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2 2016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m 2016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 1 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数学教材 56、 57页例 1、 2 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张老师就带着大2 / 42 家去游乐园玩一玩。 这是进入游乐园的通行证,只要你准确算对下面的算式,就能得到通行证,有信心得到它吗?举手来说。 64=85=29=39= 38=97=76=48= 师:我们同学算得既对又快,还把解决它的口诀也说出来了,真了不起!恭喜你们拿到通行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 二、学习新知: 1小 组交流,探索算法 出示例 1 情境图 ( 1)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 20元, 3 人要花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说说你的算法。 ( 2)小组反馈: 3 个 20是 60; 20+20+20=60 2 个十乘等 3 于 6 个十 这样的题目会做了吗?下面来考考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 3)计算 403=2400=206=27= 503=4600=730=207= 开小火车 3 / 42 2、合作探究,教学例 2: 坐过山车每人 12元, 3 人需要多少钱? ( 1)尝试说出 计算结果: ( 2)合同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提示同学可以利用小棒) ( 3)小组汇报: ( 4)教师小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104=106=107= 204=406=608= 124=232=342= 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1、完成 P58-1 说说怎么算最简便。 2、完成 P58-2 说说口算的方法 3、完成 P58-3、 4 比一比谁最快完成 4、完成 P58-5、 6 引导学生观 察图片,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完成 P59-7 4 / 42 独立完成表格,同位互查,集体订正 6、完成 P59-8、 9、 10、 11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六、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坐碰碰车每人 20元, 3 人要花多少钱? 20+20+20=602 个十乘等 3 于 6 个十 坐过山车每人 12元, 3 人需要多少钱? 123=36103=3023=630+6=36 教学反思 我通过游乐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从而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培 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第 2 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60页 ,例 1.练习十三 1、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使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5 / 42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 2004=1002=7007= 604=80006=6008= 8004=6007=308= 6007=1005=30005= 看来小朋友们都会口算整十数或整百数乘一位数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1出示例一: 每盒有 12支彩笔, 3 盒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列出算式: 123=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 1) 123 不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小朋友们想一想等于多少呢?不能口算的同学 用小棒帮帮忙。 ( 2)交流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12+12+12=36、 103=30 、23=6 、 30+6=36。 6 / 42 ( 3)师摆小棒演示算理。指着第二种算法: 12 哪去了?为什么 103 、 23 呢?学生思考并交流。 现在明白了吗?先把 12 分成几和几? 103 是因为? 23是因为?(边说边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索算法 ( 1)同学们,乘法除了可以口算以外,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 2)师生共同列出乘法竖式,指出:末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行的前面。 ( 3)介绍各部分名称。 12。 。因数 3 。因数 36。积 先用个位上的 2 乘 3 等于 6,写在积的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 1 乘 3,十位上的 1 表示一个十, 1 乘 3 等于 3 写在十位上。 ( 4)挑学生说算法。 3用竖式计算 1242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之后,交流计算方法。 4、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 28=232=1232= 7 / 42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高 1第 60页做一做 142=333=214= 4232=2123=2214=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评价。 2列式计算 小火车一次可坐 22人, 3 次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每一边放 342盆花,两边共放多少盆? 四、课后小结: 1怎样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计算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作业设计 1、 P632 2、竖式计算 322331341212144212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每盒有 12支彩笔, 3 盒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123=36 (支) 12。因数 3 。因数 36。积 8 / 42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 文具的情景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了算理,能够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第 3 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 61页例 2 练习十三 3、 4、 5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与操作,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 “ 满十进一 ”“ 满几十进几 ” 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通过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笔算中进位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 动去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操作,理解为什么要进位,掌握怎样进位。 教学难点: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继续研究 “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9 / 42 法 ” 。(板书课题) 1、口算下面各题。 44 257 465 1 34 278 567 5 39 569 829 3 2、自己试着写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交流自己所写的算式,老师选择一些进位的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道算式,想看看吗?(出示例 2 情境图) 二、探索新知 ( 1)自学提示:(可以利用小棒) 认真看课本 61 页例 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小女孩的笔算方法,思考: 1、笔算乘法时,从哪一位乘起,乘得的积满几十,该怎么办? 2、得数中的十位上的 5 是怎样得来的? 比一比,看谁做得对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721552143 3、小组汇报,展示: 小结: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讨交流 ( 1)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 发现? 10 / 42 ( 2)、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 3)、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 4)、各小组汇报的板演到黑板上。 ( 5)、请小组说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 1、那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当心漏加进上来的数。 3、要先乘后加进上来的数,不能先加进来的数,然后再乘。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在练习上完成 “ 做一做 ”1 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完成 “ 做一做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四、全课小结。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五、作业设计 1、完成 P61-3 竖式计算 2、完成 P61-4 读题列算式计算 3、完成 P61-5 改正错误并订正 11 / 42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 一套连环画 16 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163 48(本) 16 3 48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通 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计算的需要,再通过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 “ 满十进一 ” 或 “ 满几十进几 ” 的道理,掌握了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和书写格式,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第 4 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教材 62页例题 3 练习十三 6、 7、 8、9、 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生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连续进位的 方法。并能进行准确计算。 12 / 42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X4+2=5x7+4=6x5+1=3x4+2=7x8+5=6x7+5=3x9+5=6x9+8=2x9+3= 2、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那一位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3、什算下面各题,请三位学生板演,其它同学写在练习本上,并说一说自已是怎样算的。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 3 情景图 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 学校正 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准备了矿泉水,每箱 24瓶, 9 箱一共有多少瓶? 2、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24x9也就是 9 个 24是多少? 3、尝试计算: 先估算一下, 9 箱大约是多少瓶? 试着用列竖式计算,计算完成后小组交流: 4、小组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3 / 42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个位上 4x9=36,向十位进 3 后,十位上 2x9=18,表示18个十, 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 3 个十共 21个十,这 2 应写在积的百位, 1 应写在积的十位 老师小结 :用一位数 乘另一个因数的十位后要看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若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如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要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5、小组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归纳: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强调: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 P62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计算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若在哪一位上有进位的数,千万别忘了加上。 五、作 业设计 1、自己列式算一算 :137x6=822 2、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 4 个方阵,每个方阵 128 人,一共有多少人? 1284=512 (人) 14 / 42 说一说,计算中需注意什么? 3、完成 P646、 7、 8、 9、 10 7、 8、 10题读题理解后让学生列算式解答 9 题让学生按第一小问提类似的问题自己解决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每箱 24瓶, 9 箱一共有多少瓶? 249 216(瓶) 24 9 216 答: 9 箱一共有 216瓶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买矿泉水这 一情景,引导学生先估算积的大致范围,在格局计算经验讨论得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解决连续进位的乘法问题,明确了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第 5 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 P63页练习十三 11、 12、 13、 14、 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15 / 42 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 认真地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需要注意什么? 二、练习设计: 1听算: (只写得数 )集体订正 5007214320310009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展台展示,学生评价) 1355=5252696=65644273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集体订正) (1)5乘 173是多少 ? (2)4个 2531是多少 ? (3)23的 2 倍是多少 ? 4 (集体订正) 篮球 78元足 球 65元羽毛球拍 36 元 中国象棋 12元乒乓球拍 24元 16 / 42 观察上面物品的价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用比赛形式 (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 3 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练习十三第十一、十三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小结:你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四、作业设计 1、一列火车有 9 节车厢,每节车厢有 118 个座位,这列火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 300 个同学乘 4 辆汽车去郊游。前 3 辆汽车各坐 78 个同学,第 4 辆汽车要做多少个同学? 3、完成 P65-12、 14、 15 五、板书设计 教 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率。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6 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教材 66、 67 页例 4、例 5.练习十四1、 2、 3、 4、 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17 / 42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会计算 0 的乘法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能够准确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34 表示几个几相加 ? 25 表示几个几相加 ?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3、挑学生板演。列竖式计算 537294328315694362 二、探究新知 (一)知识铺垫: 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今天这个新知识的特点是 “ 有 0” 2问:有 3 盘苹果,每个盘子有 5 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解答? 用加法计算: 5 5 5=15 用乘法计算: 53=15 问: 53=15 ,这个式子表 示什么? (53=15 ,表示 3 个 518 / 42 相加的和是 15) 3提问:每盘有 1 个苹果, 3 盘共有多少个苹果? 1 1 1=3 13=3 这个式子表示什么? (表示 3 个 1 相加的和是 3) (二 )学习新课 1 (0乘以任何数都得 0)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索 问:小猴面前的盘子里为什么没有桃了?一个桃都没有用哪个数表示? 7 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谁来列加法算式: 0 0 0+0+0+0+0=0。 谁来列乘法算式: 07=0 。 问: 0 乘以 7 为什么等于 0 呢?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因 为 7 个 0 相加结果是 0) (2)尝试计算 09070205 老师指其中一题 (05) 提问:为什么 0 乘以 5 等于 0 呢?(05 表示 5 个 0 相加,所以结果得 0) 2教学例 5: (被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笔算 )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 8 个区,每个区有 604个座位。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生尝试列式,小组交流 6048 19 / 42 ( 1)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 (完成后交流 ) ( 2)问:这题在计算中运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 (这题在计算中运用了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以及一位数乘法的计算 法则 )教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应该怎样计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 (集体订正计算结果 ) ( 3)小结:在进行被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笔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 置与被乘数中没有 0 的是一样的,乘的时候要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被乘数十位上的 0 也要乘,乘得的积是 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 0 教师强调指出:被乘数中间不管有几个 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 0 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 三、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 P661 02=00=09=20 = 0 8 90=6 0=60= 2判断 里填什么运算符号。 P662 03 303=040=0 40=410=010=1 20 / 4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谁来说一说被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怎样进行计算? (按照一位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不管被乘数中间有几个 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 0 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位,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数 ) 五、作业设计 1笔算练习: 50672094308310694062 2去年学校义务植树 205 棵,今年种 的是去年的 2 倍,今年义务植树多少棵? 3、完成 P68-1、 2、 3、 4、 5 六、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 7 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加法算式: 0 0 0+0+0+0+0=0。 乘法算式: 07=0 。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 8 个区,每个区有 604个座位。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4832 (个) 604 8 21 / 42 4832 答:运动场共有 4832个座位。 教学反思 本节课借助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引出有关 0 的乘法。在解决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中理解了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的结论。学生在已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类推出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明确了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 0,都要用这个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 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 0 占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计算能力。 第 7 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教材 ,67页例题 6.练习十四 6、 7、 8、9、 10、 11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末尾有 0 的乘法。 教学难 点:末尾有 0 的乘法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22 / 42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120420003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 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乘积有什么特点 ?怎样算比较简便 ?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 0 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 0 二、新知探索 1教学例 6 ( 1)出示主题图 学校图书室买了 3 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 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 2)自主尝试计算 2803 ( 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列竖式 ?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小组交流: ( 4)小结:第一个因数末尾的 0 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 0 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 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 5)教师接着出示 25003 ,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3 / 42 2及时练,列竖式计算: 250312042500316004 指导学生做 “ 做一做 ” 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3、巩固练习 ( 1)完成 P67 做一做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 2)完成 P698 420353033803 160435041904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三、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1列竖式计算: P68-6 6402450 62304 270338054607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2听然后做:学校买 4 台电风扇,每台 140 元,一共要用多少元? 24 / 42 挑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 P69-7 一条蚕大约吐丝 1500 米,小红养了 6 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题目中有两个大约,结果不用大约,约等。 4、完成 P69-9、 10、 11、 12 五、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学校图书室买了 3 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 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803 840(元) 280 3 840 答:一共需要 840 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解决求买书的总价问题学生在主探究末尾有 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早比较中发现两种竖式的写法不同结果相同,简便方法的算理学生借助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就可以理解。从而掌握了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 25 / 42 第 8 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0页例 7 练习十五 1、 2、 3、 4、 5、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 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用幻灯片出示教科书第 70页例题主题图: “ 三年级一班 29 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 8元。 ”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 如果老师这时只带 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 250 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 8 29 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 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26 / 42 4、因为 830 240,所以 829 的积比较接近 240。我们可以列成 829240 。再由小精灵介绍 “ 约等号 ”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巩固练习。 1、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4952184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 的整百数既可。 2、完成教科书第 70页 “ 做一做 ” 。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 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 1、完成 P73-1 先独立完成,写出过程,指名说一说 2、完成 P73-2、 3、 4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列算式估算 27 / 42 3、完成 P73-5 先不做,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怎么估算,统一方法 后再算 4、完成 P73-6 三个问题明确哪个问题是精算,哪个问题是估算,再让学生动手做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三年级一班 29 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 8 元,老师这时只带 250 元钱去够吗? 298240 (元) 308 240(元) 答:带 250元钱去够。 教学反思 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发现有些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体会到了估算的价值。学生理解了要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往大估、往小估的策略解决问题,学会了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第 9 课时多位数乘一位 数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1、 72页例 8,例 9。练习十五 7、 8、9、 10 教学目的: 1、能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8 / 42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引入。 想一想(每个算式表示什么?) 1、买 3 支同样的钢笔用 12元钱,平均每支钢 笔用多少钱? 2、一个算草本 2 元钱,买 5 个算草本要用多少钱? 动脑筋:口头提问题再解答。 1、 4 位小朋友共搬了 20盆花, _?(强调平均) 2、小白兔 1 天需要吃 6 个胡萝卜,吃了 5 天, _? 为新课内容扫清障碍,搭建台阶。 复习了这些学过的知识就是为了把今天的新知识学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题 8。(除乘) 1、出示例题: 妈妈买 3 个碗用了 18 元。如果买 8 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人教版数 学第五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人29 / 42 教版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你们能帮妈妈算一算,应该付多少钱吗? 2、同桌讨论后汇报。 3、生列式: 183=6 (元) 68=48 (元) 4、师:你回答的非常正确,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5、师:看问题,想求 :8个同样的碗应付多少钱?就得知道什么条件?(一个碗多少钱)我们来往前看,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碗多少钱?( 18元可以买 3 个碗) 6、谁能像这样说一说。下面就请你用这个方法试一试解决下一个问题: 30 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7、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都需要 2 步计算,大家来说一说这类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师小结:看清题意,仔细分析。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看问题想,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得知道什么?可以先看前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什么? (二)教学例题 9。(乘除) 1、出示例题: 妈妈的钱买 6 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 6 个。用这些钱买 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2、请生说解题思路。 3、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4、指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30 / 42 三、练习巩固: 1、例题 8、 9 后面的做一做 2、同桌合作编一道用乘法和除法解 决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然后再解答出来。 四、课后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1、完成 P747 读题理解题意,思考回答每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明确哪些条件需要计算求得,再列算式解答 2、完成 P749、 10 让学生说清楚 “ 照这样计算 ” 的意思是什么,再来解答 六、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 妈妈买 3 个碗用了 18 元。如果买 8 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183=6 (元) 1838 68=48 (元) =68 =48(元) 答:需要 48钱。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在买碗的情境中理解了要求买 8 个碗的总价必须求出一个碗的单价,在画示意图中分析了数量关系,理31 / 42 解了题意,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明确了归总应用题的的数量关系,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还要多进行练习进行巩固。 第 10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4页练习十五 11、 12、 13 教学目的: 1、能较熟练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能较熟练的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08 252 224 770 1233 3005 450 25 780 320 7300 4322 2、竖式计算 988645521690942364 二、练习过程 1、完成 P74-11 32 / 42 出示题目后不要让学生动笔,思考估算的方法,指名说一说,再笔算 2、完成 P74-12 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3、完成 P74-13 说说摆一个三角形用几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呢?请你自己算一算。 4、思考题:已知 A+9=B,且 A 和 B 都是两位数, A 是 9 的倍数, B 是 7 的倍数,那么 A 是(), B 是()。 5、一个修路队,上半月修了 321 米,下半月修的长度是上半月的 2 倍还多 20米,下半月修了多少米? 三、作业布置 1、四( 1)班有女生 29 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 2 倍,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2、三年级有 5 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其中 2 个班各有 46人,其余 3 个班各有 57人。 5 个班共有多少人? 3、亮亮 6 分钟折了 18 只纸船,照这样的速度,亮亮 25 分钟能折多少只纸船? 板书设计 练习课 988645521690942364 已知 A+9=B,且 A 和 B 都是两位数, A 是 9 的倍数, B 是 733 / 42 的倍数,那么 A 是(), B 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巩固和练习,使学生能较熟练的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能较熟练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第 11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P75-76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能够利用 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对本单元知识查漏补缺。 教学准备:可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整理好本单元知识要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整理知识: 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展台前交流:台下同学进行补充 34 / 42 3.教师总结归纳,出示完整知识结构图。 4.提问质疑:本单元你对哪部分知识还有疑问? 二、复习口算乘法 1、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 450314210005630 2004500314028006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 2、口算 P761 三、复习乘法笔算 1做 P75第 1 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做练习十六中的第 2 题第一行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 P75第 2 题 理解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解答的方法 第 1 小题可 以口算得出结果: 2002=400 (个) 第 2 小题竖式笔算 1366=816 (个) 第 3 小题估算: 657607=420 (米)少估还比 400大,35 / 42 所以原式得数更比 400大 4做练习十六的第 4 题 让学生动脑思考,尝试计算,并把过程和得数写在书上。 5、做 P75思考题 观察前三个算式,找一找算式中第一个数和第三个数的变化规律,同位先说说,然后指名说,统一想法后填空。 四、作业设计: 1、完成 P762第二行 2、完成 P763、 5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五、小结 学完本单元你有什么 收获?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整理复习,学生系统地整理了一位数乘多位数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掌握了计算的法则和要求,及时查漏补缺,解决了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实际问题,明确了口算、笔算和估算都是重要的解题策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2课时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 P77-7836 / 42 综合与实践运用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 2、结合现实、有趣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探索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 3、通过知识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数字与生活紧密联系,探索编码编排的方法,学会编码。 教学难点:如何比较科学合理的编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知道 “ 数字家族 ” 都有哪些成员吗? 谈话:阿拉伯数字虽然只有 10个,但是如果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把它们编排起来,就会组成各种数字编码。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 研究数字编码。 二、初步感知。 1、了解电话区号 谈话:你们会打电话吗?怎样打外地电话呢? 37 / 42 提问:看一看这个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你怎么知道的?( 021代表上海的电话区号)听一听。 追问:这个电话是从哪儿打来的?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010代表北京的电话区号) 再问:这个电话又是从哪里打来的?( 025代表南京的电话区号) 谈话:同学们对这些知名城市的电话区号非常熟悉,在调查中你们还知道我国哪些城市或地区的电话区号呢? 小结:电话号码是一种数字编码,通过电话号码中的区号可以看出这个电话是从哪里 打来的,也就是说,数字编码可以用来表达一定的信息。 2、了解特殊电话号码 谈话:生活中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特殊电话号码,你还记得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特殊电话号码,它们又表达什么意思呢? 谈话:事实上,在我国这样的特殊电话号码有很多。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有 110 匪警电话、 120 救护电话、 119 火警号码等等,还有一些可能对同学们而言暂时还没有用它的需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的需求以后可能要用到的,比如: ?(多媒体展示) 提问:特殊的电话号码也是一种数字编码。想一想,这些数字编码使用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呢? 38 / 42 谈话:这些数字编码使用起来让人们觉得非常的方便。如果把报警电话 110改成 “48789653” ,你觉得好吗? 小结:为了使用方便,在编制编码时应该注意 “ 简洁 ” 。 提问:这里有两个银行的热线电话,交通银行的服务热线是 “95559” ,光大银行的服务热线是 “95595” 。这两个电话号码都是由两个 “9” 和三个 “5” 组成,为什么表达的信息却不一样呢? 小结:一个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建材行业环保责任合同范本
- 南宁市国土资源档案馆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施工安全与环保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4年长沙市中医医院招聘真题
- 二零二五年度家禽养殖场租赁与农业保险合同样本
- 2025版病人护理与营养配餐服务全面合作协议
- 2024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招聘真题
- 2024年嫩江市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 2025版地产公司房地产项目安全生产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地铁站设备租赁及维护保养合同
- 加油站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男性性功能障碍专家讲座
- GB/T 38936-2020高温渗碳轴承钢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第37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培训-课件
- 生物竞赛辅导 动物行为学第七章 行为发育(38)课件
- 新生入学登记表新生入学情况表word模版
- 《高情商沟通》课件
- 《新锅规》锅炉产品合格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