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活教学资源丰富科学教学 福建省古田县第二小学(352200)陈容斌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必须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教师如何盘活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思考中进步,在探究中成长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1优化校园资源创设探究环境 学校科学教学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教学资源和教室外的教学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科技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的仪器,校园花草树木,生物角,科技景点等。优化校园资源,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 1.1装扮实验室一片探究的乐园 1.2设置景点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在校园专门开辟“科技长廊”,介绍科技前沿信息,科普常识;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报科技教育内容;设立科学金点子信箱;在楼梯、过道墙壁上悬挂科幻画、科技实践相片等;建立“微型植物园”,组织学生到植物园播种凤仙花、杜鹃花、一串红、黄豆、花生等,亲身经历植物的播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水、空气、温度、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在田间管理中发现动植物的食物链关系,想办法消除病虫害,保护好植物。如教学校园生物大搜索、大树和小草、各种各样的花、校园的树木、植物的叶等内容时,微型植物园便成为学生观察、实验的乐园,他们尽情观察树叶的变化,比较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闻一闻各种花的香味、数一数花瓣、辨一辨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等,学生从中了解很多的科学知识,体验到无限的乐趣。由此可见,校园内的科学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挖掘家庭资源拓展探究时空 家庭资源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探究的重要资源,是学校资源的补充与延伸。挖掘家庭资源,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有重要意义。 2.1开展家庭种植饲养培养动手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往往有许多观察、实验需要一段时间才有结果。如观察蜗牛、植物的一生,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这些观察、实验内容仅靠课堂上呈现的图片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如果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种植、饲养活动,印象深刻,还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再如,3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整个单元围绕“蚕的一生”展开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蜕变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开展“小小蚕宝宝,大大责任心”亲子养蚕体验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同采桑叶,喂蚕宝宝、清理蚕粪,及时鼓励孩子采用画图、拍照、录像、文字等多样的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开展亲子养蚕知识竞赛,撰写养蚕心得评比活动,让父母与孩子在亲情交融中共同感受中华古蚕桑文化的灿烂,学会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2.2依靠家长职业背景拓宽探究视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的启蒙者。无论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怎样,从事的职业如何,都有可能为孩子创造科学学习的条件。如本校一名学生的爸爸从事种菜行业,经常种植油菜、葫芦、萝卜等,学生一有空就到田园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并撰写观察日记与种菜体会;另一名学生的爸爸是个水果种植专业户,学生经常跟随他爸爸到山上学嫁接技术,每当春季桃花盛开的季节,就邀请几个好朋友到桃花园观察桃花,学习人工传粉技术;还有一名学生的妈妈在气象局工作,他妈妈带领班上学生到气象站观察各种气象仪器、访问气象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亲自测量气温、风速、风力,画气温变化的曲线图等。还有很多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走进大自然,参加实践体验活动,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拓宽了科学探究视野。 3捕捉社区资源培养实践能力 社区是小学生接触最直接、最能具体感知的生动形象的“社会”,社区生活是学生科学素质养成和发展的土壤。社区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工厂、农场、田园、科技实验基地、植物园、动物园、科技场馆等。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加以利用,不仅对科学教学起到了补充作用,还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我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制定了学校社区科学教育合作计划,邀请社区科普志愿者开办小讲座、指导学生开展科普读物交流会、趣味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结合我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食用菌之都”,组织学生开展“走进菇乡古田”活动,聘请科技局干部、古田县食用菌研究专家来校作“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参观食用菌博物馆,撰写参观记,制作菌类标本,深入市场调查各类菇的销量情况,让学生对未来的食用菌研发提出设想。许多学生还参与了栽培白木耳、秀针菇等项目,撰写种菇体会,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4借鉴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和信息社会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信息量大、传播快,不受时空限制,对提高科学探究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笔者在教学地震一课时,利用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播放四川汶川地震的凄惨景象:房屋倒塌、大地出现了裂缝、树木扭曲更有不绝于耳的隆隆声。这些生动形象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地震的恐怖,了解到地震来临时的强大破坏力,对地震有直观的感受,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接着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的大小是如何来确定的?”“地震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等。笔者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成4个学习小组:社会学家组、历史学家组、抗震减灾组和地质学家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研究的问题,组成合作学习小组,通过上网浏览、筛选和资料,并把研究成果提交到教师指定的地震专题网站,然后在专题网站上汇报各小组的成果。整节课力求创设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由学生自己进行网络资源的搜集、研究、应用,使学生在共享性的学习活动中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检测卷附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企业文化打造的成功感激法则
- 减压放松养生大法
- 业务品质监督检验措施
- 园艺的美妙和乐趣
- 服装生产成本降低方案
- 化学废物处置选择原则
- 幼儿园小班数学启蒙教学内容设计案例
- 第五单元活动一 用紫甘蓝做紫药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
- 蓝莓基地创业计划书
- 加油站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表及全套记录表模板
- 冲压模具维护保养指导书
-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看拼音写词语】全册8个单元(附答案)
- 6社会体育导论
- 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
- 十字轴万向节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评课稿
-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护理
- 中考英语作文预测(范文20篇)
- 选煤厂原煤分级筛技术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