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有“幽”愁“暗”恨生琵琶行中诗“序”的意蕴探究 所谓“诗序”,是指处于诗题之下、诗文之上,具有介绍诗歌背景、主旨及补充诗歌内容作用的一段文字。诗前有序,这在古诗中并不少见,这些序,或交代写作原委,或交代故事始末,他们与诗歌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相映生辉,成为诗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教材入选的古诗中,有不少篇目是带有这种备注式的序的。如孔雀东南飞,其序寥寥几十字,故事的概要已清,诗歌的调子已明。这种伤感的调子与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沉重凄苦连为一片。归去来兮辞中,相对于不足400字的诗歌,200多字的序未免有点长,陶渊明在序里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被迫出仕,到“违己交病”“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盼望“敛裳宵逝”。这些交代,为后面诗歌情感的抒发做了充足的酝酿。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其序不足40字,写尽阴晴变化,有序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对比,我们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中诗人“吟啸徐行”的淡定、从容,感受到苦难里用豁达酿就的那一份诗意。 琵琶行的序,也在向读者交代写作的缘起,但除了这一层,我以为,琵琶行的序还有更丰富的意蕴深藏其中。 首先,在琵琶行的序中,暗藏着作者最想说又不能明言的幽愁暗恨迁谪意。 琵琶行的序,文字虽少,信息却十分丰富,诗歌主体中的离别、演奏、讲述、倾诉,这里都有。把这些“序”中有、诗中也有,“序”与“诗”呼应的内容抽离,我们就会发现,留下的是这样的几句话:“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在这两句话中,重复率最高的几个词是:“左迁”“出官”“迁谪”。没有这几个词,琵琶行的读法可能是这样的:异乡的离别江畔闻乐弹奏者的故事听乐人的故事漂泊者天涯同悲。有了这几个词的暗示,我们读到的就是无处不在的“迁谪意”。无论是开头的萧瑟苍茫的离别意,还是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曲中意、零落难堪的身世意,传递的无不是孤独感伤、磊落不平的“迁谪意”。 其次,序中半显“迁谪意”,诗中极隐“迁谪意”,显与隐相互呼应,收放有度。 我们读这个序时就会发现,一方面,作者在反复强调这种迁谪的难堪之感,一方面却又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果真是“始觉”有迁谪意吗?若仔细读来,就会发现迁谪意是始终伴随的,不独“是夕”。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谪居”是“卧病”的因。“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也许在外人看来,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但在谪居的诗人看来,是人在低处的难堪,芦不精神,竹也恶苦。“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安静的环境,刘禹锡认为是无丝竹之乱耳,白居易说是寂寥和落寞。“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和“猿”不是此地的特产,但入耳的缘何只有“啼血”“哀鸣”这两种声音?无非是“以我观物,物物皆著我之色”罢了。“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如果说环境的偏僻、潮湿,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不开心的理由外,春天、花朝、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为何也不能唤起作者的快乐呢?最后,作者辩解似的说了一句“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山歌与村笛在别处可以说是山野之音的质朴,在此处是却“难为听”。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因为“迁谪”,作者已经自动屏蔽了所有的快乐。从迁谪的那一刻便开始了不快乐。但白居易如何敢对贬谪他的皇帝说你从贬谪我的那一刻开始,我便有“迁谪意”呢? 因此,序中反复说“迁谪”来显露心中之意,又用“始”虚晃一枪,将读者瞒过。诗中再谈“谪居卧病浔阳城”,显而又隐,隐而再显,虚虚实实、欲说还休,将被贬谪的牢骚发得恰到好处。 第三,琵琶行的序除了表露和掩饰自己的心迹外,也是文章叙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琵琶行,人们看到的多是其抒情艺术、描写艺术,但叙事的艺术也是琵琶行不可忽视的精彩。其叙事不是单一的直线式讲述,而是曲曲折折,反复讲述。 以琵琶女的故事为例,序中讲了两遍。第一遍是对于别人问的回答:“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第二遍是“曲罢悯然”的自叙:少小欢乐,“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第一遍重在讲命运的跌宕,第二遍重在说情感的落差。第一遍,是不动声色的讲述;第二遍是带着情感的讲述。第一遍,是线条,第二遍是着色。与诗歌中的奏曲、讲述遥相呼应,有了这几次的呼应,这个故事日益饱满,读者的情绪一再被推动。而在诗中,诗人又详细讲了一遍:“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这一次的讲述,多了渲染对比,年轻时的风光、年老时的落寞,世人的重色轻才、商人的重利轻别离,都清晰地呈现给了读者。 同一个故事,为什么要多次被讲述?如同“迁谪意”被罩上“始觉”的幌子一样,诗人把自己的故事也放在琵琶女故事的重重包裹和暗示之中。包裹,依然是掩饰真实意图的需要。琵琶女的弹奏不是故事的终点,弹奏是为了引向琵琶女的故事;琵琶女的故事也不是终点,终点是诗人自己的故事。作者讲述琵琶女的故事时,后面始终伴随着诗人自己的故事,伴随着诗人沉重的叹息。这一声深沉的叹息,是为琵琶女,更是为自己多舛的命运。在多次的讲述中,琵琶女已经俨然是诗人的化身,是诗人命运的一面镜子。出于“隐”的需要,故事讲得曲曲折折、回环往复,但又因为这多次的讲述,诗歌的意图得到暗示和强化。 琵琶行的“序”,如同房屋的一扇窗,如同一道回廊,既是一道风景,也是我们抵达透视作者心声的关紧之处。穿越诗人设下的重重迷障,我们才能抵达诗歌的核心被作者掩盖的“幽愁暗恨”。 因为愁和恨居于“幽暗”之处,它们被掩藏得好,所以诗中虽有磊落不平之气却不让人觉得尖锐,虽有牢骚却不让人觉得难堪。诗歌的情感,明亮而不刺眼,文章在“哀”和“不伤”中找到了平衡。无怪乎作为一国之君的李忱在白居易死后也写诗悼念他:“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讲解
- 民法学课件内容
- 并条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 安全小故事合集讲解
- 新质生产力的“四新”核心要素
- 民族课件内容
- 民族节日课件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4章 概率分布
- 幼儿园的工作方案汇报
- 2025年环保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附答案)
- TCTBA 001-2019 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
- 《挠曲电理论及应用》笔记
- 薄弱科目的攻克策略
- 2024年山东省国家安全主题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 小学生倾听课件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物业服务标准》
- 初级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法律法规》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