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学校“学为结合反哺社会”的探讨.doc_第1页
农村老年学校“学为结合反哺社会”的探讨.doc_第2页
农村老年学校“学为结合反哺社会”的探讨.doc_第3页
农村老年学校“学为结合反哺社会”的探讨.doc_第4页
农村老年学校“学为结合反哺社会”的探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老年学校“学为结合反哺社会”的探讨 农村老年学校“学为结合反哺社会”的探讨以xx县千人桥镇老年学校为例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发展趋势越来越快,农村老年学校开始逐渐普及。那么如何做好农村老年学校“学为结合反哺社会”,下面就以我们千人桥镇老年学校为例,谈谈我们的浅显看法。我镇是一个辖21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人口近6万的三合一乡镇,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6541人,占总人口的12.9%。我镇自1994年8月成立第一所老年学校以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拥有12所老年学校(其中镇中心老年学校1所、村8所、中学3所),在校老年学员1358名(镇中心老年学校学员48人)。一、开设课程要有针对性农村的性质决定着农村的老年学校学员,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发挥作用,农村老年学校必须要立足农村实际开设课程,教会学员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在课程开设中,不仅要开设一些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和文化娱乐方面的课程,更要开设一些与农村密切关联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农业科技等方面知识。一直以来,我镇老年学校,每年开设的课程基本上一半为关于老年人生活保健和文化娱乐方面的课程,一半为法律法规、大政方针和农业科技等知识的宣传,使学员时刻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涉农法律法规和农业新技术等。我镇中心老年学校,每年24节课,就有7节为时政课、7节为农业科技课。二、要提供服务平台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农村老年学校学员有服务社会的愿望。但有些因为没有服务平台,而无所作为。我镇老年学校通过三种渠道,为学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一是把学员吸收为关工成员。我们把所有老年学员聘请为所在地关工委成员或中小学校外辅导员,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另外,在镇中心老年学校成立了“三德”报告团,每年定期巡回为青少年作“三德”报告;成立了网吧巡视组,不定期深入网吧进行巡视。在各个老年学校成立了帮教小组,与失足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上门帮教。二是开展无职党员学员设岗定责活动。针对老年学校学员大部分是党员的情况,镇老教委紧紧依托各地党组织,开展无职党员学员设岗定责活动,让无职党员学员认领“结对帮扶、治安维护、政策宣传、科技推广”等岗位,使无职党员学员有了用武之地。三是开展座谈交心活动。平时,镇老教委每季度召开一次老年学校校长座谈会,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收集各自对镇党委政府、以及所在村(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镇党委政府或相关村(学校);年终以镇举办由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老年学校新春茶话会,总结过去,畅谈未来,让学员为全镇的新农村建设集中进言献策。三、要提供适度保障老年学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一般来说,只要主动实践就行,不需要什么保障的。但有些情况:如网吧巡查、三德报告、大面积的科技推广等,没有党委政府支持、没有所在村(学校)的支持是不行的。我镇在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为学员服务社会提供经费保障。对于老年学员参与的网吧巡查、“三德”报告、科技推广等,我镇每年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主要是用于车辆、生活和其它必须要支出的部分),保证活动能够正常开展。二是为网吧巡查员提供人身保障。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统一印制网吧巡查证,让巡查学员持证上岗;对于巡查中网吧业主无理取闹,对巡查人员进行辱骂或人身攻击的,镇党委政府从严查处。自巡查以来,我镇已查处这样的事件3起。三是为服务活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镇中心老年学校的“三德”报告团,每次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做报告,以及镇中心老年学校的农技推广小组,每次开展科技培训,都由镇党政办下发通知,要求相关单位做好人员的组织和场地的落实等工作。四、要引导学员主动服务社会老年学员如何服务社会,发挥应有作用,重在实践,贵在引导。近年来,我镇老年学校正是按照老有所学、奉献社会、发挥余热的办学宗旨,积极引导学员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作贡献。一是深入机关学校,充当“三德”教育的教导员。2000年,我们在镇中心老年学校成立了“三德”报告团。报告团每年结合年度实际,分上下半年深入机关学校等单位进行巡回报告。近年来,我校“三德”报告团共做巡回报告35场次,有力地弘扬了社会正气,端正了民风和行风,净化了校风。在报告中,学员们有的结合自身经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的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有的结合实际,教育他人如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学员方跃炳,每年都要把他当年参加革命时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讲给刚上初一的学生听,勉励学生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学员陈铁桃每年都要利用暑假义务教青少年学唱爱国主义歌曲。近年来,共为200多名学生教唱爱国歌曲100多首。重阳片学员所在的五里桥村周边有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仰“异教”。学员们针对所有义教徒每月初一不吃不喝在一起聚会祷告、晚上不分男女老少在一起睡觉、每年正月初一脱光衣服下水洗澡,这种给教徒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不稳定因素情况,经常深入教徒家中进行走访规劝,帮助教徒们迷途知返。在他们的劝说下,周边123名异教徒,已有119名脱离了邪教组织,重新过上了正常人生活。二、深入群众之中,充当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一直以来,我们要求每一位学员要主动地向周边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镇党委政府出台的各项文件精神。近年来,所有学员都能按照要求,充当起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无论是过去农业税费征收,还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无论是新农村政策的宣讲,还是招商引资政策的宣传;无论是科学技术的推广,还是种养殖结构调整的引导,每名学员都能做到率先垂范,主动融入。党员朱哲龙在xx年的村村通水泥公路建设中,不仅自己带头捐赠了800多元的建设款,而且积极向左邻右舍宣传。在他的动员下,他所居住的村民组群众捐款踊跃,仅一个星期就捐款8万多元。三汊河村瓦拐组“两劳”回归男青年黄荣俊,释放走上社会不久,便结识了桃溪镇女青年千方静,两人长期非法同居。xx年冬季,村计生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向他宣讲计生政策,动员两人办理婚姻手续和计生手续,但黄荣俊先前“混世”时的霸气仍然不改,根本不买村干部的帐,认为自已和女朋友同居,管村里什么事,劝导工作不起任何作用,在当地影响很坏。与黄荣俊有着亲戚关系的学员陶良平知晓情况后,主动上门向他宣讲计生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做其思想工作。最终黄荣俊改变了初衷,不仅与女朋友千方静到县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还自觉地到镇计生服务所接受了计生常规服务,一桩隐性婚姻就这样悄然化解了。三、深入闾里之间,充当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老年学员阅历丰富,而且大部分在地方上德高望重,因此他们是左邻右舍矛盾纠纷的最佳调解员。近年来经我镇老年学校学员调解的邻里纠纷就达300多起。使很多一触即发,甚至酿成刑事案件的事件烟消云散,纠纷者握手言和。学员李正龙、袁中祥、倪尤东更是被当地群众称为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他们仨人只要发现左邻右舍有矛盾纠纷,就积极地去化解,总是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部分矛盾在他们的调解下,最后化干戈为玉帛,一笑泯恩仇。久而久之,在当地很多村干部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都找他们去调解。他们已成为我镇远近闻名、成人皆知的矛盾调解高手。xx年月的一天,我镇三汊河街道街民郑昌明和陶善和两家为生意而起纠纷,先是口角,后来发展到双方动起刀锹,参战人员达人,一场血战即将开始。左邻右舍上百人观望,但谁也不敢上前劝解。正在看电视的学员袁中祥得知情况后,立即飞奔到场。后来这场即将流血冲突矛盾,在袁中祥的鼎力劝说下,终于风平浪静,两家言归于好。四、深入街头巷尾,充当监视网吧的巡视员。我镇现有千人桥、五里桥、三汊河三条街道。自1999年我镇第一家网吧开业以来,现在已发展到家网吧,每条街道都有网吧在经营。为了有效地监督网吧不接受未成年人上网,保持网络内容健康,2000年,镇中心老年学校从学员中抽调5人,成立了网吧监督巡视组,每月不定期深入网吧进行巡视,并把每次巡视结果书面报告镇党委政府。对于存在的问题由镇党委政府安排公安、工商和文化部门去依法查处整顿。近年来,由于巡视组的不定期督查,我镇境内,公安、工商和文化部门共查处并整顿网吧11次,吊销营业执照家,没收微机6台,有力地促进了网吧的规范化经营,净化了育人环境。五、深入田间地头,充当科技知识的推广员。学员中有些同志原先是从事农业技术方面的骨干。学校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每年组织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疑答难,手把手地指导群众从事农业生产。鼓励少数有能力的学员创办经济实体,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或给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学员丁常久原是镇林场场长,对苗木花卉栽培颇有研究。xx年,他在家建起了一个苗木花卉培育基地,给周边群众做示范,向前来学习的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净收入10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如今周边已有30多户群众从事苗木花卉栽培,每年直接经济效益40多万元。学员李耀坤原是镇农技站高级农艺师,退休后,在家开了一个庄稼医院,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接受群众咨询,每年挽回因病虫害造成的农作物损失达30多万元。六、深入实地调查,充当党委政府的参议员。老年学员阅历深厚,经验丰富,且整天和群众生活在一起,对群众的所想所盼心理十分清楚,他们对决策的把握相对来说比较科学。因此镇老教委要求所有学员要积极主动地给党委政府和所在村两委(学校)多提建议和意见。近年来,学员共向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提出可行性建议80多条、大部分被镇党委政府或村两委采纳。xx年11月,镇党委政府准备酝酿搬迁原千人桥街道农贸市场。风声刚一出去,很多群众就说党委政府的这一决策有待商確,部分群众意见很大。时任镇中心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