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M102N全站仪说明书.pdf_第1页
DTM102N全站仪说明书.pdf_第2页
DTM102N全站仪说明书.pdf_第3页
DTM102N全站仪说明书.pdf_第4页
DTM102N全站仪说明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DTM102N全站仪说明书.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简述简述 DTM 系列全站仪测角部分采用光栅增量式数字角度测量系统, 测距部分采用相位式 距离测量系统;使用微型计算机技术进行测量、计算、显示、存储等多项功能;可同 时显示水平角、垂直角、斜距或平距、高差等测量结果,可以进行角度、坡度等多种 模式的测量。 DTM 系列全站仪可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城市的三、四等三角控制测量,用于铁路、 公 路、桥梁、水利、矿山等方面的工程测量、也可用于建筑、大型设备的安装,应用于 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和多种工程测量。 2 1.1.仪器各部分名称及其功能仪器各部分名称及其功能 1.11.1 部件名称部件名称 1 1左侧板左侧板6 6功能按键功能按键1111RS232RS232 接口接口 2 2横轴中心横轴中心7 7圆水准器圆水准器1212长水准器长水准器 3 3仪器号码仪器号码8 8基座调整旋钮基座调整旋钮1313竖盘微动手轮竖盘微动手轮 4 4下对点器下对点器9 9基座基座1414竖盘制动手轮竖盘制动手轮 5 5显示器显示器1010基座联接旋钮基座联接旋钮1515物镜物镜 3 1616提手提手2020主架主架2424目镜目镜 1717调焦护罩调焦护罩2121电池卡钮电池卡钮2525右侧板右侧板 1818粗瞄器粗瞄器2222电池电池2626水平微动手轮水平微动手轮 1919提手螺钉提手螺钉2323调焦手轮调焦手轮2727水平制动手轮水平制动手轮 5 显示符号显示符号内容内容 V垂直角 V垂直角天顶为 0 模式 V垂直角水平为 0 模式 %坡度 HR水平角(顺时针增) HL水平角(逆时针增) SD斜距 HD平距 VD高差 N北向坐标 E东向坐标 Z高程 dSD斜距放样差值 dHD平距放样差值 dVD高差放样差值 (精测)精测模式 (跟踪)跟踪模式 (单次)单次模式 OUT垂直角超出补偿范围或坡度超过100% “以 360 度为角度单位 GON(g)以 400 哥恩为角度单位 MIL以 6400 密位为角度单位 P1/P2/P3第一/二/三页 m以米为单位 ft以英尺为单位 SING:150测距光强值为 150 1.31.3 按键说明按键说明 6 按键按键第一功能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第二功能 F1F4对应第四行显示的功能功能参见所显示的信息 09输入相应的数字输入字母以及特殊符号 -输入负号 .输入点号 ESC退出各种菜单功能 ENT确定功能 夜照明开/关、对比度调节 POWER开/关机 MENU进入仪器主菜单向右移动键 进入坐标测量模式向左移动键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平距/斜距/高差切换、向上移动键 ANG进入角度测量模式向下移动键 1.41.4 功能键(软键)功能键(软键) 软键功能标志在显示屏的第四行.该功能随测量模式的不同而改变. 角度测量模式(二个界面菜单) F1F1F2F2F3F3F4F4 页数页数软键软键 显示显示 符号符号 功能功能 第 1 页 (页 1) F1置零水平角置为 00000 F2锁定水平角读数锁定 F3置盘通过键盘输入数字设置水平角 F4页 1显示第 2 页软键功能 第 2 页 (页 2) F1补偿设置倾斜改正开或关,若选择开则显示倾斜改正 F2坡度垂直角与百分比坡度的切换 F3左/右水平角左/右计数方向的转换 F4页 2显示第 1 页软键功能 补偿坡度左/右页 2 V:901600 HR :1561618 置零锁定置盘页 1 7 距离测量模式(两个界面) 页数页数软键软键 显示显示 符号符号 内容内容 第 1 页 (页 1) F1测量启动距离测量 F2模式设置测距模式为精测/跟踪/单次 F3条件设置温度、气压、棱镜常数 F4页 1显示第 2 页软键功能 第 2 页 (页 2) F1偏心偏心测量模式 F2放样距离放样模式 F3发送将测量数据传出 F4页 2显示第 1 页软键功能 坐标测量模式 页数页数软键软键 显示显示 符号符号 内容内容 F1测量启动测量 F2设置设置测站点、后视点、棱镜高 F3条件设置温度、气压、棱镜常数 F4发送将测量数据传出 1.51.5 RS232RS232 数据接口数据接口 RS232 数据接口用于将全站仪与计算机或电子手簿连接,使测量数据可以传输 给计算机或电子手簿;或由计算机将预置的数据输入给全站仪。 偏心放样发送页 2 V:1220923 HR :220923 SD :50.000m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N:122.347 m E:500.256 m Z:35.686 m 测量设置条件发送 8 2.2.电池盒使用电池盒使用 1.1. 1 1 电池盒更换电池盒更换 1.电池安装 将电池盒底部的突起卡入主机,按住电池盒顶部的弹块并向仪器方向推,直至电 池盒卡入位置为止,然后放开弹块。 2.电池拆卸 向下按住弹块卸下电池。 3.电池容量的确定 液晶屏的右边显示一节电池,中间黑色填充越多,则表示电池容量越足;如果黑 色填充很少,已接近底部,则表示电池需要充电。此时请正确关机并更换电池以 保证不丢失数据。电池工作时间见技术参数。 电源电压低 注:电池工作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如:周围温度、充电时间和充电的次数 等,为安全起见,建议提前充电或准备一些充好电的备用电池。 电池剩余容量显示级别与当前的测量模式有关,在角度测量模式下,电池剩余 容量够用,并不能够保证电池在距离测量模式下也能用。因为距离测量模式耗 电高于角度测量模式,当从角度模式转换为距离模式时,由于电池容量不足, 有时会中止测距。 2.22.2 电池盒充电电池盒充电 1.将充电器插入电池盒插孔中; 2.将充电器交流电源插头插入 220V 交流电源,充电器显示红灯,此时表示正在充电。 3.充电结束后,充电器显示绿灯,表示充电完成,从交流电源中拔出充电器插头,取 下电池。 9 3.3.测量准备测量准备 3.13.1 仪器安放仪器安放 1、安放三脚架 首先将三脚架三个架腿拉伸到 合适位置上,紧固锁紧装置; 2、把仪器放在三脚架上 小心地把仪器放在三脚架上,通 过拧紧三脚架上的中心螺旋使仪器 与三脚架联结紧固。 3.23.2 仪器整平仪器整平 1、 圆水准器粗整平仪器 相向转动脚螺旋 A、B 使气泡移至 垂直于脚螺旋 A、B 连线的圆水准器 线上。 转动脚螺旋 C,使水泡居于圆水准 器中心。 2、 长水准器精确整平仪器 松开水平止动手轮,转动仪器使长 1.红灯一直亮,正在充电。 2.充电时间为 7 小时、第一次充电时间为 1215 小时 3.尽管充电器有过充保护回路,充电结束后仍应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 4.要在 0 45C 温度范围内充电,超出此范围可能充电异常 5.如果充电器与电池已连结好,指示灯却不亮,此时充电器或电池可能损坏,应 修理 6.如果插头插好后红灯仍在闪烁并且时间间隔较长,请适当转动充电插头以保证 其与电池上的插座接触良好。 7.可充电电池可重复充电 300-500 次,电池完全放电会缩短其使用寿命 8.为更好地获得电池的最长使用寿命,请保证每月充电一次 10 水准器与脚螺旋 A、B 连线平行;相向转动脚螺旋 A、B,使水泡居于长水准器的中心; 松开水平止动手轮,转动仪器使长水准器与脚螺旋 A、B 连线垂直;转动脚螺旋 C, 使水泡居于长水准器的中心;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仪器转动任意位置时,水泡都能居于长水准器的中心。 3.33.3 用光学对点器置中仪器用光学对点器置中仪器 根据仪器使用者视力进行目镜视 度调节看清分划板中心标志,然后对 目标进行调焦,松开三脚架中心螺丝 并平稳移动仪器,使光学对点的中心 标志对准测站点,然后拧紧三脚架中 心螺丝。 再次精确整平仪器,从复上述步 骤,直至仪器精确整平时,对点器中心标志与测站点精确重合。 注:对点时宜采取先用角螺旋对中,再用角架粗整平的方法注:对点时宜采取先用角螺旋对中,再用角架粗整平的方法 3.43.4 望远镜屈光度、焦距的调节望远镜屈光度、焦距的调节 1. 光度调节 将望远镜向着光亮均匀的背景(天空) , 但不要瞄向太阳,转动目镜使分划板十字 丝清晰。 2. 焦距调节 将望远镜对准目标,转动调焦手轮,使目 标的影像清晰;眼睛在目镜出瞳位置作上下 和左右移动,检查有无视差存在,若有,则 继续进行调节,直到没有视差为止。 3.53.5 开机开机 1.确认仪器已经对中整平。 2.按红色(POWER)键开机。 3.按提示转动仪器测距头一周。听到 “嘀”的一声响表示仪器初始化成功, 测站点 中心标志 POWER 棱镜常数:-30mm 温度:15C 大 气 压:1013hPa 11 可以正常使用。 确认显示窗中有足够的电池电量, 当显示“电池电量不足” (电池用完) 时,应及时更换电池并对电池进行充电。 确认棱镜常数值(PRISM) 、温度 (TEMP)和大气压值(PRESS) 。 3.63.6 关机关机 按红色(POWER)键。 3.73.7 夜照明打开及关闭夜照明打开及关闭 按键、然后再按 F2 键,仪器液晶屏背光打开,再次按下 F2 键,液晶屏背光 关闭。 3.83.8 输入数字和字母的方法输入数字和字母的方法 字母和数字可由键盘输入,十分简单、快捷。 示例一选择数据采集模式中的点号、标识符、测站仪器高 星号指示将要输入的条目 按F1键进入输入菜单 (默认为数字输入) 再按F3 键进入输入字符菜单 (每按一次F3键,123、ABC 依次切换) 按F3键选择字符输入模式 点号:*2-1 标识符: 仪高:- 0.001m 输入确定 点号:=DTM-DAD 标识符: 仪高:-0.001m 删除-123确定 DTM100 垂直角过零 请旋转望远镜 =常州大地测距仪厂= V:815421 HR :1573358 置零锁定置盘页 1 点号:=DTM-DAD 标识符: 仪高:-0.001m 删除-ABC确定 12 按 8键输入“D” (如连续按,显示将在“D” 、 “E” 、 “F” 、 “d” 、 “e” 、 “f” 依次切换) 待光标下移一位再按两次1键,输入“T” 。 再按下5键,输入“M” 。 依次输入“-” 、 “D” 、 “A” 、 “D” 。此时点号为“DTM-DAD” 注:若输入错误可按注:若输入错误可按F1F1(删除删除)键)键删除,然后删除,然后再重新输入。再重新输入。 示例二角度测量模式下输入角度 按1键输入“1” 按9键输入“9” 按0键输入“0” 按.键输入“.” 按5键输入“5” 按9键输入“9” 按4键输入“4” 按3键输入“3” 结束按F4(确定)键,此时水平角度 HR 为“1905943” 注:注:此种模式下只可以输入数字。若输入错误可按此种模式下只可以输入数字。若输入错误可按F1F1(删除删除)键再重新输入。)键再重新输入。 角度输入时角度输入时,度值与分值之间以度值与分值之间以“. .”间隔间隔,分值与秒值之间不必间隔分值与秒值之间不必间隔,输入输入 数字后并确定,程序自动区分并显示度、分、秒。数字后并确定,程序自动区分并显示度、分、秒。 3.93.9 垂直角倾斜改正开垂直角倾斜改正开/ /关关 当启动倾斜传感器功能时候,将显示由于仪器不严格水平而需对垂直角度添加的 改正值。 为保证垂直角的精度,必须启动倾斜传感器。倾斜量的显示也可用于仪器精密整 平。若显示(OUT) ,则表示仪器倾斜已超出自动补偿范围,必须人工整平仪器。 若仪器位置不稳定或刮风,则所显示的垂直角也不稳定。此时可关闭垂直角自动 倾斜改正的功能。但可能影响垂直角精度。 用软件设置倾斜改正(两种方法) 。 水平角设置 HR:=190.5943 删除-123确定 13 例一设置垂直角倾斜改正关闭/开启(此设置关机后保存)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在角度测量模式下,按 MENU键进入主菜单 3-1 页 按F4键进入主菜单 3-2 页 MENU F4 按F2键,进入参数设置菜 单 3-1 页 F2 按F3键,设置补偿器为 关闭或开启 F3 按F4键两次,进入参数设 置菜单 3-3 页 按F3键,保存设置并退出 F4 F4 F3 菜单3-2 F1:应用程序 F2:参数设置 F3:照明页 参数设置菜单3-1 F1:自动关机开启 F2:垂直角零位V: F3:补偿器关闭页 菜单3-1 F1:数据采集 F2:放样 F3:内存管理页 参数设置菜单3-1 F1:自动关机开启 F2:垂直角零位V: F3:补偿器开启页 参数设置菜单3-3 F1:自动关机开启 F2:垂直角零位V: F3:补偿器开启页 菜单3-2 F1:应用程序 F2:参数设置 F3:照明页 14 例二设置垂直角斜改正关闭(此设置关机后不保存)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按F4 键进入角度测量模式第 2 页F4 按F1(补偿)键 F1 按F1或F2键, 选择补偿 器开启或关闭。 若已经选定开启, 则会显示 倾斜值。 F3 按F4(确定)键,返回F4 4.4.角度测量角度测量 4.14.1 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 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V:901600 HR :1561618 补偿坡度左/右页 2 补偿器关闭 补偿器: 开启关闭-确定 补偿器开启 补偿器:00030 开启关闭-确定 V:901600 HR :1561618 补偿坡度左/右页 2 15 照准第一个目标 A:照准 A 设置目标 A 的水平角读数 为 00000; 按F1(置零)键和F3 (是)键 F1 F3 照准第二个目标 B,显示目 标 A 与 B 的水平夹角和 B 的 垂直角 照准 目标 B 瞄准目标的方法(供参考) 1.将望远镜对准明亮天空,旋转目镜筒,调焦看清十字丝(先朝自己方向旋转目 镜筒,再慢慢旋进调焦清楚十字丝) ; 2.利用粗瞄准器内的三角形标志的顶尖瞄准目标点,照准时眼睛与瞄准器之间应 保留有一定的距离 ; 3.利用望远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或左右移动发现有视差时,说明调焦或目镜屈光度未调好, 这将影响观测的精度,应仔细调焦并调节目镜筒消除视差。 4.24.2 水平角(右角水平角(右角/ /左角)切换左角)切换 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V:820930 HR :900930 置零锁定置盘页 1 水平角置零 设置? -是否 V:820930 HR :00000 置零锁定置盘页 1 V:820930 HR :571348 置零锁定置盘页 1 16 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按F4 (页 1)键,进入角度测量 模式第 2 页 F4 按F3(左/右)键。 右角模式(HR)切换到 左角模式(HL) 。 以左角 HL 模式进行测量 F3 每次按F3(左/右)键,HR/HL 两种模式交替切换 4.34.3 水平角的设置水平角的设置 1.利用锁定水平角法设置 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用水平微动螺旋转到所需的 水平角显示 角度 按F2(锁定)键F2 照准需要设置读数的方向 (1) 照准 V:1220923 HL :2695017 补偿坡度左/右页 2 V:1220930 HR :900930 置零锁定置盘页 1 水平角锁定 HR:900930 设置? -是否 V:901600 HR :1561618 补偿坡度左/右页 2 17 按F3(是)键,将当前方向 置为锁定状态时所显示的角 度。 显示返回到正常的角度测 量模式。 F3 (1)若要返回上一个模式,可按F4(否)键。 2.利用数字键设置 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照准目标照准 按F3(置盘)键F3 按F1(输入)键输入所要求 的水平角(1). 例:1501020 (正确输入数字为 150.1020) 2 数字输入完成后, 按F4 (确 定) 键, 显示返回到正常的角 度测量模式。 F1 F4 1)若输入有误,可按F1(删除)键删除,或按ESC(退出)键重新输入正 确值。 2)若输入错误数值,则设置失败,须重新输入。 V:1220930 HR :900930 置零锁定置盘页1 V:1220930 HR :900930 置零锁定置盘页 1 水平角设置 HR: = 删除-123确定 V:1220930 HR :1501020 置零锁定置盘页1 水平角设置 HR: = 删除-123确定 18 4.44.4 垂直角与坡度(垂直角与坡度(% %)转换)转换 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按F4(页 1)键,进入第 2 页 F4 按F3(坡度)键(1) F3 1)每次按F3(V%)键,显示模式交替切换。 当垂直角超过45(100%)时,显示窗将出现(OUT) (超出测量范围) 4.54.5 天顶距和高度角的转换(参见天顶距和高度角的转换(参见 11.311.3) 垂直角显示如下图所示: 补偿坡度左/右页 2 V:1220930 HR :1501020 置零锁定置盘页 1 V:0.99% HR :1501020 补偿坡度左/右页 2 19 5.5.距离测量距离测量 在进行距离测量前通常需要确认大气改正设置和棱镜常数设置, 再进行距离测量。 5.15.1 大气改正设置大气改正设置 温度常数预置为 15C,若需修正,请手工输入(范围-20C+50C) 气压常数预置为 1013hPa,若需修正,请手工输入(范围 533 hPa1332 hPa) 1hPa=0.75mmHg 此设置关机后仍保存在仪器中。 5.25.2 棱镜常数设置棱镜常数设置 棱镜常数预置为-30,如使用其他常数的棱镜,则在使用之前应先设置一个相应的 常数,常数设置范围-999mm+999mm。此设置关机后仍保存在仪器中。 确认处于测角模式 20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在测角模式下,按(测距) 键进入测距模式第 1 页 按F3键 F3 按F1键进入设置棱镜常数界 面,参见 3.8 输入数字后,按 ENT或确定键 按F2键进入设置温度常数界 面,参见 3.8 输入数字后,按 ENT或确定键 按F3键进入设置大气压界 面,参见 3.8 输入数字后,按 ENT或确定键 修正完成后,按ESC键返回测 距模式第 1 页 F1 F2 F3 5.35.3 距离测量(斜距模式)距离测量(斜距模式) 确认处于测角模式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F1:棱镜常数=-30mm F2:温度=15C F3:大 气 压=1013hPa V:815421 HR :1573358 SD:(精测)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F1:棱镜常数=|mm F2:温度=15C F3:大 气 压=1013hPa 删除-123确定 F1:棱镜常数=-30mm F2:温度=15C F3:大 气 压=|hPa 删除-123确定 F1:棱镜常数= -30 mm F2:温度=|C F3:大 气 压=1013hPa 删除-123确定 21 按键,进入距离测量模式界 面 照准棱镜中心 按F1(测量)键开始测量。 1) 再按F1(测量)键,可停止 测距 显示测量结果 2) 5) F1 F1 按任意键,测距值被清空任意 1)当仪器在检测光强时, “光强:*”标志就会出现在显示屏上。 2)测量结果显示时伴随着蜂鸣声。 3)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模式设置的不同而改变: 当模式设置为单次的时候,测量结果显示为当次测量结果; 当模式设置为精测的时候,仪器最后显示为每次测量结果; 当模式设置为跟踪的时候, 仪器显示的测量结果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cm) 。 4)按键,测距结果可改为平距、高差显示。 5)若目标被树枝等物体挡住不超过 5 秒,仍能继续测距;也可能导致仪器测距 结果为遮挡物的距离,因此,最好保证测距时仪器与棱镜间无遮挡。 5.45.4 距离测量(距离测量(平距、高差平距、高差模式)模式) 确认处于测角模式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V:1220930 HR :900930(精测) SD :光强:155 置零锁定置盘页1 V:900920 HR :1721723(精测) VD : 测量模式条件页1 HR:1220923 HD:235.343 m(精测) VD:36.551 m 测量模式条件页1 V:1220930 HR :900930(精测) SD :336.551 m 测量模式条件页1 22 按两次键,进入平距、高差 测量模式界面 照准棱镜中心 按F1 (测量) 键开始测量1) 再按F1(测量)键,可停止 测距 显示测量结果 2) 4) F1 F1 按任意键,测距值被清空任意 1)当仪器在检测光强时, “光强:*”标志就会出现在显示屏上。 2)测量结果显示时伴随着蜂鸣声。 3)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模式设置的不同而改变: 当模式设置为单次的时候,测量结果显示为当次测量结果; 当模式设置为精测的时候,仪器最后显示为每次测量结果; 当模式设置为跟踪的时候, 仪器显示的测量结果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cm) 。 4)按键,测距结果可切换为斜距。 5.55.5 测距模式设置测距模式设置 距离测量可设置为精测、跟踪、单次三种模式,此项设置关机后不保存,仪器默 认设置为精测模式。 精测模式:最常用距离测量模式,精度高但时间长 测距时间:3 秒(初次) 显示单位:0.001m 或 0.001ft 跟踪模式:此模式测量时间短但精度低,只精确到厘米位 测距时间:0.8 秒 显示单位:0.01m 或 0.01ft 单次模式:此模式为不连续的精测模式,测量次数为一次 测距时间:3 秒 显示单位:0.001m 或 0.001ft 仪器处于测距模式第一页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HR:1220923 HD:(精测) VD: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HR:1220923 HD:235.343 m(精测) VD:36.551 m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HR:1220923 HD:(精测) VD: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23 按F2(模式)键。1)F2 按F1(精测)键,选择精测 模式 按F2(跟踪)键,选择跟踪 模式 按F3(单次)键,选择单次 模式 F1 F2 F3 1)要取消设置,按ESC键 5.65.6 偏心测量偏心测量 当棱镜直接架设有困难时,此模式是十分有用的,如在花木的中心。只要安置棱 镜于和仪器平距相同的点 P 上。在设置仪器高度/棱镜高后进行偏心测量,即可得到被 测物中心位置的坐标。 当测量 A0 的投影地面点 A1 的坐标时,设置仪器高/棱镜高 当测量 A0 点的坐标,只设置仪器高(设置棱镜高为 0) V:900920 HR :1721723(精测) SD :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V:900920 HR :1721723(精测) SD : 精测跟踪单次- V:900920 HR :1721723(精测) SD :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24 确认在测距模式下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在测距模式下按F4键, 进入测 距模式第二页。 F4 按F1(偏心)键F1 照准参考位置 P(在该点放置棱 镜) 。 照准 P 偏心测量 HR :900930 HD : 测量-确定 V:1220930 HR :900930(精测) SD :336.551 m 偏心放样发送页2 25 按F1 (测量)键测量仪器到棱 镜之间的水平距离 F1 照准目标位置 A 点(立柱中心 点) 。 照准 A 按F4(确定)键。 显示 A 点的角度和距离。 1)2) F4 1)按F1(下点)键,进行下点的偏心测量,按ESC键退出 2)按键,可依次显示 VD、SD、HD(第三行) ; 按键,可依次显示 N、E、Z(第三行) 。 5.75.7 放样(距离)放样(距离) 该功能可显示出测量的距离与输入的放样距离之差。 测量距离-放样(预置)距离=显示值 可进行各种距离测量模式如平距、高差或斜距的放样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在距离测量模式下按F4键,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第二页 F4 角度偏心 HR:1220923 VD:7.339m 下点- 偏心测量 HR :900930 HD :35.665m 测量-确定 V:1220930 HR :900930(精测) SD :336.551 m 偏心放样发送页 26 按F2(放样)键,显示出上 次设置的数据 F2 通过按F1F3键选择测量 模式。 F1:平距 F2:高差 F3:斜距 例:水平距离 F1 输入放样距离(1)50m F1 输入 50 F4 照准目标(棱镜) , 按F1键,测量开始,显示出 测量距离与放样距离之差。 照准 P F1 移动目标棱镜,直至距离差等 于 0 m 为止 (1)参见 3.8 输入数字和字母的方法 若要返回到正常的距离测量模式,可按ESC键 放样 HD:50.000m 平距高差斜距- 放样 HD:50.000m 输入-确定 放样 HD:50.000m 输入-确定 HR:1200923 dHD:0.000 m VD:0.000 m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HR:1200923 dHD: VD:光强:152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HR:1200923 dHD:-88.652m VD:0.225m 测量模式条件页 1 27 6.6.坐标测量坐标测量 6.16.1 坐标测量的步骤坐标测量的步骤 通过输入同一坐标系中测站点和定向点的坐标可以测量出未知点(棱镜点)在该 坐标系中的坐标。 1.要设置测站点坐标值,参见“6.2 设置测站点坐标” 2.要设置仪器高和目标高,参见“6.2 设置测站点坐标”和“6.3 设置棱镜高” 。 3.要设置后视,并通过测量来确定后视方位角,方可测量坐标。 6.26.2 设置测站点坐标设置测站点坐标 设置仪器(测站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坐标,仪器可自动转换和显示未知点(棱 镜点)在该坐标系中的坐标。 1)使用键盘直接输入坐标(仪器显示角度测量显示)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按(坐标)键,进入坐标测 量模式. 按F2(设置)键F2 按F3(取消)键,进入设置 界面 F3 选择文件 文件名: -列表取消确定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N:0.000m E:0.000m Z:0.000m 测量设置条件发送 原点 (0. 0. 0) 测站点 (n. e. z) 28 按F1键,进入输入仪器高界 面 F1 按F1键,参见 3.8 输入仪器 高 (如不需要仪器高,可跳过此步 骤) F1 按F4(确定)键 C/0523C/0523 表示表示 DADDAD 中有中有 523523 个坐标数据个坐标数据 M/0599M/0599 表示表示 DADDAD 中有中有 599599 个原始坐标个原始坐标 数据数据 F4 按F4(坐标)键F4 按F1(输入)键,进入 N 坐 标输入模式,参见 3.8 输入 N 坐标, 完成后光标自动转到 E: 。 依次输入 E 坐标和 Z 坐标。 (也 可按或键移动光标直接 选择所要输入的坐标) F1 输入仪器高 仪器高:-0.001m 输入-确定 输入仪器高 仪器高:|m 删除-123确定 输入仪器高 仪器高:22.000m 输入-确定 测站点坐标设置 工作文件:DAD C/0523M/0599 查找-坐标 N:*0.000m E:0.000m Z:0.000m 输入-确定 N:=|m E:0.000m Z:0.000m 删除-123确定 N:5322.332m E:*0.000m Z:0.000m 输入-确定 29 按F4(确定)键,返回F4 坐标输入范围: -999999.999m N、E +999999.999m -9999.999m Z +9999.999m -999999.999ft N、E +999999.999ft -9999.999ft Z +9999.999ft 2)调用内存中坐标文件设置测站(仪器显示角度测量显示)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按(坐标)键,进入坐标测 量模式. 按F2(设置)键F2 连续按F2(列表)键,选择 将要使用的坐标所在的文件 名; 按F4(确定)键,进入设置 界面 F3 F4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选择文件 文件名: -列表取消确定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N:0.000m E:0.000m Z:0.000m 测量设置条件发送 选择文件 文件名:DAD工作 -列表取消确定 30 按F1键,进入输入仪器高界 面 F1 按F1键,参见 3.8 输入仪器 高 (如不需要仪器高,可跳过此步 骤) F1 按F4(确定)键 C/0523C/0523 表示表示 DADDAD 中有中有 523523 个坐标数个坐标数 据据 M/0599M/0599 表示表示 DADDAD 中有中有 599599 个原始坐个原始坐 标数据标数据 F4 按F1(查找)键,进入查找 坐标数据界面 F1 按F3键,进入输入坐标点号 查找界面 按F1键,然后输入点号 F3 F1 输入仪器高 仪器高:-0.001m 输入-确定 输入仪器高 仪器高:|m 删除-123确定 输入仪器高 仪器高:22.000m 输入-确定 测站点坐标设置 工作文件:DAD C/0523M/0599 查找-坐标 查找坐标数据 F1:第一个数据 F2:最后一个数据 F3:查找点号 输入坐标点号查找 点号: 输入-确定 输入坐标点号查找 点号:D1 输入-确定 N:10.000m E:80.000m Z:0.000m 点号:D1F4:设置 31 按F4(确定)键F4 按F4(设置)键,返回。F4 6.36.3 设置棱镜高设置棱镜高 电源关闭后,可保存棱镜高。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按(坐标)键,进入坐标测 量模式. 按F2(设置)键F2 按F3(取消)键,进入设置 界面 F3 按F3键, 进入输入棱镜高界 面 F3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选择文件 文件名: -列表取消确定 N:0.000m E:0.000m Z:0.000m 测量设置条件发送 输入棱镜高 棱镜高:0.000m 输入-确定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32 按F1键,输入棱镜高并确定F1 F4 按F4(确定)键,返回。F4 6.46.4 设置后视设置后视 坐标测量模式下的后视设置与数据采集和放样(坐标)中的后视设置是相似的, 后视设置有三种方法: 1. 直接输入坐标数据(NE) 2. 调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点 3. 直接输入方位角 1)直接输入坐标数据设置后视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1按(坐标)键,进入坐标 测量模式. 按F2(设置)键F2 输入棱镜高 棱镜高=10.000|m 删除-123确定 输入棱镜高 棱镜高:10.000m 输入-确定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选择文件 文件名: -列表取消确定 N:0.000m E:0.000m Z:0.000m 测量设置条件发送 33 按F3(取消)键,进入设置 界面 F3 按F2键,进入后视点设置界 面 F2 按F4键F4 按F1键F1 参见 3.8 依次输入 N: 、E:坐标 按F4(确定)键 HRHR: :表示计算所得方位角表示计算所得方位角 hr:hr:表示实际所测得的方位角表示实际所测得的方位角 F4 按F1(设置)键,使 HR 与 hr 一致 F1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后视点设置 工作文件:DAD C/0523M/0599 查找-置盘坐标 N:*0.000m E:0.000m 输入-确定 N:=|m E:0.000m 删除-123确定 N:55.236m E:*10.000m 删除-123确定 方位角设置(照准设置) HR :571348 hr :1573348 设置-退出 方位角设置(照准设置) HR :571348 hr :571348 设置-确定 34 按F4(确定)键,返回F4 2)调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点设置后视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按(坐标)键,进入坐标测 量模式. 按F2(设置)键F2 2按F3(取消)键,进入设置 界面 F3 按F2键,进入后视点设置界 面 F2 按F1键,进入查找坐标数据 界面 F1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选择文件 文件名: -列表取消确定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N:0.000m E:0.000m Z:0.000m 测量设置条件发送 后视点设置 工作文件:DAD C/0523M/0599 查找-置盘坐标 查找坐标数据 F1:第一个数据 F2:最后一个数据 F3:查找点号 输入坐标点号查找 点号: 输入-确定 输入坐标点号查找 点号:D1 输入-确定 35 按F3键,进入输入坐标点号 查找界面 按F1键,然后输入点号 F3 F1 按F4(确定)键 F4 按F4(设置)键,进入方位 角设置界面 HRHR: :表示计算所得方位角表示计算所得方位角 hr:hr:表示实际所测得的方位角表示实际所测得的方位角 F4 按F1(设置)键,使 HR 与 hr 一致 F1 按F4(确定)键,返回F4 3)直接输入方位角设置后视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按(坐标)键,进入坐标测 量模式. N:10.000m E:80.000m Z:0.000m 点号:D1F4:设置 方位角设置(照准设置) HR :571348 hr :1573348 设置-退出 方位角设置(照准设置) HR :571348 hr :571348 设置-确定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选择文件 文件名: -列表取消确定 N:0.000m E:0.000m Z:0.000m 测量设置条件发送 36 按F2(设置)键F2 按F3(取消)键,进入设置 界面 F3 按F2键,进入后视点设置界 面 F2 按F3键,进入水平角设置界 面 输入所要设定的方位角 F3 按F4(确定)键,进入方位 角设置界面 HR:表示计算所得方位角 hr:表示实际所测得的方位角 F4 按F1(设置)键,使 HR 与 hr 一致 F1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后视点设置 工作文件:DAD C/0523M/0599 查找-置盘坐标 水平角设置 HR: =| 删除-123确定 水平角设置 HR: =57.1348| 删除-123确定 方位角设置(照准设置) HR :571348 hr :1573348 设置-退出 方位角设置(照准设置) HR :571348 hr :571348 设置-确定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37 按F4(确定)键,返回F4 若在方位角计算时出现 E-29 时表明: 1. 测站点和后视点的坐标输入有误,无法计算方位角; 2. 测站点和后视点的距离不超过 2mm,系统视为同一点,无法计算方位角; 6.56.5 坐标测量坐标测量 进行坐标测量,注意:注意:要先设置测站坐标,仪器高,棱镜高及后视方位角。 未知点的坐标由下面公式计算并显示出来: 测站点坐标: (N0,E0,Z0)相对于仪器中心点的棱镜中心坐标: (n,e,z) 仪器高:仪高 未知点坐标: (N1,E1,Z1) 棱镜高:镜高 高差:Z(VD) N1=N0+nN1=N0+nN1=N0+nN1=N0+n E1=E0+eE1=E0+eE1=E0+eE1=E0+e Z1=Z0+Z1=Z0+Z1=Z0+Z1=Z0+仪高仪高+Z-+Z-+Z-+Z-镜高镜高 仪器中心坐标( (N0,E0,Z0+仪器高) 38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确认测站点、后视和棱镜高已 设置,按ESC键,退出,进入 坐标测量第一页界面(或者由 测角界面按键,进入) ESC 照准棱镜中心,按F1(测量) 键,进行测量并显示结果。 F1 坐标测量时模式的选择由测距模式决定。 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的设置与测距模式相同。 再次进入坐标测量模式时显示值为前一次测量的坐标值。 按F4(发送)键,可将当次测量值通过 RS232 接口传输给计算机或电子手薄。 7.7.数据采集数据采集 DTM 系列全站仪可将测量数据存储在内存中 内存划分为测量数据文件和坐标数据文件。 N:0.000m E:0.000m Z:0.000m 测量设置条件发送 设置 F1:设置测站点坐标 F2:设置后视点 F3:棱镜高 N:10.000m E:5.000m Z:123.000m 测量设置条件发送 39 测量数据:被采集的数据(包括测站、后视等信息)存储在测量数据文件中。 坐标数据:仅将被采集点的坐标存储在测量数据文件中。 测点的数目: (在未使用内存于放样模式的情况下)最多可达 15000 个点。因为内 存包括数据采集模式和放样模式使用,因此当放样模式在使用时,可存储测点的数目 就会减少。 1)关闭电源时可确认仪器处于主菜单显示屏或角度测量模式,这样可以确保存储 器输入、输出过程的完结,避免存储数据可能出现丢失。 2 2)为安全起见,建议预先充足电池,准备好已充足电的备用电池。 7.17.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DTM 系列全站仪内存中的文件划分为测量数据文件、坐标数据文件,因此,在进行 数据采集之前应选择一种存储方式。 例:以坐标和测量数据文件(两种文件同时保存)为存储方式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按MENU键,进入菜单 3-1 界 面 MENU 按F4(页)键,进入菜单 3-2 界面 F4 按F2(参数设置)键,进入 参数设置菜单 3-1 界面 F2 按F4(页)键两次,进入参 数设置菜单 3-3 界面F4 菜单3-1 F1:数据采集 F2:放样 F3:内存管理页 菜单3-2 F1:应用程序 F2:参数设置 F3:照明页 参数设置菜单3-1 F1:自动关机关闭 F2:垂直角零位V F3:补偿器关闭页 参数设置菜单3-3 F1:数据存储设置 坐标数据 F3:保存退出页 40 连续按F1键,选取数据存储 模式为坐标和测量数据 坐标数据:仅存储坐标数据 测量数据:仅存储测量数据 坐标和测量数据:存储坐标数据 和测量数据 F1 按F3键,保存设置并退出 F3 7.27.2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1. 选择数据采集文件,使其所采集数据存储在该文件中。 2. 选择坐标数据文件。可进行测站坐标数据及后视坐标数据的调用。 (当无需调 用已知点坐标数据时,可省略此步骤) 3. 置测站点。包括仪器高和测站点号及坐标。 4. 置后视点,通过测量后视点进行定向,确定方位角。 5. 置待测点的棱镜高,开始采集,存储数据。 数据采集的操作: 参数设置菜单3-3 F1:数据存储设置 坐标和测量数据 F3:保存退出页 菜单3-2 F1:应用程序 F2:参数设置 F3:照明页 正常测量模式 MENUESC 菜单3-1 F1:数据采集 F2:放样 F3:内存管理页 F1ESC 选择文件 文件名: 新建列表-确定 41 7.37.3 选择数据采集文件选择数据采集文件 数据采集首先要选择一个数据采集文件, 可以将测量数据存入所选定的数据文件中。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操作过程操作过程操作操作显示显示 按MENU键,进入菜单 3-1 界 面 MENU 按F1(数据采集)键F1 连续按F2(列表)键,选择 将要使用的坐标所在的文件名; 1) 按F4(确定)键,选定一个 文件,进入数据采集界面。2) F3 F4 1)如果要直接输入文件名,可按F1(输入)键,然后输入文件名。 2)如果文件被选定,则在该文件名的右边显示符号“工作” 。 设置文件 数据采集 F1: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