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点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比较.doc_第1页
不同时间点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比较.doc_第2页
不同时间点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比较.doc_第3页
不同时间点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比较.doc_第4页
不同时间点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比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时间点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张丽伟 辽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辽阳111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时间点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xx年6月xx年6月在该院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时间点不同分为早期溶栓组(4h)42例,和中晚期溶栓组(412h)48例,两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观察患者血管再通率及心功能Killip3级例数,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时间溶栓后的疗效。结果早期溶栓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89,远远高于中晚期组患者的67,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溶栓组患者心功能Killip3级例数为2例,好于中晚期组的4例,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早期溶栓组患者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4h内进行溶栓治疗,中晚期溶栓组患者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412h内进行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注射治疗和药物口服治疗,观察患者每天的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情况,隔天监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药物口服治疗: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各320mg,2次/d;阿托伐他汀45mg嚼服,2次/d。在患者服药后注意观察其是否有不适症状出现,连续服药一周3-4。 注射治疗:先后给患者静脉注射普通肝素4000U和瑞替普酶10U,再以800U/h给患者持续泵入普通肝素,48h以后便停止注射普通肝素,改为低分子肝素100/(kg次)皮下注射,每12h注射一次3。普通肝素注射后30min就要给患者静脉注射10MU的瑞替普酶,在整个静脉滴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静脉穿刺处是否有渗血迹象,注射治疗同样维持一周。 1.3观察标准 不同时间点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和疗效标注可以根据特征性心电图衍变和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作为参照,通过观察心电图ST段抬高的数值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心功能指标情况。具体标准如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的2h之内胸痛的症状有所缓解甚至消失;患者在治疗后的2h之内出现了再灌注心率失常现象;患者在使用溶栓剂的2h之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超过50%;心肌酶峰值前移,CK、CK-MB峰值在发病后14h之内就已经到达5。除了前两项标准组合不能判定为血管再通外,其他任何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即判定再通。心功能Killip分级指标上:无肺部啰音为一级心功能Killip患者;肺部有啰音,但是啰音的范围小于肺野一半的为二级心功能Killip患者;肺部有啰音且啰音范围大于肺野一半的为三级心功能Killip患者;完全休克状态的为四级心功能Killip患者。 1.4统计方法 通过SPSS15.0软件实现了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其组构成比较用2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 早期溶栓组的血管再通人数和血管再通率均高于中晚期溶栓组,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功能Killip指标比较 心功能心力衰竭(心功能Killip)分级由四级构成,三级及其以上的属重度病患者,对生命的威胁较大。因此,该研究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ip3级人数和概率。具体表现:早期溶栓组的42例患者心功能Killip3级人数为2人,概率为4.76;中晚期溶栓组的48例患者心功能Killip3级人数为7人,概率为14.5。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21,P0.05)。 3讨论 目前,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能有效打通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加快心功能恢复、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小患者病痛。该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溶栓组的42例患者血管再通人数高达41人,未通人数仅有1人,血管再通率为97.6;中晚期溶栓组的48例患者血管再通人数为36人,未通人数是12人,血管再通率为75,表明对患者进行早期溶栓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此外,该研究中早期溶栓组的42例患者心功能Killip3级人数为2人,概率为4.76;中晚期溶栓组的48例患者心功能Killip3级人数为7人,概率为14.5,提示早期溶栓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更佳。在早期研究中,张宗琏等在对8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院外溶栓患者的治疗研究中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初期及时进行溶栓治疗的再通率可大大提高,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这与该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结果相近6。因此,对于能够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该尽早接受治疗。 相关临床试验表明7,患者起病4h内属初期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能更好的打通血管再通挽救受损的心肌,能尽可能的打通冠状动脉改善患者缺血状态。患者起病412h之内属中晚期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虽然能有效缓解病情,但是在挽救心肌数量、改善心功能、病发死亡率等方面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在治疗过程中,心电图ST段指标变化是不同时间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主要参考指标,据最新修订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显示8,心肌梗死起病4h内是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412h是合适治疗时机,12h以后就失去了溶栓治疗的时机,可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由此可见,使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也要意识到不同时间点溶栓治疗产生治疗效果的不同,患者应该尽早接受溶栓治疗,以致能更好的控制病情,恢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使用溶栓治疗后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血管再通率有了大幅提升、心功能Killip3级人数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就越高,心功能就越好。因此,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病症的患者必须尽早接受溶栓治疗,确保能达到最有效的治疗效果。此外,对医者而言,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时,要做好溶栓治疗前的准备,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后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保障患者在身体健康上和心理功能上都能获得最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马伟东.急性心肌梗死静脉尿激酶溶栓后早期应用肝素防止再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xx,11(9)::22-23. 2马爱群,大一,主编.心血管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xx. 3沈海燕,廖乡城,张智保.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xx,43(3):29-30. 4王红利.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xx,15(12):56-57. 5刘晓堃,李莉,赵碧琼.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直接PCI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xx,19(7):36-37. 6尚小明,姜玉如.急诊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