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doc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doc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doc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doc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文/那音太 【摘要】人类为经济的和社会的目的,通过各种使用活动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一个地区各部门的生产建设都要落实到土地上,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程度是它的生产规模、水平和特点的集中反映。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特点和主要问题。 关键词内蒙古;土地利用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xxMS0508)。 【作者简介】那音太,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监测。 一、研究区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牧业和林业基地,又为我国北部重要农区之一。它现有土地面积115.51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7。它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横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自然经济区,地处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之间。西与甘肃省为邻,南与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相连,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接壤,北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全区现辖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xx年末,全区总人口2386.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人。少数民族人口515.7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1.61。城镇化率为47.2。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架腹地,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加之历史上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壤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土地退化问题比较严重,土地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全区生态状况初步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分布面积广、治理难度大、经济技术力量有限等,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 2.土地利用类型呈带状分布和农牧林交错。全区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突出表现出带状分布规律。大兴安岭阴山山地是自治区农林牧业的天然分界线。大兴安岭与阴山山地为林业用地区;山地南侧为农牧林交错分布区,山地西部用地类型简单,为广阔的牧业用地区;嫩江右岸平原、西辽河平原与河套土默川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沛,是农耕地集中分布区。同时表现出农林、农牧、林牧、农林牧等多种用地类型交错的特点,是我国北方农牧林交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貌类型的局部差异,土地利用又呈现出次一级的带状分布规律,土地利用地域性差异明显。这种带状分布规律与内蒙古的自然条件、土地的适宜程度、人类长期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3.土地面积大,数量优势和潜力明显。内蒙古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3,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为全国人均水平的6倍以上,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数量优势和潜力明显。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全区未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类235.16万公顷,占全区未利用地总面积的12.61,主要类型为荒草地、盐碱地和沙地等,数量大、分布广,其开发利用的热量、地形条件与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具备各类建设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条件与发展空间,对支持国家及自治区开辟建设用地新空间和补充耕地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牧业用地比重大。内蒙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土地利用一直以牧业利用为主,牧草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7.03,是全国平均比重(28.0)的两倍多。畜牧业为农业主体,是我国5大牧区之一。 5.土地利用存在地区差异。内蒙古东西跨越5个自然带,加上地貌等地域分异明显,因而各盟市土地利用结构也很不平衡。锡盟以草地占优势;呼伦贝尔市、阿盟出现两个极端,前者林地比例最高,后者裸沙地占优势。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类型繁多。但是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水平、土地使用者自身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土地出现了各种退化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草地退化、土壤污染等,制约了内蒙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1.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包括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自然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客观潜在条件,而人为因素则是加剧或抑制土壤侵蚀的决定因素。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不单纯是侵蚀过程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于水土流失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是山地丘陵区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流失的长期发展,造成水土资源可利用量减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生物群落衰退。河湖、水库淤积,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土地沙漠化。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影响范围广泛,危害程度高,造成的损失也最为严重。沙漠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危害可以概述为两个方面。一是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甚至成为不能为农牧林业利用或利用价值很小的废弃地。如土壤机械组成的粗化、有机质的减少,造成土地生物生产力的下降甚至丧失。二是引起生存环境的恶化。如增加大气中悬浮颗粒浓度,加剧水土流失,由于下垫面特征的改变,气候条件也会发生恶化。 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巴音温都尔、库布齐5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呼伦贝尔5大沙地,构成沙漠化土地的物质基础。沙漠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土地退化过程,气候的脆弱性、波动性、严酷性是区域环境演变的驱动力,而人口负荷及不合理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导致现代沙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总土地面积为6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总土地面积的25.1。 3.草地退化。草地退化,一般指草地产草量下降,草质变劣,草群变矮、变稀,优良牧草减少,劣质牧草和有毒、有害植物滋生蔓延,生态条件恶化,最终导致顶级群落逆向演替。土地的退化使草地的植被覆盖度降低,从而引起草场沙化、水土流失。全区草地总面积为6576.39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6.93。其中,退化草地为2503.7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38.07。由于各地区的草地生产能力和利用强度不尽一致,退化程度和比重也存在一定差异。总的看是半农半牧区重于牧区;干草原重于草甸草原;沙地草场重于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市退化草场占草场总面积的24.7;以干草原为主的锡林郭勒盟退化草场占草场总面积的48;而农业比重较大,沙地草场较多的通辽市,虽然水热条件也较好,但退化草场占草场总面积的66。草场退化,草场的产草量也普遍下降。草场生产力下降,必然影响到土壤有机质积累和矿质元素的聚集与转换,致使土壤理化性状逐渐变差,肥力下降,土壤环境恶化,最终导致草地土壤退化。 4.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全区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2.52%,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7.03%,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25%。全区的林地相对集中分布在山区,广大的牧区、农区及农牧交错区是少林区,反映出自治区在土地利用上的单一性及用地结构的不合理性。 5.耕地投入不足,质量总体不高。内蒙古是我国耕地面积较大的省(区)之一,人均耕地面积0.30公顷(合4.5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倍。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水利设施、防护林网、土壤改良等农田基本建设跟不上,重用轻养,广种薄收,导致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日益严重,土壤供肥供水能力降低。全区现有耕地中主要为旱耕地,质量较差的中低产田面积占70%以上,耕地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均处于全国等别系列中的中下等,产量低而不稳。但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与产能的潜力巨大。 6.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主要表现在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集约利用水平低。一方面是城镇规模总体偏小,城镇用地内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大,布局分散,居住环境差,人均用地超标。独立工矿用地中,部分企业规模偏小,分布过散,容积率低,土地产出效益较差。 四、土地利用战略 1.土地利用战略定位。按照保障自治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落实绿化祖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土地,提高耕地质量与产能,强化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要求,确定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战略是: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用地支撑,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提升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建设水准,发展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构筑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构筑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2.土地利用战略任务。继续实施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战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同时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基本思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用地;制定、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各项政策,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主线,统筹区域、城乡土地利用。 参考文献 1于艳华,王友军,尹福林等.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