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doc_第1页
我国财政支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doc_第2页
我国财政支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doc_第3页
我国财政支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doc_第4页
我国财政支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财政支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宋晨曦,张远航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下行调整,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因此,构建有效的财政支出风险指标预警体系以防范财政支出风险刻不容缓,但现有文献对这一块鲜有研究。同时,本文借鉴国内外文献研究,对造成政府财政支出风险的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取代表性的、可观测的具体指标,界定风险预警指标区间和临界值,量化风险等级,使对财政支出风险的预警更有效。 关键词财政支出风险;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价机制 DOI10.13939/j.ki.zgsc.xx.30. 1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支出投入巨大。但随着经济下行调整、名义变量的收缩幅度增大,当前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出结构乏善可陈、财政支出范围界定比较模糊、财政支出效益有待提高等方面。在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财政收支的矛盾逐渐加深,容易诱发财政风险。而财政支出风险作为财政风险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防范财政风险、保障国家财政安全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建立财政支出风险的预警机制,有效防范财政支出风险刻不容缓。 2建立财政支出风险指标预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指标体系要有概括性。即选取最有代表性、最重要的监测预警指标,尽量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支出风险的程度。 (2)变量有可观测性。因为财政支出风险预警评价机制是对财政支出风险做定量分析,需要预测财政支出风险区间和临界值,因此变量必须是可观测的、可获得统计数据。 (30)指标公布要及时。当前我国处在转轨阶段,政府的财政支出具有明显的政策性、转轨性特征,这就决定了财政支出是个动态的过程,则财政支出风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相关的指标体系资料必须要是及时公布的,以追踪其动态过程,实现动态监控。若统计信息公布的太晚,不利于监测。 3财政支出风险预警体系中的具体指标 受限于客观统计资料的限制,量化风险的预警指标可能需要筛选出可观测的最有代表的指标。根据财政支出风险预警评价机制的基本原则,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本文选取了政府刚性指出收入比、政府财政支出补偿系数、税收比重、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等五个指标来考察政府财政支出风险。前三个反映财政支出内部风险,后两个反映财政支出外部风险。具体如下: 刚性支出收入比等于当年刚性财政支出额与财政可支配财力的比重,衡量财政收入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刚性支出需求。 (1)政府财政支出补偿系数等于(当年财政可用资金+当年可获得的资本性收入)/(本级政府的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度量政府财政收入对实际支出的抵补程度。 (2)税收比重等于当年政府税收收入与政府GDP之比,反映政府的征税规模是否合理。 (3)GDP增长率反映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变化。 (4)通货膨胀率以GDP平减指数表示,即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其他常用的衡量方法包括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因为财政支出需求是刚性的,短期内很难调整。因此通货膨胀使财政支出增加。 4确定财政支出风险预警指标临界值和区间 (1)刚性支出收入比衡量财政收入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刚性支出需求。若该指标大于1,则本期财政收入无法满足财政支出的刚性支出需求。一般认为,由于刚性财政支出通常占财政支出的50%以上,若该指标小于50%,则财政可支配财力就能支持刚性支出。故刚性支出收入比的风险区间为:大于1则属于高风险,(75%,1)属于中度风险,(50%,75%)属于低风险,(0,50%)属于无风险。 (2)政府财政支出补偿系数,度量政府财政收入对实际支出的抵补程度。参考国家财政支出补偿系数的运行规律,一般认为财政收支补偿系数大于95%时风险较小,小于60%时风险较高。故财政支出补偿系数指标风险区间为:(0,60%)属于高风险,(60%,75%)属于中度风险、(75%,90%)属于低风险,大于95%属于无风险。 (3)税收比重反映政府的征税规模是否合理。据测算,我国目前宏观税负的合理区间为(19%,22%)。国外学者认为,税收占GDP的比重低于19.3%时最有利于经济发展(Kaminsky,1997)。在税收比重大于45%时,经济增长率无限趋近于0,之后可能变成负数。马拴友(xx)认为我国的最优税率大约在14%到23%之间时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税收规模超过23%时反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陈莉(xx)认为当前我国政府把税收比重设定(18%,24%)之间较为稳妥和客观。因此,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税收比重的风险区间为:小于10%或大于31%为高度风险区间;(10%,14%)或(27%,31%)为中度风险区间;(14%,18%)或(23%,27%)为轻度风险区间;(18%,23%)为安全区间。 (4)GDP增长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平均为9.7%。由于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期,调结构、稳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7%为较为理想的增长率。根据专家学者的看法,GDP增长率的风险区间为:小于2.5%或大于11.5%为高风险,(2.5%,4%)或(10%,11.5%)为中度风险,(4%,5.5%)或(8.5%,10%)为轻度风险,(5.5%,8.5%)为安全区间。 (5)通货膨胀率。赖因哈特等人(1998)以信号分析法探讨了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认为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内学者陈秀英(1999)的研究结论与此一致。宋海林、钱文辉(xx)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通货膨胀率的预警区间的设计如下:大于10%或小于-2%是高风险区间,(4%,7%)或(-2%,0)是低风险区间,(0,4%)是安全区间。 5结语 本文借鉴国内外文献研究,综合分析了造成政府财政支出风险的内外因素,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变量指标,界定风险预警指标区间和临界值,建立财政支出风险预警机制,量化风险等级。但财政支出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工程,本文所做的工作只是为其提供了有益思路。综合的地方财政支出风险预警内容还包括各个体系下具体风险指标值的计算、指标权数的合理分配等,这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裴育构建我国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J经济学动态,xx(9):26-31 2阿布力克木阿不来提基于指数预警方法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预警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xx. 3赵志耘,夏杰长我国宏观税负的定量分析与政策取向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xx(4):28-33 4陈莉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现状及对策J财贸经济,xx(10):35-40 5Kaminsky,Graciela.,Lizondo,Saul.,Reinhart,Carmen.LeadingindicatorsofCurrencyCrisesDIMFWorkingPaper,1997. 6Smith,Charley.MeasuringandForecastingDebtCapacitySt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