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2016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2016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2016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2016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 2016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2016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本单元围绕 “ 自然 ” 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 4 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儿童诗、古诗和儿歌。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 自然,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要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读 正确就是能读准字音,读出轻声、儿化等。读流利就是不单字读,要努力做 到连词读,不 丢字、添字,能正确停顿等。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课文单元,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朗读基 本功的训练,提醒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 一 ” 的不同读音。要重视教 师的范读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和比较,不断提高朗读 能力。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四季中典型的自然现象或场景,但因为中国幅员辽阔,物候差 2 / 19 异较大,课文中的事物学生不一定都熟悉,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或视 频,丰富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秋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 “ 秋、气 ” 等 6 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子旁 2 个偏 旁;会写 “ 了、子 ”2 个字和横撇 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1 自然段。 3.结合生活观察,能用 “ 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 ” 的句 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典型场景;独体字变偏旁的变 化;几个独体字组成生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学生朗读课题 ,圈出课题中的生字 “ 秋 ” ,识记 “ 秋 ” :教师一边出示卡片 “ 禾 ” 和 “ 火 ” ,一边描述: “ 禾姑娘遇3 / 19 上了火姑娘,头碰头脚挨脚,变成了秋姑娘。 ” 请学生自 由说一说,试着给 “ 秋 ” 组词,如 “ 秋天、秋风、秋千 ” 。 2.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请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 3.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齐读: 一( y)片片一( y)群一( y)会儿排成个 “ 一 ” ( y)字 凉了( le)黄了( le)叶子( zi) 4.指名朗读课文,发现学生朗读的突出问题,教师及时予以正确的范读,纠正错误。 ( 1)出示词组 “ 一片片叶子、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 ” ,请朗读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齐读,注意词组连读。 ( 2)教师出示词组所在的句子,男女生轮流齐读。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 “ 人 ” 字,一会儿排成个 “ 一 ” 字。 初读环节,不求表达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全面,旨在从课文学习起始阶段,培养学生整 体感知的意识。 “ 一 ” 的不同读音是朗读的难点,范读和读前提示给予正强化。连词读是朗读的基础,也是增强语感的前提。 二、对比说话,积累应用 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 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4 / 19 ( 1)请学生圈出相关内容:天气、树叶。(随机板书:天气、树叶) ( 2)认读生字 “ 气 ” ,给它找找朋友,组一组词。 ( 3)引导学生对比说话。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最喜欢做些什么?(吃西瓜、吃棒冰、游泳、吹电扇、待在空调房间里 )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人们(不用吃西瓜、棒冰消暑;不敢下水游泳;不需要吹电扇 )。 ( 4)多媒体展示夏天和秋天不同的树,让学生说说树木的变化。 ( 5)随机学习生字 “ 片 ” :请学生组词,积累应用,说说“ 一片() ” 。 ( 6)引导学生学习生 字 “ 树、叶 ” 。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 “ 木 ” 变成木字旁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将捺改成了点。引导学生理解 “ 树 ” 和 “ 木 ” 有关,初步知道偏旁和字义的关系。 出示 “ 叶 ” ,让学生说说发现这个字里有几个以前学过的字,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 “ 叶 ” 。动画呈现 “ 口 ”和 “ 十 ” 两个字慢慢靠近组合成了 “ 叶 ” 。 2.引导学生想象落叶的数量,理解 “ 一片片 ” 。 ( 1)范读句子,引导学生想象有多少叶子从树上飘落。 ( 2)分别出示一片树叶和一片片树叶,比较不同,体会 “ 一5 / 19 片片 ” 表示落叶很多。(随机板书:一片片) ( 3)出示补充 改编的谜语诗,请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落叶的多和飘落的情景。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落到地面成一片。 ( 4)指名请学生朗读句子,抓住重点词 “ 一片片 ” 体会飘 落的树叶很多。 3.师生配合读: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 子(从树上落下来)。 通过和夏日情景的对比,能够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入感受 “ 天气凉了 ”“ 树叶黄了 ” 的自然变化。发挥语言描述 的魅力,引导孩子展开合理想象,谜语诗的介入,引导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诗韵中,感受 “ 一片片 ” 的意象。 4.请学生模仿表达, 说说 “ 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 ” 。如 “ 秋天来了,小草黄了。秋天来了,菊花开了。秋天来了,小虫躲起来了。 ” 5.引导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 2)板书引领,指导学生背诵。 ( 3)同桌互相背诵,请学生个别班级展示。 三、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 “ 秋、了、气、片 ” ,请学生开火车轮读,6 / 19 给生字组词。 2.请学生找出生字中的两兄弟 “ 了、子 ” ,比较发现同异: “ 子 ” 比 “ 了 ” 多一横。 3.指导学生书写 “ 了 ” 。 ( 1)田字格板书范写,请学生说说有几笔 ,学生集体书空。 ( 2)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教师提示书写要点。 ( 3)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纠正;学生再练写一个字。 4.“ 子 ” 字的书写指导步骤同上,注意横略长,写在横中线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生活中的观察,了解秋天的特点。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够用 “ 一会儿 一会儿 ”造句。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7 / 19 1、自由读课文。看音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学生标序号) 按自然段再来读一读,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读带拼音词语。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 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现在拼音 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分手了,请你再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查) 5、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读) 6、下面,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课文读的更通顺,更流利。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老师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谁来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呢?(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田野)板书 2、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 秋天到了,天气凉 了。 ” 如果换成 “ 天气冷了 ” 行不行?为什么?你试着填上合适的词。 8 / 19 (课件) “ 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 理解 “ 一片片 ” 叠词的使用。 读的时候语速慢些。叶子是慢慢从树上 “ 落 ” 下来,读的时候也的慢点。 3、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 抬头看看外面的蓝天,没有那么多云,看起来真的是又蓝又高。那么 那么 “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 人 字,一会儿排成个 一 字。 ” 秋天,大雁要飞到南方去 -过冬,大雁是怎么飞的呢?“ 一会儿 一会儿 ” 在很 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点。(指导读) 你能用 “ 一会儿 一会儿 ” 也说一句话吗?师生合作读。 4、秋天的天空是又蓝又高。那么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样的呢?第三自然段。 “ 田野里,棉花白了,高粱红了,稻子黄了,丰收的季节到了。 ” 在这段里,老师发现了好多表示颜色的词,你找到了吗?用笔圈起来。这些词在读得时候可以读得重一点,庄稼成熟了,丰收的季节到了。你高不高兴啊?那就读出喜悦的心情吧!(看图背诵)秋天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你发现了吗? 5、秋天是这么美丽,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让我们美美9 / 19 的把课文完整的读一读,试着背一背。(借助板书,引导背诵) 四、总结全文。 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这个星期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天的美丽,你们说好吗?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 9 个生字, 2 个偏旁 舟、门 。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 感情。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为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蓝天图: 1、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在蓝天一闪一闪,多美啊!是不是缺了点儿什么 ?(通过说话,弄清星星与月亮的关系) 2、(贴上月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你觉得这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想象练说)这么美的月空,教师要用一首歌来赞美10 / 19 它!(弹唱歌曲小小的船) 3、画美,歌更美!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出示课题)(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唱一唱,动手贴一贴,说一说,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 :通过听歌曲的演唱,看着画面再次感受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 在读、想、说中感受美配乐朗读课文师讲述: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放音乐)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轻轻摆动,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 ?是不是飞上蓝天了 ?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的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 坐到月亮上。当学生睁开眼睛,(师出示星空图)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 师:下面请小朋友在组内轻轻地把儿歌读一读,要求做到:1、将生字的读音读正确。 2、数一数有几句话,编上号码。3、议一议 :小小的船儿指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 :现在,我们来做 你问我答 的游戏:师:什么样的月儿什么的船?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师:小小的船儿怎么样?生: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师: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11 / 19 看见什么样的星星 ,什么样的天?生: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师:谁也能像老师这样问,请小朋友回答?生问 -生答 三、品词析句,在比较中体会美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可以吗?这里为什么要加个 只 比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黑板出示)有了 只 以后,说明了什么?(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讨论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师:是啊,夜空多美啊 !深蓝的天空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 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为图配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并加上动作。播放小星星的音乐,先自由演读、再个别演读、最后进行全班演读。四、想象作画,趣中求新 1、夜空多美呀!你想把它画下来吗 ?先说说你想画什么。(小组交流) 2、创作想象画。 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12 / 19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导入 1、 听录音 水流声 这是什么声音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 出示 jiang 拼读 师范写 “ 江 ” 江 ” 的左边是 “ 三点水 ”右边是 “ 工 ” 生 书空 3、谁能给 “ 江 ” 找个朋友组词 长江 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 这就是长江 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 长江的北边 被称为江北。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江南 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 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 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 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 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 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13 / 19 6、检查 指名读 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 三、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 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 -贴荷花图和可爱的 -画小鱼 2、介绍 “ 荷花 ” 又叫 “ 莲花 ” 果实叫 “ 莲蓬 ” 贴莲蓬图 长在泥土里的叫 “ 藕 ” 。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 贴姑娘的采莲图 就会唱着歌儿 划着小船 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 谁 来读第一行 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4、继续看图 这里的荷叶长得怎么样 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 荷叶很多很多 师画层层叠叠的荷叶这么多的荷叶 第二句中有个词语就写了荷叶的多 猜一猜是哪个词 指导读 田田 5、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 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 它们快乐吗 为什么这么快乐 师用 “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说话 师画小鱼。 师 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 、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玩得可真开心啊。14 / 19 7、表演 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 请生表演 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 5 句诗。 9、小结 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 诱人的莲子 嬉戏的鱼儿 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 1、美丽的荷花 深深地吸引了老师 于是老师就收集了很多美丽的图片 现在我们就来开个荷花展。出示 荷花的图片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 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 找来了一首 投影 指导读一读 。 3、荷花是美丽的 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 下课后 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 作为一个江南人 我们感到骄傲自豪 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 “ 江 ” 字搬到田字格里 让 “ 江 ” 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师范写生描红 四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七、八、九、无 4 个字。15 / 19 认识两种笔画 七、九 和 4 个偏旁 月、雨、口、禾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 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天四是 4 个字。认识三种笔画 4 个偏旁 月、雨、口、禾 。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 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16 / 19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 4 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 2.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 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 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 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新型生生关系) 3、反馈 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 11 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指名说、带读 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练一练,连一连: 17 / 19 yuanshiduijiushouxiayexuedong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