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养殖“活着的恐龙”.doc_第1页
深山养殖“活着的恐龙”.doc_第2页
深山养殖“活着的恐龙”.doc_第3页
深山养殖“活着的恐龙”.doc_第4页
深山养殖“活着的恐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山养殖“活着的恐龙” 文/李蕊娟 陈跃洲原是福建一家外企的白领,27岁时,因非常看好一种史前巨鸟澳洲鸸鹋的市场前景,毅然辞职带着白领女友走进人迹罕至的大山,饲养“活着的恐龙”。如今,他们已成为国内同行中的领军人物。 “史前巨鸟”迷倒白领情侣 xx年,从南京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陈跃洲到一家外企工作,不到3年,他在2000多个员工中被提拔为中层干部,成为全公司升职最快的人。 然而,面对一片羡慕的眼光小陈并没显得有多高兴,其实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有自己的公司。其间,他一边工作一边寻找着创业项目。直到有一天电视中闪过的几个画面一种神奇鸟,体型很大,浑身是宝。这种史前就活跃在澳洲森林中的大鸟,名叫鸸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被誉为“活着的恐龙”。陈跃洲觉得机会来了。 陈跃洲从在广州动物研究所工作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当时除了个别景区引进鸸鹋用做观赏外,全国还没有大规模养殖的,他认为这种“活着的恐龙”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 于是,xx年9月,陈跃洲带着女友姚琼回到老家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坚村。 xx年春天,陈跃洲和姚琼来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坳里,在紧挨山坡处建起两幢漂亮的房子,一幢住人,一幢住鸟。他们凑了30多万元,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租下一片200亩的荒地,又通过广州动物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进250只鸸鹋苗。 经过短短40余天的养殖,刚运来时每只6斤重左右的鸸鹋,一下就长到了25斤以上,最大的重达30斤。 在“世外桃源”里,伴着鸸鹋哭与乐 为了节省开支,陈跃洲和姚琼还在养殖场边上种上了红薯和青菜等。有时想吃肉了,他就用铁丝做套子套野兔,而且屡有收获。更有趣的是,他们时常在山涧溪流的石头下面,摸出一些牛蛙、螃蟹和小鱼,那山间纯天然的美食,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但养殖场地处偏远,加之山高林密,手机信号很弱,每次和家人通电话,都要漫山遍野地找信号。生活在这里非常寂寞,很少有人交流,除了跟那些鸟叨咕几句。那时候,他们最开心的就是听鸸鹋的叫声,尽管那种声音大而粗犷,有点擂鼓的感觉,但在这对情侣听来,却如音乐般悦耳美妙,这时所有的苦也都抛到了脑后。 看着“活着的恐龙”一天天不断长大,小两口心里像喝了野蜂蜜。当时,第一批鸸鹋再有3个月就要出栏了,这样夫妻俩一下就会有40多万元的收入,他们都盼着这一天。每到晚上,闪着微微亮光的手电筒,就是小夫妻唯一的电器,照亮了黑暗中的养殖场,也照亮了他们的希望。不料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却悄然降临。 一天深夜,忽然雷雨交加,鸸鹋受到雷声的惊吓,拼命冲撞栅栏。这些家伙力气很大,不久栅栏就被撞破了,鸸鹋纷纷出逃。夫妻俩听到动静赶忙披衣起床,当他们打着手电查看时,不由大吃一惊:里面连一只鸟都没有了! 两人四处寻找,天亮时才在十几公里外的一个山谷里发现它们,当时,鸸鹋都在草丛里面躲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两人才把大鸟们赶回驻地。姚琼一清点,发现还是少了20多只。 更可怕的是,由于鸸鹋受了雷电惊吓,加上淋了一夜的暴雨,很多都变蔫了,不吃也不喝。两天后,它们开始一只只死亡。这时陈跃洲和媳妇都慌了,如果这种局面不能迅速控制,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造成养殖场无法办下去。 250只鸸鹋是陈跃洲夫妻的全部希望,因为一时的疏忽,在短短5天内就损失了一半。而之前只有投入,却没有一分钱的产出。看到眼前的悲催场面,小两口不由暗自落泪。 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剩下的120多只鸸鹋总算起死回生,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调皮与欢快。可是给鸸鹋看病等,却花掉了陈跃洲手里最后的钱。xx年11月的一天晚上,陈跃洲原本第二天要去进饲料,可找遍了全身口袋,第一次感到了绝望。姚琼又凑了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整个养殖场竟然连100元钱都凑不出来了。当晚,夫妻俩愁得辗转反侧。他们不知道第二天该怎么办,剩下的几个月怎么办?就在他弹尽粮绝陷入困境时,多亏岳父及时汇来一笔钱,帮他暂解了燃眉之急。 陈跃洲怎么也没想到,xx年6月的一天,一个人主动找上门来,一开口就要给他投资500万元。这人名叫余劼,是福州市一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董事长,他们在一次政府举办的交流会上结识。当时听了陈跃洲和太太辞职养鸸鹋的事,他觉得这个项目很有发展前景。 其实余劼年轻时也是从学校出来白手创业起家的,与陈跃洲有着同样的打拼经历,所以一看到小伙子那种激情和韧劲就很喜欢。余劼说可以帮他们离开偏僻的大山,在福州市建一个大型养殖场,一起合作养鸸鹋,这对正为资金犯愁的夫妻俩来讲,无疑是件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但陈跃洲拒绝了这笔可以改变命运的投资。这让妻子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老公为何这么傻,对方没提出任何苛刻条件,这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好事啊,却被他挡在门外,偏要守在这寂寞的山坳里。难道他脑子进水了? 6年风雨,爱的味道比财富更香醇 陈跃洲却很淡定。在团永安市市委的帮助下,他向银行申请到了5万元贷款,渡过了难关。xx年7月20日,他又开着一辆卡车出现在了永安市的街头上,车的后面做了个大笼子,里面装着一只活鸸鹋,这只大鸟站起来足有1.8米高!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有一个酒店的厨师对之非常感兴趣,了解有关情况后当场就向陈跃洲订货。 因为在当地谁也没见过鸸鹋这种巨鸟,如果借此开发一个新菜品,肯定会受消费者欢迎。对酒店来说,这种特色菜无疑是一张王牌。果然,这家酒店推出用鸸鹋肉烹制的各种菜肴后很快就宾客盈门,名声大噪。 陈跃洲用这种办法,跟当地十几家大宾馆、酒店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迅速打开市场,3个月就营收50多万元。 鸸鹋蛋绿油油的非常漂亮,平均一个一斤多重。 xx年10月,在一次孵化实验后,姚琼盯着这些孵不出鸸鹋的废蛋发呆,难道这些蛋只能炒菜吃,是不是太浪费了?她灵光一闪,将其发到网上。他们的鸸鹋蛋一亮相,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有人说像西瓜,也有人说像珍稀翡翠。 其中一位搞艺术的网友说,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墨绿色蛋壳,漂亮又很特别,应该设法为其注入艺术元素“变废为宝”。对方的话让她的眼睛不由猛地一亮。后来姚琼和陈跃洲从网上联系了几个蛋雕师,把鸸鹋蛋做成了工艺品。没想到还挺受时尚人士喜爱,最贵的竟然可以卖到2000多元一个!有的人还专门买来收藏,因为这种工艺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出乎陈跃洲夫妻意料的是,这种精美蛋雕引起了人们对鸸鹋的关注。此后陆续有外地企业慕名而来,主动跟他们谈合作。 就这样,小两口没做任何广告就把产品卖到了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他们建立了粗加工厂,把鸸鹋肉分割出售,鸸鹋肉140元一公斤,鸸鹋掌更是高达200多元一个。这时,陈跃洲才说出了当初拒绝500万元投资的内心想法。“余总的公司主要做蛋业,像皮蛋、咸蛋这些,鸸鹋只作为他蛋产业中的一部分。我主要想把鸸鹋作为自己的一番事业做大。把深加工,包括鸸鹋油、孵化等一条产业链做起来。”所以,尽管明白对方的好意,但考虑再三他还是选择了拒绝。 xx年,陈跃洲找到厦门理工大学合作,共同研发出了鸸鹋油提炼设备,鸸鹋油每公斤可以卖到600多元。 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