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_第1页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_第2页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_第3页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2016 年高考满分作文: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 2016 年高考满分作文: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这幅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 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 “ 下笔顷刻数千言 ” 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幼时非常顽皮,不思进取,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取 “ 棍棒教育 ” 的方法,没有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出发,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们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想瞧个究竟时,他又把书赶紧2 / 4 “ 藏 ” 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 “ 偷 ” 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他们从中发现了阅读的快乐和趣味。从此,他们的人生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并驾齐驱,被世人誉为 “ 三苏 ” ,同列 “ 唐宋八大家 ” 之中,成为中 国文坛上并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苏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孩子的兴奋点,善于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 “ 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 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 没有智慧的灵感。苏洵深切懂得这一点。 3 / 4 身教胜过言传。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做孩子们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不是那样痴迷于读书,怎么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重视呢 ?正是他读书时神采飞扬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 “ 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了,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环境的选择。 ”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真正说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点评】本文巧妙运用对联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引出苏洵教子的故事,开篇简洁自然。论点清晰,论据充足活泼。正反论证方式巧妙运用,如 “ 棍棒教育 ”“ 积极引导 ” 等说法;名言警句俯仰皆是: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 身教胜过言传。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等等,这些都使文章比较成功,获得了理想的分数。应该说这是一个发挥空间很大的4 / 4 作文题,不同生活阅历和思想的人, 能从中看出不同的内容。该题比较直观,非常容易下手,比如可以写比较作文,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