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5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表格式教案含练习题(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本课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P2 P3第 1 课时 /共 14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加 、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2 / 35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 1)教学加法的意义 出示教材 P2例 1 主题图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 长多少千米? 思考:怎样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怎样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列式: 814+1142=1956(千米)并展示线段图。 结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 / 35 ( 2)教学减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 P3例 1( 2)( 3) 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并独立尝试画线段图。 指名板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总结:要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中去掉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而要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去掉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请观察以上两道问题与之前第( 1)题有什么联系? 总结:第( 1)题实际是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做加法;而( 2)( 3)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做减法。 想一想:减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 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所求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2、探究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你能说一说加法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并板书。 (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如果知道和与一个加数,能求出另一个加数吗? 4 / 35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如果知道被减数和差,能求出减数吗? 减数被减数差 如果知道减数和差,能求出被减数吗? 被减数减数差 ( 3)你觉得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 教师总结:减法是加法的 逆运算。 ( 4)加减对比 (三)巩固发散 1、独立完成 P3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 2468 575 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 2468 3043 575 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 2、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滑雪场上午卖出 86张门票,下午卖出 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滑雪场全天卖出 145 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 86 张,下午卖出多少张? 5 / 35 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 370包,剩下 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 843人,其中男生 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3、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并说说依据是什么? 4、猜一猜我是几 5、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40+190=254+297= 586-98=712-455= (四)巩固提升 1、已知 A+B c,并且 A、 B、 c 的和是 800, B 100,那么c(), A() 2、已知 A B c,并且 A、 B、 c 的和是 800, B 100,那么A(), c() (五)评价反馈 说一 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 6 / 35 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本课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P5 P6 第2 课时 /共 14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在已学的乘、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 2、在交流总结的基础上,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掌握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明确 0 不能作除数及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法的意义 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理解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7 / 35 每个花瓶里插 3 枝花, 4 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用加法算: 3 3 3 3 12 用乘法算: 34 12 2.算式中的 3 和 4 各表示什么意思? 3、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引出课题。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1、教学乘、除法的意义。 ( 1)出示教材 P5例 2( 1)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 么这样列式。 教师板书: 3+3+3+3=12(枝)或 34=12 (枝) 结合刚才的算式思考:哪个算式更为简便?想一想乘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因数 因数积 ( 2)出示教材 P5例 2( 2)( 3) 有 12枝花,每 3 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有 12枝花,平均插到 4 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板书: 123=4 (瓶) 124=3 (枝) 对 比这三个算式,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除法?你知道它的各部8 / 35 分名称吗? 与第( 1)相比,第( 2)、( 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除法? 总结:除法可以看做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商。 2、教学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你能说一说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积因数 因数 因数积 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 除数 除数被除数 商 被除数商 除数 如果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板书总结。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除数 =(被除数 -余数) 商 通过刚才算式的比较,你能说一说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9 / 35 总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乘除法对比 3、教学有关 0 的运算。 ( 1)出示 P6 例 3 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 0 的哪些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说试题,教师记录。 预设: 0+5=24-0=50=06=4 -4= 指名口算后,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一个数加上 0 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一个数减去 0 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0 乘任何数都得 0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 0 ( 2)思考:在除法算式中, 0 能做除数吗?为什么?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教师总结: 50 不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和 0 相乘能得到 5; 00 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和 0 相乘都得 0.因此 0 作除数无意义,因此 0 不能作除数。 (三)巩固发散 1、 P6做一做独立完成,指名订正。 10 / 35 根据 3614 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 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 因数积 另一个因数 2、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 1)蜗牛每小时可爬行 5m, 6 小时能爬行多少米? ( 2) 120支铅笔,每 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 3)蜗牛 6 小时爬了 30m,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 ( 4)一头大象的体重是 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 8倍。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3、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课本 P7 6、一艘宇宙飞船 5 秒航行 60km。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7/1如 果 AB 3,并且 A+B 16,那么 B(), A()。 7/2、如果 AB 52 ,并且 A+B 20,那么 B(), A()。 说一说上面两题你是怎样想的? 11 / 35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本课课题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练习第 3 课时 /共 14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乘、除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及作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加、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12 / 35 一、知识回顾 1、加减法的意义及关系 2、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 3、有关 0 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 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还得 0。 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0 能不能作除数呢?为什么? 注 意: 0 不能作除数。 例如, 50 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 相乘得到 5。 00 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二、基础练习 1.根据 7836 2808,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根据是什么? 280878 280836 因数积 另一个因数 28080036 2.根据 117026 45,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根据13 / 35 是什么? 117045 除数被除数 商 4526 被除数商 除数 450260 3、根据 78+36 114,直接写出下面 两道题的得数,根据是什么? 114 78 114 36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根据 71 26 45,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根据是什么? 71 45减数被减数差 45+26被减数差 +减数 5、课本 P7 除数(被除数余数) 商 6/1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40+190=254+297= 586 98=712 455= 6/2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4827=10285= 14 / 35 75429=8767 3= 7、每只猴分 12个,还余 3 个。一共有多少个桃? 8、直接写出得数。 10、如果 是 的 30倍,下面哪些算式是对的? 11、判断 ( 1) 0+7=0 ( 2) 0 既不可以作除数,也不可以做被除数。 ( 3) 5858=1 二、拓展延伸 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 2 看作 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 7 看作 9,结果计算的和为 215.正确的和为() 2、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 2 看作 4,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 7 看作 9,结果计算的和为 215.正确的和为( ) 3、小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 2 看作 4,减15 / 35 数没看错,结果计算的差为 215.正确的差为() 4、小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 7 看作 4,减数没看错,结果计算的差为 215.正确的差为() 5、小华在做一道减法时,被减数没看错,把减数个位上的8 看作 6,结果计算的差为 215.正确的差为() 6、如果 AB 2,并且 A+B 24,那么 B(), A()。 7、如果 AB 45 ,并且 A+B 40,那么 B(), A()。 8、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 8,余数是 10,并且被除数、除数、商和余 数的和是 163,那么除数(),被除数()。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练习一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本课课题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P9 P10第 4 课时 /共 14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了解括号产生的必要性,掌握含有小括号、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带有括号的整数四16 / 35 则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2、在交流、探究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3、在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我们目前学过哪几种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在 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7 / 35 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二、感受括号的作用 (一)感受小括号的作用 9612 42 1.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如果变成 96 ( 12 4) 2 ,运算顺序怎样? 3.先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96 ( 12 4) 2 96162 62 12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感受中括号的作用 96 ( 12 4) 2 96162 9632 3 1.如果在 96 ( 12 4) 2 的基础上再加上中括号, 你知道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吗? 2.先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3.算式中有小括号还有中括号,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18 / 35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新知 1.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课本 P9 360 ( 70 416 ) 360 ( 70 64) 3606 60 158 ( 27 54) 9 158 819 158 9 149 2、下面的运算对不对?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700( 600+30015 ) 2 700( 90015 ) 2 700 602 6402 1280 改正 700( 600+30015 ) 2 700( 600+20) 2 700 6202 19 / 35 802 160 3、你知道吗? 算式中有小括号还有中括号,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4、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 ,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320(128+147)25 3520(920 43873)34 31484 小结:看树形图列综合算式 1、抄,从左往右抄。 2、添,从上往下添按需添括号。 5、根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写成综合算式 ( 1) 1503=50180+50=230 ( 2) 414=56272 -56=216216+78=294 ( 3) 2004=50503=15050 150=200 ( 4) 28+12=402540=100040001000 4 四、解决问题 1.今年春节小明一共得到压岁钱 850 元,购买课外书花掉228 元,为失学儿童捐款 150 元,现在小明还剩下多少元压岁钱? 2.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 2002年共植树 356棵, XX年植树 3 次,每次植树 140 棵。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 3.李伯伯家养了 42 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20 / 35 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4.书架上有两层书,共 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 8 本书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5/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2下面各题,看谁做得都对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应 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生交流后明确:小括号、中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板书设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本课课题 21 / 35 括号练习拓展第 5 课时 /共 14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巩固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掌握含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并能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巩固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狭问题的能力。 3、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基础练习 22 / 35 1、脫式计算下面各题。 118+362 ( 62-59) 25023 -( 30+24) 18 18300 ( 50+25) -45 ( 170-20) 5 -166 420-420 ( 18+24) 2 2、列式计算: ( 1) 25与 20的积,加 2400除以 80的商,和是多少? ( 2) 43与 7 的差,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 ( 3) 35的 2 倍,减 112除以 28 的商,差是多少? ( 4) 25与 4 的积,减 40,再除以 12,商是多少? ( 5) 90减 12的差,被 6 与 7 的和除,商是多少? 3/1、同学们做风车,各小组做的数量如下表: 平均每组做几个? 3/2、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 180 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 天吃 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 3/3、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 8 箱。苹果每箱 25千克,香蕉每箱 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4、下列每组各题的运算顺序一样吗?为什么? 5、先用记号标出先算的部分,再进行递等式计算。 23 / 35 150 3204803 1510 1267980+20 80+20 156 75597 126 43 6、列出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计算。 (1)强强 8 分钟能打 560个字,妮妮每分钟能打 60 个字。强强每分钟比妮妮多打几个字 ? (2)强强每分钟能打 70个字,妮妮 5 分钟能打 300 个字。强强每分钟比妮妮多打几个字 ? (3)强强 8 分钟能打 560 个字,妮妮 5 分钟能打 300 个字。强强每分钟比妮妮多打几个字 ? (4)强强 8 分钟能打 560 个字,妮妮 5 分钟能打 300 个字。强强和妮妮每分钟共打几个字 ? (5)强强每分钟打 70 个字 ,打了 8 分钟 ,妮妮每分钟打 60 个字 ,打了 5 分 钟。强强和妮妮共打了几个字 ? 三、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1、脱式计算 24 / 35 250-322516+37 224-( 84+483 ) 25 175+( 13-5) 1331 2、列式计算: 45与 35乘 24的积相加,所得的和再减 14,差是多少? 45加 35的和乘 24,所得的积再 减 14,差是多少? 45加 35的和,乘 24减 14的差,积是多少? 61与 26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本课课题 租船问题 P10例 5 第 6 课时 /共 14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对 “ 租船费用 ” 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究 “ 租船费用 ” 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 意识。 25 / 35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性和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怎样租船最省钱?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解决问题 我们一共有 32 人,大船每条限乘 6 人,价格 30 元;小船每条限乘 4 人,价格 24元。怎样租船最省钱? 大船每人: 306 5(元) 小船每人: 244 6(元) 5 元 6元 26 / 35 所以尽可能租大船 326 5(条) 2 (人) 方案一: 5 条大船, 1 条小船 305+241=174 (元) 方案二 4 条大船, 2 条小船 304+242=168 (元) 168元 174 元 答:租 4 条大船, 2 条小船最省钱,需要 168元。 租船问题一般要考虑哪些要素 1、价格便宜 2、运走所有人 3、尽可能要满载 三、巩固练习 1、我校共有老师 14 人,学生 326 人,大车可坐 40 人,租金 900元;小车可坐 20人,租金 500元。 怎样租车最省钱? 大车每人 90040 22(元) 20 元 23 元 小车每人: 50020 25(元) 23元 25 元 所以尽可能租大车 27 / 35 14+326) 40 8(辆) 20 (人) 方案一: 8 辆大车, 1 辆小车 9008+5001=7700 (元) 答: 8 辆大车, 1 辆小车最省钱,需要 7700元。 2.旅行社推出 “ 风景区一日游 ” 的两种价格方案。 ( 1)成人 6 人,儿童 4 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 2)成人 4 人,儿童 6 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 3)成 人 8 人,儿童 6 人, 比较 “ 选哪种方案合算? ” 和 “ 怎样买票合算? ” 有什么区别? 3、下面 4 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 24呢? ( 6 2+4) 3 24 ( 64 ) ( 3 2) 24 4、在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5、妈妈要买橙汁,甲乙两家超市在做活动,甲超市买 10瓶送一瓶,乙超市满十瓶,每瓶便宜 2 元,已知每瓶橙汁原价12元,妈妈有 120元,在哪家超市买便宜? 28 / 35 6、小明家要请客吃饭,准备做鸡蛋宴,每只大碗可以装 10个鸡蛋,每只小碗可以装 8 个鸡蛋。每只大碗 的鸡蛋要 8 元钱,每只小碗的鸡蛋要 5 元钱。现准备用 50 个鸡蛋,怎样买比较合适? 三、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租船问题 一般要考虑哪些要素 1、价格便宜 2、运走所有人 3、尽可能要满载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本课课题 四则运算的整理和复习第 7 课时 /共 14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复习四则运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9 / 35 2、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 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掌握有关 0 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 0 不能做除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下面来总结一下都学了哪些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 系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0 / 3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异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有关 0 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 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还得 0。 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注意: 0 不能作除数。 例如, 50 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 相乘得到 5。 00 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 0相乘都得 0。 租船问题 1、价格便宜 2、运走所有人 3、尽可能要满载 二、基础练习 1、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分别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31 / 35 2、同级运算左 右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37-25+463669 异级运算先 “” 后 “ ” (含有两级运算) 5173 -356675+25212 有括号的先()内,再()外 205´24-1449 ( 80 11) 1200 800 ( 5+3) 12 ( 842 5) 3、判断下列各题计算是否正确,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29202920 =580580 =1 295+5 ( 400 30025 ) =300 ( 10025 ) =3004 =1200 ( 300+3606 ) 230 =( 6606 ) 60 =11060 32 / 35 =50 4、文字题 ( 1) 24除 480的商的一半是多少? 480242 ( 2) 120减去 20乘以 5 的积,差是多少? 120-205 ( 3) 120减去 20的差乘以 5,积是多少? ( 120-20) 5 ( 4)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白云学院《有机化学Ⅰ(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商业策划与项目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电力大学《教育技术与应用能力训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血压急症护理要点与药物治疗方案
- 心脏外科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护理管理手册
- 泌尿系结石预防指南及管理策略
- 骨折急救处理方案
- 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监测方案
- 急诊科脑卒中监护措施
- 2025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 生产良率管理办法
- 消防员涉赌涉贷课件
- 旅行社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
- 喂饭机器人设计
- 护士条例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企业家健康绿皮书
- 水厂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确有专长针灸题库及答案
- 2025版《农机专业合作社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
- 年产5万吨乙酸乙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
- 化粪池平时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