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太极拳与辩证法 傅建军 湖南湘钢集团有限公司教育中心 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如陈式、杨式、吴式、孙式等,其风格特点各有不同,修正在深入研究之后,就不难发现,它们自始至终都与辩证法息息相关。 宋代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讲到“无极而太极”,并将道教无极图改为太极图。认为“太极”不但产生阴阳二气和五行,产生天地万物,而且是动静之源。太极图表明,对立物既矛盾又统一,还互相转化,大头对小头,小头对大头,大到极点时会转化为小,小到极点时会转化为大,阴会转化为阳,阳会转化为阴,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阴阳相济、否极泰来,对立统一,变在其中。 传统中把太极拳叫十三势,十三势系指“五行八卦”合为十三。“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八卦”是乾、坤、坎、离、巽、震、兑、艮。其中,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势有一势之法。“五行”比喻太极拳的五种步法(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八卦卦”比喻太极拳的八种手法(即后捧、捋、挤、按、采、挒、肘、靠),五种步法和八种手法充满了对立统一的变化关系和千变万化的矛盾运动。尚书系辞解释说”八卦出自周易一书、原是周2 / 6 人冲凶卜筮之书。据易传系辞解释说 “八卦”作者“仰 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作“八卦”。易经关于阴阳的 观念,是从观察天象地理变化和辩识人禽兽的不同中概括出来的。“八卦”代表八种物质,作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材料,它们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离为火、巽为风、兑为泽、坎为水、艮为山。这八种物质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易传说:“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隐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悦)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恒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这些对立而又 相互依存的物质,是客观实有的具体事物,而不是虚无:是有表有象,看得见、摸得到的物质,而不是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是客观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自然社会的原理,而不是先天就有的东西。这是较早从宗教迷信观念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束缚中挣脱、产生出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太极拳从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在太极拳中,从起到收势,一式连一式,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似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脱肩松臂贵疏腰,吐纳自然方显妙,上虚下实脚抓地,动中有静效果好。”练习太极达到的意境,就如白鹤亮翅那样洒脱,手挥琵琶那 样悠然,云手那样飘涉,海底针那样深邃。身动、心静、气敛、神舒,3 / 6 太极拳所有动作,都是矛盾双方共处在一个对立统一体的运动转化过程中,我们常常把这种矛盾转换概括称为虚实变化。太极拳从整体动作来分,动作达到终点定式为“实”,动作变转过程的“虚”。从动作局部来分,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腿为“虚”;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虚与实在太极拳中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太极拳中无论上肢、下肢、躯干以及身体各部都存在有虚实。“单鞭”中的弓步,主要是由左腿来负 荷体重,因此,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手的虚实,意念着重于右手,则右手为实,左手为虚:意念着重于左手,则左手为实,右手为虚。“单鞭”中左手为实、右手为虚;因为这时意念着重于左手。就整个左手来说,也要分虚实,左掌内侧为虚,外侧为实。因此,就整个单鞭动作来说,左右手和左右腿都有虚实之分,左手又分为虚实。“云手”中两脚移动,移左脚时,重心在右脚上,右脚为实,左脚为虚;移右脚时重心在左脚上,左脚为实,右脚为虚。太极拳运 动中身体各部虚与实的出现及其转换是不固定的、短暂的,完全随着拳术姿势的变化而变化。但也应该看到,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实脚支撑体重后,虚脚还要起到一个支点的作用。既要分清虚实又不要绝对化。根据动作的虚实变化,劲力有柔有刚,张弛交替,动作做到终点时,也要求各部位关节、肌肉保持少许伸缩转化余地,虚4 / 6 中有实,实中有虚。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每个瞬间都是处几种相反相成的力量作用下,在相互牵制和对抗中进行。比如手推时,掌根向前用力,同时肘部向下沉,肩窝向后缩,上体放松,这样两臂象棉里裹铁,沉而不僵;手臂后收时,肩力放松并向后带 ,手腕也微微放松,小臂自然而圆活地旋转,动作轻而浮,活而不散,柔中寓刚,刚中寓柔,刚柔相济,虚实变,动转自如,刚柔虚实辩证统一。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既在一定条件下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人们所以能协调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是与对抗肌的交互神经支配有关的。,太极拳中“野马分鬃”向前上步时,在股四头肌收缩的同时,为了使腿向前移,使脚掌着地,股屈肌就要放松,在这一瞬间,肌四头肌中枢产生兴奋,股屈肌中枢则产生抑制(同时负诱导)。然后,当腿蹬离地面和膝关节开始弯屈时伸肌中枢抑制( 相继负诱导),伸肌放松,屈肌中枢兴奋(相继正诱导),屈肌收缩,这样动作才能协调自如。太极掌要求用意念引导动作,意为主帅,身为躯使,意动身随。如“揽雀尾”包括捧、持、挤、按四个动作,应把意念集中到劲力运用中,做“持”的动作,要有牵引线是援住物体的想象:做“按”的动作,要有向前推按的想象,使从机械地做运动,转为用意念引导动作,并与劲力的刚柔、张弛相一致,形成有节奏的变化动作。同时,太极拳是在松紧张弛中5 / 6 交替进行的,没有一定的紧张就达不到动作的要求;但又要松,只有舒松了,才能有效地克服僵力,使周身张弛协调。且松对于 紧来说又是一种休息,能消除疲劳,减少能量消耗,增加关节的柔韧性,有助于增进肌肉弹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永恒的、绝对的物质运动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相对静止状态,它是一种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十七世纪的相互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家王夫之(公元年 公元年)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偏动,动不舍静”。太极拳中“静中融动动犹静”,“视动犹静”“虽动犹静”,正确地阐述了动与静对立统一的关系。太极拳中的静都是相对于某种特定情况而言的,是有条件的,静止不是绝对不动,即指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 和过程。而运动却是永恒的绝对的。在太极掌“左蹬脚”中,支撑脚较相对的蹬出脚就是静,反之,蹬出脚较相对的支撑脚就是动。太极拳犹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象行云流水相连无间,动作匀速徐缓,似乎在动,似乎又静,静还要思想入静,但静又不是思想空无一物、思想呆滞,而要求思想集中,要用意念,用意来指挥动作,在静中又动。 根据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原则,练习时,由脚而腿而腰而手总须完成一气,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当左手上捧时,脚蹬在地面上,地面产生反作用力于腰、腿、手而产生力量,这同时含有“有上即6 / 6 有下”,左手上捧同时右手下按。如只有左手上捧而没有右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辽宁-辽宁殡葬服务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K2教育STEM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评估
- K2教育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系统2025年应用效果对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研究
- 行政文件归档管理目录高效文档存储和检索工具
- 公务用车政策课件文件
- 养路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推进基层政府专项债管理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 养殖基地管理权转让及合作养殖协议
- 农民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合作协议
- 振动隔离技术评估分析报告
- 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输电运维班)
- 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
- 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大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课件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
- 2025年高处吊篮安装拆卸工(建筑特殊工种)证考试题库
- 2025年新云南会计灵活用工协议书
- 2024年扬州市辅警真题
- 食材配送 售后服务方案
- 超声医学心包填塞诊断与应用
- 安全操作规程修订要求
- 2025年初中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含答案(三套)
- 2025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工勤技能人员31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