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退热药的选择和使用.doc_第1页
小儿退热药的选择和使用.doc_第2页
小儿退热药的选择和使用.doc_第3页
小儿退热药的选择和使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退热药的选择和使用 宜华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是病毒、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有研究证实,父母对小儿发热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容易不恰当地使用退热药物,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使用退热药的时机 小儿发热,很多家长急于给孩子退热,他们担心发热会烧坏孩子的大脑,怕影响孩子的智力。其实,发热本身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是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与细菌、病毒在交战,是抵抗细菌、病毒等的一种反应。发热说明孩子有一定的免疫力,是有能力对抗疾病的表现,不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5,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物,应该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若小儿体温达到38.639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治疗,如口服退热药、使用退热栓等,或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身,30%的酒精擦颈两侧、腋窝等处。对于曾经有发热时惊厥病史的小儿,退烧药的使用要积极一些,一般在38.3左右就可使用,部分病人甚至可同时服用安定等药物预防惊厥再次发生。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小儿惊厥,6个月以下婴儿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最好只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2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使用退热药的原则 小儿使用退热药需根据年龄、病情和健康情况选用恰当的品种、剂型和剂量。退热药大多属于非处方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较好,但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剂型。专门供小儿使用的儿童退热滴剂、混悬剂和颗粒剂有分散性好、起效快、剂量准确和口感好等特点;并且药物使用说明书的内容详细,用药剂量和每日用药次数对应于不同年龄段和相应体重均列出,注意事项也很明晰,因此使用较为方便。儿童服用成人的药片往往要拆分,剂量欠准还容易出错;药片黏附在小儿胃肠道某些部位上还可使稚嫩的组织受到刺激性损害。 退热药的应用剂量与小儿的年龄及体重有关,与发热的程度无关。服用过量的退热药,可引起小儿大量出汗、体温快速下降,出现虚脱,甚至惊厥,对孩子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 为了避免退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药物说明书上都特意说明一天内使用退热药不应超过4次。要想减少应用退热药的次数,又能获得满意的退热效果,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辅以物理降温疗法相当重要。 如何选择退热药 1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商品名有:泰诺、百服咛、安佳热等。用量: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该药退烧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4小时。但是它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少,对胃肠道无刺激,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不引起粒细胞减少,也无肾毒性等,故安全性高,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临床上,医生对2岁及以下的孩子,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但要注意,该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加大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应用此药而引起肝脏损害。 2布洛芬商品名有: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该药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儿童用的两种退热药,都是较为安全的药物。其用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5-10毫克,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布洛芬的特点为: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主要副作用:轻度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增高,偶可影响凝血功能等。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所以,临床上该药多用于3岁以上的高热孩子。 3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目前已不作为退热药使用,只用于一些特殊的疾病,如川崎病等。因为自20世纪70年代,医学家发现该药可引起儿童出现瑞氏综合征(主要表现有肝功能损害、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损害)。此外,阿司匹林还会引起胃肠道刺激、延长出血时间、过敏反应等。 4安乃近由于其明显的不良反应,这些年安乃近用得很少了。1977年该药已从美国市场上撤出,目前,27个国家已禁用或限用安乃近。但一些小诊所还给孩子用家长们要留意。 所以,对于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