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余市高一历史6月段考试题(带答案)_第1页
2016年新余市高一历史6月段考试题(带答案)_第2页
2016年新余市高一历史6月段考试题(带答案)_第3页
2016年新余市高一历史6月段考试题(带答案)_第4页
2016年新余市高一历史6月段考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2016 年新余市高一历史 6 月段考试题(带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XX-2016 学年新余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段考 历史试卷 命题人;蒋湘华审题人赵宇琳时间; 90分钟 第 卷(选择题共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注意:本部分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下图为出土于今天山西省的一套东周时期的 “9 鼎 8簋 ” (农耕经济,炊具),按照当时的礼 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A周天子墓葬 B诸侯国君墓葬 c卿大夫墓葬 D士大夫墓葬 2.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 “ 用豆子抓阄的2 / 16 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 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 以下选项最能反映材料本质的是 A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方式 B雅典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政治 c雅典民主 的泛滥,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 D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3.日本学者内藤湖楠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 在贵族政治时代,贵族们有掌握权力的习惯,如隋之文帝等一代英主的出现后,虽然在制度上否决了贵族的权力,实际上在从政中,仍有那种形式的残迹,政治成为与贵族的协议体。 ” 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唐朝设立三省 B.宋朝设参知政事 c明朝设置内阁 D.清朝设置军机处 4.右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B.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 c天然植被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 D.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全国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3 / 16 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 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 “ 中体西用 ”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6中国古代建筑讲究: “ 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 假以唐朝长安为例,按古代建筑风水学理论,则科举金榜题名放榜(龙榜)、玄武门兵变、午门斩首所对应的 地方分别是在下图所示的城市的哪一方向? A.城西门、城南门、城北门 B.城西门、城北门、城南门 c.城东门、城北门、城南门 D 城南门、城北门、城西门 7.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8.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的方针。在 “ 必须走出去 ” 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 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4 / 16 A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B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9.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 “ 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 ” 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的原则 B自由平等的原则 c分权制衡的原则 D 司法独立原则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 ,萨拉热窝事件之后 ,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 ,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 .请思考 ,在宣战之前 ,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 ()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11在 1939年至 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 7 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 8 至 10 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5 / 16 在 20万人以上 。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 40万人,抗击日军 10 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 4 次大会战的规模。材料表明 A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仍然继续抗日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集中优势兵力是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法宝 1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致分三个阶段,从 1978 年 12 月到1984年 8 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从 1984年到 1992年是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即第二阶段,从 1992到 2020年是改革创新阶段即第三阶段,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下 列不属于第二阶段改革的内容是: A.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B.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c.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D.采取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经营方式等措施,增强企业活力和把企业搞活 13、 1930 年,巴黎每日新闻报发表社论,如果 “ 美国佬们 ” 通过 “ 斯穆特一霍利法案 ” ,设立关税障碍, “ 那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进行报复,而这就意味着战争。 ” 这篇社6 / 16 论主要反映了: A法国反对罗斯福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B法国反对胡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c贸易自由化加剧了世界贸易的紧张局势 D法国与美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 14.下图是美国在 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结合所学,你认为下面哪项推断是错误的 A 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引导企业的生产 B 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普遍建立国有企业,实行福利制度 c 阶段发展的外部原因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D 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5.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 “1500 说 ” 。支持第三种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资产阶级革命首次成功 c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16.下面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图,符合其逻辑关系的是 A 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 是 18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时期 7 / 16 B 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 是 19世纪英国工业文明时期 c 是 18 世纪工业革命时期、 是 19 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 是 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 是 20世纪信息文明时代 17据统计,从 1840年至 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 10%增长到 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 c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 D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 18罗斯福 “ 新政 ” 时期,曾颁布某项法案,到 1935 年初“ 它使大约 200万失业者有了工作;它帮助制止了通货膨胀的重新加剧;它有助于促进企业道德和提倡文明竞争; 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 ” 。下列各项中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B推行 “ 以工代赈 ” c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 D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 19民国三十六年结婚证上证词: “ 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减,8 / 16 共盟鸳鸯之誓。此证! ” 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 A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B体现了旧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 c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 D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 20 延安 13 年与改革开放 30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 “ 黄金时代 ” ,这两个时代的共 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 ) A确定 “ 和平 ”“ 民主 ” 方针、确定 “ 依法治国 ” 方略 B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c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下面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图 (单位:元 ),图中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c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生活 D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 ,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22.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 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 ” ,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19349 / 16 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 “ 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 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基于 ( ) A对斯大林背弃列宁新经济政策做法的赞赏 B对美国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巨大反差的反思 c对苏联即将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同情 D对斯大林高度集权政治体制问题的担忧 年 12 月 1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 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日元、欧元及英镑之后第五个加入全球货币篮子的货币。人民币在 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 10 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下列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其资金可用于国际间金融领域的合作 B为成员国经济复兴建设提供长期贷款 c美国在 SDR 货币篮子中的地位被动摇 D人民币此后开始成为最重要世界货币 24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建时,有两种方案,一是怀特计划,二是凯恩斯计划,二者对战后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提出了各自的设想, 为恢复国际货币稳定,英美制定 “ 凯恩斯计划 ” 和 “ 怀特计划 ” 。这反映出 () 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美国在经济政治上控制了英10 / 16 国 美英两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 美英两国联合发动对苏“ 冷战 ” A.B.c.D. 以上答案都不对 25.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 A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 B实行以农业改革为主的经济政策 c推行 “ 物质利益原则 ”D 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第 卷(非选择题,共 50分) 注意事项: 1第 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 26( 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中唐到宋末( 8 13世纪)期间,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物质上的进步可自一系列惊人的发明知其端倪:印制的书本、算盘、钞票和信用票据、火药、水泵、运河船闸、不漏水的船舱,以及航海罗盘,更不用说较早时期发明的陶瓷器、漆器、丝棉织物,以及像宋代绘画之类的艺11 / 16 术品了。这些都是一个生气勃勃的社会在其历史兴盛时期的产品,远比欧洲先进。宋代的城市文化反映出农业、工艺、商业 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并且在哲学和施政方法方面也有与之相应的进展。最重要的事实是兴起了国内外的私人贸易,这确实是一场 “ 商业革命 ” ,使南宋政府更加依赖于贸易税收。雅克 热纳特把南宋首都杭州描绘为当时肯定无疑的最大城市。 摘自费正清文集美国与中国(第四版) 材料二中古时期,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一直在地理上把持着这一奢侈品贸易的垄断,而这种局面在 16 世纪初期遭到了葡萄牙人的挑战。葡萄牙的海员试图在武力保护下改变传统的航线,从大西洋水域推进到印度,这一最早的尝试没有成功,直到十七世纪,荷兰不是用暴力 而是依靠船舶和经济组织这两方面的效率改进而引起的价格竞争才摧垮了威尼斯在奢侈品贸易中的优势。 16世纪北欧与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属地国家和波罗的海流域之间进行的贸易,与地中海的贸易相比,开始是微不足道的,如同地中海地区支撑着意大利城邦一样,荷兰和弗兰德这两个低地国家的制造业贸易中心已成为北欧的支柱。 摘自厉以平、蔡磊译的西方世界的兴起 ( 1)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 8 13 世纪 “ 中国是最先进社会 ” 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1分) 12 / 16 (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东、西方 “ 商业革命 ” 的主 要不同。( 12分) 2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 材料海昏侯墓平面图 自 XX 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 2 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 10 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 、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 “ 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 2000年的石破天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9 分) 13 / 16 28( 15分)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科学合理的宏观管 理和战略规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刘靖北关于苏联败亡的思考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工业化的特点。这留给后人什么教训?( 6 分) 材料二 1946 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 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 外国经济史 ( 2)戴高乐 总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材料二能否体现这一观点,试依据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5 分) 材料三 XX 年 9 月 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 “ 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 。 据新华社 ( 3)欧洲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有哪些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请你对建设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提出合理化建议。(需言之14 / 16 成理,两点即可)( 4 分) XX-2016 学年新余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段考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225=50 分) 题号 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BcADDcDBcDAcB 题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DcAcDBBDBAc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题 23分,第27题 12分,第 28题 15分,共 50分) 26、 ( 1)特征:物质上的进步;城市文化的繁荣;贸易税收是政府的主要财源;都市经济发达。( 6 分。每要点 2 分,答 出其中 3 点即可) 原因:一系列科技发明的推动;经济发展;国内外私人贸易的兴起(或 “ 商业革命 ” 的推动);政治中心促进了都市经济。( 5 分,每要点 2 分,答出其中 3 点即可) ( 2)不同点:东方的 “ 商业革命 ” 仅指国内外商业贸易发15 / 16 展;商业税收成为封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逐渐打破了封建统治者 “ 抑商 ” 政策限制,但最终还是没有突破封建经济范畴和性质。( 6 分) 西方的 “ 商业革命 ” 实现了世界商业中心转移,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地区;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推动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西欧封建制度走向解体。( 6 分) 27( 12 分)答案提示( 12分): 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