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音乐缓减入园新生幼儿的焦虑情绪_第1页
如何运用音乐缓减入园新生幼儿的焦虑情绪_第2页
如何运用音乐缓减入园新生幼儿的焦虑情绪_第3页
如何运用音乐缓减入园新生幼儿的焦虑情绪_第4页
如何运用音乐缓减入园新生幼儿的焦虑情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如何运用音乐缓减入园新生幼儿的焦虑情绪 如何运用音乐缓减入园新生幼儿的焦虑情绪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刘世音 孩子在刚入园时,要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大都会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哭闹或是情绪低落。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去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音乐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运用音乐来缓减入园新生幼儿的焦虑情绪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入园新生幼儿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1.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幼儿园有着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的时间表,比如在什么时候做早操,什么时候吃饭,在什么时候做游戏,在什么时候睡觉。但幼儿在家庭的生活作息往往是比较随意的,有的幼儿甚至会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比如早上2 / 7 爱睡懒觉,喜欢晚睡,有的孩子精力比较旺盛,不喜欢睡午觉。所以,在入园初期,幼儿不习惯幼儿园里的固定化生活作息制度。幼儿刚入园时见到的老师和小伙伴都是陌生的面孔,会使幼儿产生不安全的心理。教室的环境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完全陌生和新鲜的,无论是桌椅的摆放还是活动区域设备等都与家里的不一样。教室环境除了让幼儿感到好奇和 新鲜外,还会让孩子感到恐慌和不安。比如有的幼儿在家里大便时是用坐式的尿盆或抽水马桶,而在幼儿园是蹲式的,这样会让幼儿不适应,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2.幼儿园对幼儿独立性的要求使幼儿不适应 在幼儿园中,老师会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比如可以自己吃饭,穿脱衣服、鞋子,自己可以控制大小便,遵守一定的规则等。这些要求都会让幼儿产生一定的压力。幼儿园实行的是集体教育,幼儿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一对一甚至几个对一个地得到照顾。比如有的幼儿在家中睡觉时会有家长陪伴或者哄着睡,而在幼儿园则需要自 己独自入睡。有些幼儿在家里吃饭时,都是父母喂着吃,不喜欢吃的家长也不做,而到幼儿园要自己吃,遇到不喜欢吃的饭菜也要吃掉,所以幼儿刚入园会感觉失去了亲情和温暖。另外幼儿在幼儿园会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比如,如何获得老师对3 / 7 自己的关注,如何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如何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等。因此,一些幼儿在刚入幼儿园之初会感到不知所措,产生焦虑情绪,不愿去幼儿园。 3.家庭原因与幼儿本身性格原因 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平时不娇生惯养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和去探索新的环境的家庭的孩子入园初期适应的时间比较短,孩子情绪上的问题会少一些。而那些溺爱孩子,一切都是家长包办的家庭的孩子在入园初期适应时间会较长。甚至有些孩子因为环境上的巨大差异和转移会出现情绪和生理上的问题,比如一些孩子因为一直的哭闹而产生的情绪不安,会出现腹泻、梦惊、梦魔和生病等一些问题。研究表明,幼儿在入园前有与家长分开过的经验,在入园初期会尽快适应幼儿园。性格活泼,外向大胆的孩子会比那些性格内向,胆小安静的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如何运用音乐缓解入园新 生幼儿的焦虑情绪 1.用音乐转移孩子注意力 4 / 7 在幼儿园可以看到,音乐是缓解幼儿哭闹情绪的一大法宝。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优美的钢琴声,洪亮的鼓点声和有节奏的拍手声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音乐富有节奏变化,流畅的旋律正好符合了孩子好动、好玩、好奇的天性,给孩子带来了愉悦。孩子找到了乐趣,情绪就会稳定,对新的环境也产生了好 感,就会慢慢爱上幼儿园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去寻找在哪里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节奏和旋律,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周围的环境。音乐的形式每天都要有新的变化,让幼儿不断去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哭闹时,老师只要用钢琴弹奏一首孩子熟悉的音乐,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到老师弹奏的音乐上,停止哭闹。 2.用音乐拉近师生关系 幼儿入园初期,面对陌生的老师难免会害怕。幼儿老师除了用亲切的话语和温柔的动作来安抚幼儿外,还可以尝试用音乐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和幼儿一 起演唱儿歌我爱我的幼儿园:“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5 / 7 多,又唱歌来又跳舞,大家一起多快乐。”幼儿通过歌曲,知道在幼儿园里有爱他的老师,会有许多小朋友一起玩耍,从而喜欢上幼儿园。再如音乐活动小手拍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动作,当唱到“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时,老师可以与活泼开朗、接受能力强的幼儿随节奏拍手,当唱到“手指伸出来时”老师与幼儿一起伸出食指,唱到“眼睛在这里”时,老师可以和幼儿互相指着对方的眼睛,老师和幼儿之间有互动,这样可以消除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幼儿也不会因为害怕老师而不 愿意上幼儿园了。 3.用音乐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刚入园的新生意志力薄弱,不能够主动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教师可以选择音乐作为活动程序的信号,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播放运动员进行曲时幼儿知道是早操时间,播放节奏柔缓的催眠曲时,孩子就知道该睡午觉休息了,当播放节奏欢快的我是小海军时,孩子就知道到了活动的时间了,等等。让孩子接受音乐的陶冶,让音乐指挥幼儿活动比老师说教要有更大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歌舞表演、律动、音乐游戏等一些形式让幼儿掌握,模仿一些 行为习惯。比如洗手歌,“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心搓搓,6 / 7 手背手背搓搓,手心手心冲冲水,手背手背冲冲水,洗完小手甩三下,小毛巾,揩揩手,小手洗得真干净。”让幼儿进行模仿,这样,幼儿可以通过学习歌曲,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同时,音乐也可以降低幼儿直接学习规则的难度,缓解幼儿因学习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4.用音乐安抚幼儿急躁的心理,创设熟悉的环境。 轻快的音乐可以让孩子感到放松,雄壮的音乐让孩子感到振奋,优美的音乐让孩子感到恬 静。入园新生幼儿刚入园时,情绪会急躁,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而导致幼儿不愿意在幼儿园生活,会哭喊着找妈妈,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睡觉等。此时,老师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者弹奏一首欢快的曲子,让幼儿安静下来,安抚幼儿急躁的情绪,等幼儿情绪稳定下来时,再进行下面的活动。 幼儿入园初期,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为了消除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比如幼儿在幼儿园中午休的时候放的宝宝睡觉,当节假日时,幼儿在家中午休时,家长也放这首儿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当幼儿再在幼儿园听到熟悉的儿 歌时就不会有排斥或者陌7 / 7 生感。还有当幼儿哭闹时,家长放一些幼儿经常在幼儿园听的儿歌,去安抚幼儿的情绪。当家长与幼儿园配合时,使音乐成为幼儿园和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