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公开课.ppt_第1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公开课.ppt_第2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公开课.ppt_第3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公开课.ppt_第4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公开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弹力布,普通布,塑料袋,问题探究,选择依据:,用哪种材料作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生命系统的边界-薄 控制物质的进出-选择透过性 具有一定的弹性-伸缩性,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你对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有哪些领悟? 3.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体现在哪?,本节聚焦,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提出假说: 膜是由脂质 组成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实验结果,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说,脂溶性物质比非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从细胞膜中提取到大量磷脂。,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提取细胞膜进行化学检测,应用化学手段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资料1.欧文顿的实验,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资料1.欧文顿的实验,结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脂质和蛋白质在生物膜上是怎样分布的呢?,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单位膜模型的提出,小资料,磷脂是组成细胞的主要脂质,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 它有一个亲水磷酸“头”部,和一个疏水的脂肪酸的“尾”部。,想一想: 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会怎么样铺展?,亲水“头部”,水,空气,亲水的“头部”与水接触,疏水的“尾巴”远离水,朝向空气的一面,在水空气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疏水“尾部”,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同学们尝试着大胆的推测和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可能是怎样排布的呢?,推测,磷脂双分子层,资料四,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但直到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诞生,科学家用它来观察细胞膜。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假设1:脂质蛋白质脂质,假设2: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小知识: 电子束照射在分子质量高的物质上,散射度高,较为黑暗;照射在分子质量低的物质上,散射度低,较为亮。,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罗伯特森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大胆的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思考: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有何异同?,相同点:,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不同点:,1、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 2、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认为生物膜是静止结构,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变形虫在吞噬草履虫,吞噬作用,结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清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欧文顿,两位荷兰科学家,罗伯特森,19世纪末,1925年,1959年,1970年,1972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弗雷和埃迪登,桑格和尼克森,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 糖被 糖脂,保护和润滑;,糖蛋白:识别作用(糖类的成分起重要作用),糖被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特点:具有一定的。 原因:组成膜的和大都是运动的。,流动性,蛋白质,脂质,5、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2、蛋白质分子,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外侧,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贯穿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 内外的不 对称性),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的总结:,1、生物膜的组成:,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3、蛋白质分子存在形态:,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尾部 朝向内侧)。,有镶在表面、嵌入、横跨三种,外侧的蛋白质分子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体现了生物膜的不对称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1.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 结构基础: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是运动的。 实验验证:变形虫的运动、白细胞的吞噬细胞、胞吞和胞吐现象。 2.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结构基础:膜上具有载体蛋白。 生理意义:控制物质进出。 3.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只有膜具有流动性,才能表现住选择透过性。,1、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课堂练习,2.下列哪一种膜结构能通过生物大分子( ),A 细胞膜 B 核膜 C 线粒体膜 C 叶绿体膜,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叶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 A 5 B 6 C 7 D 8,4、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 糖蛋白 B 磷脂 C 脂肪 D 核酸,5、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主动运输 D 选择透过性,6、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 A 维生素D和性激素 B 水和尿素 C 氨基酸和葡萄糖 D 酶和胰岛素,(1)上述材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 特性。 (2)下列哪些现象与细胞膜伸展突起相关 ( ) A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 B白细胞吞噬异物 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抗体的分泌 (3)若要进一步证明水的快速内流是细胞膜水通道蛋白开放所致,可另设计一组对照实验,用 对_进行处理。,4在美国梅奥诊所工作的华人科学家陈贤明研究员和他的同事,利用体外胆管上皮细胞感染模型,分析了隐孢子虫的子孢子进入细胞内的全过程。结果发现,隐孢子虫的子孢子侵入宿主细胞膜内时,会诱发大量宿主细胞膜载体及水通道聚集,导致膜局部快速水内流,从而促使局部细胞膜伸展突起。据此回答:,答案:(1)一定的流动性 (2)A、B、D (3)蛋白质抑制剂 水通道蛋白,【解析】(1)从题中所给材料可知,细胞膜受到刺激可使细胞膜伸展突起,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需进行变形运动;白细胞吞食异物,细胞膜要伸出伪足将异物包裹;抗体的分泌,细胞膜要出芽进行胞吐,都与细胞膜伸展突起相关。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通过细胞膜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