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2 2016中考化学物质的溶解性专题训练试题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物质的溶解性 一选择题(共 20小题) 1( XX乐山) 20 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 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703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2( XX鄂州)取四份 20 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 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 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2 / 62 D.降温至 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3( XX泰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甲、乙两物质 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4( XX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 kNo3和 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 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 NaNo3溶液的浓度 时,在 50g 水里加入 15gkNo3 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时,往 180gNaNo3 饱和溶液中加入 620g 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 10%的 NaNo3溶液 D.若 kNo3中混有少量 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5( XX扬州) kNo3与 NH4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 / 62 A.常温下, NH4cl易溶于水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kNo3的溶解度大于 NH4cl的溶解度 D.两种饱和溶液从 t2 降到 t1 时,均有晶体析出 6( XX济宁)碳酸钠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晶水),随温度变化可分别得到 Na2co310H2o 、 Na2co37H2o 和Na2co3H2o 三种晶体分析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B.碳酸钠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 D.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 7( XX呼和浩特) 20 时,将等质量的 a、 b 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 lo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 50 时,现象如图乙, a、 b 两种固体的溶解4 / 62 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 m 表示 b 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大于 b c.图乙中 a、 b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时 a、 b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8( XX滨州)如图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c 时,将 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a 的饱和溶液 c.将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 a=c D.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9( XX苏州)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时, A、 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5 / 62 时,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 3 c.将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c=A D.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10( XX哈尔滨)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11( XX眉山)如图所示,甲 图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 40 时的溶解度为 B.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 / 62 c.比较甲乙可知,可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 D.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 12( XX玉林)图 1 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2 是 30 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 1g 分别放进盛有 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 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加入试管 1 的固体是丙 c.向烧杯中加入 NH4No3 固体后,试管 2 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 3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 =丙 13( XX南宁)如图是 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c B A B.当 A 中混有少量 B 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 7 / 62 c.将 A、 B、 c 的饱和溶液从 t3 降温到 t2 ,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D.若要将 N 点的 A 溶液转变为 m 点的 A 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 14( XX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15( XX茂名) 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 A 和 B 的溶解度相等 时 A 和 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 时在 A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A 的溶解度变小 时在 100g水中加入 40g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8 / 62 16( XX烟台)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 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7( XX咸宁)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0g B.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时,等质量水分别配成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时,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 乙丙 9 / 62 18( XX恩施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丙乙甲 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19( XX漳州)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5g 氯化钾,充分溶 解后将温度升高到 40 ,得到 70g氯化钾饱和溶液 水中加入 20g氯化钾充分溶解,形成氯化钾饱和溶液 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20( XX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 62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时,甲、乙两种物质各 50g 分别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 140g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二解答题(共 10小题) 21( XX遵义)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根据图 1 解决下列问题:( m, N 均不含结晶水) ( 1)温度为 时, m, 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 t1 时,将 20gm加入 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 1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 “ 变大 ” 、“ 变小 ” 或 “ 不变 ” ); ( 3) t2 时,将 25gN加入 50g水中, 完全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溶解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 根据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温度 /2030506080 11 / 62 溶解度 / k2co3110114121126139 某 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 k2co3,其提纯过程如图 2: ( 1)图 2 中溶液 c 是 (填 “ 饱和 ” 或 “ 不饱和 ” )溶液; ( 2)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整数) 22( XX临沂)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10203040 溶解度 /g氯化钠 碳酸钠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 “A” 或 “B” ) ( 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m 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 ( 3) 40 时,把 50gA 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 “ 饱和 ” 或 “ 不饱和 ” ) ( 4)生活在盐湖(主要成分是 Nacl 和 Na2co3)附近的人们习惯 “ 夏天晒盐( Nacl),冬天捞碱( Na2co3) ” 请你12 / 62 答出 “ 冬天捞碱 ” 的道理 23 ( XX长沙) 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 D 点表示的意义是 ( 2)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选填“A”“B” 或 “c” ) 24( XX揭阳)如图一是 A 和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 1) 70 时 B 物质的溶解度为 ( 2)图中 P 点的含义是 ( 3)将 40 时的 A 的不饱 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是 ( 4)某同学配制了 20 的 A 的饱和溶液,利用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边的试管中没有晶体析出甲物质为(填序号) 浓硫酸 氢氧化钠 水 氧化钙 13 / 62 25( XX遂宁)根据图中 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 1) t2 , a 的物质的溶解度为 : ( 2) t1 时,将接近饱和的 c 物质的变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可采用 (任填一种方法即可) ( 3) t2 时将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溫至 t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置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B b a=cc b a c 26( XX长春)分析图中 Nacl、 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 1) 10 时, 100g水中最多溶解 kNo3约 g; (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 ( 3) 30 时,将 30gkNo3、 30gNacl 分别放入 100g 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 10 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27 ( XX娄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14 / 62 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是 物质; ( 2) P 点的意义是 ( 3) t2 时, 5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 g 28( XX丹东) A、 B、 c 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 1) 时, A、 B 两种物质在 100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 ( 2)若 B 中混有少量的 A,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 B; ( 3)现有接近饱和的 c 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加入 c 物质; 恒温蒸发溶剂; ; ( 4) t3 时将 20gA物质放入 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5)将 t3 时等质量的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9( XX东营)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5 / 62 曲线据图回答: ( 1) P 点的含义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 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 3) 30 时,将 40g 甲物质放入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 (不考虑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一条) 30( XX泸州)根据下列坐标图回答: ( 1)图一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2 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 将甲、乙、丙三种物质 t1 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3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2)某学习小组模拟海水,以测定海水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取模拟海水(含 Nacl、 mgcl2) 2000g,向溶液中滴加10%的硝酸银溶液,其沉淀质量变化如图二 沉淀的化学式为 16 / 62 模拟海水中氯的质量分数是 物质的溶解性 一选择题(共 20小题) 1( XX乐山) 20 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水的容器中 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 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703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乙溶液的状态来分析; B根据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来分析; c乙已经完全溶解,改变温度后可能不会对溶质产生影响; D根据溶解度是指在该温度下 100g 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的17 / 62 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 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 0 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 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正确; c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改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故错误; D由溶解度的 概念可知, 20 时,在 100g水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小(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解度越小,故正确 故选 c 点评:该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应注意在一定条件下有固体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若没有固体剩余时应考虑可能恰好溶解达到饱和的情况 2( XX鄂州)取四份 20 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 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18 / 62 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 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D.降温至 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饱和溶液,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 c、根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分析; D、根据硝酸钾的容积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解答:解: A、饱和硝酸钾溶液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仍为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 A 结论不正确; B、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不再溶 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 B 结论不正确; c、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与溶剂的多少无关故 c 结论不正确; D、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至 10 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故 D 结论正确 故选 D 点评:准确地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XX泰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9 / 62 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 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解答:解: A、据图可以看出,在 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降低而增大,当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液的组成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故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 D、 T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20 / 62 4( XX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 kNo3和 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 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 NaNo3溶液的浓度 时,在 50g 水里加入 15gkNo3 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时,往 180gNaNo3 饱和溶液中加入 620g 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 10%的 NaNo3溶液 D.若 kNo3中混有少量 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 B、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分析; c、根据溶解度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分析; D、根据 kNo3、 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分析 解答:解: A、由 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T2 时, kNo3、NaNo3 的溶解度相同,此温度下 kNo3、 NaNo3 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如不是饱和溶液,无法确定故 A 错误; B、由 kNo3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1 时, kNo3 固体的溶解度是 2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 50g水里加入 15gkNo321 / 62 固体,只能溶解 10g,可得到 60g溶液故 B 错误; c、由 NaNo3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1 时, NaNo3 固体的溶解度是 8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 T1 时, 180gNaNo3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 质量为 80g,加入 620g水可配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故 c 正确; D、由 kNo3 和 NaNo3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kNo3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若 kNo3中混有少量 NaNo3,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XX扬州) kNo3与 NH4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 NH4cl易溶于水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kNo3的溶解度大于 NH4cl的溶解度 D.两种饱和溶液从 t2 降到 t1 时,均有晶体析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22 / 62 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 20 (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 10g,属于易溶物质 B、根据 t2 ,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由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 t3kN o3与 NH4cl的溶解度大小 D、根据 kNo3与 NH4cl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NH4cl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0 时 NH4cl的溶解度为 29g,则 20NH4cl的溶解度大于 29g,则 NH4cl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 t2 ,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 t3 , kNo3的溶解度大于 NH4cl 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 kNo3与 NH4cl 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 而减小,两种饱和溶液从 t2 降到 t1 时,均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培23 / 62 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 XX济宁)碳酸钠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晶水),随温度变化可分别得到 Na2co310H2o 、 Na2co37H2o 和Na2co3H2o 三种晶体分析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得到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B.碳酸钠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 D.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随温度的升高,碳酸钠的溶 解度先是增大,当大约 40 时开始减小,错误; B、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与水结合形成了新的物质,是化24 / 62 学变化,错误; c、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 Na2co3H2o,正确; D、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 Na2co310H2o,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及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7( XX呼和浩特) 20 时,将等质量 的 a、 b 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 lo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 50 时,现象如图乙, a、 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 m 表示 b 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大于 b c.图乙中 a、 b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时 a、 b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25 / 62 液中是否含有固体确定溶液 是否饱和,根据溶解度曲线结合物质的溶解随温度的变化确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解答 解答:解: A、据图可以看出, 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 m 表示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 B、图甲中, a 中溶解的固体质量小于 b 中溶解的固体质量,故 a 的质量分数小于 b,错误; c、图乙中, ab 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D、 30 时, a、 b 的溶解度相等,若是饱和溶液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 8( XX滨州)如图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c 时,将 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a 的饱和溶液 c.将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26 / 6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 a=c D.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 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溶质质量分数比较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据图可以看出,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c,正确; B、 t2 时, a 的溶解度是 50g,将 50ga物质放入 100g水中恰好溶解,得到 a 的饱和溶液,正确; c、将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a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 t1 时 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故 b 的质量分数大于 a 的质量分数,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 t2 时相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 a c,错误; D、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 c 27 / 6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9( XX苏州)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时, A、 c 两种物质的饱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时,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 3 c.将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c=A D.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 解度确定物质能否全部溶解,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 A、 t1 时,相同质量的 A、 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处没有提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28 / 62 溶质质量的大小,错误; B、 t2 时, A 的溶解度是 50g,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 25g,故溶液质量是 75g,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25g: 75g=1: 3,正确; c、将 t2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 t1 时 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故 B 的溶质质 量分数大于 A 的溶质质量分数,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 t2 相同,据图可以看出, c 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A c,错误; D、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10( XX哈尔滨)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29 / 62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 度的大小, 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是晶体析出,据此解答 解答:解: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故 A 错误; B、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乙的甲,故错误; c、由于在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正确; D、 t2 时,将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 ,由图可判知,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但是溶液不一定饱和,故错误; 故选: c 30 / 62 点评:主要考查了固 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固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并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1( XX眉山)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 40 时的溶解度为 B.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比较甲乙可知,可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 D.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有两种: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时,应该用蒸发结晶;物质31 / 62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时,应该用降温结晶; 溶质的性质是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方面 解答:解: A、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 40 时的溶解度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c、比较甲乙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因此可采用降温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2( XX玉林)图 1 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2 是 30 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 1g 分别放进盛有 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 / 62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加入试管 1 的固体是丙 c.向烧杯中加入 NH4No3 固体后,试管 2 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 3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 =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 B、据 3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c、向烧杯中加入 NH4No3 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 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无晶体析出; D、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 解答:解: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B、 30 时三种物质只有 丙的溶解度小于 10g,即 10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 10g,则 10g 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g,所以 30 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 1g 分别放进盛有 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有剩余固体的是丙,即试管 1,33 / 62 正确; c、向烧杯中加入 NH4No3 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 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 NH4No3 固体后,试管 2 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 3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 数减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 20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 30 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明确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正确解答 13( XX南宁)如图是 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时,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c B A B.当 A 中混有少量 B 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 34 / 62 c.将 A、 B、 c 的饱和溶液从 t3 降温到 t2 ,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D.若要将 N 点的 A 溶液转变为 m 点的 A 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使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在溶解度曲线上及上方的点表示的都是饱和溶液,而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从而确定是否可以使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转变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解答:解: A、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c B A,故 A 说法正确; B、 A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当 A 中混有少量的 B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故 B 说法正确; c、由于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降低而增大,因此将 t3时 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 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35 / 62 析出,故 c 说法错误; D、由于 N 点在 A 溶解度曲线下方,代表的是 A 的不饱和溶液,当恒温蒸发水分时,不饱和溶液就会变成饱和溶液, N点就会变成 m 点,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应用 14( XX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时等质量 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B、据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 c、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36 / 62 化情况分析解答;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解答:解: 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错误; B、 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即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相等,所以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 c、 t2 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甲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而 t1 时甲乙溶解度相等,且都大于 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故错误;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减小,与乙的溶解度曲 线相似,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了解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5( XX茂名) 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7 / 62 时 A 和 B 的溶解度相等 时 A 和 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 时在 A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A 的溶解度变小 时在 100g水中加入 40g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据 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c、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 D、据该温度下 A 的溶解度解答 解答:解: A、 t1 时 A 和 B 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正确; B、 A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 t2 时 A 和 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 A 仍饱和, B 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c、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所以 t2 时 在 A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A 的溶解度不会改变,故错误; D、 t2 时 A 的溶解度是 45g,即 100g水中最多溶解 45g的A,所以在 100g水中加入 40gA,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38 / 62 故选: AD 点评:了解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XX烟台)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 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39 / 62 溶质质量分数 =100% 解答:解: A、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因为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说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科疾病如烧伤休克肿瘤等相关知识试卷
- 《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
- DB6101T 3110-2021 超高层建筑及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评价规范
- 学校保安聘任合同书2篇
-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1)》导学案1
- 企业生产用工合同2篇
- 装饰参考合同2篇
- DB6103T 24-2020 机关园林绿化养护规范
- 2023中考试化学卷及答案上饶
- 全球半导体产业未来趋势:智能家居市场发展与技术创新报告
- 胸腰椎压缩骨折课件
- 三力测试题库2025版考题及答案
- 企业安全生产无事故管理方案
- 房屋征收业务培训课件
- 影视中的人工智能
- 中职口腔生理基础教学课件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气瓶检验人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胰腺超声标准切面
- 上饶市市级机关选调真题2024
- 高一学生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