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1745.1-2011 自来水笔用墨水 第1部分非颜料型墨水.pdf_第1页
QBT 1745.1-2011 自来水笔用墨水 第1部分非颜料型墨水.pdf_第2页
QBT 1745.1-2011 自来水笔用墨水 第1部分非颜料型墨水.pdf_第3页
QBT 1745.1-2011 自来水笔用墨水 第1部分非颜料型墨水.pdf_第4页
QBT 1745.1-2011 自来水笔用墨水 第1部分非颜料型墨水.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8 7 0 8 0 分类号:Y 5 0 备案号:3 2 1 7 6 2 0 1 1 中华人民共禾口 q 日 国轻工行业标准 Q B T1 7 4 5 1 2 0 1 1 代替Q B T1 7 4 5 1 9 9 3 2 0 1 1 - 0 5 - 1 8 发布 自来水笔用墨水 第1 部分:非颜料型墨水 F o u n t a i np e ni n k s - - P a r t l :N o n - p i g m e n ti n k s 2 0 1 1 - 0 8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日I J舌 Q B 厂r1 7 4 5 1 2 0 1 1 Q B r1 7 4 5 自来水笔用墨水分为两个部分: 第1 部分:非颜料型墨水; 第2 部分:碳素墨水。 本部分为Q B T1 7 4 5 的第l 部分。 本部分是对Q B T1 7 4 5 - - 1 9 9 3 自来水笔用墨水的修订。 本部分与Q B T1 7 4 5 - - 1 9 9 3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改了适用范围( 见1 ,1 9 9 3 版的1 ) : 修改了产品按颜色分类( 见3 1 ,1 9 9 3 版的3 1 ) ; 增加了产品按用途分类( 见3 3 ) ; 增加了黑色墨水和红色墨水的要求( 见4 1 ) ; 增加了文件书写墨水的要求( 见4 2 ) : 删除了试验方法的定义( 见6 ,1 9 9 3 版的5 ) ; 耐晒性改为耐光性,修改了试验方法( 见4 1 、6 5 ,1 9 9 3 版的4 1 、5 5 ) : 修改了扩散度、耐水性、间歇书写的试验方法( 见4 1 、6 3 、6 4 、6 7 ,1 9 9 3 版的4 1 、5 3 、5 4 、 5 7 ) : 容量允差改为净含量( 见4 3 、6 1 5 ,1 9 9 3 版的4 2 、5 1 0 ) ; 增加了耐擦性、耐乙醇性、耐盐酸性、耐氨水性以及耐漂白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见4 2 、6 1 0 、 6 1 1 、6 1 2 、6 1 3 、6 1 4 ) : 增加了可迁移元素含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见4 4 、6 1 8 ) ; 增加了环境条件( 见5 ) 。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制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厂r c 3 7 8 )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贵卅博士化工有限公司、上海 精细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天津市鸵鸟墨水有限公司、山东一枝笔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宁波文具行业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君道、陈景强、时磊、丁保中、许志丽。 本部分白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 B T1 7 4 5 1 9 9 3 自来水笔用墨水,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c I B 厂r5 5 1 1 9 8 4 、Q B T1 7 4 5 1 9 9 3 。 Q B T1 7 4 5 1 2 0 1 1 自来水笔用墨水第1 部分:非颜料型墨水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自来水笔和蘸水钢笔用非颜料型墨水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自来水笔和蘸水钢笔用的鞣酸铁型和染料型墨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 T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T4 6 0 - - 2 0 0 8 纸施胶度的测定 G B T1 4 6 8 描图纸 G B T1 5 4 1 - - 2 0 0 7 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 G B T2 8 2 8 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 Q L )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 B T6 3 8 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 B T1 2 6 5 4 书写纸 G B2 1 0 2 7 - - 2 0 0 7 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 Q B T2 7 7 5 自来水笔 J J F1 0 7 0 定量包装商品挣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分类 3 1 按颜色分为蓝黑墨水、纯蓝墨水、黑色墨水和红色墨水。 3 2 按性能分为高级墨水和普通墨水。 33 按用途分为一般书写墨水和文件书写墨水。 4 要求 4 1 一般书写墨水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I 的规定。 表1 要求 试验方法项目名称 蓝黑墨水 纯蓝墨水 黑色墨水红色墨水 高级普通高级普通 6 1 色度( 吸光度) 0 3 00 2 602 8o2 4O 4 00 4 0 62不溶物m m 22 02 5202 5 2 0 6 3 扩散度级 3 6 4耐水性 一 2 4 h ,线迹保持可见 1 h ,线迹保持可见 Q B T17 4 51 2 0 1 1 表1 ( 续) 要求 试验方法项目名称蓝黑墨水纯蓝墨水 黑色墨水红色墨水 高级普通高级普通 6 5 耐光性一 7 2 h ,线迹保持可见2 4 h ,线迹保持可见 6 6 稳定性 小应出现霉斑、异昧 6 7 间歇书写r a i n 3 02 03 02 02 0 6 8 p H 1 5875 6 0 7 8 6 9 墨水外观表面无悬浮物,无异味 4 2 文件书写墨水的理化性能除应符合表1 的规定外( 不包括耐水性、耐光性) ,还应符合表2 的规 定。 表2 试验方法项目名称要求 6 4 耐水性2 4 h ,线迹保持丌j 见 6 5耐光性 一7 2 h ,线迹保持可见 6 1 0 耐擦性线迹经擦拭后保持可见 6 1 1耐乙醇性1 0 m i n ,线迹保持可见 6 1 2 耐盐酸性 一2 4 h ,线迹保持可见 6 1 3 耐氨水性一 2 4 h ,线迹保持可见 6 1 4 耐漂白性5 m i n ,线迹保持可见 43 墨水的包装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 规定。 表3 试验方法项目名称要求 6 1 5净含量按J J F1 0 7 0 的规定 6 1 6 密封倒置不渗漏 a ) 表面无污染; 6 1 7包装外观b ) 瓶体及瓶盖:外形完整,无缺陷、无毛刺; c ) 瓶贴、包装盒及商标:文字清晰,标志齐全,粘贴整洁端正 4 4 未成年学生使用的墨水中可迁移元素含量应符合G B2 1 0 2 7 - - 2 0 0 7 中3 1 的规定。 5 环境条件 若无特别的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1 5 2 5 。C 的条件下进行。 6 试验方法 61 色度( 吸光度) 试验 6 11 仪器与材料 2 6111 分辨力不低j :O0 1 的分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为5 0 0 n m 7 0 0 n m 时,波长误差:5 n m ) 。 6 1 1 25 0 0 m L 容量瓶。 6 1 1 3 l m L 吸量管( 分度值:0 0 1 m L ) 。 6 1 1 45 m L 吸量管。 6 11 5 蒸馏水。 612 方法与步骤 用1 m L 吸量管吸取Q5 0 m E 被检墨水注Z , 5 0 0 r n L 容量瓶 ,加蒸馏水使溶液稀释N 5 0 0 r n L 亥U 度标志, 摇匀。开启分光光度计,寸r 研:比色皿暗箱盖,选择合适的波长( 蓝黑墨水、纯蓝墨水和黑色墨水选择波 长为6 0 6 r i m ,红色墨水选择波长为5 3 0 n t o ) ,调节显示至零位:然后在比色皿中注入蒸馏水,并处于校 准位置,合上暗箱盖,调1 ,显示至满刻度。用5 m L 吸量管从容量瓶中吸取4 m L 溶液注入规格为l c m 的比 色皿中,测定其吸光度,应符合表1 的规定。整个试验过程应在3 0 m i n 完成。 6 2 不溶物试验 6 21 仪器与材料 6 21 1 离心沉淀器。 6 2121 0 m L 离心管( 尖底刻度) 。 6 2 1 3 标准尘埃对比图( G B T1 5 4 1 2 0 0 7 ) 。 6 22 方法与步骤 取三支离心管,各注入经充分摇匀的被检墨水1 0 m L ,在离心沉淀器中,以3 0 0 0 f f m i n 的转速离心 5 m i n ,停机后顺向取出离心管,沿管壁缓慢倒出墨水并倒置3 m i n ,对照G B T1 5 4 1 - - 2 0 0 7 附录A 给出的 标准尘埃对比图,观察管底及管壁不溶物集中处,以三支管中不溶物最大面积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应符合表1 的规定。 6 3 扩散度试验 6 3 1 试验材料 6 31l 墨水渗透扩散比较板( G B T4 6 0 - - 2 0 0 8 ) 。 6 312 直线笔。 6 313 直尺。 6 3 1 4 7 0 9 m 2 书写纸( G B T1 2 6 5 4 ) 。 6 3 1 5 描图纸( G B T 1 4 6 8 ) 。 6 32 方法与步骤 6321 校准直线笔,使其在描图纸上划线的线迹宽度为O5 m m ,然后在笔尖内加入被检墨水,高度 不低于1 0 r a m ,使直线笔与平铺在玻璃板上的书写纸呈4 5 。书写角度,沿直尺以1 0 0 m m s 的速度划出长 2 4 0 m m 线段共三条,其间距为3 m m ,待其自然干燥后作为试样纸。用相同的方法制作试样纸,除去开 始段和结束段,截取长约5 0 m m 作为试样纸,用于6 1 0 6 1 4 的试验。 63 22 取试样纸3 0 m m 9 0 m m 一段,在2 0 0 1 x - - 2 5 0 1 x 光照度下目测试样纸上线迹,与G B T4 6 0 一 2 0 0 8 中4 24 墨水渗透扩散比较板的线迹比较。 6 4 耐水性试验 6 4 1 试验材料 6 4 1 1 蒸馏水。 6 4 1 2 2 0 0 m L 烧杯。 6 4 2 方法与步骤 取6 3 2 1 试样纸9 0 m m 1 5 0 m m 一段,在试验环境条件下放置2 4 h ,然后放入烧杯浸没在蒸馏水内。 “一般书写”和“文件书写”浸水时间分别按表1 和表2 计算,取出后自然干燥,试样纸上线迹应保持可 见。 65 耐光性试验 6 5 1 试验仪器 紫外线灯箱( 灯箱内径为2 2 0 m m 2 3 0 m m ,紫外线灯:功率3 0 W ,波长2 5 3 7 x 1 0 2 r i m ,灯管长9 0 0 r a m ) 。 6 5 2 方法与步骤 取6 3 2 1 试样纸1 5 0 m m 2 1 0 m m - - 段,在试验环境条件下放置2 4 h ,然后置于距紫外线灯管1 0 0 m m 处,“一般书写”和“文件书写”照射时间分别按表1 和表2 计算,试样纸上线迹应保持可见。 66 稳定性试验 6 6 1 仪器与材料 6 6 11 恒温烘箱。 6 6 1 21 5 0 m L 碘量瓶。 6 6 2 方法与步骤 取l O O m L 被检墨水移入1 5 0 m L 碘量瓶中,盖紧瓶塞,置于( 4 5 2 ) 的恒温烘箱中,持续1 2 0 h 后 取出,冷却至室温,在2 0 0 1 x 2 5 0 1 x 光照度下目测墨水表面,并凭嗅觉评定有无异味。 6 7 间歇书写试验 6 7 1 仪器与材料 6 711 恒温恒湿箱。 6 712 6 0 9 专用砝码。 6 7 1 3 7 0 9 m 2 书写纸( G B T1 2 6 5 4 ) 。 6 71 4 暗尖型高级铱金笔( Q B T2 7 7 5 ) 。 注:铱粒缝隙宽度:O 0 2 m m 0 0 3 r a m ,在1 0 0 倍投影仪上挑选。 6 715 1 5 0 m L 烧杯。 6716 定时钟。 6 72 方法与步骤 在1 5 0 m E 烧杯内倒入被检墨水5 0 m L 待测,取己用温水洗净并甩干的暗尖型高级铱金笔五支,分别 吸满墨水,再同时置入烧杯内,使墨水浸没笔尖,在试验环境条件中持续3 0 s ( 第一次使用的新笔需持 续3 h ) 。然后同时取出,用潮湿的脱脂纱布擦净尖套外的墨水,笔尖垂直向下置于拧干的潮湿脱脂纱布 上2 0 s ,然后在书写纸上划出长1 0 0 m m 线段三条,应出水正常,即刻将笔( 笔尖正面朝下) 水平放置在 已调整至温度为( 3 5 2 ) 、相对湿度为6 0 7 0 的恒温恒湿箱中,并开始计算时间,至表1 规定时 间后顺序取出,将专用砝码套在尖套下端,按5 0 0 7 0 0 的书写角度及约2 0 m m s 的书写速度划线,划线 长度为1 0 0 m m ,要求5 支笔在3 m i n 内全部划毕,应有3 支或3 支以上的笔能在起始5 0 m m 内划出线迹并不 断线。 6 8t a l l 试验 68 1 仪器与材料 6 8 1 15 0 m L 烧杯。 6 81 2 分辨力不低于0 0 1 的酸度计。 6 8 1 3 常规缓冲溶液。 68 2 方法与步骤 用酸碱两种常规缓冲溶液分别校准酸度计,并且重复进行p H 测定,控制误差值在0 0 2 以内。取被检 墨水3 0 m L 置于烧杯中用酸度计进行测定。 6 9 墨水外观试验 将被检墨水的瓶盖旋开,在2 0 0 1 x 2 5 0 1 x 光照度下目测墨水表面,并凭嗅觉评定有无异味。 61 0 耐擦性试验 61 01 试验材料 4 Q B T1 7 4 5 1 2 0 1 1 橡胶铅笔擦。 6 1 0 2 方法与步骤 将试样纸在试验环境条件下放置1 0 m i n ,在线迹上用橡胶铅笔擦按一般方式擦拭,用力轻重以纸面 无明显损伤为度。 6 ”耐乙醇性试验 61 1 1 器具与材料 6 1 11 1 乙醇。 61 1 12 蒸馏水。 6 1 1 1 32 0 0 m L 烧杯。 6 1 12 方法与步骤 配制体积分数为5 0 的乙醇水溶液,将试样纸放置在试验环境条件下1 h 后,放入烧杯浸没于乙醇溶 液中;经1 0 m i n 后取出,浸没于蒸馏水中1 0 m i n ,取出后自然干燥。 6 1 2 耐盐酸性试验 61 21 器具与材料 6 1 2 1 1 盐酸。 6 1 2 1 2 蒸馏水。 6 1 2 1 3 2 0 0 r a L 烧杯。 6 1 2 2 方法与步骤 配制质量分数为1 0 的盐酸水溶液,将试样纸放置在试验环境条件下1 h 后,放入烧杯浸没于盐酸溶 液中;经2 4 h 后取出,浸没于蒸馏水中l O m i n ,取出后自然干燥。 6 1 3 耐氨水性试验 6 1 3 1 器具与材料 6 1 3 1 1 氨水。 6 1 3 1 2 蒸馏水。 61 3 1 32 0 0 m L 烧杯。 61 3 2 方法与步骤 配制质量分数为1 0 的氨水水溶液,将试样纸放置在试验环境条件下l h 后,放入烧杯浸没于氨水溶 液中;经2 4 h 后取出,浸没于蒸馏水中l O m i n ,取出后自然干燥。 6 1 4 耐漂白性试验 61 4 1 器具与材料 6 1 4 1 1 氯胺T 。 6 1 4 1 2 蒸馏水。 6 1 4 1 32 0 0 m L 烧杯。 61 42 方法与步骤 用时即配质量分数为3 的氯胺T 水溶液,将试样纸放置在试验环境条件下l h 后,放入烧杯浸没于氯 胺T 溶液中;经5 m i n 后取出,浸没于蒸馏水中1 0 r a i n ,取出后自然干燥。 61 5 净含量试验 按J J F1 0 7 0 的规定进行。 6 1 6 密封试验 将未启封的被检墨水瓶垂直倒放1 h ,再正放5 m i n ,观察瓶颈部分,应无墨水渗漏痕迹。 617 包装外观试验 在2 0 0 1 x 2 5 0 1 x 光照度下目测被检墨水容器及包装盒的外观情况。 6 1 8 可迁移元素含量试验 Q B T 17 4 5 1 2 0 1 1 按G B2 1 0 2 7 - - 2 0 0 7 中4 1 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自来水笔墨水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7 2 1 一般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 正常生产时,应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d ) 停产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后,恢复生产时; e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 22 型式检验时,应从产品中随机抽取2 0 瓶墨水作为样本,其中1 0 瓶墨水首先作墨水外观检验, 然后经充分混合后再按“一般书写”或“文件书写”作规定其他项目的检验,另1 0 瓶墨水用作表3 规 定项目的检验。可迁移元素含量项目的样本量按G B2 1 0 2 7 - - 2 0 0 7 的规定。 723 检验合格率:表1 规定项目中墨水外观的合格率应不低于9 0 ,其他项目的合格率为1 0 0 ; 表2 规定项目的合格率为1 0 0 ;表3 规定项目中密封和包装外观合格率应不低于9 0 ,净含量合格率 为1 0 0 。可迁移元素含量合格率为1 0 0 。包装外观合格率配比见表4 。 表4 序号要求单项合格率配比合计 表面无污染 3 0 b瓶体及瓶盖:外形完整,无缺陷、无毛刺 4 01 0 0 瓶贴、包装盒及商标:文字清晰,标志齐全,粘贴整洁端正3 0 7 3 出厂检验 7 3 1 组批规则 出厂检验批由同一型号的产品组成,批量由负责部门指定,在允许的情况下,应与生产方协商后确 定。 7 32 抽样 色度和墨水外观两项检验应在每批产品中抽取1 0 瓶4 0 瓶作为样本,首先作墨水外观检验,检验合 格率应不低于9 0 ,再取其中5 瓶充分混合后作色度检验。 净含量样本按J J F1 0 7 0 规定的方法抽取。 密封和包装外观两项按G B T2 8 2 8 1 执行,不合格分类、抽样方案类型、检验水平( I L ) 、接收质 量限( A Q L ) 按表5 规定。 表5 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试验方法抽样方案类型 检验水平( I L ) 接收质量限( A Q L ) 密封 A6 1 6S 一4l5 一次 包装外观B6 1 7S 一3 40 6 可迁移元素含量的型式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7 3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