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价的现状、对策及思考_第1页
小学数学评价的现状、对策及思考_第2页
小学数学评价的现状、对策及思考_第3页
小学数学评价的现状、对策及思考_第4页
小学数学评价的现状、对策及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小学数学评价的现状、对策及思考 小学数学评价的现状、对策及思考 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小学 李良宏 一、现状 “一纸定音” 小学教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课标承认了人人的不同,而现实数学评价工作中,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都是使用同一份试卷,相同的试题来考不同的人,评价不同的人,可谓“一纸定音”。家长、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是分数,学校及教师的一切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得不围绕考试和分数而展开,甚至千方百计、 绞尽脑汁地猜题押宝。一组组数据,一次次排名,把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搞得很脆弱,教师原有的实施课标的激情,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点点丢失,个人的想法和创意被无情地埋没,滞后的数学评价方式、方法成了课标实施的主要“瓶颈”。 试想,一个班级中,不可能没有学困生,对于一份相同试题的试卷(所谓区分度好的),优秀生可能可以考得满分,但对于学困生可能把他(她)的智慧发挥极至,也只能考 40分,甚至 10几分(一年级就有)。即使经过师生一起大量时间的投入,雨水加汗水,太阳光加电灯光,教师循循善诱,2 / 9 学生不厌其烦,把知识掰碎了,嚼 烂了,他(她)眼前终于及格( 60分为及格)了,而这些小孩的未来呢?这并不是教育的失败,其实这就是人的不同,人的差异性。俗话说:同一对父母,还生九等之人。这道理连普通的文盲都懂。既然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就必须勇敢地面对差异,如果你用适合他学习程度的试卷来考他,可能就是 95 分,他会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绝不会越学越灰心,因为他(她)学到了有用的数学,他(她)在数学上有了发展,他(她)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表面上,实施数学课标轰轰烈烈已经几年了,大规模的通式培训,走进新课程的优课 观摩展示,一拨一拨的课标数学教案设计评比,论文评选,但到学年末考试仍然是“一纸定音”的考试评价方式,从来不根据课标对学生实施考试。数学新课标的实施举步维艰,徘徊不前,没有实质性进展。因此,改革滞后的数学教学评价方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对策 分层施考 既然使用试题相同的同一份试卷来评价不同的学生不科学,那么唯有真正实施分层施考,即不同层次的学生考不同层次的试题,即实施分层评价。而要动真格的,真正地而不是形式上的实施分层施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放权放心 3 / 9 纵上所述,分层施考所以不能真 正实施,主要是教育行政主管领导不肯、不愿放掉手中的考试命题权力。对学校以及教师的数学教学工作态度、效果持怀疑态度,甚至根本不放心,所有的调研考题,质量检测,试卷都是上级教育部门出的,监考是大范围推磨的,教师哪能有机会实施分层施考。退一步说,即使你教师分层施考了,考试成绩又有谁相信,又有什么用。因此,教育行政领导下放命题权,考试实施权,是学校教师实施分层施考的首要前提。 2、学生分层 要实施分层施考,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智力、个性、学习成绩等多重因素,把特点相近的学生合并到一个层次。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其中 A 层最好, B 层次之, C 层较差。在学生分层时要特别注意照顾到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因为有些学生家长总希望被分到 A层而不愿被分到 C层,这时教师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可塑性大这一特点,因而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一段时间后,要结合分层施考的情况,对各层次间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可升可降)。 3、命题分层 进行学生分层以后,在施考过程中,同一知识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要解答不同的试题,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充分施展自4 / 9 己的才华。真正使“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成为现实,真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自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当然不同层次的题目,不是出现在不同的试卷上,而是同一知识点在同一张试卷上同时分层出现 C 组(基础题)、 B组(提高题)、 A 组(综合题)。学生解答时一般解答对口那组题,也可自主选择答题,鼓励升级,当然亦可降级解答。总之要让学生自主答题,真正使学生成为学数学考数学的主人。 例如在考查学生平面图形面积计算这一知识点时 ,可设计如下分层试题: C 组 ( 1 ) 、 填表 ( 2)、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图 形 底 高 面积 平行 四边形 厘米 4 厘米 分米 平方分米 三角形 36厘米 2分米 16厘米 80平方厘米 5 / 9 梯 形 上底 4 米 下底 6 米 米 B 组(提高题) ( 1)、已知梯形地的上下底之和是 120 米 ,高是 50 米 ,求这块梯形地的面积。 ( 2)、 ( 3)、 10厘米 8厘米 如 上 图 , 两 个 正 方 形 的 边长 如上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40平 分 别 为 10 厘 米 、 8 厘 米 , 求 图中 方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面积。 ( 4)、如右图, BC=10厘米, AD=6 厘米, AB=8 厘米,求 CE的长。 A 组 ( 1)、一个长方形牧场,长 6千米,如果一个人骑马用每6 / 9 小时 40 千米的速度,经牧场一圈要小时,求这个牧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 2)、如右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6厘米, 高是 5 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 3)、如右图, AB=2AD, AC=3AE, 如果三角形 ADE 的面积是 3平 方厘米,求三角形 ABC 的面积。 又如在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 解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这一知识点时,可出现如下分层试题。 C 组: ( 1)、把 3 米长的电线分成相等的 5段,每段的长是 3 米的 ( ),每段长是( )米。 ( 2)、学校进行达标测验,小林用了 1920 分钟,小斌用了 35 分钟,小刚用分钟,请按照他们的成绩排出名次。 B 组: ( 1)、把 a 米长的圆钢,平均截成 6 段,每段长是 a 米( ),每段长是 ( )米。 ( 2)、有两台碾米机,第一台 5 小时碾了 4吨米,第二台7 小 时碾 6 吨米,哪一台碾米机的效率高? 7 / 9 A 组: ( 1)、把 5张同样大的纸叠在一起,平均分成 8 分,每份是 5 张纸的( ),每份是一张纸的( )。 ( 2)、从甲地到乙地,小明 2小时行 5 千米,小红 3小时行 7 千米,小亮 4 小时行 9 千米,谁先到达目的地?(至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 4、评价分层 光命题分层还不够,评价更须分层。课标在评价上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保护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要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真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们对 一些题型新、方法活、一题多解的创造性解答的题目采用“少扣多加”的评分方法,这样做既照顾了学困生,又激励了优生。除此之外,我们在阅卷评分时因人而异,力求体现情感性,也就是带着感情阅卷,带着对 C组学生期待之情,对 A、 B组学生的激励之情适时运用评语进行评价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之心。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采用的评语有: A、期盼式评语。在阅卷中采用期盼式评语评价,适时适度提出富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挑战性的改进与提高的目标,从而 让学生树立起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和力量。如对8 / 9 于粗心的学生可写上:“相信你下次考试会倍加细心,成绩会更棒!”又如对于怕解题灵活性大的试题的学生提出:“刀越磨越利,脑越用越灵,老师相信你能行!” B、肯定式评语。用这样评语评价语言要中肯、适度、发自内心。千万不能有夸大不实不诚之词。这种评语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上进。如学生考试成绩有进步了可用“有进步,老师为你高兴!”给予肯定。如果学生考试成绩确实上升幅度大,可用“进步真大!”给予鼓劲。如果学生考试成绩确实很好,可用“你真棒”、“你真行”等给予称赞。当他(她) 看到卷子,看到评语时,会一蹦三尺高,会喜不自禁地给同学看,让同学与他(她)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纵横评价网络,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发展营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 三、思考 价值取向 1、分层施考是实施课标的需要。 新一轮课标其目的是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一句话是要提高每个公民的数学素养,它是对过去“一纸定音”即一张试卷论英雄的淘汰式的精英教育的决裂。而要实施数学新课程,数学考试须分层。如考试仍然采用“一纸定音”的方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必会 重蹈覆辙,再次走上“穿新鞋走老路”、“挂羊肉、卖狗肉”的有其形而无其实的老路。 9 / 9 2、分层施考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必然选择。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几千年之前提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