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2016 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月月考试卷 (含答案 )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 (总分 100 分时间 100 分钟)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题号 123456789101112 答案 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B 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 340m/s 2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 “ 白气 ” ;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 “ 白气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 “ 白气 ” 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 “ 白气 ” 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 “ 白气 ” 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2 / 12 D这两种情况的 “ 白气 ” 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3自在公园为美丽的江都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人们在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 “ 白云 ”B 阳光下游客的影子 c水中游动的鱼 D小桥在水中 的倒影 4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B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5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B在寒冷的冬天,地面上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华现象 c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 D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 6 夜间,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灯光是白色,桌面是绿色 B 灯光和桌面都是绿色 3 / 12 c 灯光是绿色,桌面是白色 D 灯光是蓝色,桌面是黄色 7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 D成虚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 8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 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 的距离应大于 20cm 9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一组仪器的成像原理类似: A投影仪、照相机; B照相机、放大镜; c放大镜、投影仪; D投影仪、放大镜;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11.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移到距凸透镜 18cm 的过程中,调4 / 12 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6cmB 10cmc 16cmD 20cm 12给凸透镜 “ 戴 ” 上远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 “ 取下 ” 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一下应将( ) A蜡烛靠近透镜 B光屏靠近透镜 c光屏远离透镜 D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3中考期间,考场附近 “ 禁鸣喇叭 ” ,这是在 (选填“ 声源处 ” 、 “ 传播途中 ” 或 “ 人耳处 ” )减弱噪 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 T 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能转化为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14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5 XX 年全球流行甲型 H1N1 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甲、乙所示的工具都是用来测量体温的,甲是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5 / 12 _的原理工作的,乙图所示的测温仪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 _(选填: “ 紫外线 ” 、“ 红外线 ” )来测温的。 16如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17右图所示,一束激光沿 _射到空水槽底部 o 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在向水槽中注入一定量水,光斑将移动到 o 点的(填 “ 左 ” 或 “ 右 ” )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 18潜水员在水下看河岸上的树木比实际位 置要高一些,这是由于光从 _斜射到中发生了光的现象造成的。 19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 L ( 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选填 “ 正确 ” 或 “ 不正确 ” ) ( 2)为了检验小华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慢慢移近,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斑变(选填 “ 大 ” 或“ 小 ” ),则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20小芳在距平面镜 1m 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 中看到自己的(实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她的像到平面镜6 / 12 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2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_现象;在彩色电视机屏幕上滴上一滴水,透过水滴可看到,屏幕上均匀分布着发出红、 _、蓝三种色光的色块,彩色电视机画面的丰富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水滴在这里相当于 _。 22如图所示,是我国运载火箭上 “ 箭载摄像机 ” 拍得火箭上升时的一 幅图片。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感光元件上。若拍摄该图片时镜头的焦距为 f,为保证成像清晰,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 v 满足的条件是 ,物体经该镜头成的像是 (填 “ 倒立 ” 或 “ 正立 ”) 的。摄像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镜头用抗高温的石英材料制成,这是因为石英的较高。飞机航拍只能在白天进行,利用的是地面物体反射的可见光来拍摄。拍摄过程中,地面上的物体在摄像机上成的像,应位于摄像机镜头的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跟之间,且更靠近(选填 “ 一倍焦距 ” 或 “ 二倍焦距 ” )处。 23.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 5 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 _(选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裂纹,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 6 倍,则他看到角的度数是 _度。 7 / 12 三、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8 分) 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B 。 25请在下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26画出图中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像的大致位置。 27如图所示,蜡烛经凸透镜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请画出入射光线 ab 经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透镜焦点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38 分) 28根据下图回答: ( 1)反映晶体熔化、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_。 ( 2)图线中线段 _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图线中线段 _表示晶体的凝固过程。 ( 3)把 A 和 c 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假设它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在温度升高过程中, _将先熔化,在温度降低过程中, _先凝固。 29小刚同学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 1)若 A 处放置蜡烛,则 B 处应该放置 _; 8 / 12 ( 2)实验前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 .其目的是 _ (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距透镜 24cm,再移动光屏,则可以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填成像特点) ( 4)改变蜡烛位置,使其距透镜 6cm,接下来小刚可从透镜的侧(左 /右)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_的烛焰的 像 ( 5)小刚在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若只调节凸透镜,应将其向 _(上 /下)调节 (6)接着,小刚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 前 后 移 动 光 屏 , 他 能 看 到 的 实 验 现 象 是_ 30在进行 “ 光的反射定律 ” 的探究实验中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 m 平放在桌面上, E、 F 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 F 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 oN 转动 . ( 1)如图甲,当 E、 F 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 Ao 沿 E射向镜面,在纸板 F 上可看 到反射光线 oB,此时 BoNAoN(选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 .若将 Ao 向 oN 靠近,则 oB 向靠近;若光线沿 Bo 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 oA 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 ( 2)在图乙中,把纸板 F 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 F 上9 / 12 都(能 /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 (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 31如图是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 (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 “ 较明亮 ” 或 “ 较黑暗 ”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 2)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_;进一步观察 A、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_。 (3)在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 _蜡烛(填 “A” 或“B” )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它重合,请你猜想原因可能是。 32小明进行 “ 视力的矫正 ” 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 (甲 )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0 / 12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 _(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眼睛。 (2)如图 (乙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 矫正做法是图。 33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 1015mm,如左图所示 (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填 “ 厚 ” 或者 ” 薄 ” ),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 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 是: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填 “ 正立 ” 或 “ 倒立 ” ),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填 “ 上 ” 或 “ 下 ” )移动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试题 11 / 12 八年级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题号 123456789101112 答案 BccADDABDBB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3声源处,声,电 14升华,凝华,熔化 15热胀冷缩,红外线 16 HD, 1 17直线,左,不变 18空气,水,折射 19不正确,大 20虚, ,不变 21光的色散,绿,凸透镜(放大镜) 22 u 2f ,倒立 ,熔点,一倍焦距 23远离, 5 三、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8 分) 24 27(略)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38 分) 2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容器化应用一致性测试-洞察及研究
- 微生物环境对牙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洞察及研究
- 宠物饲料行业环境法规研究-洞察及研究
- 供应链数据集成与分析方法-洞察及研究
- 教师情感智慧的培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可持续发展服务产业链构建-洞察及研究
- 文化制度创新路径-洞察及研究
- 初三数学几何专题模拟试卷
-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规划
- 安全员岗位职责及演讲稿
- 光纤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林则徐虎门销烟课件
- 退火炉施工方案(3篇)
- 高层办公楼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远海运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GB/T 26536-2011竹条
- 公司付款委托书 模板
- 全屋定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危险象形图、方向辅助标志、警戒线、警示语句、图形标志尺寸、基本形式
- 可测试性设计DF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