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岳麓版必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 修 一,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2课时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基 础 攻 关,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_建立汉朝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引发了王国问题。公元前154年,_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引发“_”,三个月后平定叛乱。 (2)措施:实行“_”,强干弱枝,_地方。 (3)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刘邦,汉景帝,七国之乱,推恩令,监察,2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背景 唐朝后期,形成了_林立的局面;唐朝灭亡后,出现了_的分裂局面。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并实现了相对统一。 (2)措施 收精兵。实现了_和_的分离。 削实权。废除_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规定州郡直属中央,_掌地方行政,设_监察。,藩镇,五代十国,统兵权,发兵权,节度使,文臣,通判,制钱谷。规定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_控制掌握。 (3)影响 积极方面: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_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方面:但通过“分化事权”来加强中央集权,又造成了严重的国家财政危机。,中央,藩镇割据,易混辨析 推恩令 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地方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是整个汉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 1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 (2)过程:明朝建国之初,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1380年,明太祖下令裁撤_,废除丞相,由皇帝掌管_。 (3)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中书省,六部,2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1)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立_,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2)明成祖:设立_,地位逐渐上升,逐渐取得了“_”权。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_”。 (3)清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处理。 (4)清雍正年间,设立_,它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殿阁大学士,内阁,票拟,批红,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易混辨析 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 宰相制下,宰相的地位是“百官之首”,拥有决策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内阁制下,阁臣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者,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而非制度性的授权。,图解识记 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考 点 突 破,史料探究 史料一 贾谊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义,国小则亡邪心”。 史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朱子语类,汉宋加强中央集权,主题 1,问题:上述史料表明汉宋怎样的集权思想? 提示:(1)史料一表明作者主张以“众建诸侯”的方式,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2)史料二表明北宋剥夺地方的军权、财政权和行政权,以集权于中央。,拓展深化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2)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2汉武帝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对点训练 1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 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 D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D,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汉武帝时期的刺史的作用的准确理解。从材料中可分析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刺史,负责监督地方豪强、贪污受贿等,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上的控制。,史料探究 史料一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主题 2,史料二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 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廷寄,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特点。 提示:(1)从史料一中的“私人办公室”可认识到内阁的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从皇帝是“真正领袖”认识到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史料二“面承后撰拟进呈”反映军机处按皇帝旨意处理军务,其意义是“自有迁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体现出军机处的特点是:只能跪奏笔录,传达皇帝旨意;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拓展深化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抗灾救灾。 (2)消极影响 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总之,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C,解析 明代皇帝处理密疏的措施,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加强,并非处理奏折的程序混乱,故A项错误;明朝皇帝用“密疏”监督官员,但非最终目的,故B项错误;除了处理正常程序的奏折外,皇帝还用“密疏”监督官员,本质上体现出明代强化君权的措施多样,故C项正确;内阁充当了内侍、顾问角色,但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故D项错误。,3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 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B掌握军国大事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C,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材料“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可知军机大臣并不是由专人担任,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