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人创新发展——“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改革发展之路.doc_第1页
科学育人创新发展——“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改革发展之路.doc_第2页
科学育人创新发展——“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改革发展之路.doc_第3页
科学育人创新发展——“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改革发展之路.doc_第4页
科学育人创新发展——“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改革发展之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育人创新发展“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改革发展之路 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伍修彦 :G627:A:1671-0568(xx)12-002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文件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之需。 一、学校文化,让校园生活充满激情 打造规范化、标准化、人文化、个性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校环境做软文化包装设计,能够起到渲染学校活泼、生动的校园生活主旋律,激发师生的愉悦情感。从学校实际出发,我们主要打造了下列校园文化: 1.荷池文化:建荷池景点,赏经典诗画,陶冶情操。 2.科技文化:利用科技园资源,如科技之光雕塑、科普长廊等,将科学家画像、科学家故事、科学发明、科学探究、科普知识形成系列,让学生徜徉在校园科普文化的氛围中,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3.墙壁文化:“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让学生从中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4.走廊文化:“世界眼光,中国灵魂,荆楚情怀,监利精神。” 5.班级文化:班级名片由班名、班训、管理目标组成,从而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建立35人兴趣组,让学生在学习上互动,在活动中互帮,在生活中互助,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6.寝室文化:创建了“德馨苑”、“温馨苑”、“清馨苑”、“书馨苑”、“洁馨苑”、“艺馨苑”、“乐馨苑”等学生寝室文化。 二、课程改革,让师生与课改一起成长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减轻学生无效学习、低效学习,教师无效讲授、低效讲授的负担,增强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愉悦,教师主动发展、享受课堂的效能,并在教学中推广“探究分享”的教学理论,让师生与课改一起成长。 “探究研讨”教学法是国际知名的科学教育专家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兰本达所创立的,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探究和研讨。探究在组织学生探究时,或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或给学生创设研究的情景,或给学生展示已有的前概念;研讨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通过这一过程他们可以将大量的事实连接成新的整体。这种通过集体的努力最后形成的整体作用超过了对各部分进行简单总和的作用,使许多事实作为概念联系在一起。“分享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感知、质疑、探究、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式。 “探究分享”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探究分享”。其中,自主探究:指学生课前预习,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合作探究:指生生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探究;探究分享:指展示探究成果、分享、提升探究成果。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探究分享”的特点是:自主探究学生课前预习,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要特点:一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选择恰当的材料和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中;三是形成一种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气氛。合作探究生生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探究。未来社会是一个协作型社会,对个人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即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研讨深化探究,使个人的发现变成大家共享的财富。探究分享展示探究成果,并分享、提升探究成果。 三、大课间活动,让学生阳光、教师阳光 让学生在大课间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尽情地彰显自己的情感。大课间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大课间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1.大课间活动开设了以下三种课程:游戏类活动:健体类游戏。如跳皮筋、滚铁环、呼拉圈、踩气球这类游戏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协调能力;趣味类游戏,如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抓小鸡许多还伴有儿歌,活动中一唱一和,别有情趣。文体类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既锻炼身体,又能获得一技之长。其他类活动:如剪纸、手工、读书、看报等活动。 2.大课间活动应坚持四个原则:统筹安排,引导参与原则。在学校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下,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几项大课间活动中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原则。充分利用操场、走廊、教室等场所,组织和开展大课间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玩的特长,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自主参与,快乐体验原则。让学生自主选择大课间活动的项目、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团队合作,过程教育原则。让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关爱、学会分享,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大课间活动强调三个保障:加强领导,完善组织领导结构。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参与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创设环境,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红领巾广播、班会等大力宣传课间常规要求,逐渐形成规范化的大课间活动氛围。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确保大课间活动丰富而有序地开展。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辅导技能,要求全体教师都能投身于大课间活动的管理工作之中。 四、经典诵读,让学生以圣贤为师 1.“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将诵读与各学科的教学相互嫁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融进学校艺术节、“六一”儿童节活动中,如吟唱、表演、相声、合唱,使学生把诵读同各项多彩的文艺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 2.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师生们一进入校园,就置身于浓厚的经典文化学习氛围之中,在学校走廊上悬挂着经典名言,每天早晨、中午学生进校之际,播放经典文化的诵读磁带,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要求每个班级利用早读课全班集体诵读,坚持不懈,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经典名言。班级文化建设突出“国学经典文化”主题,班级布置要充分考虑营造中华经典文化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经典学习的无限魅力,感受经典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五、科技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魅力 1.“种植、饲养”活动。结合农村家家种庄稼、户户搞养殖,并且有自留地、责任田的特点,留守儿童科技活动小组的辅导老师指导学生在家中辟出1015平方米的土地,建立“种植小基地”。在双休日或放学在家的时候,学生们便结合家庭种养实际,开展种植常见农作物和饲养蚕四大家鱼等养殖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培养了动手习惯,增进了与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的亲情感。 2.“参观考察”活动。寒暑假,辅导老师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了解农村生产工具的发展,从原始的生产劳动工具到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体验科学技术在农村发挥的重要作用;走进环保局、气象局,拓宽科学视野;走进农业局,了解新能源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和利用价值等。 3.“动手做科学”活动。在学校常规的科技活动中,学校特别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融入到学校组织的“种植兴趣组”、“养殖兴趣组”、“牛顿科技兴趣组”、“爱迪生科技兴趣组”、“李四光科技兴趣组”等科技活动小组中,走进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4.“我把实验带回家”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指导他们在家中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如卧室、阳台,用餐桌或小凳子等做实验桌,用收集到的一些小石子、铁钉、螺帽、塑料瓶、磁铁等生活中的物品,再配备一些最基本的仪表和装置,如弹簧秤、温度计等必备材料,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 5.“我掌握的实用技术”。留守儿童大多从小生活在农村,耳濡目染了农村的劳动生活。因此,活动小组梳理了农村小学生应该学会的简单劳动以及应掌握的简单实用技术,为学生确立目标,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学生中展开“科技之星”、“劳动之星”、“探索之星”的评选。学校对一年来的科学探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参加学校举行的“第8届科技活动节”,并将优秀作品选送参加“第28届监利县青少年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