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理学角度解读墨子思想.doc_第1页
从法理学角度解读墨子思想.doc_第2页
从法理学角度解读墨子思想.doc_第3页
从法理学角度解读墨子思想.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法理学角度解读墨子思想 摘要:墨子以“兼爱”思想为出发点,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以“兼爱”为核心,以“法天”为法的制定根据,以“一同天下之义与尚贤”为法在实务中运行的关键,“以明鬼”为社会思想控制手段,以“刑罚”为法的惩罚机制的相对完善的法律思想体系。 关键词:墨子;法律思想体系 在目睹了礼崩乐坏的动荡社会后,墨子试图通过法律来达到他平乱救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为此墨子以“兼爱”为思想为出发点,逐步发展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思想体系。文章将从墨子这一法律思想体系的核心到外含逐一阐述。 一、核心原则“兼爱” 墨子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社会上之所以会出现孟子所说的“世道衰微,邪说暴行;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等各种毫无礼仪法度可言的乱象,根源就在于人们之间“不相爱”(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所以墨子针对此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法律思想。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合理性,他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即对立又统一的方面出发进行了探讨。在主观方面,墨子在墨子兼爱上谈到之所以“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这些事情会发生皆是因为“不相爱”,他认为如果使天下人“兼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就不会有不孝者,不慈者,甚至连盗贼都不会存在(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为己身,谁贼?)。在客观方面,他认为出现上述乱象的原因在于统治者不爱自己的百姓,对百姓“横征暴敛”,通过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而百姓为了生存,只能牺牲他人的利益。所以无论从客观角度分析还是从主观角度进行分析,墨子认为上述乱象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相爱。 二、法律制定根据“法天” 墨子在“兼爱”这一核心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法天”思想,“法天”思想指要以“天志”为制定法律的依据。墨子在墨子法仪论述到“然则奚以为法治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得,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之法,即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故墨子认为“天”应该作为我们的“法仪”,作为我们行事的准则,他认为天作为广而无私、厚而不德、明久而不衰的存在,必定希望我们相亲相爱,必定厌恶我们相恶相残(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疾),顺天者顺,逆天者罚,所以要以天为圣王之法。 三、法律得以运行的关键“尚贤”与“一同天下义” “尚贤”与“一同天下义”是墨子法律思想中涉及到的法律实务的问题,即在根据“法天”制定出法后,法在具体操作中如何运行才能得到保障的问题。 墨子主张世间万物运转皆有其法则,万事皆有法仪,但是如果国空有法仪,而没有贤能之人使其真正的发挥作用,那么墨子所建立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体系就难以逃离其先天具有的空想性。墨子在尚贤一篇回答到为什么会出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行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這样的问题,是因为“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墨子认为所以在刑政完备、人民众多的前提下,国家仍然贫困的原因是因为王公大臣治理国家没有做到尊贤使能,墨子举吕刑“能择人而敬为刑”为证若选择贤能为政,则国家政治之道便会清明,“法”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而若选择庸才、奸佞为政,则国家政治则前途灰暗,法制就算是再完备,也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一同天下之义”是墨子提出的在“尚贤”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礼法标准来进一步保障法律的施行。墨子认为未有刑政的上古时期,人们用言语表达的意见因人而异,没有一种统一的是非观念,没有一种统一的礼法道德标准,所以父子兄弟之间,百姓之间才会出现了“交相非”的情形,以致天下大乱,如禽兽一般(天下大乱,若禽兽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墨子提出了“一同天下之义”,即通过选择有贤良、聪慧的人为天子,天子之下再推举三公,参与从事统一天下的意见,同时划分天下,设立众多诸侯国,在诸侯国内又设立乡里之长,形成天子、诸侯、乡里之长三级行政体系,由天子发布命令通过由上而下逐级传达的方式,使全国上下形成一种相同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形成一个统一的是非标准,形成一个统一的礼法道德标准,这样法在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中才能上传下达使其运行得到保障。 四、社会思想控制手段“明鬼” 作为墨子十义之一的“明鬼”思想,墨子明确的告诉大众“鬼神”能够赏罚分明,惩恶维正,能够使“吏治官府,不敢不廉洁,见善不敢不赏,见暴不敢不罪。”所以官僚与百姓一定要遵守法度礼仪,尊天事鬼,否则将会受到“鬼神”的惩罚。这实际上起到了社会思想控制的作用,对官僚与百姓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提供了依据。 五、惩罚机制“刑罚” 作为墨子法律思想体系的惩罚机制,墨子在“兼爱”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刑罚的重要性。墨子小取提出“杀盗人,非杀人。”的观点,认为杀掉这些为了自己利益而损害别人的人是“非杀人”,因为这样的做法有悖“兼爱”。同时吕氏春秋去私中记道“墨者必须服从墨家巨子的领导,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表明了墨家力图通过严法构建稳定的社会,反对滥杀无辜,对于伤人者,要处以刑罚,以维护社会的秩序的稳定。 六、结语 综上所述,墨子的法律思想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虽然他代所表的小生产者阶级的利益的,同奴隶主阶级是对立的,同新兴地主阶级也是对立的,不会为当时统治者所接受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是进步的,蕴含深刻价值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杨鸿烈.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