表达时间过得匆匆, 再从句式方面感悟排比句。最后才让学生模仿语言大师的表达。请学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回想自己也有哪些最经常最平凡的事情可以表现日子过得匆匆?在孩子们议论之后,出6 / 9 示句式,引导学生仿写: 于是 _的时候,日子从 _里过去; _的时候,日子从 _里过去; _时,便从 _过去。 孩子们纷纷动笔创作,写下这样的文字: 于是 梳头的时候,日子从头发上滑落;阅读的时候,日子从文字上飞过;伤心时,日子从含着眼泪的眼眶里过去;睡觉时,便从美好的梦中流过。 于是 舞蹈的时候,日子从舞步里过去;唱歌的时候,日子从音符里过去;开心时,便从可爱的小酒窝里滑过。 于是 上课的时候,日子从朗朗的读书声溜过;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笔尖里流过;生气时,便从撅起的小嘴上跑过。 于是 画画的时候,日子从画板里过去;滑板的时候,日子从脚下过去;写书法的时候,日子从墨香里过去;坐摩天轮的时候,日子从飞旋的圆圈里溜过。 7 / 9 三、在欣赏 比喻句 之美后的仿写中。培养思维敏捷性和创造力 匆匆一文中的 过去的日子如 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朱自清先生用了比喻的句式,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比喻独特,联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他还运用了一连串的问句,对酒当歌般的发问,指责般的语气,无需回答,答案却又暗含其中。 在学习过程中,我先范读,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一句把过去的日子作了几个比喻?学生很快回答两个,一个是轻烟,一个是薄雾。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能将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学生回答轻烟容易 被风吹散,薄雾容易被太阳蒸融,轻烟和薄雾都比喻时间都容易消失。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世界上还有哪些容易消失的事物可以用来比喻时间呢?让学生在思考中品味比喻句之恰当和优美,最后再出示句式,引导学生仿写: 8 / 9 过去的日子如 _,被 _吹散了;如 _,被_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孩子们纷纷动笔创作,写下这样的文字: 过去的日子如灰尘,一吹,就不见了踪影;如冰块,遇水则化;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呢?童年的脚印留在校园里;奔跑的身影留在操场上;欢声笑语留在走廊上,而这一切,都将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 过去的日子如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水冲刷了,如涟漪,被湖水抚平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落叶似的痕迹呢?我即将离开相处六年的老师、同学们,离开这个让我流连忘返的 家 ,我的心沉甸甸的。 过去的日子像棉花糖,一含就化了;如冰雪,被春天的歌声融化了;我能留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带着梦想来到学校,转眼间,就要离开亲爱的母校了,但总不能留有一丝遗憾,一无所有 地离开吧。 从孩子们的表达中不难看出,课堂上,一个孩子展开9 / 9 思维表达,将启发其他同学跟着大胆思维从容表达。总之,思维好比火星儿,一颗火星儿会点燃另一颗火星儿,思维火花的碰撞,能绽放耀眼的火焰。同时,我也感受到孩子们思维的敏捷力和创造力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来开启和挖掘。孩子的思路犹如泉涌,在仿写中感受到像名家一样形散神不散的表达,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散文其实并不难,从而增强思维和表达的自信心!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认为,写作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真实是对作 文最起码的要求,但是写出个性,有创意,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也是作文的关键所在。不但学生的习作可以从模仿开始,而且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