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和MRI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熊巧玲黄秀模杨富辉张秀媛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蒙自661199 【摘要】目的:对比脑膜瘤在CT、MRI上的不同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脑膜瘤患者在CT、MRI上的影像表现,包括病灶的大小、部位、形态、密度(信号)及边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对脑膜瘤的钙化、邻近骨质改变比较敏感,MRI对发生在颅底部、枕骨大孔区等特殊部位的脑膜瘤显示较好。结论:脑膜瘤在CT、MRI影像表现上多数相似,但对特殊部位的病灶诊断各有优势,必要时相互结合,有利于准确定位、定性。 关键词脑膜瘤;ct;mri;影像表现;对比分析 【】R4452【文献标志码】A【】1007-8517(xx)01-0112-02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好发于成人,男女之比为12,主要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可有癫痫、对侧下肢轻瘫或感觉障碍、嗅觉障碍、一侧视力减退,突眼和视乳头水肿、偏盲等,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为偶然发现1。现对我院4年间发现的20例脑膜瘤患者进行影像上的对比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xx年1月至xx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与病理检查获得证实。本组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2269岁,平均(46742)岁,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1904)年。本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癫痫、头痛、偏盲等,均接受CT与MRI临床检查,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12方法20例患者分别采用CT与MRI的平扫及增强扫面。CT检查中应用美国GE公司64排CT(GELightSpeedVCT64排),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扫描至头顶,层厚为5mm,层距为5mm,螺距为1;增强扫描采用碘海醇30g注射液100ml静脉注射。 MRI检查中采用美国GE公司(GESignaExcite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扫描范围分别为脑干至颅顶骨板、额部至枕部以及两侧颞部间。扫描序列选择常规SE序列;T1WI参数设置:TR=3800ms,TE=8928ms,T2WI参数设置:TR=2500ms,TE=8792ms,层厚65mm,层距15mm,并附加水抑制序列,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02ml/kg。 2结果 21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及形态20例脑膜瘤中,2例为恶性脑膜瘤,2例为手术后复发,1例为多发性脑膜瘤,并伴有双侧听神经瘤,经证实为神经纤维瘤病II型。发病部位:上矢状窦旁6例、大脑镰旁6例、大脑凸面4例、鞍区1例、蝶骨嵴1例、桥小脑角区1例、侧脑室三角区1例。肿瘤大小约为:15cm25cm4cm56cm。肿瘤形态:类圆形或圆形15例,不规则形4例,哑铃形1例。 22肿瘤的密度(信号)、边缘在CT/MRI不同的影像表现CT表现:20例脑膜瘤中9例为高密度,10例为等密度,1例以低密度为主;6例肿瘤内见斑片低密度坏死区,10例可见钙化灶(主要为斑点状、沙粒样,1例整个瘤体钙化);20例脑膜瘤中全部做平扫加增强扫描,20例中病灶均有强化,其中15例明显均匀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环状强化。肿瘤边缘大都呈轻度分叶状或结节状改变,边界清晰光滑。10例病灶以广基与相邻硬膜和颅板相连,夹角为钝角,其中6例局部颅板增厚,2例变薄,2例颅板破坏。 MRI表现:20例脑膜瘤全部做了MRI。平扫:在T1WI上,10例为等信号;在T2WI上,6例为高或略高信号,10例为等信号;其中5例肿瘤内低密度坏死区表现为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其余5例信号强度不同,依据瘤体内钙化的大小、数量及钙化程度而表现不同,例如弥漫性钙化的砂粒型脑膜瘤,在T1WI和T2WI上出现低信号或不均匀信号,MRI无法对其进行定性。增强扫描同CT表现相似,15例脑膜瘤出现明显增强,其中12例均匀增强,剩下少数不均匀或轻度增强。1H-MRS:NAA峰的缺乏,Cho峰升高,Cr峰下降,可出现丙氨峰(Ala)峰,并认为其是较特征的改变,而NAA峰的缺乏也有助于与脑内肿瘤的鉴别。2 3讨论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上皮细胞或硬膜内的上皮细胞,凡有蛛网膜颗粒或蛛网膜绒毛的部位均可发生,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脉络丛残余的蛛网膜上皮3。脑膜瘤血供丰富,供血动脉多与脑膜有联系,脑膜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的脑膜支4。侧脑室者脉络膜动脉。发病部位多见于小脑幕上、大脑凸面或矢状窦旁30%40%,蝶骨嵴15%20%,嗅沟10%,鞍上10%,大脑镰5%,后颅窝5%10%。 根据脑膜瘤细胞学表现,可将其分为合体细胞型、纤维母细胞型、血管母细胞型、过度型和恶性型。目前,WHO根据肿瘤增殖活跃程度及其侵袭性等生物学行为,将脑膜瘤分为三型:典型或良性脑膜瘤,占88%94%;不典型脑膜瘤,占5%17%;间变性即恶性脑膜瘤,仅占1%2%5。 脑膜瘤的CT表现:脑膜瘤多见于幕上,占85%,幕下占15%;多呈圆形或类圆形,也可呈扁平状沿硬膜蔓延,小者仅数毫米大小,巨大者可达约8cm,呈略高或等密度肿块,多为实性肿块,有完整包膜,境界清楚,少数发生囊变、出血、钙化。可见不同程度的瘤周水肿和特征性占位征象:白质塌陷征;本组病例中有8例出现邻近脑质受压塌陷;广基与硬脑膜相连,出现硬膜尾征;大部分脑膜瘤以宽基底与硬膜相连,本组10例与脑膜相连,有1例跨大脑镰向两侧生长,6例出现明显的硬膜尾征;骨质增生或受压变薄;本组有2例出现邻近骨质增生,仅2例出现邻近骨质变薄。局部脑池、脑沟的变化;这是脑外肿瘤的特点,引起周围脑池、脑沟的扩大、增宽;静脉窦阻塞,本组中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窦受压阻塞引起的水肿,水肿范围不同,其中2例出现明显的水肿,这时与脑内肿瘤鉴别困难。CT增强:大多数脑膜瘤呈明显均匀性增强,边界清晰。少部分不典型脑膜瘤,呈不均匀增强,瘤内可有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不规则低密度区,或表现单一较大的低密度囊腔。 MRI平扫:脑膜瘤在T1WI上多数为等信号,少数为低信号,T2WI上,脑膜瘤为高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表现为颗粒状、斑点状,有时呈轮辐状,肿瘤边界清楚,常可见到包膜和引流静脉。而绝大多数的颅内肿瘤为长T1WI长T2WI信号。脑膜瘤周围水肿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钙化在MRI上表现为无信号,无法判断。增强扫描:绝大多数脑膜瘤出现明显增强,多数均匀增强,少数不均匀增强,其中60%肿瘤邻近脑膜发生鼠尾状强化,称为硬膜尾征。对发生在颅底部、枕骨大孔区等特殊部位的脑膜瘤,MRI因经过多方位扫描,定位、定性较准确,如本组大脑凸面的脑膜瘤4例,鞍区1例、蝶骨嵴1例、桥小脑角区1例,这对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有很大的帮助。 诊断价值比较:MRI和CT对脑膜瘤显示都有很大的效果,显示肿瘤与相邻结构和大血管的关系,颅底扁平状脑膜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MRI优于CT,了解肿瘤的血供及肿瘤与大血管的细致关系,可做MRI6。但是CT对病灶的钙化、骨质改变比较敏感,MRI对钙化则不敏感,所以必要时必须结合CT、MRI影像表现,才能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给临床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康艳美.脑膜瘤的CT、MRI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xx,11(4):192-193. 2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磁继电器应用课件
- 电瓶车销售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北师大新生开学考试题及答案
- MGTA-117-Antibody-生命科学试剂-MCE
- 3-Hydroxy-5-methylhex-4-enoyl-CoA-3-Hydroxy-5-methylhex-4-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Desmethylene-oxobexarotene-methyl-ester-13C4-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健人员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包头高中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高山族民风民俗课件
- 2025年法人大数据项目提案报告
- GB/T 9775-2025纸面石膏板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 民航概论-完整版ppt课件最全课件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教学教程
- 烹饪实用英语(第三版)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 市场营销基础第5版电子教案课件
- 一年级群文阅读学习教案
- 钻井作业现场常见安全风险及隐患ppt课件
- 葫芦烙画教学校本课程
- 沙盘规则介绍(课堂PPT)
- 球队赞助策划书(共5页)
- 气动机械手系统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