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ppt_第1页
机械原理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ppt_第2页
机械原理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ppt_第3页
机械原理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ppt_第4页
机械原理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机械运动速度波动的调节,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机械的运动方程式,第三节 运动方程式的求解,机械原理,第四节 稳定状态下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第五节 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第一节 概述,一、本章的研究内容及目的,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二、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三、作用在机械上的力,一、本章的研究内容及目的:,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研究在外力作用下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以便对机构进 行精确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2.研究机械速度波动及其调节的方法,以便将机械运转速 度的波动限制在许可范围之内。,二、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从机器开始运动到终止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内,机器的工作过程一般都要经历启动阶段、稳定运转阶段、停车阶段三个阶段。,二、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启动阶段:原动件的速度从零逐渐上升到开始稳定运转的 过程 。,特点:驱动力所作的驱动功Wd大于克服阻抗力所消耗的阻 抗功Wc(为输出功Wr与损失功Wf之和),机械内积 蓄了动能E。即,Wd-Wc=E,:0 m,2.稳定运转阶段:原动件速度保持常数(匀速稳定运转)或 在正常工作速度的平均值上下作周期性的速度 波动 (变速稳定运转) 。,特点:对每一个运动循环而言,其初速度等于末速度,即 Wd = Wc。,二、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周期变速稳定运转:,定义:原动件在平均角速度的上下作周期性的反复波动 叫周期变速稳定运转。,运动循环:原动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从某一原始值 变回到该原始值的变化过程叫一个运动循环。,运动周期:一个运动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叫运动周期。,周期变速稳定运转的特点:,对于一个运动周期有:Wd=Wc 、S = d 、ES = Ed,对于一个运动周期内的某一时间间隔有: Wd Wc 、S d 、ES Ed,二、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2)等速稳定运转: m = 常数,3.停车阶段:原动件的速度从正常工作速度值下降到零的过程 。,:m 0,Wd = 0,Wr = 0,Wc= Wf + 制动中消耗的功,E = - Wc,三、作用在机械上的力:,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当忽略机械中各构件的重力以及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时,作用在机械上的力可分为工作阻力和驱动力两大类:,三、作用在机械上的力:,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驱动力(按机械特性分):,(1)驱动力为常量:如用重锤的质量作为驱动力时。 (2)驱动力是位移的函数:如利用弹簧作驱动力时。 (3)驱动力是速度的函数:电动机发出的驱动力。,三、作用在机械上的力:,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2.生产阻力(按机械特性分):,(1)生产阻力为常量:如起重机悬吊物的重量。 (2)生产阻力是位置的函数:如往复式压缩机。 (3)生产阻力是速度的函数:如鼓风机、离心泵中的阻力。 (4)生产阻力是时间的函数:如碎石机、球磨机,其机械特性随加工材料粒度变化而变化,因此生产阻力随时间变化。,第二节 机械的运动方程式,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一、机械运动方程的一般表达式:,1.机械的动能方程式:,在研究机械的运转问题时,需要建立的作用在机械上的力、构件的质量、转动惯量和其运动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机械的运动方程式。,对于只有一个自由度的机械,描述它的运动规律只需要一个广义坐标。因此,在研究机械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时也只需要确定出该广义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动能定理建立其运动方程式。,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为:dE=dW,一、机械运动方程的一般表达式:,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现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说明运动方程式的建立方法。,已知曲柄1作为原动件,其角速度为1。曲柄1的质心S1在O点,其转动惯量为J1,连杆2的角速度为2 ,质量为m2,其对质心S2的转动惯量为JS2,质心S2的速度为VS2,滑块3的质量为m3,其质心S3在B点,速度为V3。,设此机构上作用有驱动力矩M1和工作阻力F3,在dt瞬间其所作的功为:,则该机构在dt瞬间的动能增量为:,于是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方程式为:,一、机械运动方程的一般表达式:,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对于由 n个活动构件组成的机构,若作用于构件 i上的作用力为Fi,力矩为Mi ,力Fi 作用点的速度为ui ,构件的角速度为i ,则其瞬时功率为:,运动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问题的提出:,用运动方程的一般表达式研究机械的运动不方便。,对于单自由度系统,已知原动件的运动规律其余运动构 件的运动规律便已知,因此可以把问题转化为研究某个 运动构件的运动规律,,2.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定义:假象的具有机械所有运动构件的动能之和,和所 有外力及外力矩所产生的功率之和的构件所形成 的一级机构,叫等效动力学模型。,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具体作法:,为使问题简化,常取机械系统中作简单运动的构件为等效构件,即取作定轴转动的构件或作往复移动的构件作等效构件。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名称介绍:,AB构件、滑块称为等效构件;Je等效转动惯量;me等效质量;Me等效力矩;Fe等效力;B点等效点。,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3.等效转动惯量和等效质量:,1)等效转动惯量Je:,定义:取绕定轴回转的构件为等效构件,用与它共同回转的假想物体的转动惯量来代替机械中运动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其代替条件是这个假想的转动惯量所具有的动能必须等于所代替的运动构件的动能之和。这个假想的转动惯量叫等效转动惯量。,计算公式:,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2)等效质量me:,定义:用集中在机械等效构件上等效点的一个假想质量来代替机械中运动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其代替条件是该假想质量所具有的动能应等于所代替的运动构件之和,该假想的质量叫等效质量。,计算公式:,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3)讨论:,mi、Jsi各自对应着mei、Jei,并且式子me=mei、Je = Jei成立;,Je 、me仅与速比有关,与速度真值无关,可在不知速度的真实值的情况下任选求得;,Je 、me都是假想的转动惯量和质量,它们不是机械中所有运动构件的转动惯量和质量之和;,取绕固定轴转动的构件为等效构件时,则有,机械系统的动能 ,而是 。,Je 、me可能是常数,也可能是机构位置的周期函数;,( ),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4)例:如图所示的内燃机推动发电机的机组中,已知机构的 尺寸和位置,齿轮5、6、7、8的齿数为Z5、Z6、Z7、Z8 以及曲柄1对于A轴的转动惯量J1A,连杆2对其质心S2的 转动惯量JS2,连杆2的质量m2和活塞3的质量m3。求该 机构所有运动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换算到曲柄销B时 的等效质量m 和等效转动惯量Je。,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解:1.任选作速度多边形;,2.求等效质量me;,3.求等效转动惯量Je;,=JC+JV+JF,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式中:JF=J9(为飞轮的等效转动惯量,其值恒定不变);,为等效构件1及与它有定传动 比的各构件5、6、7、8的等效转动惯量,其值也恒定不变;,为该机组其余构件,即与等效构件有变传动比的各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它的值是机构位置的函数。,右图是一个运动循环中该机组的等效转动 惯量J随等效构件转角而变化的曲线图。,JF,JV,因此在计算时常常只计算JF。,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4.等效力矩和等效力:,1)等效力矩:,定义:取绕定轴旋转的构件为等效构件,使作用在等效构件上的假想力矩在所研究的瞬时所产生的功率等于它所代替的外力和外力矩在同一瞬时产生的功率之和。这个假想的力矩叫等效力矩。,计算公式:,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等效力:,定义:作用在等效构件上等效点的一个假想力在所研究的瞬时所产生的功率等于它所代替的外力和外力矩在同一瞬时产生的功率之和。这个假想的力叫等效力。,计算公式:,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3)讨论:,Mi、Fi对应各自的Mei、Fei,当Mi、Fi为正值时对应的Mei、Fei为正值;当Mi、Fi为负值时对应的Mei、Fei为负值有时分别按驱动力矩(或驱动力)和阻力矩(或阻力)或按原动件和工作机求机械的等效力矩和等效阻力矩,然后再求机组的等效力矩(或等效力)。,Me 、Fe仅仅与速比有关,可在不知速度的真实值的情况下求得;,Me 、Fe是假想的力矩和力,它不等于所代替的外力矩(或力) 的合力矩(或力);,取绕固定轴转动的构件为等效构件时,由于 并且 ,所以式子 成立;,Me 、Fe可能是常数也可能是几个变量的函数;,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4)例:如图所示的内燃机推动发电机的机组中,已知机构的 尺寸和位置,重量、,齿轮5、6、7、8的齿数 为Z5、Z6、Z7、Z8以及气体加于活塞上的压力和发 电机的阻力矩。设不计其余各构件的重量,求换 算到构件上的等效驱动力矩和等效阻力矩。,解:1.任选作速度多边形;,2.求等效驱动力矩Med;,二、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3.求等效阻力矩Mer;,4.求等效力矩Me;,Me=Med - Mer,三、运动方程式的推演:,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取绕定轴转动的构件为等效构件:,运动方程式的一般式:,将上式改写为:,即:,式中:,(2),对于绕定轴转动的构件有:,(1),将(2)式代入(1)式得力矩形式的机械运动方程式:,将上式积分得动能形式的运动方程式:,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三、运动方程式的推演:,2.取移动构件为等效构件:,1)力矩形式的机械运动方程式,2)动能形式的机械运动方程式:,3.例:,一机械传动系统,已知n1=1450r/min,d1=100mm,J1=0.3kgm2, d2=200mm,J2=0.3kgm2, J3=0.1kgm2, J4=0.2kgm2, J5=0.1kgm2, J6=0.25kgm2,Z3=32,Z4=56,Z5=32,Z6=56。求切断电源后用制动器制动要求在2S内使系统停止转动,求所需的制动力矩Mer。,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三、运动方程式的推演:,解:1.求Je。,2.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第四节 稳定状态下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及调节,一、产生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ed、er都是的函数,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矩和阻抗力矩往往都是原动件转角的周期性函数。其等效力矩ed、er必然也是等效构件转角的周期性函数。,.机械动能的增量为:,当输入功大于输出功时多余的功称为盈功。盈功动能促使动能增加,E 0 ,用“+”号表示。 当输入功小于输出功时两者之差称为亏功。亏功补偿导致动能减少E 0 ,用“-”号表示。,一、产生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3.公共周期:,Me = Med - Mer 、Je从某一原始值开始又回到该原始值得变化过程,是Me = Med - Mer 、Je的最小公倍数。,在一个公共周期内等效构件的机械动能增量等于零,即,4.最大盈亏功的确定:(最大盈亏功W max指一个周期内,驱动功和阻抗功之差的最大值),(1)能量指示图:用于表示机构在各位置时的能量大小的相对变化关系。,一、产生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图示为某机械系统的动能E()在一个周期 T 内的变化曲线。,b 处:Emin c 处:Emax Wmax :在b 与c 之间,Amax 代表(bc线段)最大盈亏功 Wmax的大小,由于机构在一个稳定运动循环中,等效驱动力所作的功恒等于等效阻力所作的功,故动能变化后应回到原来位置,即a、a点应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一、产生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2)推算动能的方法:,设周期的起点为a,对应的动能为Ea。,(3)分析确定:, Wmax = Emax Emin = Ec - Eb,二、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2.速度波动程度的衡量指标:,(1)平均角速度 m,确定机械平均角速度m的途径和方法:, 利用机械系统在一个周期内等效构件角速度的变化曲线,通过计算获得;,工程实际中,通过计算其算术平均值获得;,通过机械的铭牌上的额定转速换算而得。,1.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定义:机械有规律的、周期性的速度变化。,名义转速,常用的。,二、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2)绝对不均匀度:机器主轴的最大角速度与最小角速度之差, 称为机器运转的绝对不均匀度。其值表示 机器主轴速度波动的幅度大小。,只能部分反映,不能完全反映机器的不均匀程度。,(3)速度不均匀系数:,的许用值参考课本表。,二、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4),m一定时,愈小,则差值maxmin也愈小,机器的运转愈平稳。 机器的运转不均匀系数的大小反映机器运转过程中的速度波动大小,是飞轮设计的重要指标。,二、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3.周期性速度波动程度的调节:,为了减少周期性速度波动,最常用的是安装飞轮来调节速度波动。当速度升高时,飞轮的惯性阻止其速度增加,飞轮储存能量,限制了速度的升高。当速度降低时,飞轮的惯性阻止其速度减少,飞轮释放能量,限制了速度的降低,从而实现了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4.飞轮的简易设计方法:,(1)飞轮调速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二、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2)飞轮转动惯量的近似计算 :,当max和一定时, JF和m成反比,因此最好将飞轮安装 在高速轴上。,原为周期性波动加飞轮后仍为周期性波动,只不过波动幅度变小了;,当max、m一定时,JF和成反比;,二、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3)飞轮的作用 :,飞轮能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飞轮能克服尖峰载荷。,例1 某刨床的主轴为等效构件,在一个运转周期内的等效驱动力矩如下图所示, 。等效驱动力矩 为常数,刨床的主轴的平均转数n=60r/min,运转不均匀系数=0.1,若不计飞轮以外的构件的转动惯量,计算安装在主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二、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解:在一个运转周期内,等效驱动力矩与等效阻抗力矩作的功相等:,等效驱动力矩为常数,即,作一条代表Md、平行轴的直线, 在一个周期内与M轴、及周期末端线的交点为A、B、C、D、E、F。,设周期开始点的动能为 ,则其余各点的动能分别为:,二、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代入简易公式中,二、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4)飞轮尺寸的确定 :,工程中常把飞轮作成圆盘状或腹板状。 .D500mm时常采用腹板式。这种飞轮由轮缘、轮毂、轮幅三部分组 成,因与轮缘比较,轮幅及轮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