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2016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2016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2016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2016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5 2016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2016 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17 七颗钻石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植物、人和动物都干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过程中发生的神奇故事。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的水流,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 1.启发想象,让学生们理解和体会作者于文中寄寓的道德期盼和美好的追求:无私的博 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2.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想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目标 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会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凋、罐、翼、喘、涌;要求会写的字有:钻、旱、焦、缝、滴、捧、嘴、银、凉、需、股;要2 / 35 求掌握的 词语有:钻石、旱灾、焦渴、岩缝、一滴、嘴边、清凉、需要、一股。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感悟 “ 爱心 ” 的神奇力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了解一些关于 “ 爱心 ” 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夜晚仰望天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展示课件第三屏)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有怎样美 丽的传说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找出疑问 1.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同学们根据课文能提出哪些新问题。 2、梳理学生的问题,并板书。 3.你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那么我们可以尝试着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3 / 35 三、学习生字词 (一)自由研读,找出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然后再认真反复地拼读生字词。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对方的错音。再 “ 开火车 ” 读、齐读。 (二)流利朗读,读准字音 1.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检查读,评读。 四、学习生字 (一)我会读 1再次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然后认读去掉注音的生字。(展示课件第四屏) 2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 开火车 ” 读,齐读。 3.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4.用字组词并造句。 (二)我会写 1.你能把下面这几个字写好吗?先观察一下它们的样子,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些什么。(展示课件第五屏) 4 / 35 2.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笔 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写这个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边念笔顺边在田字格里示范,学生边观察边在桌面上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4.在田字本上把每个字独立书写两遍。 5.引导学生互相欣赏,看谁写得工整美观。 (三)我会用 1.你认得这些词语吗?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展示课件第六屏) 2.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的位置,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你会用这些词语造句吗? 五、水罐有什么变化? 总结:水罐由木头的变成银的,变成金的,从里面跳出七颗钻石,从里面冒出清澈的泉水。 四 、总结谈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和掌握了不少新的字词,学会了这些生字词,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了。大家课后还要多读多写多用,巩固这些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找出疑问 1.昨天你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5 / 35 这节课我们还可以尝试着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2、课文导读 ( 1)、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发生了哪些变化? 空木水罐 -有水木水罐 -银水罐 -金水罐 -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情节比较得出 爱心 的主题。 二、分析第 1 自然段 1.刚才有的同学问 “ 大旱灾有那么严重吗? ” 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阅读哪个自然段就能解决?(生: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谁来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3.大旱灾严重吗?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展示课件第八屏) 4.自由读:你们体会得真好,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残酷呢? 5.指名一人读。 三、精读课文第 2 自然段到结束 (一)找出变化 1.过 渡语:看,大旱灾多么严重,多么残酷啊!就在这场大旱灾中,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很多神奇的变化。 6 / 35 2.精读课文第 2 自然段到结束,画出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找出水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水罐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神奇的变化的。 ( 1)情节一:因为大旱,给妈妈找水。指名一人朗读第 2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变化。(展示课件第九屏) ( 2)情节二:给小狗水喝,木水罐变成银水罐。指名一人朗读第 3、 4 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的变化。(展示课件第十屏) ( 3)情节三:给妈妈水喝,银水罐变成金水罐。指名一人朗读 第 5 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的变化。(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 4)情节四:给过路人水喝,金水罐跳出钻石,变成泉眼。 指名一人朗读第 6 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变化。(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 5)情节五:七颗钻石升天变成大熊星座。指名一人朗读第 7 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变化。(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二)理解变化 1.同学们仔细体会刚才画出的句子,思考和讨论: ( 1)水罐的每次变化都伴随着小姑娘的一次行动,这些行动跟水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吗?( 2)水罐的神奇表现在哪里?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呢? 7 / 35 2.讨论后请学 生回答,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 1)提示:小姑娘的每次行动伴随着一次爱的付出,每次爱的付出都带来水罐的一次神奇的变化。 ( 2)其实,同学们也发现了,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小姑娘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是 “ 爱 ” 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 ( 3)在小姑娘的爱心与水罐的变化中有一种对应的关系,不过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 “ 变 ” 的明线(展示课件第十四屏);让学生通过讨论弄清 “ 变 ” 的原因,领会课文 “ 爱 ” 的暗线(展示课件第十五屏),体会爱的意义与力量。 3.这是一个大旱之年,这一罐水多么宝贵呀!有 了它,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啊!可小姑娘还是把水给了别人。每一次的送出就是一种无私的爱的付出,爱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神奇。从 “ 涌出 ” 、 “ 水流 ” 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看来,这一次次的爱心感动了上天,使水罐里一下子涌出了这么多的水。爱像水流一样滋润大地,使大地不再干涸。 (三)反向思维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展示课件第十五屏): 1.如果小姑娘是个自私而没有爱心的人,故事的结局将会是怎样? 2.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世8 / 35 界? (四)总结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正 像同学们说的,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而且无私而广博的爱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七颗钻石变成了七颗星星普照大地,这不是爱满天下吗?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 “ 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四、拓展发散,激发想象 1.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有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和 “ 爱 ” 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听,让我们分享一下吗? 2.读了这篇感人的童 话,听了同学讲的故事,大家也一定想到了自己经历的类似的故事。相信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受,快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吧! 五、作业七颗钻石是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将来你们会读到他更多的作品。同时,同学们一定读过很多安徒生的童话,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等。课后,同学们可以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可以再去体会爱的神奇力量。 教学反思: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9 / 35 自主探究、自主想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们在理解和体会作者于文中寄寓的道德期盼和美好的追求:理解无 私的博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18 平分生命 设计思路: 本课讲的是父母早逝的小男孩儿贝贝为了挽救染上重病的妹妹,即便以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当他知道输血不会失去生命,他 “ 还能再活一百年 ” 时,便要求医生把他的血抽一半给妹妹,让妹妹和他平分生命,再活五十年。教学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贝贝当时的心理变化,并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找出文中描写男孩儿神 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来反复品读,去体会他的纯真无私和亲情的伟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小男孩儿贝贝为了亲人的健康幸福,献出爱心的美好品质,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大家就会生活得更美好。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10 / 35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输、浆、付、唯、否、仍、郑;要求会写的字有:依、贵、钱、付、费、否、抽、终、仍、圈、确、郑;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相依为命、支付、费用、是否、抽血、终于、仍然、付出、转圈、确认、郑重其事。 教学重 点:体会亲情,从贝贝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切地体会贝贝纯真无私的伟大亲情,并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 课前准备: 1.朗读录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非常有趣。前边我们学过的七颗钻石讲的是一个小姑娘奉献爱心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小男孩奉献爱心的故事。 1.板书 “ 生命 ” 。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 2.板书 “ 平分 ” 。 “ 平分生命 ” 又是什么意思?生命能 平分吗? 3.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这11 / 35 么多问题怎么办?(生:从课文中去找) 4.好,今天就让我们在课文中去寻找平分生命的意义。(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一) 5、放音乐讲故事。 6、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文,找出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画出生字词。 2听录音朗读(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二),注意听准刚刚画出来的生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然后再认真反复 地拼读生字词。 4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5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读音。 (二)流利朗读,读准字音 1.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利,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指名检查读,评读。 三、识记生字,会读会写 (一)我会读 12 / 35 1再次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然后认读去掉注音的生字。(展示课件第四屏) 2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 开火车 ” 读,齐读。 3.你先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二)我会写 1仔细观察这些字及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 出写这个字时要注意的地方。(展示课件第五屏) 2学生写字。仔细观察每个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3重点指导学生容易写错的字(可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4.老师示范。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正确、美观) 5.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 (三)我会用 1.你认得这些词语吗?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可以查字典先理解下这些词语的意思。(展示课件第六屏) 2.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的位置,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你会用这些词语造句吗?互相交流,看谁造得最 好。 四、初读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3 / 35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和掌握了不少新的字词,学会了这些生字词,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了。大家课后还要多读多写多用,巩固这些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会了不少新的字词。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1.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请用一句 话归纳每自然段的内容。(展示课件第七屏) 2.根据大家对每个自然段的归纳,有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这是一篇儿童生活故事。课文写了 10 岁的小男孩儿贝贝在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时,在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的情况下,仍然给妹妹输血。从小男孩儿为了妹妹的健康勇于付出生命的言行中,表现了他对妹妹的无限爱怜之情。 二、细读感悟 (一)问题中求解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展示课件第八屏): 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生命?怎样平分生命? 14 / 35 (二)细节中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2.当医生问贝贝是否有勇气抽血给妹妹时,贝贝有什么表现?(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一)( 1)假如你就是贝贝,你心中在犹豫什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 2)怎样读这句话才能让大家体会到你的感受? ( 3)由 “ 犹豫 ” 到 “ 思考 ” 最后到 “ 点头 ” ,你从中可以体会出什么? 提示: “ 犹豫 ” 说明贝贝心存顾虑, “ 终于点了点头 ” ,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 “ 一番认 真的思考 ” ,说明贝贝的决定是在权衡利弊得失,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后做出的,就其决定抽血这一点,已经可以看出贝贝对与其相依为命的妹妹的一颗爱心。(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二) 3.抽血时和抽血后,贝贝各有什么表现?(展示课件第十屏步骤一) ( 1)抽血时,贝贝静静的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向妹妹微笑?抽血后,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心里会想些什么?提示:抽血时, “ 贝贝静静的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 ,可见贝贝的注意力全集中在给妹妹输血上。他平静而坦然,忘记了自我, “ 只是 微笑 ” ,包15 / 35 含 着多少对妹妹的安慰与鼓励。抽血后,贝贝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联系上下文,显然这时的贝贝是在想着输血给妹妹手术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 2) “ 停止了微笑 ” 和 “ 声音颤抖 ” 说明了什么?联系贝贝抽血前后的表现,你能感受到什么?提示:这样写完全符合一个 10 岁孩子的年龄特点。 “ 停止了微笑 ” , “ 声音颤抖 ” ,说明他处于疑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原因则是出于 “ 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 的无知,而正是由于这种无知,才愈发显出贝贝肯为妹妹付出生命的勇气与决心。(展示课件第十屏步骤二) 4.再自由读第 3 自然段,想想为什么医生听 了贝贝的话想笑他无知,转念间却又被他震撼了?你也被贝贝震撼了吗? 让我们满怀深情读一读第 3 自然段的最后三句话。 5.当医生告诉贝贝还能再活一百年时,贝贝又有什么表现?(展示课件第十一屏步骤一) ( 1)第一次抽血时,贝贝是犹豫的,而现在贝贝却昂起头,郑重其事地要求医生把他的血抽一半给妹妹,让妹妹和他平分生命,再活五十年。你从贝贝的神情、语言看出了什么?提示:这就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亲情!这就是浓浓的兄妹亲情!课文最后的一句话,既是再一次表明贝贝对妹妹充满爱心,也紧紧扣住了课文题目,一个无私天真、充满爱心 的男孩儿形象,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展示课件第十一屏步16 / 35 骤二) ( 2)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的手臂,昂起你的头,挺起你的胸膛,勇敢地、毫不犹豫地、慷慨地读第 5 自然段。 三、朗读积累把最感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有兴趣的可以背一背。 四、总结全文(展示课件第十二屏步骤一) 1学完课文,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对贝贝说些什么?(展示课件第十二屏步骤二) 2点题: “ 平分生命 ” 就是分享生命。现在,你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亲情体验(展示课件第十三屏):帮家长做家务、给家长洗脚等。 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贝贝当时的心理变化,并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找出文中描写男孩儿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来反复品读,去体会他的纯真无私和亲情的伟大。 19 倾斜的伞 设计思路: 17 / 35 这篇课文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写了外公和外孙女两代人之间互相为对方打雨伞的场景,表现了祖孙间纯真的至爱亲情。课文托情于物,寄情于伞,以一把倾斜的雨伞贯穿全文。那把倾斜的伞体现了外公和 “ 我 ” 之间温馨的情 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体会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 “ 倾斜的伞 ” 里面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 “ 我 ” 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把爱心献给亲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逢、挽、惑、颤、浊、珍;要求会写的字有:喜、逢、墨、招、胳、膊、眯、歪、湿、透、服、微、颤、抖;要求掌握的词语有 :喜欢、每逢、墨绿色、胳膊、笑眯眯、湿透、衣服、微微、颤抖。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 “ 我 ” 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教学难点:体会亲情,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包涵的意思。 课前准备: 18 / 35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夏天的时候 ,我们经常遇到雨天。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张雨天的图画, 请看大屏幕 ,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把你看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出示 雨中图片 小结 : 在茫茫的雨中 , 人们撑着伞行走 , 犹如一叶叶扬帆的小舟涌动 . 远远望去 ,仿佛五颜六色的花朵 ,美丽极了。 伞 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 “ 盖 ” 即遮蔽阳光和雨雪的用具。这是一种平平常常的事物。大家随处可见 可是就是这把平平常常的伞却给作者带来了不平常的感受。你想了解这把雨伞的与众不同吗 ? 让我们一同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 学习第 19 课倾斜的伞。 板书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一)自由读文,找出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画出生字词。 2.不会读或者不懂的字词可以查字典,也可 以请教同学。 3听录音的示范朗读(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二),注意听准19 / 35 刚刚画出来的生字词的读音。 4.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然后再认真反复地拼读生字词。 5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6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读音。 (二)流利朗读,读通课文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指名检查读,评读。 三、识记生字,巩固知识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展示课件第四屏)。自由读。提醒同学们每个生字在字音上要注 意的地方。 2.读生字正音。同桌互读、 “ 开火车 ” 读、齐读。 3.认读有拼音的生字,再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4.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加字或漏字。 (二)我会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课件展示第五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及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写这个字时20 / 35 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写字。仔细观察每个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3.重点指导学生书写较难写和容易写错的字( 可以多种方式)。 4.老师示范。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正确、美观。) 5.检查订正,互相欣赏,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 (三)我会用 1.你认得这些词语吗?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可以查字典先理解下这些词语的意思。(展示课件第六屏) 2.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的位置,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你会用这些词语造句吗?互相交流,看谁造得最好。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3.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又认识和掌握了不少新的字词,学会了这些生字词,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了。大家课后还要多读多写多用,巩固这些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21 / 35 1.出示两个画面,想想课文的哪部分写出了画面的内容?比较两个画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 1 到第 5 自然段 2、图中画了些什么?人物的心情怎样?文中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温情,让你印象深刻? 3.默读第 2、 3 自然段,找出写 “ 我 ” 和外公很开心的句子读一读。 ( 1) 外公便来到学校门口 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 ( 2) 2 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4.再自由读第 2、 3 自然段,想一想: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最令你感动?你是怎样把这些句子读好的? 5.自由读第 4、 5 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6.教师小结。(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第 6 到第 8 自然段,感知这一部分表达了什么。 2.文中第二幅图画的是第 6、 7 自然段的内容,比较一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不同。 3.自由读第 6 自然段,想一想:这句一共用了多少个 “ 仍然 ” ?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22 / 35 “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 “ 我抬起头 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 一半是灰蒙蒙的 ” “ 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 4.自由读第 7、 8 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5.教师总结。(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二) (三)学习第三部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说说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提示:课文不仅在这里点了题,点明了中心,也写出了 “ 我 ”的内心感悟,升华了 “ 倾斜的伞 ” 所蕴涵的思想意义。 2.你认为该怎样把这句话读好? 三、体会感悟 1.课文题目为什么叫 “ 倾斜的伞 ” ?这里面传达出了什么意义? 结合课文以及文中插图,讨论交流。 提示:注意课文中的两幅图。 一幅是:雨的世界里,一个鬓发花白的老人和一个小姑娘同行。老人撑着一顶墨绿色的伞,伞歪向小姑娘。老人的半边衣服已被淋湿了,但他微笑着毫不介意。 23 / 35 另一幅是:雨的世界里,一个须眉皆白的老人和一个女青年同行,老人步履蹒跚。女青年同样撑着那顶墨绿色的伞,伞歪向老人。女青年的半边衣服已被淋湿了。 从这两幅画面中,我们体会到了亲情的至纯至真。课 文托情于物,寄情于伞,以一把倾斜的雨伞贯穿全文。 “ 倾斜的伞 ”传递了一种浓浓的温馨情意,体现了外公和 “ 我 ” 之间温馨的情感,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展示课件第九屏) 2.想象小时候外公给 “ 我 ” 撑伞,长大以后 “ 我 ” 为外公撑伞的情景,体会 “ 我 ” 和外公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3.再次通读课文,边读边想,抓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人物当时内心的感情,并前后联系起来,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提示:如写外公的神态,是由当年的 “ 笑眯眯 ”“ 笑而不语 ”“ 开心地笑 ” ,到多少年后的声音 “ 微微颤抖 ”“ 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 ,由其 神态可以看出其情感的变化是由当年施爱于 晚辈而高兴,到后来得到晚辈的关爱,收到了爱的回报而激动。 “ 我 ” 则是由当年的 “ 惊讶 ”“ 困惑 ” 不解,到多少年后 “ 心热 ”“ 不知不觉中 ”“ 做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 ” 。在外公爱心的浸润和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下有所感悟。(展示课件第十屏)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受爱的力量,感悟不仅亲24 / 35 人之间需要互相关爱,而且应该推而广之,珍惜人间真情,使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 4.你现在想对课文中的外公或小作者说些什么? 四、激情延伸 教师: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一定有了初读课文不 曾有过的感受。是啊,再看这把伞,这不仅仅是一把伞,这伞里有爱心、有温情、它让我们懂得被爱是那么的幸福,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在关爱着我们。这把 “ 倾斜的伞 ”也在你我身边。可有时我们却视而不见,请再次从记忆里拾捡起这些爱的片段。 引导学生回忆以下情景,出示 在我生病时 - 在我被雨淋时 - 在我夏天热的睡不着觉时 - 在我跌倒时- 在 寒 冷 的 冬 天 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回忆把爱说出来。请学生试着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 1. 摘抄喜欢的词语。用 “ 仍然 仍然仍然 ” 造句。 25 / 35 2.参加以 “ 爱心充满人间 ” 为主题的故事会,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情。(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 教学反思:课文托情于物,寄情于伞,以一把倾斜的雨伞贯穿全文。那把倾斜的伞体现了外公和 “ 我 ” 之间温馨的情感。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时,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0一颗小豌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 “ 茵、砰、芽、吟 ”4 个生字,会正确书写 12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 “ 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 ” 这句话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26 / 35 理解 “ 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 ” 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 你平时见过豌豆吗 谁能把你见到的豌豆的样子说一说。 2、师: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件)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同学们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学生们畅所欲言 )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 122 页,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 “ 豆荚 ” 、 “ 青苔 ” 、 “ 绿茵茵 ” 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 笑吟吟 ” 、 “ 懒洋洋 ” 、 “ 骨碌 ” 、 “ 滴溜溜 ”27 / 35 等词语可以让学生用身体的语言表演出来,或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 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听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得?你有什么样的印象或看法。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第二课时 一、品读理解、质疑感悟 1 五颗小豌豆都有怎样的愿望,你最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 抓住第五颗小豌豆的观点,让学生着重体会 5 自然段。特别是最后一句,让学生充分理解小豌豆的品质。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抓住 “ 神气 ”“ 懒 洋洋的说 ”“ 想了想说 ” 等语气助词,让学生边体会边充满感情的朗读)。 2、小房子打开后读懂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的病那样重,怎么好起来的?抓住重点的段落 13 自然段28 / 35 -最后让学生弄清 “ 小豌豆长大 -开花 -小姑娘恢复 -痊愈 ” ( 1)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那些地方反映了小姑娘对小豌豆的爱?(通过关键的词句如:啊!是一颗小豌豆,长出小叶来了。笑吟吟的说,乐得叫起来等启发学生想象当时小姑娘的心情,如: “ 惊喜 ”“ 自己有了生活的希望 ”“ 自己的病会好起来了 ”“ 快乐 ” 等。朗读时出 “ 啊 ”“ 呀 ” 的惊喜,笑吟吟的喜悦,引导学生,从内心读出对小豌豆的深爱之情。) ( 2)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哪些地方反映了小豌豆对小姑娘的爱?(抓关键的词如:长出小叶 长出豆藤 -猛进的长 -开出粉红的花儿) ( 3)你怎样理解她扶着出台,慢慢地,慢慢地,竟站了起来 这一段?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 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3、回顾全文 体味感悟 (1) 你喜欢这颗小豌豆吗 ?为什么 ? 再次体会小豌豆的美好品质 (2) 假如你是小姑娘 ,你会对小豌豆说些什么 ? 29 / 35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另外四个小豌豆又有些什么经历 呢?也写一写吧! 板书设计: 26 一颗小豌豆 小豌豆长大 -开花 -小姑娘恢复 -痊愈 学习小豌豆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反思:在学生读文中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语文百花园五 设计思路: 语文百花园五是由 “ 语海畅游 ” 、 “ 积少成多 ” 、 “ 阅读平台 ” 、 “ 能说会道 ” 和 “ 笔下生辉 ” 五部分组成。本教30 / 35 学设计重视知识的整合与运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 新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 2.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 3.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 能说会道 ” 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 笔下生辉 ”训练观察思考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学难点: “ 能 说会道 ” 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 笔下生辉 ” 训练观察思考和书面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 语海畅游 ” 、 “ 积少成多 ” 一、尝试 “ 自学汉字 ” 31 / 35 (一)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的。(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一) (二)自由阅读 “ 自学汉字 ” 部分,看看 “ 门票 ” 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谁学会得最快。(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二) (三)你查字典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四)再次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五)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二、练习 “ 照样子,组词语 ” (一)先说一说 “ 劝、招、终 ” 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 (二)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如:劝:(劝说) (说明) (明白) (白雪)(劝解) (解决) (决心) (心中)(劝阻) (阻止) (止痛) (痛快) (三)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 (四)指名说。 (五)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 (六) 学生自己进行词语接龙。 三、指导 “ 读读背背 ” (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一) 32 / 35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题,符合主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多形式读诗 1.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字典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同桌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