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一语文上第15课春导学案_第1页
2016初一语文上第15课春导学案_第2页
2016初一语文上第15课春导学案_第3页
2016初一语文上第15课春导学案_第4页
2016初一语文上第15课春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7 2016 初一语文上第 15 课春导学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盐阜中学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审核人月日 课题春课型讲读课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1 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 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 【学习重点】 1 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审美赏美。享受语感默读 【学习难点】 1 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课 前 2 / 27 预 习学 法 指 导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知 识 构 建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 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本专题主要就是帮助考生把握散文的特点,了解散文的分类,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形成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如下: 特点:形散神不散 叙事散文 分类抒情散文 3 / 27 写景散文 散文想像 表现手法联想 象征 意境:雄浑或质朴典雅 语言:华丽优美或朴素自然 相 关 链 接 1.【作家作品】朱自清 (1898 年 11 月 22 日 1948 年 8月 12 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 .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 “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 救济粮 。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2.【写作背景】 1927 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 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 颇不宁静 ” 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 “ 独善其身 ” 并成就他的治 学,所以他的文章有4 / 27 一种淡淡的哀愁,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 知 识 预 习一字音。 嗡嗡( wng)散( sn)在草丛里酝酿 (ynning)应和 (yngh) 黄晕 (yn)蓑 (su)笠 (l)抖擞 (su)卖弄 (minng) 眨( zh)眼 二解释词语。 1.欣欣然 :高兴的样子。 2.朗润 :明朗润泽。 3.赶趟儿 :原意是赶得,这里是 “ 赶热闹 ” 的意思。 4.卖弄 :有意显示,炫耀 (自己的本领 )。 5.酝酿 :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 似的,越来越浓。 6.黄晕 :黄色的光圈。 7.蓑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8.笠 :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 ,可以遮雨,遮阳光。 9.抖擞 :振作。 10.应和 :相呼应。 11.烘托 :画画的一种方法 ,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黑或者浅的颜色 ,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 ,突出 .文中是衬托的意思。 5 / 27 12.呼朋引伴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3.花枝招展 :花枝迎风摆动,娥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14.宛转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15,盼望:殷切地期望。 16软绵绵:形容(状态)柔软。 17润湿: .潮湿,湿润。 18胳膊: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 二本文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 课 堂 探 究一导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每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魅力,不少的作家用他们那颗敏锐的心灵记录下了他们心中的四季美景,今天我就要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心中的春天 板书课题春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设疑:朱自清先生抓住了春天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春天的?描绘了几幅图? 描绘了五幅画面: 春草图 :着力描绘春草勃发的景象。 6 / 27 春花图 :着力写春花竞放的景象。按 照树上 花下 遍地的顺序(春花 秋实实 虚),层层铺叙,层次井然。这段文字中,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结合,勾连映衬,烘托渲染。 春风图 :描绘春风的和煦 ,芳香和悦耳。这一段从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春雨图 :描绘了雨中特有的美景。 迎春图 :写人勤春早。 2讨论:在认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提出的问题并作解答 3生用一句话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与朱自清的春作比较。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赏析: A 在朱自清先生 描绘的一幅幅春的画卷里,你最欣赏的是哪幅图?请说出理由。 B 这些春的图画中,找出文中用来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的。 选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 . 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 ,排比的短句短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7 / 27 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 (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欣赏:第 1 句运用拟人方法先总体勾勒,写出了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情态。然后分写山,水,太阳 “ 睡醒 ” 的情 态。山 “ 睡醒 ” 的情态用 “ 朗润 ” 形容,写出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 “ 睡醒 ” 的情态用 “ 涨 ” 形容,表现了冰雪融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太阳 “ 睡醒 ” 的情态用“ 红 ” 形容,表现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点,勾画出春景的轮廓,为具体描绘春景创设广阔的背景。 (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欣赏:第 1 句从 “ 点 ” 上描绘。运用拟人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 “ 钻 ” 字写 出春才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 嫩嫩的 ” 写质地, “ 绿绿的 ” 写颜色,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第 2 句从 “ 面 ” 上描绘,由远及近; “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 写出春草的长势,表现了春草的勃勃生机。第 3 句运用坐,躺,打,踢,赛,捉等一系列动词写孩子们8 / 27 的嬉戏,从侧面写春草给人的欢乐。第 4 句用风的 “ 轻悄悄 ”衬托草的 “ 绵软软 ” ,从感受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 (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欣赏:着力 写 “ 树上 ” 三种花。 “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 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把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 “ 争 ” 字写活了。然后用 “ 赶趟儿 ” 写花朵多;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方法写花色艳;写花味甜,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的秋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欣赏:第 1 句写 “ 花 ” 下蜂闹蝶舞,从侧面表现花儿的繁茂,鲜艳和甜香。一个 “ 闹 ” 字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的 景象。第 2 句写出野花的数量繁多,种类丰富。运用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散:写出花多,眨:展示花和草颜色对比中花的兴亮。 ( 5)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9 / 27 欣赏:第 1 句先总写江南春雨多。第二句 “ 可别恼 ” 显得亲切而有情趣。然后运用排比,比喻写出春雨的特征: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 “ 一层薄烟 ” 运用比喻形象表现了春雨细密迷蒙的景状。一个 “ 笼 ” 字准确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一个 “ 织 ” 字与细丝比喻照应,写出 了雨密由,展示了春雨的形状 ( 6)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欣赏:由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的俗语联想的 “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 。作者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c 选用文中的例句,仿造例句 四拓展延伸 仿句练习:仿照 “ 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写一个句子。 五教师小结:作 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而且结构清晰:按盼春 绘春 颂春来组建全文。在绘春中,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10 / 27 迎春来展示春的新,美,力,构思巧妙。 巩 固 训 练当 堂 练 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1)迷藏()宝藏() AzngBcng ( 2)散步()散在草丛里() AsnBsn ( 3)薄烟()薄弱()薄荷() AbBbcbo ( 4)应和()和解()和面()和稀泥() AhBhchuDhu 2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 含义 (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 万物 B 全部 c 它们 D 大地 ( 2)鸟儿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A 夸耀 B 炫耀 c 显示 D 卖 (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A 陪衬 B 衬托 c 渲染 D 突出 11 / 27 ( 4)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A 计算 B 打算 c 计谋 D 设计 3散文中叠词的使用可以增强语气的音律性,同时使词语更为活泼,生动,词义更鲜明。叠词有多种类型,试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形式 相同的叠词。 ( 1) AA 型:(嫩嫩) ( 2) AABB 型:(稀稀疏疏) ( 3) ABAB 型:(抖擞抖擞) 4从下面的文字中分别找出写各种感觉的句子。 “ 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 1)写嗅觉的: ( 2)写听觉的: ( 3)写触觉的: 课 后 作 12 / 27 业一【拓展延伸】熟读成诵 1.志南和尚的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有关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己亥杂诗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唐杜甫腊日 )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 3.含有 “ 春 ” 字的成语 春风得意: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13 / 27 春风和气 :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春光明媚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晖寸草 :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春回大地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露秋霜 :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春梦无痕 :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春暖花开 :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春葩丽藻 :比喻美妙的言谈。 春秋笔法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14 / 27 春色撩人 :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春色满园 :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春深似海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春笋怒发 :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春蛙秋蝉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春意盎然 :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春雨如油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寒木春华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枯木逢春 :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4.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 春晨瑕想: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 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15 / 27 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生物在春晨中醒来,展示着生命的可贵、诱人。 春晨点染心中的希望,激发着人生的热情。 春光明媚: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到处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爱满意,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 孩子的天真笑容。 恍忽间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 春雨绵绵:春雨和着春雷、随着春风、淅淅沥沥飘来。 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着这缕缕蚕丝,世界的万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写意画,忽隐忽现。 我喜欢春雨,不光喜欢它换来的雨后春笋的英姿,更喜欢的是:踏进这淡蓝色的烟雨,在这雨季,你为我撑出的一片无雨的天地。 春意盎然: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 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16 / 27 爱。 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春夜沉思:春天的夜晚,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有风拂过脸颊,掠起长发。月光如水平静柔和。我心如这月光,平静柔和。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远。 春:春天在哪儿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1. 春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 春 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 春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 春夜 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 春水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 春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 春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 春景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 春游 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 春思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 春寂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 春愁 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 / 27 13. 春梦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 春恨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 春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6.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 !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 “ 我要给您唱歌 !我要给您跳舞! ”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笋芽儿呀,快醒醒 !快醒醒 !春雷轰隆隆,轰隆隆,笋芽儿说: “ 我要钻出来 !我要钻出来 !”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笋芽儿说: “ 我要长大 !我要长大 !” 二练笔:请你抓住你眼中 “ 春 ” 的一两方面的特点, 写出你心中 “ 春 ” 的风韵,不少于 300 字。 纠错 释疑 小结 课 后 反 馈已经掌握 尚有疑问 格言警句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18 / 27 课题春课型讲读课课时 2 学 习 目 标 1学习欣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悟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学习重 点】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课 19 / 27 前 预 习学 法 指 导学习本文着重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赋予春天的感情和生命,可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手笔,将其运用到我们日后的写景文章中。 知 识 构 建如何让文章的语言准确、生动? 1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景物的特征。 2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的短语短句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运用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相 关 链 接春的评析资料选录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20 / 27 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知 识 预 习 1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偷偷地 ”“ 钻 ” 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 “ 偷偷地 ” 在这里是 “ 悄悄地、不知不觉地 ” 的意思,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 “ 钻 ” 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 “ 闹 ” 字换成 “ 叫 ” 有什么不好?) “ 闹 ” 中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 “ 闹 ” 改为 “ 叫 ” ,就达不到渲染盎然春意的效果。 2本文写春天,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感情线索,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和表达的感情。 本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全文围绕一个春字依次写了盼春 绘春 颂春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21 / 27 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课 堂 探 究 1引导赏析 ,探究问题 (1)风不可捉摸 ,人是有感觉的 ,作者怎样传达出他对春风的感受的 ? 从嗅觉,触觉,听觉三个角度写春风。先引用诗句,既写出春风的温暖,又写出了春风的柔和。再用一个比喻写出春风的柔情。然后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芳香,最后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声响。 这一段从嗅觉 ,触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2)俗话说 “ 春雨贵如油 ” ,但是在江南的春天里,这句话却不适用,请问,江南的春雨妙在何处?三个比喻句怎样从不同侧面写出春雨的特点? 第 1 句先总写江南春雨多。第二句 “ 可别恼 ” 显得亲切而有情趣。然后运用排比,比喻写出春雨的特征: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 “ 一层薄烟 ” 运用比喻形象表现了春雨22 / 27 细密迷蒙的景状。一个 “ 笼 ” 字准确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2师生互动平台 ( 1)文章开头第一段,怎样体现人们对春天的盼望 之情?找出体现这种心情的词语。 连用两个 “ 盼望着 ” 表达了盼望春天心情的急切。两个“ 了 ” 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 2)试着分析结尾的三个比喻句与前文绘春的关系。 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赞美了春天的新生,娇美,活力。这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 “ 领着我们上前去 ” ,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同时这个结尾概括了五幅春景图的含义,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 3)写出四个含有 “ 春 ” 的成语及四个含有 “ 春 ” 的古诗。 3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的感受。(学生发言) 我 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 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 我觉得春像一阙田园牧歌式的词。 我觉得春像一首节奏明快的歌。 4教师小结:我觉得春像一杯蕴涵了绵长而清洌韵味与芳香 23 / 27 的醇酒。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 “ 贮满诗意 ” 的 “ 春的赞歌 ” 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春它确实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他化入了整个春天,要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季,更应该抓紧这明媚的春光,奋力追求。 巩 固 训 练当 堂 练 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 着,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 A织 脑 罩 静默 B飞 恼 盖 沉默 24 / 27 c织 恼 笼 静默 D 飞 恼 飘 静默 “ 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 中 “ 安静 ” 的含义是:。(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暗示了人们在雨夜的心情) 3文中的 “ 薄烟 ” 指是指:。(炊烟和雨雾) 4这段文字既写描写了春雨的特点又描写了春雨中的景色。春雨的特点: 。描写景物的顺序是: 。(由近及远) 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词语,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书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须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 、隆冬火炉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是 生命的落着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