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皖江城市带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刘廷廷,刘元志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本文在皖江城市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生态足迹需求和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比较,通过计算生态压力指数,对皖江城市带目前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得其人均生态足迹是人均生态供给的近1.8倍,表明其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生态经济呈较强的不可持续性.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可持续发展状况 :G299.27:A:1673-260X(xx)01-0084-04 1皖江城市带发展现状 1.1经济政策现状 xx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加速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辐射转移.xx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同时,为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安徽省人民政府已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环境保护规划(xxxx年). 1.2经济发展现状 自示范区成立以来,皖江城市带高起点的承接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国民生产总值逐年稳定增长.xx年皖江城市带国民生产总值11396.6353亿元,占全省比重由xx年的62.76%上升到66.23%,提高了近四个百分点.示范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xx年国民生产总值接近xx年的三倍,是xx年的近两倍,初步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xx年翻一翻.xx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3生态环境现状 xx年示范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差.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其中合肥市空气环境质量最差,铜陵、池州市酸雨污染较重.地表水环境来河呈重度污染,巢湖湖区总体水质状况呈中度污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合肥、马鞍山、滁州、安庆城区环境噪声略有超标,为轻度噪声污染等级,其余各市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固体废弃物(如: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堆积现象普遍.自示范区成立以来,各市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合理配置土地等资源的利用,避免了盲目的开发,示范区生态环境预计将得到有效改善. 2实证研究 2.1生态足迹研究 2.1.1生态足迹概念及计算模型 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定量判断某一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建立生态足迹模型,可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全球统一、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定量地反映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在生态足迹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建筑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洋(水域)等6种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生态足迹的计算基于五点基本假设1,其模型计算为式(1): EF=Nef=N(aai)=rjAi=(ci/pi)(1) 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i为所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Ai为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人均占有的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本文采用的均衡因子2分别为:耕地、建筑用地为2.8,森林、化石能源土地为1.1,草地为0.5,海洋为0.2). 2.1.2生态足迹计算 据皖江城市带实际情况,将资源分为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计算和能源资源生态足迹计算(计算中按能源转化系数3折算为GJ).根据xx安徽省统计年鉴,对皖江城市带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建立资源账户列表.生物资源账户选取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等几类,建立皖江城市带生物资源账户列表(见表1).能源资源账户选取化石燃料,电力,热力等几类能源,建立皖江城市带能源资源账户列表(见表2). 2.1.3生态足迹汇总 根据上述结果,对各种土地类型的需求面积汇总,并使用不同生产性土地的土地类型,对人均生态足迹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各类生产性土地类型人均生态足迹(见表3). 2.2生态承载力研究 2.2.1生态承载力概念及计算模型 在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不仅单位面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海洋(水域)等间的生态生产能力差异很大,而且单位面积同类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的生态生产力也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地区同类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的实际面积是不能进行直接对比的,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面积进行标准化.不同地区的某类生物生产面积类型所代表的局地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的差异可用“产量因子”表示.某个地区某类土地的产量因子是其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同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的比率.同时出于谨慎性考虑,在生态承载力计算时应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其模型计算公式如式(2): EC=Nec=Najrjyj(j=1,2,36)(2) 式中EC为总的生态承载力,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yi为产量因子4. 2.2.2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根据xx安徽省统计年鉴,对皖江城市带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汇总(见表4). 2.3生态足迹供需平衡 2.3.1生态足迹供需平衡计算模型 区域生态足迹如果超过了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就出现生态赤字;如果小于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则表现为生态盈余.区域的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反映了区域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其计算模型如式(3): ED=EF-EC(3) 式中ED表示生态赤字或盈余.ED为正则表示该区域生态赤字,为负则表示该生态盈余. 2.3.2生态足迹平衡计算 将上述汇总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与式(3)结合,计算出xx年皖江城市带生态均衡情况(见表5). 分析结果可知,皖江城市带草地类、林地类、水域类、化石燃料类等生产性土地类型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赤字;生态足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并且约为总供给的两倍,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2.4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计算研究 采用生态压力指数(ETI)5对皖江城市带xx年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生态压力指数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可更新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比值,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的承压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式(4): ETI=ef/ec(4) 式中ef为皖江城市带人均生态足迹(近似的替代皖江城市带的可更新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ec为皖江城市带人均生态承载力.根据上面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结果结合(4)式得xx年皖江城市带的生态压力指数为1.7732(见表6). 将xx年皖江城市带的生态压力指数与表6结合,得皖江城市带生态压力指数为1.7732,其生态经济处于较强的不可持续性.自示范区成立以来,大量承接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耗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得出结论,皖江城市带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赤字,生态经济呈较强的不可持续状态.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对策. 第一,从生态功能区划上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以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基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产业,避免盲目开发,以达到在保护生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环境影响的目的. 第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过快的人口增长会加剧生态的压力,使区域内生态足迹需求急剧上升,加剧生态赤字,同时改变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方式,提倡低碳生活、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污染处理和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管理力度,对于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应予以一定程度的限制,产业的污水,污染气体处理设施要建立健全. 第四,引进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性土地的产量. 参考文献: 1苗世龙,程婕,刘婕,等.天津市生态承载力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xx(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下活动四期活动方案
- 研讨区域游戏活动方案
- 童装店怎样做活动方案
- 电台国庆活动方案
- 禁毒共建活动方案
- 线下美学活动方案
- 线上联合义诊活动方案
- 美术展览活动方案
- 光纤技术饶云江
- 眼睛矫正活动方案
- 2025年度哈尔滨市平房区纪委监委公开招聘雇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情绪管理课2025年职场压力释放与心灵成长分析报告
- 2025年征地拆迁考试题及答案
- 巡游出租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三篇)
- 2025至2030中国方竹笋市场经营方向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 2025医用眼科器械消毒处理标准流程
- 胸部穿刺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