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急救技能和急救效果的影响.doc_第1页
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急救技能和急救效果的影响.doc_第2页
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急救技能和急救效果的影响.doc_第3页
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急救技能和急救效果的影响.doc_第4页
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急救技能和急救效果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急救技能和急救效果的影响 王洁霞布和李娜龚志强李绍荣郭迎胜袁进 摘要:目的:探讨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急救技能和社区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市某社区为研究地点,由社康中心组织宣传和培训急救健康知识,发展出84名合格的社区“第一目击者”,并应用于社区急救工作中。结果:培训前后比较,“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技能考核平均分有明显的提升,抢救成功率由6.67%升至33.33%,平均等待抢救时间由(11.835.12)min减少为(4.293.64)min,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社区为中心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可切实增加“第一目击者”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民众急救技能;急救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xx.06.084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也在不断发展,而急救技能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急救医疗服务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有效的急救可以把握好急救的“黄金时间”,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在社区中发生的急救称之为“院前急救”,由于社区离医院的距离长远不一,离医院较远的社区急救半径较大2,其效果与急救的施救情况和急救半径有关,就需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和社区民众的急救技能水平,这样才能全民性的共同参与急救,把握好“黄金时间”,挽救更多生命。据相关资料显示3,90%的院外突发急救事件发生在社区内,而第一目击者往往都是社区内的民众,因此,民众掌握急救技能的情况会影响第一时间的抢救率。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市某社区作为研究地点,从中筛查出常住人口120人为待培训的“第一目击者”,人数占小区总人数的3%左右。筛查标准为:(1)常住小区内,平均每月在小区内自家住宅的居住时间为25d以上。(2)年龄在1860岁。(3)无严重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行走便利,无言语沟通障碍。(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以家中有可能发生急救需要的患者优先。在去除培训不合格和中途中断退出的“第一目击者”后,剩余84名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占小区总人数的2%,其中男48名,女36名,平均年龄(39.8210.27)岁。 1.2培训方法将120名“第一目击者”按各自空余时间分为5组,每组24人,由社康中心的资深医护人员(服务时间大于10年,急救知识掌握熟练)5人带领进行培训和指导,以正规初级CPR和常见急症的急救知识为主要内容,每组“第一目击者”每周培训理论知识1次,实际操作1次,每次时长50min,共培训4周。在4周培训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由5名培训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考核,对考核不过关的“第一目击者”再次培训2周,再次培训考核后不合格者不授予小区急救合格证书。 1.3院前急救流程规范对考核合格的“第一目击者”颁发小区急救证书,将84名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分为7组,每天1组,每组12人进行急救轮值,将“第一目击者”的电话和轮值时间在小区内印发公布给小区内居民,轮值当天的“第一目击者”保持手机畅通随时接听急救电话。在急救情况发生时,居民可以先拨打“第一目击者”的电话求助,第一目击者配合小区内卫生服务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急救现场进行施救。根据患者情况,在进行急救的同时拨打120或在急救后迅速送往医院。 1.4考察指标培训标准参照CPRxx国际新标准和深圳市120急救中心院前十大急症抢救流程规范。“第一目击者”考核测试由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编制,理论考核分数达到80分判定为合格,操作考核分数达到90分判定为合格,对比培训前的“第一目击者”的测试记录资料进行分析。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0.05。 2结果(表1) 3讨论 在心脏骤停呼吸停止46min后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之为急救的“黄金时间”4。社区医疗体系的建立健全,社区民众的急救技能教育使第一时间发现此类事件的第一目击者及时施救,能大大减小急救半径,把握好急救的“黄金时间”。合理的培训和构建,充分利用我院发展良好的社康中心资源,以社康中心为平台大力推进提高普通民众的急救技能,打造第一目击者、社康中心、医院急救之间的三级急救网络绿色通道,对进一步完善我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一种新的尝试。具体作用如下:(1)减小急救半径,赢得急救的黄金时间。避免由于专业医疗机构常遇到的交通阻塞,出车时间较长等情况,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急救等待时间,为专业急救医护抢救增加了成功率5。(2)在面对很多待急救患者时,若旁边的家属或社区民众懂得急救技术给予恰当地急救,然后再到医院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医院的准备。对于轻型患者不需要进行120急救的避免了民众由于无法识别会拨打120占用医院的紧急资源6,7。(3)社康中心通过预防普查工作和建立健康档案,可以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对小区内潜在的急、危、重患者给予重点监控并对他们的家人进行针对性急救技能的培训,在发病时可立即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大大提高抢救效率。(4)第一目击者反应的速度和急救知识是院前救援链中重要的因素,社康中心如果在社区中普及群众性自救、互救或他救的基本救护知识,对第一目击者人群实施正规的初级CPR训练,就可以使患者能尽快得到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急救或由他们参与的以全科医师为主的院前急救8。这为争取专业救护赢得时间。 目前我国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极低,其原因主要是“合格”的第一目击者数量太少,紧靠数量有限的一、二级专业急救机构来实施CPR会导致许多患者失去宝贵的CPR“黄金时间”8。表1显示,开展“第一目击者”急救技能及急救知识培训对提高“第一目击者”的理论和操作水平至关重要,培训前后“第一目击者”的理论和技能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的急救技能和急救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以社区为中心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可以切实增加“第一目击者”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社康中心和民众的共同努力还可以缩短急救患者的呼叫反应时间、减小急救半径、提高急救效率。目前,我市的急救中心每年都会给一些军人、学生、志愿者等做急救技术的培训,但因种种原因缺乏有效的长效措施及应用,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对普通民众的进行急救技能的传授与培训,能提高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技术,增加第一目击者的人数,挽救更多的宝贵生命。 参考文献 1徐崇凯,季建隆,曹静.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高血压病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xx,13(1):86-88. 2曹静,徐崇凯,顾芙蓉,等.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糖尿病管理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xx,7(17):113-114. 3张岚,高秀娟,戴世英,等.护理急救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xx,10(10):61-63. 4张在其,陈文标,陈玮莹,等.福州市鼓楼区1255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广东医学,xx,31(21):2841-2845. 5张敏,聂雷霞,蒋萍,等.非医学类本科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与需求分析及培训模式探讨J.护理学报,xx,18(7B):67-69. 6温静,赵渤,吕书群,等.社区医护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xx,14(4A):1112-1114. 7张振新,林长春,徐科,等.无锡市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xx,6(10):893-894. 8ChouHC,ChongKM,SimSS,etal.Real-timetrachealultrasonographyforconfirmationofendotrachealtubeplacementduring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J.Resuscitation,xx,84(12):1708-1712. (:xx-11-06) (本文刘学英) 一次性注射器盒的回收利用 孙倩 doi:10.3969/j.issn.1672-9676.xx.06.085 自从我院开设了化疗药配置药房后,一直以来都是配置室将化疗药送至各个科室,由于各科室的化疗药相对较多、配置室人员不足,而耽误了送药时间。经过临床实践,我们将一次性注射器外包装盒再利用,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材料 20ml注射器外包装盒,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