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NA表量构式“火热”的语料库和认知研究 姜祝青 摘要:本文基于权威语料,考察汉语NA表量构式“火热”的概念隐喻,并对其加以认知阐释。研究发现,“火热”的概念隐喻主要投射到三个域。个人域:喻感情热烈、喻爱情澎湃、喻愤怒、喻疾病、喻态度积极、喻性格热情、喻强烈的愿望;事物域:喻受关注的事物、喻发展迅速、喻色彩、喻程度深、喻精彩的生活、喻深受鼓舞;社会域:喻关系亲密、喻斗争紧张、喻危险、喻战争激烈、喻气氛热闹、喻市场活跃、喻人或物的活跃程度。“火热”具有+量度语义特征,其形成是范畴化和隐喻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na表量构式语料库认知概念隐喻 一、引言 古往今来,人们常基于自身体验来认识外界事物。温度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重要的认知领域。“火”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五行之一,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影响深远,对火的自身体验成为了人们认知世界的。Goldberg(1995:4)将“NA表量构式”定义为“一个光杆名词+温度形容词构成的表温度程度量的复合形容词构式”,它是“名形表量构式”的一个次类,即“复合类名形表量构式”(罗思明,xx)。本文以汉语温度域形容词“热”的次类“火热”为例,基于权威语料,研究“火热”的概念隐喻,并对其语义加以认知阐释,以拓展对其词义的认知。 二、相关研究述评 目前关于温度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考察汉语温度形容词的概念隐喻,如高航、严辰松(xx);第二,汉语温度词的历时研究,如张立红(xx);第三,汉英温度形容词隐喻对比,如郎姗姗(xx)、唐树华等(xx)、雷丹、覃修桂(xx)。以上成果虽与温度词相关,但少有涉及温度词次类的研究,更鲜有把温度词列为构式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CCL),对NA表量构式“火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和归纳,并进行认知阐释。 三、“火热”的概念隐喻 人们本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来认识客观世界,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抽象概念。“火热”是温度域“NA表量构式”的代表,名词“火”是量度标准,其基本语义是通过比拟而表现出来的“估量”义,即“像火一样热”,这是人们认知“火热”的肤觉出发点。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xx:575)对“火热”的解释为:像火一样热,形容感情热烈、亲热、紧张、激烈。 (一)个人域 1.“火热”喻感情热烈 当对事物热情洋溢时,人体温度升高,犹如大火烧身,“火热”可喻感情热烈。如: (1)a.对华侨有一颗火热的心。 b.太阳吟反复抒写游子身处异邦而眷念祖国的火热感情。 2.“火热”喻爱情澎湃 “火热”表示一种相爱时的激情。如: (2)a.一瞧就晓得是一对火热的情侣。 b.这时彼此情如火热,那有闲工夫说甚言语。 3.“火热”喻生气、愤怒 当遭遇着火,外界温度骤高,人们容易急躁、愤怒,犹如大火焚烧。如: (3)a.吵架的情绪也火热。 b.我为她火热,向她的仇敌发烈怒。 4.“火热”喻疾病 中医火热论指出,火热邪气包括:热邪、火邪、暑邪、温邪、燥邪、毒邪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体,“热”为“火”之用;“火”为有形,“热”为无形。如: (4)a.故头部是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 b.暑为火热之气,原无形质。 5.“火热”喻态度积极 燃烧时,火焰都是向上的,这一现象引申出人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如: (5)a.凌锋对工作像夏天般火热。 b.这女孩子火热的向上的热情,和若隐若现地流露出的对于他的爱慕。 6.“火热”喻性格活泼、热情 从人的触觉可向人的心理转化,火焰的红色让人充满热情,“火热”可喻人的性格热情、活泼。如: (6)a.岁月的风霜已消去了他们性情中所有的刚硬和火热。 b.得益于才情和学识,也得益于坦荡、火热的性格。 7.“火热”喻强烈的愿望、欲望 光线聚焦在某一点就会燃烧,而当人们对事物极度关注时,就像光线聚焦一样。如: (7)a.张凤奎在刺骨的风雪中爆裂着这个火热的愿望。 b.当时他心中立刻腾起了一种火热的欲望。 (二)事物域 1.“火热”喻受关注的事物 从人们的肤觉引申到对外界事物的认知。着火时,人们往往会关注其火势发展,“火热”便可喻对某物的关注。如: (8)a.他们谈的是当前美国以至世界上的火热的黑人问题。 b.一些作品在国内炒得火热,而在美国除华人圈子外根本不为人所知。 2.“火热”喻事物发展迅速 一旦着火,火势便迅猛发展,可喻事物发展速度之快。如: (9)a.微博的火热发展也使得其营销效果尤为显著。 b.很多声音认为它并没有跟上“火热”的时代的步伐。 3.“火热”喻色彩 由“火”的颜色,又可以联系到红色,常用来形容人的嘴唇、旗帜,色彩鲜艳。如: (10)a.火热的双唇堵住了梅亚芬正欲说什么的嘴。 b.这旗帜那么鲜艳,那么火热地出现在她的眼前。 4.“火热”喻程度深 燃烧时火势比较强烈,“火热”可喻程度深。如: (11)a.但小菲实在不忍中止家里火热的欢乐。 b.周大勇心头涌起毛辣火热的悲痛。 5.“火热”喻精彩的生活 “火”让人联想到红色,代表喜庆、欢快,让人联想到精彩的生活。如: (12)a.鼓励艺术创作人员以火热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为创作源泉。 b.外面的世界太大,生活太火热。 6.“火热”喻深受鼓舞 “火”可以象征中国的红色革命,“火热”可形容人们受到鼓舞。如: (13)a.作为晚辈,我读着那些火热的文字。 b.时值初冬,满树深深浅浅的红叶非常耀眼,令人联想起诗人火热的诗篇。 (三)社会域 1.“火热”喻关系亲密 从爱情进一步引申到了朋友、同事等之间的亲密关系。如: (14)a.宋蔼龄通过陈其美已经和杜月里处得火热了。 b.同台湾公路局副局长的长女方智怡打得火热。 2.“火热”喻斗争紧张激烈 着火时,消防员在巨热中灭火,形势十分紧张。如: (15)a.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洪流中去。 b.会议的气氛从一开始便是火热的。 3.“火热”喻危险或困境 温度过高,到达燃点后东西就会着火,往往表示危险的警告。如: (16)a.中国人民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劳苦大众眼下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b.但愿贤契速刻成功,救我于水深火热,便是我万分侥幸。 4.“火热”喻战争激烈 着火时的情形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危机感,“火热”可喻战争激烈。如: (17)a.攻城战斗打得火热。 b.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5.“火热”喻气氛热烈、热闹 “火”的颜色“红”让人联想到中国过年、过节等的喜庆和热闹。如: (18)a.该厂灯光球场气氛火热,掌声不断。 b.马达轰鸣,一派火热景象。 6.“火热”喻市场活跃,生意好 红红火火的景象自然让人联想到市场经济的活跃,因而可用它来形容生意好。如: (19)a.美国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运作也带给了史玉柱不小的憧憬和冀望。 b.经营家用电器和服装,目前他的生意正火热。 7.“火热”喻人或事物的活跃程度 也可指人的生命活跃或者活动进行。如: (20)a.一个个火热的生命来不及挣扎就被冰冷的淖儿吞噬了。 b.今年将是西藏对外文化交流更为火热的一年。 四、“火热”语义的认知理据 第一,温度域“NA表量构式”“火热”的语义特征。根据Goldberg(1995:4)的构式定义,“NA表量构式”指表示性状量度的“名饰形”的形式-意义-功能的匹配体,广义上包含短语类(如“一个房间大”)和复合词类两类(如“火热”),记录物量、程度量或时量。本文讨论的是后者。其中,“N”(名词)是具体事物,对后面部分起修饰、限制作用,“A”(形容词)是温度词。该构式具有+量度语义特征,名词是量度的标准,其基本语义是通过比拟而表现出来的“估量”意义。为了表达需要,人们便使用某种事物的名称来表达具体细致的温度,当表达“像火一样热”的体验性时,以“火”为量度标准,表达一种“热”的程度,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就形成了“火热”。 第二,范畴化形成了“NA表量构式”“火热”。Lakoff(1987)首先提出了“范畴”一词。赵艳芳(2000:63)认为基本范畴是明显的原型成员,是人们对世界事物进行范畴化的有力工具。语义上,下属范畴与基本范畴语义重叠,具有“家族相似性”,相邻范畴相互重叠、相互渗透。Schmid(xx:124)认为基本范畴具有四个基本性:感知基本性、记忆基本性、功能基本性、语言基本性。赵艳芳(2000:5859)认为基本范畴具有明显的外部感知区别性特征、认知与习得最早性、形态最简洁、使用频率最高。“热”是基本范畴,人们认知最早,但是人们基于表达需要和对不同“热量”的体验,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下属范畴,“火热”一词油然而生。“火热”与“热”具有家族相似性,但基本范畴“热”具有概念模糊性,“火热”具有概念具体性。 第三,“火热”作为人们对温度的感受,是基于自身体验而来,属于温度域,但又可投射到较抽象的经验域:个人域、事物域、社会域,进而引申出各种新词义,这是认知的重要方式隐喻决定的。它的使用,使汉民族在表达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时,语言更加生动化、形象化、多样化,反应了汉民族善于利用隐喻义来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Lakoff&Johnson(1980:5)认为“隐喻的本质是指借它类事物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投射”。Ungerer&Schmid(xx:115119)认为隐喻是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不同认知模式之间的投射。王文斌(xx:229)认为隐喻是人类运用联想或想象,依据心理空间之间的相似性,将彼心理空间映射到此心理空间。“火热”的投射基本遵循个人域到事物域再到社会域的顺序。首先,人们感知“火热”的温度,在身体上可喻疾病;产生心理感觉,喻感情热烈、爱情澎湃、生气愤怒、态度积极、愿望强烈;反映在性格上就是活泼热情。其次,从对自身的“火热”体验和感受认知周围事物,喻关注之物、迅速发展、色彩、程度、精彩的生活、深受鼓舞。最后,再认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喻关系亲密、斗争紧张、危险、战争激励、气氛热烈、市场活跃以及人和事物的活跃。详见表1和图1。 五、结语 本文基于权威语料,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聚焦考察汉语NA表量构式中“火热”的概念隐喻,发现“火热”的隐喻与人的自身体验戚戚相关,主要投射到个人域、事物域和社会域。个人域:喻感情热烈、喻爱情澎湃、喻愤怒、喻疾病、喻态度积极、喻性格热情、喻强烈的愿望;事物域:喻受关注的事物、喻事物发展迅速、喻色彩、喻程度深、喻精彩的生活、喻深受鼓舞的;社会域:喻关系亲密、喻斗争紧张激烈、喻危险或困境、喻战争激烈、喻气氛热闹、喻市场活跃、喻人或事物的活跃程度。“火热”具有+量度语义特征,其形成是范畴化和隐喻作用的结果。限于篇幅,本文只对“NA表量构式”中的“火热”进行了研究,其他内容将另文详述。 参考文献: 1Goldberg,A.E.Constructions:AConstructionGrammarApproachtoArgument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5.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3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 4Schmid,H.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I)M.editedbyDirkGeeraerts&HubertCuyckens.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xx. 5Ungerer,F&H.Schmid.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xx. 6高航,严辰松.汉语温度图式所衍生的概念隐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xx,(2):712. 7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xx. 8罗思明.“表量构式”的“量准则”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xx,(3):2327. 9雷丹,覃修桂.体验认知视角下“热”的概念隐喻一项英汉对比实证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xx,(3):242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语音矫正训练视频教学课件
- 高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及答疑解惑
- 新教师试用期述职报告写作指导
- 建筑施工进度计划审批流程
- 企业员工培训考勤管理系统方案
- 2025-2030动力电池检测设备市场需求增长与技术升级方向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规范与储能市场适配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商业模式创新与退役电池溯源系统建设报告
- 香港公司收购合并法律守则解读
- 产品售后服务标准流程
-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手倒立前滚翻》
- NISP一级考前模拟训练题库200题(含答案)
- JJG 20-2001标准玻璃量器
- 2024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英语中的时间表达(示范课例)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苏州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纲要课程笔记
- 危重症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