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言到白话——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语体演变.doc_第1页
从文言到白话——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语体演变.doc_第2页
从文言到白话——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语体演变.doc_第3页
从文言到白话——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语体演变.doc_第4页
从文言到白话——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语体演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文言到白话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语体演变 戴梦媛沈玲蓉 摘要:以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样本,探讨了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揭示了语体演变对于语文学科及语文教育的意义,同时对当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语体选择和“当代经典热”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文言白话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 文言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即书面语,文言文是脱离现代口语的书面语言。白话是口头语言,白话文是以现代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口语不断前进,而书面语停滞不前,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1868年,黄遵宪在杂感一诗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主张用白话写诗。白话文运动真正发轫于1919年五四时期,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1920年,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地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语文教科书由此开启了语体转换的历史进程。本文以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样本,探讨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的阶段、意义及对当今的启示。 一、从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阶段 (一)国文教科书(19121919):文言文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要求的改革。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在课程设置上废止了“读经讲经”科,改设“国文”科。这一时期的教科书形式上称“国文教科书”,语体为文言文,在本阶段末出现了少量的文白语体混合编写的教科书。北师大图书馆馆藏建国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12套小学国文教科书,一律为文言文。 (二)国语教科书(19201928):白话文的确立 1920年,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地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学科名称从国文改成国语。名称的改变意味着小学阶段的学习,宜先从现行的口头语言即活的语言(即白话文)开始。语体文,是白话文的俗称,是与文言文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偏向于当时的口头语言,更侧重于一个语体概念。现代意义的白话文,起始于1919年“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发展到现在已有明确规范的语音、词汇、语法标准。 从言文不一的文言文教科书转换成言文一致的语体文(即白话文)教科书,开创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新局面,减少了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困难,有利于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语文教育真正迈向了大众化和普及化,是语文教科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虽然1920年起官方确立了白话文教科书的地位,1923年吴研因起草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指出六年的小学国语教学内容必须是在国语范围内的语言文字,阅读与写作均改用语体文。但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7套初小课本中,只有1925年商务印书馆的新撰国文教科书是国文,其余6套是国语教材;9套高小教材中,有4套是纯文言文,另5套是文白混编。 (三)国语教科书的巩固(19291949):白话文的成熟 据北师大图书馆库本馆藏,该时期的国语教科书共有42套,其中初小教材20套,高小教材22套,全部采用白话文编写。该时期的白话文教科书语言规范典雅、类型丰富。既有综合型白话国语教科书,又有分块型白话国语教科书,如复兴说话教科书复兴说话范本;既有面向汉族的白话文教科书、又有针对少数民族编写的汉蒙合璧国语教科书;还有针对不同地域编写的白话文教科书,如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中部国语(针对中部地区)、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南部国语(针对南部地区)、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北部国语(针对北部地区);还有根据某种教学理念编写的教科书,如教学做儿童千字课;更有根据时局需要而编的短时之需的修正短期国语读本。 二、从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的意义 (一)语文学科真正成为独立学科 传统教育中的语文学科一直是包含经、史、哲、地知识的综合学科,开设的目的是传达圣人之言,供学习模仿。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于1904年开设“中国文字”、高等小学和中学开设“中国文学”,跟“外语”“算术”等科并设,被学界认为是语文独立设科的标志。章程指出设立“中国文字”目的在于“识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浅近之文理”“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1;设立“中国文学”目的在于“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2。可见,语文独立设科的目的已由解读圣人之道转向了实际应用。而远离现实、远离学生经验世界的文言语体,显然与人们的现实需要格格不入,一种语体的转换势在必行! 从文言到白话的演变,使语文学科真正成为一门语言学科存在,而不仅仅是“文以载道”的工具。 (二)语文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言文不统一,说的是白话,学的是文言。文言难学,传统教育沦为精英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官吏服务,远离广大劳动人民。清朝末年,一些仁人志士看到西方列强的富国强兵的主力不在于少数精英阶层,而在于广大庶民,而民智大启最需要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因此,言文合一的白话语体成了资产阶级改革派提倡的重点。到“五四”时期更是掀起了“白话文运动”的高潮,致使1920年1月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地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初等小学国文科改为国语科。以掌握书面语言读写能力为基础培养统治阶级接班人的文言文教学,走向了以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面向大众的白话文教学,语文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普及大众的现代教育。 三、从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的当代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语体选择 1920年,虽然教育部官方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要求小学语文教科书一、二年级改作白话文教材,学科名称改为国语,1922年推行新学制,小学全部采用白话文教科书。但1920年到1929年间高等小学还有大量的文言或文白相混的语文教材存在。缘于20年代的中国社会通行的还是文言文写就的报告、书信、调查报告,小学升初中的要求还是文言文考试。在升学压力和社会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家长自然要求加强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科书应需而生。1929年后,白话文运动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文学创作、社会交流、升学都用白话文,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语体都是白话。 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回眸近百年前的文白之争及小语教科书编写的语体选择,我们多了辩证和理性。文言既不是裘廷梁口中的“愚天下之具”,也不是胡适叙述的“死了的语言文字”,且“死文字决产生不出活文学”。3实际上,虽然文言与民众口语有距离,但还是被部分人用来“表情达意”,并非“死了的语言文字”,而且二千年来也创造了一些有价值的文学。白话自然也不是林纾所叫嚣的“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粗俗低劣。白话存在于现时的生活中,是一种有活力有生命的语言。文言与白话,本是我们汉民族的两种语言形式,二千多年来如影随形,词汇、句法、篇法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同一语言系统,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 由此可见,民国前期20年代高等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律使用文言文是不可取的,反之,三四十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味废除文言文、废除古诗词同样存在问题。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语体应以白话文为主,适当加入经典优秀的古诗词,使孩子们不仅通晓现代汉语,而且也必须知晓我们古老民族的另一种语言形式文言。 (二)对于“当代经典热”的反思 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诵读经典的热潮。民间各地不断涌现的“国学班”,带领孩子们身穿汉服诵读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官方不断组织举办各类比赛,推进“经典诵读”。如xx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单位共同启动了“中华诵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系列活动;xx年4月28日,国家语委和中央文明办调研组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中华诵xx经典诵读大赛”和“中华赞xx诗词歌赋创作大赛”的通知;从xx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这些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普及和发展。 进入后现代主义的21世纪,一方面,“经典诵读”活动在海内海外反响强烈、“民国老课本”受到热捧;另一方面,对当今小学语文教科书指责不断的状况,一线教师甚至发出了“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呼声,更有学者反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白之争”,认为“胡适先生提倡言文归一,此事恐怕弊大于利”4。抚今悼昔的热潮,折射了人们对当今白话文教科书、白话文教育的不满,由于当今社会传统美德丧失、道德沦丧严重,引发人们对承载传统文化的文言文的追思。我国大力提倡的“经典诵读”,更多提倡的是对文言文所承载的大公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勤俭节约、三省吾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华精神的传颂,而不是重回“死抱古书”的老路。 综上所述,当今声势浩大的“经典诵读热”,并不是否定文言语体向白话语体的演变,更不可能重回文言老路,历史已证明语体演变对于语文学科独立和教育普及的意义。另一方面,“经典诵读热”的出现,提醒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撰者应多融入言简意赅、富有趣味、承载中华美德的经典古诗词篇目。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的教科书应引导学生多背诵经典诗文,让孩子们在感受传统美德的同时,体验文言文通过汉字呈现汉语形象的审美特色;也要背诵一些洋溢着中华传统精神的至真至性的白话文,体验白话立足于口语化诉求、注重流畅通俗的审美意义,共同走向“文白相融、和谐共生”的汉语言语体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文系浙江省社联课题“教学论的视角:新时期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热研究”项目编号:xxN009、宁波大学校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