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体会.doc_第1页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体会.doc_第2页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体会.doc_第3页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体会.doc_第4页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体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体会 张桥峰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湖南娄底4175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在溶栓期内患者接受相关治疗之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效果。结果对溶栓期前后的护理进行重视,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溶栓术之后所产生的并发症得到减轻,进一步降低了病死率。结论采取系统措施对溶栓期进行护理,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生活质量起到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 R473A1672-5654(xx)03(c)-0038-02 所谓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它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产生病变,在这样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突然减少甚至中断供血,导致心肌严重并且长时间出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坏死。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血栓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高,并且死亡率也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发展变化大,属于心血管危重重症之一疾病,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救治,会产生很大的病死率。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地诊断,并且及时进行溶栓处理。在对患者进行溶栓之后的护理显得至关重要。在此,对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科学、系统地护理后,效果良好,在此对护理体会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xx年8月xx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之后其症状均符合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女性16例,男性74例,年龄分布在3068岁之间,平均年龄52.8岁。心肌梗死发于下壁患者28例,发于前壁患者49例,高侧壁患者6例,广泛前壁患者7例。 1.2治疗方法 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之后,应使得患者保持较为充足的休息,同时每日定时为患者进行供氧,必要时对患者运用吗啡等辅助止痛。在对患者进行溶栓之前,应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药物,其一次用药量为0.3g,给药方式为肠溶,同时,给予患者氯吡格雷等药物对相关病症进行控制,对患者运用尿素酶配合生理盐水进行溶栓,其中尿素酶的一次用药量为150万U,生理盐水的体积为100mL,其用药方式为静脉注射,且需将注射的时间控制在30min之内。当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完成之后,运用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一次用药量为5000U左右,用药间隔为12h,治疗周期为7d。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及处理,对于所有患者统计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来分析,而计数数据使用2检验来分析。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本院90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之后,取得显著疗效的患者87例,死亡患者3例,其总有效率为96.7%。患者死亡的原因集中在心律失常程度较为严重,身体内多个脏器出现严重的衰竭现象,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情况统计 3讨论 现对本院实施的针对性护理措施以及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3.1一般护理 首先,对本院准备进行溶栓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排查,排查其溶栓的禁忌症,对血型、凝血时间、血小板及血常规计数立即送检,从而为溶栓手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把将要进行溶栓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安排到临护室,并保持患者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并酌情安排家属的探视,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拥有相对较为安静的环境,进而能够降低其心脏的耗氧量,对患者疼痛程度的降低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应对患者运用相关检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其中包括心电图仪等,并对相关急救药品准备齐全。除此之外,还应使患者的呼吸道能够保证顺畅,并且立刻进行两条静脉通路的建立,给患者以持续性、高流量的吸氧;与此同时,对其病情加强观察,然后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案。 3.2溶栓前进行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说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心理护理贯穿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由于大部分患者属于初次发病,在病情发作时,胸部会出现急剧疼痛,并且疼痛的时间比较长,在疼痛过程中,患者会有一种濒临死亡的感受,患者的心理需承受较大的冲击,因此,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非常惶恐。在病情发作过程中,必须在短期内进行相关的检查,并且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如此,必然导致患者加重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除了进行熟练的护理外,还要以亲切的口吻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而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心理,使其平缓自己的内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早先制定的护理计划,对呼吸困难或者有紫绀者供给足够的氧气,一般保持34Lmin,从而使疼痛减轻,进一步减少心肌缺氧等。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其所产生的剧烈疼痛,会使他们躁动、紧张,而这样的心理状态不仅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大,同时更容易给心脏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此时要马上给与杜冷丁50mg、安定10mg进行肌肉注射,在对患者进行注射之前,先要检测对方的血压,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3溶栓后进行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溶栓后,要对其进行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特别对于患者的血压变化,更要进行密切关注,从而使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能够正常。在溶栓之后,可以每隔30、60、120min,对其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测,观察出S-T段有什么变化,从而对溶栓的效果做进一步的分析。除此之外,要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的监护,保持12周,及时发现患者的心律失常。在进行溶栓后的24h之内,要每隔2h采集一次血标本,并且进行心肌酶学的动态观察,并且进行测定。采用扩血管的药物进行静滴,持续72h左右,从而进一步使梗死区的心肌血液供应能够正常进行。对于溶栓后的并发症要严格加以防治。有关资料表明,大约有78%左右的心肌梗死患者是由于心律失常引起死亡的。除了以上这些,还要观察患者有没出现出血的现象,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的黏膜、皮肤进行仔细观察,看是否会出现瘀点或者瘀斑,会不会产生呕血、咯血现象,或者有没血尿的出现,对患者的神智要进行密切关注,并且观察患者瞳孔的变化等等,因此对患者进行瞳孔的观察,可以判断患者颅内是否出血。要避免对患者进行反复的血管穿刺或者肌肉注射,必要进行时在穿刺过后要对穿刺部位按压10min。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要采用套针管进行输液,并且使穿刺的次数减少。当发现患者有出血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及时处理。手术之后,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活动,活动可以在床上也可以在床下进行,进一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等。对患者的饮食,要保持多餐少食,食用容易消化富有高纤维的食物,以使大便能够通畅。 根据以上所做的阐释可以看出,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的急症。在对患者进行溶栓前后的护理时,对患者的及时康复都有其积极意义。此次研究中,9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有85例保持持续的胸痛,并且能够在30min内得到缓解,有21例肌酸磷酸酶进行前移,有8例S-T段迅速下降并且接近基线,有4例灌注性心律失常,在进行临床处理后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xx,29(5):710-725 2宋荣芹,王明芬早期溶栓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xx(25):79-80 3曾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学术版,xx(3):8-10 4赵云霞,葛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