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栾乔林1,谷秀兰1,吴继万2,韦仕川1,黄朝明1 (1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2海南成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口570125;)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保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需要,笔者运用调查研究及模型分析方法,以海南省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xx年海南省各市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5个市县生态安全状况达到“理想”状态。最后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笔者提出了促进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F323.2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141xx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利用规划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7110305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安全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414193);中西部计划学科建设项目(ZXBJH-XK018);中央财政中西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02M407005002)。 第一作者简介:栾乔林,男,1974年出生,云南陆良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E-mail:13976589001163.。 通讯作者:谷秀兰,女,1978年出生,山东兖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与自然地理方面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E-mail:guxiulanxxqq.。 :xx-12-04,修回日期:xx-01-19。 0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土地评价领域的体现1。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趋突出,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否持续利用,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是指土地资源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不受威胁的健康状态2。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3。 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土地资源数量有限4。1999年海南省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目标,xx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xx44号)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继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国际旅游岛已成为海南的发展战略,而土地资源又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要建设好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此背景下,开展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针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6。1993年,FAO发表的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的国际纲要,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评价标准,成为指导各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纲领7。张凤荣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中,阐述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与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的关系8-10。张建新11、汤洁12、高桂芹13等构建P-S-R框架模型,从土地资源的生态压力(Pressure)、生态状态(State)和生态环境响应(Response)3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刘勇等从区域土地资源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3个角度选取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程序方法已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思路,但由于区域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生态威胁也不尽相同,其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还需因地制宜,具体研究。特别是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基础因素土地资源,将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海南省内尚不多见。笔者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把土地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结合起来,开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期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及xx年成立的三沙市(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共19个市县,位于东经1083711105,北纬3302018。全省陆地总面积3.54104km2。海南岛是海南省的陆地主体部分,也是中国的第2大岛,其陆地面积为3.39104km2,海南岛地形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的核心,向四周逐级递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气候,各地年平均气温2226,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39mm,截至xx年,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达60.2%,海南省xx年实现GDP2522.66亿元,户籍人口为907.82104人,因此,海南也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热带花园。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2.1数据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以及评价中所需要的指标数据资料的收集、工作。资料的收集主要是指收集影响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描述资料、数据资料以及相关图件。研究数据主要中国统计年鉴(xxxx年)、海南省统计年鉴(xxxx年),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2020年)以及海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xx年)等相关文献资料。 2.2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态安全评价的对象是一定时期某一区域内的人类土地资源利用活动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与效应。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系统是复杂的多因素、多层次系统。进行生态安全评价,需要根据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系统的特征,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15。综合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进行指标选取,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层次性、可操作性、数据可收集性等原则16,结合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实际,构建了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参见表1。 2.3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析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生态安全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层次分析法专业软件Yaahp进行决策分析,得到了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2.4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指标标准化处理是为了统一各指标量纲。就是通过相应的数学变换消除原始指标数据量纲的影响。本文采用基准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基准即为区域生态系统安全阈值17。设S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实际值,J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基准值,Z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指数,0Zi1,则: (1)正向指标:当SiJi,则Zi=1;当Si (2)负向指标:当SiJi,则Zi=1;当SiJi,则Zi=Ji/Si100% 2.5生态安全值的计算 2.5.1单项指标生态安全值的计算单项指标生态安全值的数学模型如式(1)所示。 Xi=ZiWi(1) 式(1)中,Xi为第i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值,Zi为第i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Wi为第i个指标的评价指标权重。 2.5.2生态安全综合值的计算单项指标的安全值仅从单一侧面反映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要全面反映土地生态系统的总体安全状况,需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计算,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的数学模型如式(2)所示。 式中,Y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综合值,Xi为第i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值,Zi为第i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Wi为第i个指标的评价指标权重,n为评价指标总的个数。 3结果与分析 3.1生态安全分级和系统标准 笔者根据海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分级和系统标准(表2),按照人们对等级优劣档次的认知习惯,将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01的取值范围划分为5个区间,依次对应5个等级,并对系统特征进行描述。生态安全综合值越大,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就越好,反之,则表明生态安全状况越差18。 3.2评价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xx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综合值均大于0.7,说明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比较安全。18个市县中,生态安全值高于海南省平均值0.8743的市县有11个,生态安全值大于0.9的有5个市县,分别是琼海市、澄迈县、昌江县、儋州市、东方市;生态安全值小于0.8的有3个,分别是琼中县、白沙县、五指山市;其余10个市县的生态安全值均大于0.8。生态安全值最大的是琼海市,最小的是琼中县(图1)。 海南省xx年各市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单项指标生态安全值见表3。 海南省各市县xx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目标层生态安全综合值见表4。 从总体来看,生态安全综合值低于0.8的3个市县均为海南省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生态安全值最小的琼中县,由于农业占主导地位,农药施用量竟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对生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生态安全值高的几个市县,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特别是基本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如儋州市境内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澄迈县境内的老城经济开发区、昌江县境内的昌江循环经济园区、东方市境内的石油炼化项目等均海南省工业龙头。同时也说明海南生态环境很好,适当的工业项目对海南生态环境影响有限。另外,海口市、三亚市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海口市,有很好工业基础,但两市作为海南的旗帜,常住人口占全省近三分之一,生态安全值却不是很高。说明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 4对策与建议 4.1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要充分应用国务院继续支持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关政策,开展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试点,重点对旧城区内部进行改造,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宅基地集约化,加强农村居民点;坚决贯彻“挖潜为主、扩展为辅”的方针,立足内涵挖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重点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加强土地整治复垦,增加土地供给。根据产业政策、区域布局、投入资金和项目的区域带动效应等,按照项目带和土地利用带发展原则合理安排建设用地。确保海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4.2统筹区域、城乡用地协调发展 要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从全局的高度统筹海南省区域内土地资源,全面考虑不同产业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用地需求,对各部门、各产业的用地矛盾进行协调,充分发挥区域内部的聚集和规模效益19。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通过分类安排土地利用计划等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优先保障国际旅游岛建设鼓励扶持类建设项目用地。要通过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和重点开发,培育发展带和增长极,实现地区和城乡互动。利用“国土20条”将海南省作为土地权利立法试点的时机,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途径。 4.3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益 农业是海南省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海南省全面小康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五个统筹的保障,海南省农业的重要地位要求必须把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必须积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目前海南省农村土地利用处于粗放低效益状态,必须充分发挥地区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生产率,加速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用地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耗型向节约型转变、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初步形成产业优化、经济高效、产品安全、土地资源节约、环境良好、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4.4妥善处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自然生态环境是海南旅游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旅游用地在海南省土地利用中具有特殊地位,旅游业是海南省“一省两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热带滨海和山地旅游的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景观用地的需求必将高涨。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行有重点、分层次、有步骤、适度地开发利用海滨和山区生态旅游资源,限制盲目发展和新建旅游开发区,兼顾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用地需求,沿海防护林及成片的耕地、园地,可以融入旅游区,作为旅游景观用地,但必须保留农用地形态和功能。对于东部滨海旅游综合区,要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严格保护优质农用地,控制耕地占用规模和速度;对于南部热带滨海旅游区,要坚持节约与集约用地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侧重配置旅游设施用地,适当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包括港口建设、东线高速铁路建设用地;北部山区则应适当限制工矿用地扩张规模和速度,调整农用地内部结构,提高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效率,加快发展热带农业。 4.5以“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 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严格按照“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加强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扶持海南中部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建立健全治污设施正常运营保障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20。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探索生态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21,促进海南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结论与讨论 (1)通过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海南省各市县xx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根据安全等级划分,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xx年海南省各市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其中琼海市、澄迈县、昌江县、儋州市、东方市等5个市县生态安全状况达到理想状态。评价结果也较好地反映海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状况,与海南省各市县的实际生态安全状况基本吻合。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因素。笔者以海南省为研究区域,以海南省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就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由于数据收集困难等原因,舍弃了原先构建的部分评价指标,可能会对评价成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值的确定以及安全等级的划分等还带有主观因素,尚需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傅伯杰,陈利顶,马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12-118. 2刘勇,刘友兆,徐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J.资源科学,xx,26(3):69-75. 3曹新向,郭志永,雒海潮.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xx,18(2):192-195. 4栾乔林,韦仕川,王湃,等.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科技信息,xx,080:50-51. 5王湃,栾乔林,谷秀兰,等.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xx,40(16):197-200. 6WCED.OurCommonFuture.TheBrundtlandReport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1-19. 7FAO.FESLM:Aninternationalframeworkforevaluatingsustainablelandmanagement.worldResourceReport73:LandandWaterDevelopmentDivisionR.R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工艺工程师面试题及解析
- 2025年计算机编程技能测试模拟题集PythonJava等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笔试初中地理高频考点归纳与解析
- 2025年银行安保岗位保安业务笔试题目及答案
- 骨质疏松的概念症状临床诊断及护理要点
- 甲状腺彩超课件
- 甲烷和烷烃课件
- 中班小朋友教学课件模板
- 书签超链接的教学课件
- 江苏苏州2020-2022年中考满分作文41篇
- 初中英语语法句型转换综合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 选题策划导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奥氏体不锈钢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 新航标职业英语语音技能教程unit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科目二考试成绩单
- 正确认识胰岛素
- 微电网的总体结构
- 辽宁省盘锦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