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方式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doc_第1页
分娩方式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doc_第2页
分娩方式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doc_第3页
分娩方式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doc_第4页
分娩方式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娩方式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李维茹黄沛清简艳红 广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分娩方式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取xx年10月xx年2月该院的240例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别方式分为A组(剖宫产组)120例和B组(阴道顺产组)120例,然后将2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及抗HBs阳性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B组的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均高于A组,抗HBs阳性率则低于A组,且B组孕产妇中HBsAg阳性和HBsAg、HBeAg阳性者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可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更为适用于此类产妇。 关键词分娩方式;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R714.251A1674-074(4)04(c)051-02 TheImpactofDeliveryModeontheMother-to-childTransmissionofHepatitisBVirus LIWeiruHUANGPeiqingJIANYanhong 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FirstPeoplesHospitalofFoshanCity,Foshan,GuangdongProvince,52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ndinvestigatetheimpactofdeliverymodeonthemother-to-childtransmissionofhepatitisBvirus.Methods240HBsAg-positivepregnantwomenandtheirnewborns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October,xxtoFebruary,xx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andtheyweredividedintogroupA(caesareansectiongroup),120cases,andgroupB(spontaneousvaginaldeliverygroup),120cases.ThentheHBsAgpositiverate,HBVDNApositiverateandanti-HBspositiverateofthenewbornsintwogroupswerecountedandpared.ResultsTheHBsAgpositiverateandHBVDNApositiverateofgroupBwerebothhigherthanthoseofgroupA,anti-HBspositiveratewaslowerthanthatofgroupA,andtheHBsAgpositiverateofthepregnantwomenandHBsAgpositiverate,HBVDNApositiverateoftheHBsAg-positiveandHBeAg-positivenewbornsingroupBwerehigherthanthoseofgroupA,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llP0.05.ConclusionThecaesareansectioncaneffectivelycontrolthemother-to-childtransmissionofhepatitisBvirus,soitismoresuitableforthesepregnantwomen. KeywordsDeliverymode;HepatitisBvirus;Mother-to-childtransmission 基金项目xx年佛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分析(xx009)。 作者简介李维茹(1978-),女,山东人,硕士,主治医生,研究方向:围产医学。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控制一直是临床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临床对于此方面的相关研究一直较多,其中对于影响传播的高危因素的研究尤其多,其中分娩方式与传播的关系的研究一直较为多见1,但是研究间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方面的探讨价值仍然较高。该研究就xx年10月xx年2月期间该院的分娩方式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的240例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别方式分为A组(剖宫产组)120例和B组(阴道顺产组)120例。A组的120例孕产妇中,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05.4)岁,孕周37.541.7周,平均孕周(39.31.2)周,其中经产妇12例,初产妇108例;其中HBsAg阳性者104例,HBsAg与HBeAg均阳性者16例。B组的20例孕产妇中,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8.15.2)岁,孕周37.341.8周,平均孕周(39.41.1)周,其中经产妇13例,初产妇107例;其中HBsAg阳性者104例,HBsAg与HBeAg均阳性者16例。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周、生产史及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A组产妇以常规的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B组则进行阴道自然分娩。同时2组于产前均未进行阻断干预。2组新生儿于产后的24h内进行免疫球蛋白200U注射,然后再与产后1个月和6个月时各注射1次,并给予乙肝疫苗10g注射。然后将2组新生儿6月龄时的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及抗HBs阳性率进行统计与比较。 其中HBsAg及抗HBs均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盒进行检测,HBVDNA则以HBV-DNA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深圳PG公司)进行检测,均为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检测,并以HBsAg0.05U/mL为阳性,抗HBs25mU/mL为阳性,HBVDNA1000copies/mL为阳性。 1.3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的数据中生产史及感染情况构成、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及抗HBs阳性率为计数资料,以2检验处理,而年龄、孕周为计量资料,以t检验处理,其均以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及抗HBs阳性率比较 B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均高于A组,抗HBs阳性率则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中不同感染情况孕产妇的新生儿感染情况比较 B组孕妇中B组孕产妇中HBsAg阳性和HBsAg、HBeAg阳性者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均高于A组,抗HBs阳性率也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乙肝是临床中严重威胁患者生存健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临床对其研究较多,涉及人群也较广,临床中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也并不少见,因此对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多2-3。而对于母婴传播的控制性研究涉及面也较广,对于围生期各个时间段的干预性研究均较多。而要做到有效的控制感染4-5,对于影响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的研究则是必要的前提。临床中以往对于分娩方式对母婴传播影响的研究虽然较多,但是众多研究结果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加之随着多种因素的变化6-7,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细致研究则更为必要。 该研究中就分娩方式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进行探讨及比较,主要为将剖宫产和阴道顺产者的母婴传播情况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显示,剖宫产产妇的新生儿其产后6个月时的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均高于阴道顺产者,而抗HBs阳性率则低于阴道顺产者,且剖宫产孕产妇中HBsAg阳性和HBsAg、HBeAg阳性者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和HBVDNA阳性率均与阴道顺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较为全面地肯定了剖宫产在降低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另外,研究显示,母体是否伴有HBeAg阳性对于生产方式导致的感染无显著影响,而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3,说明对于存在HBsAg感染的孕产妇,无论其是否为双阳性者均应加强对生产方式的干预,以尽量降低母婴传播的概率。 综上,剖宫产可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更为适用于此类产妇。 参考文献 1杨庆雪.分娩与阻断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xx,17(10):963-964. 2杨小梅,甘涛,刘志华,等.分娩方式及HBV-DNA载量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xx,22(1):20-22. 3杨佩芳.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J.河北医药,xx,32(3):318-319. 4朱云霞,邹怀宾,陈煜,等.不同分娩方式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xx,41(6):495-497. 5KhamduangW,Gaudy-GraffinC,Ngo-Giang-HuongN,etal.AnalysisofresidualperinataltransmissionofhepatitisBvirus(HBV)andofgeicvariantsin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ndHBVco-infectedwomenandtheiroffspringJ.JClinVirol,xx,58(2):415-421. 6王慧华,王正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