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知多少范文.doc_第1页
“马”诗知多少范文.doc_第2页
“马”诗知多少范文.doc_第3页
“马”诗知多少范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诗知多少范文 龙秀花 马是人类较早驯化的一种动物,也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马已被人驯养成为六畜之一。我国历代文人墨客不仅爱马、养马、骑马,而且咏马诗也不胜枚举。“马”也成为古诗词中意蕴丰富的一个意象。 诗经中写马的诗句就很多。不完全统计,三百零五篇中言及马者,共计51篇,写了马在军事、狩猎、迎亲嫁娶、祭祀等各种事务中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的诗经鲁颂中有一篇,通篇写马,颇具特色。诗中诗人写了四类马:良马、战马、猎马和力马。其马群之大,数量之多,是其它咏马诗无法企及的。该诗也被后人称为咏马诗之祖。当然,古人很少就事论事,就这篇咏马诗,诗人也是借赞马来赞鲁僖公的德政的。 借马写人,是咏马诗常用的方法之一。一写战场上的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英雄末路,连霸王也只能徒唤“奈何”;“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汉乐府战城南),同样写战场英雄,如果说项羽悲壮的话,这近似于悲惨了;“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南北朝吴均入关),诗中又写出了另一种战场英雄形象,身佩宝剑,策马扬鞭,其飒爽英姿历历可见。二写生活中的英雄。“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汉乐府陌上桑),诗人借马及马的装饰,写出了一个威武潇洒、气宇非凡的罗敷之夫;“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地”(魏曹植白马篇),英雄配宝马,以马衬人,活化出了一个武艺精湛的游侠形象;“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分宿长杨”(唐王昌龄青楼曲),跨马横刀,英气勃发,一个威武少年跃然纸上。 借马写战争的诗,也是俯拾皆是。一写战事凄苦。“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魏曹操却东西门行),状写出征之艰难;“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渲染边地之艰苦;“戎马粟不暖,军士冰为浆”(南北朝江淹鲍参军照戎行),极言行军之艰险。二写战争惨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忍伤。霾两轮兮縶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战国屈原国殇),诗人描绘了一次悲壮惨烈、血流成河的战斗场面。战马嘶鸣,战鼓咚咚,将士为国拼杀,尽管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英雄气慨永存。这是诗人替为国牺牲死于疆场的战士唱出的挽歌。“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汉蔡琰悲愤诗),写战争野蛮屠杀,疯狂掠夺,杀人如麻,积尸盈野的凄惨场景。可谓字字是血,句句是泪。三写将士思乡。“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王瓒杂诗),诗人借边马归心,写出浓浓的乡愁情思;“北风尚思马,南冠独不归”(南北朝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中化用“胡马依北风”的典故,写出了将士对故土的思恋。 另外,借马写战事也有写的异常大气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王翰凉州词)、“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宋陆游书愤)就是最好的明证。战争的残酷能写的如此豪壮,可能与诗人的禀性有关吧! 客居他乡的人也借马来抒发思乡之情。“胡马失其群,思心归依依”(汉旧题苏武诗),诗人借离群胡马归心依然刻画出诗人内心欲罢不能的思乡之情。“天山雪后北风寒,抱的琵琶马上弹”(明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化“昭君出塞”之典故,写出思念故国的心绪。 借马明志,也为古人所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战国屈原离骚),诗人多想骑上快马,为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矢志不渝。“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汉武帝天马歌),诗人以“天马”自比,展示其文韬武略的非凡气度。“按辔安行,谁谓路长”(汉孔融离合郡姓名字诗),借车马安闲徐进,流露出诗人辞官归隐,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人以“老骥”自比,表明自己雄心不减,壮志不息。以“老马”自比的还有唐代的杜甫,“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江汉),诗人化用“老马识图”的典故,道出了自己虽是一个“腐儒”,但同老马一样,还是有一点用处的心声。“白云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唐李白紫骝马),诗人写紫骝马的驰骋,抒发志士抛却儿女之情,一心报国卫边的雄心壮志。“龙脊贴连线,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诗人借良马不遇识者,以比自己不遇明时。“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宋陆游关山月),“厩马肥死”实言南宋“和戎”,诗人借此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 古代车马并举,古人也借车或马来写别离之情。“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晋傅玄车遥遥篇),这首诗写夫妻相送,夫君登车离去,娇妻目光追随着车影,依身栏杆,痴痴相望,依恋之意,自在情中。“挥手自兹去,潇潇班马鸣”(唐李白送友人),诗人写朋友话别,当友人挥手自此离别之际,马也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不愿离开,禁不住潇潇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以马写人,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骑马狩猎是古人的又一生活方式。这种情形在诗中也多有记述。除了前文说到诗经中写到马与狩猎的关系外,唐诗中也多有叙写,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诗人捕捉狩猎的瞬间,将狩猎场面写得惟妙惟肖。“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唐温庭筠塞寒行),寥寥几笔,便写出了一个摄人魂魄的狩猎场面,诗人用丹青妙手,旋即完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塞外群英驰猎”图。 诗人有时也借“胡马”来写戍守边关。唐代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就洋溢着巩固边防、保卫国家的豪迈激情。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上个世纪30年代也写了一首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竭,不堪驱使了,但在主人的淫威下,他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