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诊男护士心理健康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doc_第1页
对急诊男护士心理健康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doc_第2页
对急诊男护士心理健康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doc_第3页
对急诊男护士心理健康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doc_第4页
对急诊男护士心理健康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急诊男护士心理健康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 冯艳萍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与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急诊科男护士35例,平均年龄21.5岁,工作时间16年。对35例男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并给与干预措施进行心理辅导与纠正。结果通过调查表的调查分析,35例男护士中仅8例是自主选择的护理工作,19例感觉工作与精神压力偏重;症状自量表中抑郁的平均评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最明显,干预前为(1.510.59)分,干预后为(2.711.16)分;其他8项因子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护士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由于性别原因经常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增加有效的关注与指导。 关键词急诊男护士;心理健康;干预 R47A1674-074(4)04(c)151-02 作者简介冯艳萍(1984),女,河南郑州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急诊急救。 目前,女性独占护理专业的传统局面逐渐发生变化,很多男性护士转而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男护士已不是凤毛麟角,正逐渐成为大医院护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男护士独特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手段,改变了过去一些传统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学科注入了新的理念2。然而,急诊男护士存在诸多社会因素、主观因素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探讨急诊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与心理干预的效果。该次研究xx年3月xx年3月期间通过对急诊男护士的心理情况调查结合具体干预措施,探讨急诊男护士心理健康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的35名男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1926岁,平均年龄21.5岁,参加工作16年。其中,已婚11例,未婚24例;城镇9例,农村26例;大专21例,中专14例。 1.2方法 对35例男护士开展自制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的主要方向集中在职业选择时的自主性;对急诊室护理工作心理的适应程度;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个人职业规划对男性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职业地位的理解对护士基本待遇的评价。根据调查情况分析采取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在干预前后急诊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 1.3干预措施 具体通过一下几种方式对男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对急诊男护士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对存在的压力、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疏导。科室应针对男护士的生理、心理特征,合理安排手术类别,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3。创建团结进取和谐的工作气氛,增加男护士的职业归属感。对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升急诊男护士的工资与福利。 1.4评价标准 目前,在精神障碍与心理疾病的检验中,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使用最多的检验方式。该表从情感、意识、思维、感觉、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来对样本进行心理健康评判,判断样本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该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从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偏重=4分,严重=5分),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各项目部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4。 1.5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表的反馈显示:35例男护士中,8例是自主选择的护理职业,26例均由于就业压力而选择职业。调查表显示男护士对工作的适应程度根据工作时间长短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3年都可以适应工作,并且心理健康情况较好。急诊男护士对自己的工作性质一般比较满意,认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25例有意在急诊科长期发展,10例更希望从事手术室护理。有19例感觉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重,待遇需要有所增长。综合来看,急诊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2.2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平均评分的情况 通过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易于、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等九个因子的对比,干预后较干预前急诊室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年)时间才可以改善自己工作中的心理情况;较多急诊男护士认为工作及精神压力大,需求更高的工作待遇等等。通过SCL-90九个因子的综合评价,干预前后样本出现差异明显,表现心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急诊男护士的不良情绪,改善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 柴士梅等5对8例急诊科男护士及20例精神科采取心理健康的相关干预手段,其中6例男护士根据自主选择而从事护理工作,3年工作时间的男护士基本适应工作,且男护士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在心理干预后,男护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SCL-90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男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确实存在较多心理问题亟须给予关注和解决,而心理干预是解决男护士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6。 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护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7。急诊男护士作为工作中的特殊人群,其心理情况需要给予关注。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引导他们正确的职业观念,积极调动工作的兴趣与信心,确保急诊室工作的有效开展,护理专业会因为男性的加入而更趋完善、合理8。 参考文献 1吴海峰,侯铭,李萍,等.男护士生活心理体验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xx(3):324-325. 2冯磊,黄瑛.男护士在急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医学,xx(35):6598. 3刘碧英.手术室男护士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xx(6):727. 4邹永丽.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当代医学,xx(151):8-9. 5柴士梅,李敬,王洪梅,等.男护士心理健康干预措施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xx(6):858-859. 6张海伟.男护士工作适应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