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3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3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3页
3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4页
3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程莹莹冯广森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效果,并评价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肝癌患者共36例,对其实施介入化疗栓塞术以后进行跟踪随访,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结果经过介入治疗后,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巨块型肿瘤患者共有16例(84.2%),结节型肿瘤患者共8例(80%),弥漫型肿瘤患者共3例(42.9%),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25例(86.2%),肝转移瘤患者共4例(57.1%)。肝肿瘤缩小率大于50%的巨块型肿瘤患者共7例(36.8%,结节型肿瘤患者为2例(20%)。同时在手术中碘油沉积明显的患者,其肿瘤的缩小率也比较大。AFP降低率方面,巨块型肿瘤患者共15例(78.9%),结节型6例(60%),弥漫型6例(85.7%);原发型肝癌26例(89.7%),肝转移癌2例(28.6%)。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形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手术中的碘油沉积状况等,巨型肿瘤有着较好的介入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肿瘤治疗;化疗 R735.7A1672-5654(xx)02(c)-0108-02 在对各类肝癌患者在实施介入治疗以前,都应当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正确地判断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以便于有正确的判断和鉴别1。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研究对xx年9月xx年8月收治的通过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共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针对能够影响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总结归纳,旨在进一步评价介入治疗法在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与主要影响因素,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从xx年9月xx年8月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共36例,其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在3570岁之间。入选病例AFP指标均大于400ug,病情连续在四周以上,而且还排除了妊娠、活动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病例。全部患者都通过医学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有明显的肝内实质性的病变,并且也排除了肝血管瘤,入选患者的症状应当具备以下至少一项条件2:AFP指标在200ug以上;通过影像学检查,患者没有发现黄疸现象,并且y-GT或者AKP指标都出现明显的增高;远端存在十分明确的转移灶或者血性腹水,或者是在血性腹水内发现癌细胞;并且存在比较明确的乙型肝炎阳性标志的肝硬化症状。 1.2肝癌肿瘤的类型和形态 共检查出患有原发性肝癌的患者29例,其中,伴有其它部位转移的患者共有8例;属于肝转移癌患者共7例。通过腹部CT增强扫描的结果为参考依据,在形态上划分,属于巨块型肿瘤的患者共19例,属于结节型肿瘤患者共10例,属于弥漫型肿瘤患者共7例。 1.3患者临床症状 患者的肝功能正常、并且食欲较好,没有出现乏力和其它不适应现象的共12例;患者肝功能出现有轻度异常,并且有乏力症状,食欲比较差,在肝区明显感觉不适,甚至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共18例。患者肝功能比较差,并且出现了厌食和体力疲乏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显发现中量腹水,其肿瘤体积比较大,但是小于肝体积79%的患者共6例。 1.4介入手术方法 对患者都运用Seldinger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把肝管或这cobra导管置入肝右动脉或者肝左动脉位置,然后注入1620mg的化疗药物MMC、80100mg的DDP和1.01.5g的5-FU。之后再调整导管的位置,再用5060mg的ADM或者THP和1030mL的碘化油混合后进行栓塞。每位患者都进行3次化疗栓塞,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为4周。 1.5疗效标准 以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AFP指标的降低和肿瘤缩小率以及手术中的碘油沉积效果为参照标准3。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以自身主观感觉为主,比如乏力减轻、饮食增加和肝区疼痛减轻等。 2结果 经过介入治疗后,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巨块型肿瘤患者共有16例(84.2%),结节型肿瘤患者共8例(80%),弥漫型肿瘤患者共3例(42.9%),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25例(86.2%),肝转移瘤患者共4例(57.1%)。肝肿瘤缩小率大于50%的巨块型肿瘤患者共7例(36.8%),结节型肿瘤患者为2例(20%)。同时在手术中碘油沉积明显的患者,其肿瘤的缩小率也比较大。AFP降低率方面,巨块型肿瘤患者共15例(78.9%),结节型6例(60%),弥漫型6例(85.7%);原发型肝癌26例(89.7%),肝转移癌2例(28.6%)。 3讨论 介入治疗方法属于近几年来在临床上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存在有微创性与经济性等诸多优点4。通过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癌介入化疗栓来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认为通过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肝癌类型、形态和手术中的碘油沉积率等。通过本文对患者的综合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经介入治疗以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的患者中,原发型肝癌患者占86.2%,然而肝转移瘤患者仅占到57.1%,究其原因与介入治疗的主要靶器官密切相关。因为患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在其肿瘤组织坏死以后,肿瘤不仅会缩小,而且肝功能也有所恢复,因此,其临床的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5。至于肝转移瘤的患者,除了有肝脏肿瘤缩小现象以外,其原发性肿瘤控制的效果一般,因此上,患者的主观症状现象较少有明显的改善。 通过本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介入治疗后,巨块型肝癌患者要远比结节型与弥漫型患者的肿瘤缩小率要高,这和介入治疗的原理有密切的关联。因为临床上,在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时,肝癌的血供大约有95%99%都肝动脉,而正常的肝组织的血供大约有70%75%门静脉,只有大约25%30%是肝动脉,而化疗药物与碘油的形成混合乳剂并注射到肿瘤的供养血管与新生血管后,其一阻止了肿瘤的血液供给,其二该类化疗药物能够缓慢的释放出来,可以连续地破坏肿瘤,结果就会造成肝肿瘤因为缺血性坏死,并促使肝肿瘤细胞的快速死亡,从而使化疗药物的对患者全身的毒副作用大大降低6。同时,巨块型肿瘤的血管供应集中以后,十分有利于该类介入治疗,然而,弥漫型与结节型却因为供应血管的高度分散,再加上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常还要保护正常的肝组织,因此,在治疗的效果方面,要明显比前者有很大的降低。 通常患者在实施介入治疗过程中,如果碘油沉积比较好,那么在手术以后,肿瘤的缩小率比较明显。原因是肿瘤组织没有Kuffer的细胞与淋巴系统,所以无法有效地清除掉碘油,同时,碘油与化疗药物的混合运用于病灶,也起到缓释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7。因此,手术中碘油的沉积率对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提示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常军,贠秀俐,李小龙,等.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xx,10(4):159. 2李彦豪,何晓峰,黄信华,等.肝转移癌的动脉造影表现及介入化疗效果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xx,14(8):74-75. 3赵文召,高春芳,郭建平.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xx,13(5):86-87. 4Keiji,Yamamoto,ManabuMasuzawa,etal,KazuyaTamura.Analysisofprognosticfactorsinpatientswithhepatocellularcarcinomatreatedby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J.CancerChemotherapyandPharmacology.xx,20(1):862-863. 5高尚峰,王新胤,李倩倩,等.介入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xx,16(2):127. 6MaedaT,tasakaH,TakenakaK,etal.Low-dosecisplatinplusoraltegafurand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