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旅游营销品牌策略研究以“重庆非去不可”为例 赵庆梅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402160) 摘要本文从城市品牌建立入手,介绍了城市营销的策略与措施。并以重庆提出的“非去不可”旅游营销口号为例,分析了重庆市旅游营销的优势。 关键词城市;旅游;营销 DOI10.13939/j.ki.zgsc.xx.22.268 1城市营销 1.1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是城市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在推广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传递给广大民众并得到认可的核心理念,它是人们对城市的一种整体感知。城市品牌的确立,实际就是一座城市对投资者、旅游者等人群的吸引力,具有良好品牌效应的城市,能够吸引城市各方的利益相关者在选择居住、工作、学习、旅游或投资时对其更为偏好,从而促进和带动城市的全面发展。 1.2城市品牌营销 城市营销与企业营销相比有相同的地方,如城市管理者可以如同企业管理者一样考虑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运作,充分融合各种资源,从而制定出可行的营销策略。但是城市营销又不同于产品营销,在城市营销过程中,城市将作为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为不同需要的人群服务,城市营销中的“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但更多是无形的。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化以及城市提供的各种便捷设施和服务都可以是城市营销的着眼点,同时城市营销与产品营销最大的不同在于营销目标物不存在所有权的转移。 基于城市营销与产品营销的异同,可以看出城市营销更注重的是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和利用,因此独特的城市形象更能吸引媒体和大众的关注,从而提高城市的价值。 1.3城市品牌营销策略与措施 城市营销策略的制定首先必须考虑资源优势、社会对城市的认同,一般采用政府为主导,各方参与的模式进行,主要形式有:事件营销、广告营销、企业营销等。 (1)事件营销。事件营销是城市营销策略中最常用的手段。它包括重大会议营销、体育赛事营销、重大会展营销、传统节日营销等。 重大会议营销。重大会议营销是许多城市在营销策略中都会采用的方式之一。如香港利用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之际,在开幕仪式上向全球的客人隆重介绍香港品牌新形象,并获得成功,这是投入较少成本,获取重大收益的一种城市营销方式。 体育赛事营销。体育赛事营销可以很好地吸引全球各界的眼光,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通过1992年第25届奥运会的举办以及重点打造本市的足球俱乐部而闻名于世。重大会展营销。已举办50余年的广交会为广州树立了全国的经济中心、贸易口岸的形象。上海世博会期间,江浙沪一带的城市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国际国内的游客成功地宣传了自己,并获得了很好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传统节日营销。各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他们都因这些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而各具魅力。如泰国的水灯节,借助水灯汇成的烛光之河,推出灯船比赛、水灯祭祀以及水灯小姐选美等吸引眼球的系列活动,让人们通过感受不一样的民俗而记住不一样的城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都让游客记住了当地美丽的风情。 (2)广告营销。一个成功的城市形象广告,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城市宣传作用,还有对潜在市场的吸引作用。城市形象广告作为城市营销概念的直接体现,是提升城市价值的有效途径。从1999年山东威海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了中国第一例城市形象广告开始,到xx年,央视的城市形象广告已增加到306家,其中不乏品质较高的精品,如北京的申奥宣传片、上海的“茉莉花开”申博宣传片、成都的“你来了就不想回去的城市”等,这些宣传片充分利用视频、动画、声音等媒体形式,短时间内让观众迅速了解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成为了城市的一张多媒体名片。 (3)企业营销。企业营销是以微观推动宏观的一种营销模式。如青岛最初的家喻户晓就是通过海尔集团、青岛啤酒、青岛双星等知名企业进入民众心中的。借助知名企业的品牌,进行城市形象的推销也是城市营销策略的方式之一。 2城市旅游营销 xx年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指出,“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力推动了中国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有力进推动了城市的文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研究。”可见,城市建设与旅游规划实际上是融为一体的,在城市各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时,必须考虑旅游活动方便与发展的要求。从某些方面来说,城市营销的策略实际也是城市旅游营销的策略,二者是互相促进的。 2.1城市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城市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城市风格、城市建筑、城市管理等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资源。除了历史形成的古建筑外,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就有意识地将旅游和城市建设结建设推动合起来,突出和保留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和市政设施,注重城市总体规划与旅游发展要求的衔接,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保持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例如,上海,它是我国较有名的旅游目的地,但是这座城市并非以山水风景出名,它的旅游是伴随着上海的城市建设而驰名的。上海对东方明珠塔的利用,也体现了上海人非凡的眼光和高超的营销技巧。 2.2城市形象是城市旅游营销的出发点 城市的形象已成为吸引旅游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国际国内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无一不具有鲜明而良好地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由城市文化、城市建筑、城市居民、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风光等各方面共同构成,从旅游资源的定义来看,城市形象构成的各要素都是构成吸引游客的资源,因此城市形象实际也是城市旅游的形象,城市旅游的营销策略也应该从此着手。 3“非去不可”形象辨析 xx年重庆市提出了重庆旅游的宣传口号“重庆,非去不可”,并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非去不可”的系列宣传片。在宣传片中呈现了巫山大小三峡、奉节天坑地缝、大足县大足石刻、武隆天生三桥、涪陵白鹤梁、合川钓鱼城等重庆六大旅游精品景区,并打出“重庆,非去不可”的主题语。“非去不可”的提出引起了各方的热烈讨论,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吸引眼球,引起反响的广告就是好的创意。 3.1城市建设的“非去不可” 重庆是一座老工业化的城市,而现在重庆已经华丽地变身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重庆是国内大城市中少见的依山势而建的城市,群山林立给重庆的城市建设增加了难度,但又赋予了重庆独特的魅力。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让硬朗的高楼大厦有了一丝生动,让夜晚的灯光更加具有立体性和观赏性。为方便出行而设计的风格不一的大桥、上天入地的轨道交通都使重庆有了特色。以前到过重庆的人,现在来都会用“惊艳”两个字来形容重庆的变化。 3.2风景名胜的“非去不可” 重庆历史久远,因此有了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大足石刻、合川钓鱼城、抗战文化遗址等);重庆的地质条件独特,因此有了怡人的旅游资源(如巫山大小三峡、武隆天生三桥、各地温泉等),截至xx年1月,重庆共有A级景区110处,星级饭店263家,完全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要。 3.3民俗文化的“非去不可” 重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地的少数民族也保留着各自的习俗,如土家族的摆手舞,苗族的踩山节,土家吊脚楼和苗族刺绣、蜡染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成为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重庆,非去不可”作为城市旅游营销的口号,没有直接说出重庆的特色,但更有悬念,更能引起旅游者的好奇心。而且,作为城市营销口号,“非去不可”也暗示着重庆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和发展前景,体现了重庆蕴藏着无限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颜文华.城市的建设中旅游内涵塑造初探J.商业时代,xx(10):116-117. 2王进富,张道宏,成爱武,等.国外城市营销理念研究综述J.外国城市,xx(9):84-88. 3葛明.论城市形象广告的创作J.新闻爱好者,xx(7):52-53. 4李代红,廖娅.城市营销的城市品牌策略分析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